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和机柜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08985发布日期:2022-06-25 01: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和机柜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和机柜。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发展,部署大规模服务器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多。数据中心利用机柜放置服务器,服务器可沿预设安装方向安装至机柜中,每个机柜可以为该机柜内的多个服务器提供电能和交换设备。
3.目前,由于高度集成化的大功耗芯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导致服务器散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数据中心中服务器的数据处理量增大,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数据中心所在机房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散热方法通常采用空调或风扇控制机房的温度,服务器采用风冷或液冷方式对其服务器内器件进行散热,但是,上述方法增加了成本,而且,为了配合服务器的散热方案还需要更改机柜的尺寸。因此,如何在满足服务器散热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柜的尺寸限制就成了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和机柜,用以在满足服务器散热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柜的尺寸限制。
5.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柜,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服务器可沿预设的安装方向进入安装槽。机柜还包括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用于对服务器的器件进行散热,散热装置设置在机身沿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散热装置与服务器的器件相连。其中,设置安装方向是沿机身的前后方向,也即散热装置可设置在机身的前侧和/或后侧。
6.本技术通过在机身沿服务器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散热装置,也即将散热装置设置在机身的前侧和/或后侧,以通过散热装置对机身中各服务器进行散热,且还能够有效利用相邻前后两排机柜之间预留的空间,而减少对机身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
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安装槽具有可供服务器进入的前槽口,散热装置可设置在机身背离前槽口的后侧,以减少对机身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且便于作业人员从机身的前侧对机身内的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维护,也即提高了对服务器等设备的维护的便利性。
8.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机身背离前槽口的后侧设置有后开口,散热装置可安装在机身的后开口处,如此,可直接在机身的后开口处对散热装置进行维护,而无需再将散热装置进行拆卸,从而提高了对散热装置维护的便利性。
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包括液冷单元,液冷单元与服务器上的液冷件连通,以使得液冷单元为液冷件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并对从液冷件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服务器上器件的液冷。液冷件可设置在服务器上功耗较
大的第一类器件的表面,如此,第一类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液冷件表面传导至液冷件内部,再通过液冷件内部流动液体将热量传导出第一类器件外部,以提高对服务器上器件的散热效果。可选地,液冷单元可包括:冷却液分配单元cdu。
1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类器件表面的液冷件可包括液冷板,以使得液冷件与第一类器件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第一类器件的散热效果。可选地,液冷板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类器件的面积,以进一步增大与第一类器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第一类器件的散热效果。可选地,第一类器件可包括中央处理器。
11.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分液管路,分液管路连接在液冷单元与液冷件之间,分液管路用于将液冷单元提供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分配给各服务器的液冷件,还用于将从各服务器液冷件上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汇入液冷单元,从而实现各服务器上液冷件的液冷通道与液冷单元的连通。该实现方式中,无需再将各服务器的液冷件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单元连接,利于减少机柜中的软管,减少对其它通路或者线路的干扰或干涉。
12.可选地,分液管路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各服务器上液冷件连通的浮动式液冷接头,或者,各服务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分液管路连通的浮动式液冷接头,以使得服务器与分液管路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从而利于提高服务器与分液管路的连接可靠性。其中,服务器与分液管路可在三个维度上均具有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可以为
±
2毫米。
13.可选地,分液管路与液冷单元位于机身的同侧,以便于分液管路与液冷单元的连通。其中,分液管路可与液冷单元一体设置,以提高集成度、简化装配过程且利于减少液体泄漏。
14.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中的液冷单元可包括:第一换热器、内循环通路及外循环通路,内循环通路与服务器上的液冷件连通,换热器可供内循环通路与外循环通路热交换,以对内循环通路中的液体降温,使得内循环通路中的冷却液体能够持续地对服务器上的器件进行液冷。
15.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液体在液冷单元与液冷件之间的流动提供动力的多个水泵;可选地,多个水泵可以设置在液冷单元中。液冷单元中可设置有控制器,多个水泵可与控制器电连接,以使控制器能够控制各水泵的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装置的灵活性。控制器可用于在检测到机柜中服务器的功率总值超过第一阈值时,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大的第一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效率;用于在检测到机柜中服务器的功率总值小于第一阈值时,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低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在散热的同时还能节能。
16.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液冷单元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液冷单元的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液冷单元中内循环通路进水端或者外循环通路出水端的液体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液体温度控制液冷单元内各水泵的工作状态;控制器用于在液体温度超过第二阈值上,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大的第一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效率;控制器用于在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低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在散热的同时还能节能。
1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液冷单元的控制器用于将液冷单元中的多个水泵设置为
负载分担模式,以利于保证散热效率。当多个水泵工作在负载分担模式时,多个水泵共同承担流经多个服务器的液体的工作,具体实现时,可以预设不同阈值控制多个水泵的转速,进而有效对服务器内第一类器件进行散热。
18.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液冷单元的控制器用于将液冷单元中的多个水泵设置为主备模式,以在有水泵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水泵接管其工作,减少对整个机柜中服务器的影响,提升了维护效率。其中,多个水泵中的部分水泵为主用状态的水泵,其余部分水泵为备用状态的水泵;控制器可用于在主用状态的水泵处于异常状态时,控制备用状态的水泵于工作。
