高效电晕装置及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2775发布日期:2022-04-13 19:0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高效电晕装置及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电晕装置及印制电路板。


背景技术:

2.印制电路板的阻焊质量取决于阻焊油墨与板面之间的结合力。为使阻焊油墨与板面之间达到较好的结合力,业界普遍使用的是平面粗化板铜面即机械研磨的方式粗化铜面。
3.然而,光电印制电路板与传统的印制电路板相比,要求线路精细和涨缩严格管控,这对电路板的阻焊制程质量要求较高。传统的印制电路板的阻焊前处理工序包括烘干、高压水洗和研磨等,使印制电路板存在阻焊甩油的问题,无法满足印制电路板特别是光电印制电路板的阻焊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阻焊甩油问题的高效电晕装置及印制电路板。
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高效电晕装置,包括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晕设备、翻转设备以及第二电晕设备;
7.所述第一电晕设备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传输机构及第一电晕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晕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
8.所述翻转设备包括翻转机架、中间传输机构及翻转机构,所述中间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机架,所述中间传输机构形成有收容区,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收容区内,所述翻转机构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均与所述中间传输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9.所述第二电晕设备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传输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中间传输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邻近设置,所述第二电晕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晕机构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均为带传输机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传输机构为带传输机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架包括第一机架主体和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架主体,所述第一机架主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电晕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架包括第二机架主体和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架主体,所述第二机架主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晕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的宽度均与所述中间传输机构的宽度相等。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和翻转支架组件,所述旋转驱动件位于所述收容区内并安装于所述翻转机架,所述翻转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翻转支架组件位于所述收容区内,所述翻转支架组件用于将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旋转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架,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轴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机架;所述翻转支架组件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上。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支架组件包括翻转滚轮和多个纤维射线条组,所述转动转盘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上,多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沿所述翻转滚轮的周向间隔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用于嵌入所述印制电路板并翻转180
°

18.一种印制电路板,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电晕装置进行电晕。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0.1、上述的高效电晕装置,由于第一电晕设备、翻转设备以及第二电晕设备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印制电路板经第一传输机构输送至与第一电晕机构对应的位置,第一电晕机构设于第一机架的上方并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又由于中间传输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邻近设置,经第一电晕机构电晕处理的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输送至中间传输机构,中间传输机构再将印制电路板传输至与翻转机构对应的位置,使翻转机构将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第二电晕机构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如此实现对印制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均能够进行电晕处理,在阻焊之前进行电晕处理,提高了阻焊制程的质量,解决了印制电路板存在阻焊甩油的问题,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良率;
21.2、由于印制电路板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电晕处理操作过程,以及印制电路板中间翻转180
°
的操作过程,均通过机械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介入,如此实现对批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批量的连续电晕操作,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一实施例的高效电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高效电晕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图1所示高效电晕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3所示高效电晕装置的翻转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本技术提高一种高效电晕装置包括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晕设备、翻转设备以及第二电晕设备;所述第一电晕设备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传输机构及第一电晕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晕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机架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所述翻转设备包括翻转机架、中间传输机构及翻转机构,所述中间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翻转机架,所述中间传输机构形成有收容区,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收容区内,所述翻转机构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均与所述中间传输机构对应设置,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所述第二电晕设备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传输机构及第二电晕机构,所述第二传输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中间传输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邻近设置,所述第二电晕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机架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晕机构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
31.上述的高效电晕装置,由于第一电晕设备、翻转设备以及第二电晕设备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印制电路板经第一传输机构输送至与第一电晕机构对应的位置,第一电晕机构设于第一机架的上方并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又由于中间传输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邻近设置,经第一电晕机构电晕处理的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输送至中间传输机构,中间传输机构再将印制电路板传输至与翻转机构对应的位置,使翻转机构将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第二电晕机构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如此实现对印制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均能够进行电晕处理,在阻焊之前进行电晕处理,提高了阻焊制程的质量,解决了印制电路板存在阻焊甩油的问题,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良率;由于印制电路板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电晕处理操作过程,以及印制电路板中间翻转180
°
的操作过程,均通过机械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介入,如此实现对批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批量的连续电晕操作,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生产效率。
32.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33.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高效电晕装置10用于对印制电路板进行电晕处理。
进一步地,高效电晕装置10包括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晕设备100、翻转设备200以及第二电晕设备300。其中,所述第一电晕设备100包括第一机架110、第一传输机构120及第一电晕机构130。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设于所述第一机架110上,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晕机构130设于所述第一机架110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晕机构130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时,印制电路板的背离第一传输机构120的一面为第一面,即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朝上设置。
34.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设备200包括翻转机架210、中间传输机构220及翻转机构230,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设于所述翻转机架210。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形成有收容区222,所述翻转机构230设于所述收容区222内。所述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均与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对应设置,使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能够较好地衔接经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于中间传输机构220的印制电路板,进而使中间传输机构220能够将印制电路板输送至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内。所述翻转机构230用于将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从朝上翻转为朝下状态,由于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与中间传输机构220对应设置,使印制电路板经翻转机构230翻转180
°
之后,再经中间传输机构220输出,使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能够较好地衔接于中间传输机构220,并使中间传输机构220将翻转后的印制电路板可靠地输出。
35.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晕设备300包括第二机架310、第二传输机构320及第二电晕机构330。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设于所述第二机架310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用于输送所述印制电路板。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邻近设置,使印制电路板能够依次通过第一传输机构120、中间传输机构220及第二传输机构320。所述第二电晕机构330设于所述第二机架310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晕机构330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使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能够进行电晕处理,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电晕处理效率及质量。
36.上述的高效电晕装置10,由于第一电晕设备100、翻转设备200以及第二电晕设备300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印制电路板经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至与第一电晕机构130对应的位置,第一电晕机构130设于第一机架110的上方并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又由于中间传输机构2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机构120和第二传输机构320邻近设置,经第一电晕机构130电晕处理的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至中间传输机构220,中间传输机构220再将印制电路板传输至与翻转机构230对应的位置,使翻转机构230将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第二电晕机构330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如此实现对印制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均能够进行电晕处理,在阻焊之前进行电晕处理,提高了阻焊制程的质量,解决了印制电路板存在阻焊甩油的问题,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良率;由于印制电路板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电晕处理操作过程,以及印制电路板中间翻转180
°
的操作过程,均通过机械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介入,如此实现对批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批量的连续电晕操作,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生产效率。
37.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均为带传输机构,使第一传输机构120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的结构均较简单且能够较好地输送印制电路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均为皮
带输送机构。
38.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为带传输机构,使中间传输机构220的结构较简单且能够较好地输送印制电路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为皮带输送机构。
39.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架110包括第一机架主体110a和第一安装柱110b,所述第一安装柱110b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机架主体110a。所述第一机架主体110a设有第一安装槽112,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内,所述第一电晕机构13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柱110b,使第一传输机构120较好地设置于第一机架110上,由于第一传输机构120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内,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同时使第一电晕设备100的结构较紧凑。