1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风液单元,风液单元与服务器上的风扇分别设置在机身沿安装方向的两侧,以便于风液单元与服务器自身的风扇配合工作。如此,服务器前侧的风扇将机身内的热风吹向风液单元,风液单元中的液体将与热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风排出,如此,能降低各机柜式服务器的排风对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的影响,降低对其周围的其它柜式服务器的影响,从而利于减少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机柜,降低成本。可选地,风液单元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风液换热器、翅片式散热器、散热管。第二类器件可包括功耗较低的内存储器等。
2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风液单元包括多个,多个风液单元相对于液冷单元对称分布,以提高散热均匀性。可选地,风液单元与液冷单元一体设置,以提高散热装置的集成度,简化装配。
21.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机柜还包括:线缆通路,线缆通路用于将各服务器与相应的交换机通信连接。线缆通路可采用集束化线缆形成,集束化线缆可从上往下延伸设置,以便于集束化线缆分别与各服务器连接,且与交换机等设备连接,利于减少机身内的线缆数量、简化线缆的布局,利于减少线缆通道对其它通路或者线路或者管路的干扰,从而利于避免线缆数量过多导致的维修困难等问题。
22.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线缆通路与散热装置位于机身的同侧,如机身的后侧。通过将线缆通道设置在机身的后侧,如此,在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时,便于从机柜的前侧操作,而减少对机身后侧的线缆通道等的拆卸,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23.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线缆通路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各服务器连接的浮动式信号连接器,或者,各服务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线缆通路连接的浮动式信号连接器。如此设置,服务器与线缆通道连接时,可具有一定的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从而利于提高服务器与线缆通道的连接可靠性。
24.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机柜还包括:供电通路,供电通路用于将电能提供给各服务器,以简化机身内的线路。供电通路可由供电铜条形成,在其任意位置均可与服务器配合。
25.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供电通路与散热装置位于机身的同侧,如机身的后侧。如此,在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时,便于从机柜的前侧操作,而减少对机身后侧的供电通路等的拆卸,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26.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各服务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线供通道连接的浮动式电源连接器,以利于提高服务器与线缆通道的连接可靠性。。
2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线缆通路、供电通路及分液管路,沿与安装方向垂直且与
服务器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以便于线缆通路、供电通路及分液管路相互独立设置。
28.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机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梁,固定梁与安装方向垂直且与服务器平行设置,线缆通路、供电通路及散热装置中的分液管路均固定在固定梁上,以利于线缆通路、供电通路及分液管路与各服务器的配合处共面,从而利于保证服务器与线缆通道、供电通路及分液管路配合的可靠性。
2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机身中设置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通过供电通路为各服务器供电;供电模块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电源模块、可安装于安装槽的电池模块,以丰富供电模式。
3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方法,应用于机柜中,所述机柜包括机身及散热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多个可供服务器沿预设安装方向进入的安装槽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服务器的器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沿所述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且所述散热装置与所述服务器的器件相连。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启动液冷模式,以对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一类器件进行液冷;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启动风冷模式,以对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二类器件进行风冷。
31.本技术通过控制设置在机身沿服务器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散热装置,以实现对服务器进行风冷和/或液冷,且还能够有效利用相邻前后两排机柜之间预留的空间,而减少对机身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
32.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中设置有多个水泵;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机柜中服务器的功耗总值,且将所述功耗总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功率总值超过第一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大的第一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效率;若所述功率总值小于第一阈值,将多个所述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低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在散热的同时还能节能;其中,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33.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水泵,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多个水泵进入负载分担模式,以使所述多个水泵共同工作,以利于保证散热效率。当多个水泵工作在负载分担模式时,多个水泵共同承担流经多个服务器的液体的工作,具体实现时,可以预设不同阈值控制多个水泵的转速,进而有效对服务器内第一类器件进行散热。
34.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控制所述多个水泵进入负载主备模式,以在主用状态的水泵处于异常状态时,启动备用状态的水泵。如此,在有水泵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其他水泵接管其工作,减少对整个机柜中服务器的影响,提升了维护效率。
35.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中设置有多个水泵;所述散热方法还包括:获取散热装置的液冷单元中内循环通路进水端或者外循环通路出水端的液体温度,将所述液体温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液体温度超过第二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大的第一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效率;若所述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将多个所述水泵设置为转速相对较低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在散热的同时还能节能;其中,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3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机柜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启动液冷模式,以对所述机柜中服务器上的第一类器件进行液冷;第二控制模块,