40.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120包括第一输送皮带、第一驱动组件和至少两个第一输送辊,第一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机架主体110a,每一第一输送辊转动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112的内壁,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辊连接,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辊相对于第一机架主体110a转动,第一输送皮带分别套接于每一第一输送辊,使第一传输机构120能够输送印制电路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为电机驱动组件。第一机架主体110a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输送辊,且其中一个第一输送辊与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41.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架310包括第二机架主体310a和第二安装柱310b,所述第二安装柱310b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机架主体310a,所述第二机架主体310a设有第二安装槽312,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12内,所述第二电晕机构33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柱310b,使第二传输机构320较好地设置于第二机架310上,由于第二传输机构32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312内,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同时使第二电晕设备300的结构较紧凑。
42.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120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传输机构320的宽度均与所述中间传输机构220的宽度相等,以便第一传输机构120、中间传输机构220和第二传输机构320较好地组装并协调输送印制电路板,并使印制电路板能够实现连续输送印制电路板,更好地实现对批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连续电晕操作,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电晕效率。
43.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机构230包括旋转驱动件231和翻转支架组件233,所述旋转驱动件231位于所述收容区222内并安装于所述翻转机架210,所述翻转支架组件233安装于所述旋转驱动件231的动力输出端,使旋转驱动件231驱动翻转支架组件233相对于翻转机架210翻转操作。所述翻转支架组件233位于所述收容区222内,所述翻转支架组件233用于将所述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印制电路板从第一面朝上翻转为第二面朝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间传输机构220包括第一皮带组件222和第二皮带组件224,第一皮带组件222和第二皮带组件224并排设置于翻转机架210,收容区222形成于第一皮带组件222与第二皮带组件224之间,使中间传输机构220形成有收容区222,同时使中间传输机构220可靠地将印制电路板输入至翻转支架组件233进行翻转180
°
操作,并且经翻转支架组件233翻转之后的印制电路板再经中间传输机构220输出。
44.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件231包括驱动电机231a和
旋转轴231b,所述驱动电机231a安装固定于所述翻转机架210,所述旋转轴231b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231a的动力轴连接,所述旋转轴231b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翻转机架210。所述翻转支架组件233套接于所述旋转轴231b上,当驱动电机231a驱动旋转轴231b相对于翻转机架210转动,旋转轴231b带动翻转支架组件233转动,使翻转支架组件233能够将印制电路板翻转180度。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31a为旋转电机。
45.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支架组件233包括翻转滚轮233a和多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所述转动转盘套接于所述旋转轴231b上,多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233b沿所述翻转滚轮233a的周向间隔分布。每相邻两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233b用于嵌入所述印制电路板并翻转180
°
,使翻转支架组件233能够同时对多个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180
°
操作,提高了翻转支架组件233对批量印制电路板进行连续翻转180
°
的操作,如此实现对批量印制电路板进行批量电晕操作,提高了单个印制电路板的电晕效率。
46.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包括多个纤维射线条2332,多个纤维射线条2332并排设置。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一端固定于翻转滚轮233a上,使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并排安装于翻转滚轮233a上,且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能够共同支撑于印制电路板并对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共同对一个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操作。更进一步地,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另一端呈弯折状。例如,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另一端呈“7”字型,使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能够共同支撑于印制电路板并对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操作,同时能够防止印制电路板滑落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2333和支撑部2334,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与翻转滚轮233a固定连接,支撑部2334呈弯折状,支撑部2334用于支撑印制电路板,以对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334沿翻转滚轮233a的转动方向弯折凸起,使支撑部2334的弯折部位对印制电路板起到防滑脱的限位作用。为提高高效电晕装置10的使用方便性,更进一步地,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可拆卸连接于翻转滚轮233a,以便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拆装更换,提高了高效电晕装置10的使用方便性。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滚轮233a上开设有卡接孔2331,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通过卡接孔2331铆接固定,使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可拆卸连接于翻转滚轮233a。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不仅限于通过铆接固定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于翻转滚轮233a。例如,每一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的固定部2333卡接于卡接孔2331内。
47.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233b沿所述翻转滚轮233a的周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的夹角为8
°
~12
°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的夹角为10
°
,如此形成36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如此使翻转机构230具有36个对印制电路板进行翻转的工位,且每相邻两个印制电路板先后翻转的角度偏差为10
°
,即当第1个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时,即当第一个印制电路板完成翻转操作时,第2个印制电路板才翻转170
°
,还需随翻转机构230翻转10
°

……
,依次类推,如此依次且连续对多个印制电路板进行完成翻转操作。
48.如图4所示,更进一步地,翻转滚轮233a包括滚轮主体2335和多个定位凸缘2337,滚轮主体套设于旋转轴并与旋转轴连接,多个定位凸缘沿滚轮主体的周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纤维射线条组233b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定位凸缘,相邻两个定位凸缘之间形成有定位槽,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和定位槽共同对印制电路板进行定位,以对印制电路板更好地定位翻转操作,提高了翻转支架组件的翻转可靠性。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多个纤维射线条2332一一对应设置,即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其中一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与另外一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的每一纤维射线条2332对应设置,使印制电路板更好地定位于相邻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
49.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翻转设备200还包括第一红外感应装置202,第一红外感应装置与驱动电机231a的动力输出端电连接。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邻近第一红外感应装置设置。印制电路板通过中间传输机构220输送,使印制电路板嵌入其中两个相邻的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当印制电路板通过中间传输机构220输送至其中两个相邻的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时,第一红外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信号,驱动电机231a驱动旋转轴231b带动翻转滚轮233a转动10
°
。当第1个印制电路板经中间传输机构220输送至其中两个相邻的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时,第一红外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信号,驱动电机231a驱动旋转轴231b带动翻转滚轮233a转动10
°
。当第2个印制电路板经中间传输机构220输送至其中两个相邻的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时,第一红外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信号,驱动电机231a驱动旋转轴231b带动翻转滚轮233a再次转动10
°
。依次类推,如此使第3个、第4个,
……
,第n个依次嵌入每相邻的两个纤维射线条组233b之间。
50.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翻转设备200还包括第二红外感应装置204,第二红外感应装置与驱动电机231a的动力输出端电连接。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邻近第二红外感应装置设置。当印制电路板随翻转机构230转动至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时,第二红外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信号,中间传输机构220将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的印制电路板平行输出,如此完成印制电路板的翻转及输送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红外感应装置产生感应信号时,中间传输机构220动作以输送印制电路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均与中间传输机构220平行设置,使中间传输机构220能够较好地将印制电路板平缓地输入翻转机构230的入料端,并能够较好地将翻转机构230的出料端的印制电路板平缓地输出。
51.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翻转设备200还包括辅助吹风清理机构206,辅助吹风清理机构设于翻转机架210上,且辅助吹风清理机构的出风口垂直于翻转机构230设置,即辅助吹风清理机构的出风口垂直于翻转支架组件233设置,使辅助吹风清理机构对翻转支架组件233的印制电路板进行吹风,以更好地去除印制电路板上的灰尘,同时对印制电路板表面的热量进行散热。
52.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高效电晕装置10还包括电离增强吹风机构400,电离增强吹风机构设置于第一机架110上。电离增强吹风机构包括支撑架、电离组件和增强吹风组件,电离组件用于对第一传输机构120的印制电路板进行风淋,增强吹风组件用于对印制电路板的上表面进行吹风,增强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为沿背离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倾斜作用于第一传输机构120,使增强吹风组件的吹风方向沿背离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倾斜作用于印制电路板上,如此增强吹风组件与辅助吹风清理机构的配合作用,共同对印制电
路板的上表面进行清洁。
53.进一步地,高效电晕装置10还包括吸尘机构,吸尘机构设于翻转机架210,且吸尘机构位于翻转机构230的下方,吸尘机构用于对收容区222进行吸风操作,由于电离组件对第一传输机构120的印制电路板进行风淋,加上辅助吹风清理机构对翻转支架组件233的印制电路板进行吹风,吸尘机构对收容区222进行吸风操作,以对印制电路板表面进行电离风淋产生的灰尘进行吸附,进而使高效电晕装置10的周围环境较清洁。
54.更进一步地,电离组件的出风端与吸尘机构的抽气端连通,并与电离风淋的吹气端连通。高效电晕装置10还包括清洁循环组件,清洁循环组件分别与吸尘机构的出风端和电离组件的吹气端连通,清洁循环组件用于对吸尘机构的出风端排出的风进行清洁,并将清洁后的风循环输入电离组件的吹气端,实现循环使用,同时降低了能耗,且避免了高效电晕装置10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洁循环组件包括清洁过滤件、进气管和出气管,清洁过滤件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进气管的远离清洁过滤件的一端与吸尘机构的出风端连通,出气管的远离清洁过滤件的一端与电离组件的吹气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清洁过滤件包括安装壳体和滤芯组件,安装壳体内形成有进气口、过滤腔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过滤腔连通。滤芯组件包括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并排设置于过滤腔内,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出气口与出气管连通,第一过滤板用于对第一颗粒粒径的污染物进行过滤,第二过滤板用于对第二颗粒粒径的污染物进行过滤,第一颗粒粒径的直径大于第二颗粒粒径的直径,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共同作用下,实现对回收气体进行可靠的过滤操作。
5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电晕装置10进行电晕。
5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57.1、上述的高效电晕装置10,由于第一电晕设备100、翻转设备200以及第二电晕设备300沿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输出方向依次设置,印制电路板经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至与第一电晕机构130对应的位置,第一电晕机构130设于第一机架110的上方并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电晕处理,又由于中间传输机构2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机构120和第二传输机构320邻近设置,经第一电晕机构130电晕处理的印制电路板通过第一传输机构120输送至中间传输机构220,中间传输机构220再将印制电路板传输至与翻转机构230对应的位置,使翻转机构230将印制电路板翻转180
°
,使第二电晕机构330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电晕处理,如此实现对印制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均能够进行电晕处理,在阻焊之前进行电晕处理,提高了阻焊制程的质量,解决了印制电路板存在阻焊甩油的问题,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良率;
58.2、由于印制电路板在第一面及第二面的电晕处理操作过程,以及印制电路板中间翻转180
°
的操作过程,均通过机械自动化完成,无需人工介入,如此实现对批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批量的连续电晕操作,提高了印制电路板的生产效率。上述的高效电晕装置10,通过对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连续性的电晕处理,获得洁净度高的印制电路板,使印制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结合力较强,减少了印制电路板在阻焊油墨过程中存在甩油的品质问题,以便后续对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进行阻焊油墨的制作。
5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