控制所述散热装置启动风冷模式,以对所述服务器上的第二类器件进行风冷。
37.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机柜中服务器的功耗总值,且将所述功耗总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功率总值超过第一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所述功率总值小于第一阈值,将多个所述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38.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多个水泵进入负载分担模式,以使所述多个水泵共同工作。
39.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多个水泵进入负载主备模式,以在主用状态的水泵处于异常状态时,启动备用状态的水泵。
4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获取散热装置的液冷单元中内循环通路进水端或者外循环通路出水端的液体温度,将所述液体温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液体温度超过第二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所述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将多个所述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所述水泵工作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4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机身沿服务器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散热装置,既能够对机身中各服务器进行散热,且还能够有效利用相邻前后两排机柜之间预留的空间,而减少对机身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
4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机柜中,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3.本技术通过设置在机身沿服务器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散热装置,既能够对机身中各服务器进行散热,且还能够有效利用相邻前后两排机柜之间预留的空间,而减少对机身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分解示意图;
4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后视图;
4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的俯视图;
4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中液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未安装液冷单元及风液单元时的后视图;
4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未安装液冷单元及风液单元时的俯视图;
5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柜未安装液冷单元及风液单元时的前视图;
5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2.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53.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电连接”、“通信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以“连接”为例,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便于清楚地描述,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者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并不对数量和次序进行限定。
56.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不妨以机柜正常工作时,机身朝向地面等支撑面的一端为下端(或者底端),则机身背离地面等支撑面的一端为上端;不妨以机身朝向安装服务器的作业人员的一侧为前侧,机身上与前侧相对的则为后侧(或者背侧);剩余两侧则分别为左侧和右侧。
57.其中,“上”、“下”、“前”、“后”“左”、“右”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实施例可实施的范畴。
58.此外,不妨以左右方向作为机柜的长度方向,以前后方向作为机柜的宽度方向,以上下方向作为机柜的高度方向。
59.目前,数据中心机房内通常设置有多个服务器,以满足对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多个柜式服务器通常沿长度方向也即左右方向并排且紧靠设置,以使得柜式服务器的排布紧凑且规整。相邻两排柜式服务器之间通常预留有一定空间,也即沿前后方向或者柜式服务器的宽度方向,相邻的两柜式服务器之间具有预设的间距,以便于作业人员从柜式服务器的前侧操作服务器或者观察柜式服务器的情况。
60.传统技术中,为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通常在机柜内集成分水组件、冷却液分配单元(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cdu)、风液换热器等散热装置,且分水组件、液冷cdu、风液换热器等散热装置通常设置在机柜内部的左侧、右侧或者顶端,不仅占用了机柜内的有效空间,还导致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的尺寸受限,且在维护时,通常需要整柜停机以将散热装置从机柜内拆除。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柜,在有效对机柜内服务器散热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散热装置所占用机柜的空间,且易于维护。
62.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中的箭头a所指的方向为上,箭头r所指的方向为右,箭头f所指的方向为前,箭头i用于示意服务器的安装方向。若以从前往后看的方向为主视方向,则图2为后视图,图3为俯视图。
63.图1至图3示出的机柜1,包括:机身11及散热装置13。机身11可支撑在地面等支撑面上,机身11用于承载服务器交换机、服务器15等设备;例如,机身1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服务器15的安装槽111,服务器15可沿预设安装方向安装至安装槽111中。散热装置13用于对各服务器15进行散热;散热装置13设置在机身11的一侧。
64.机身11上设置的多个安装槽111,可从上往下依次分布,也即多个安装槽111可上下层叠设置;如此,多个服务器15也可从上往下依次排布,也即多个服务器15也可上下层叠设置。
65.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每个安装槽111的高度可以采用标准组织定义的大小设
置,例如,按照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定义的单元(unit,u)为单位设置每个安装槽位111的高度,1u等于44.45毫米。
66.安装槽111的前侧可具有与机身11外的空间连通的前槽口,以使服务器15可从前槽口处进入安装槽111,直至到达其预设的安装位置。如此,服务器15可由前至后逐渐进入机身11的安装槽111中;也就是说,服务器15的安装方向是由图1所示的由前向后的方向。
67.其中,服务器15到达或者位于其预设的安装位置时,服务器15可通过粘接、焊接、卡接、紧固连接等常规的连接方式安装在安装槽111中,以利于保证服务器15与机柜中的其它设备(例如,交换机)电连接或者通信连接的可靠性。
68.可选地,服务器15可通过卡接、紧固连接等常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槽111中,以在对服务器15进行维护时,便于服务器15的拆卸。
69.当然,服务器15的安装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在服务器15到达其预设的安装位置后,能够将服务器15可靠地固定在其预设的安装位置即可。
70.散热装置13主要用于对机身11中的各服务器15进行散热,例如可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散热方式对各服务器15进行散热:风冷、液冷或风液混合。
71.散热装置13可从上往下延伸设置,以利于对上下层叠设置的各服务器15均匀散热。散热装置13可以设置在机身11沿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其中,机身11沿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是指机身11的前侧或者后侧;也即散热装置13可以设置在机身11的前侧或者后侧。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3可设置机身11的前侧;此时,散热装置13可通过卡接、紧固连接等常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机身11的前侧,以在对散热装置13进行维护时,能够方便快递地将散热装置13从机身11上拆卸下来,提高了对散热装置13维护的便利性。
73.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3可以设置在机身11的后侧,如此在需要对服务器15等设备进行维护时,服务器15可直接从安装槽111的前槽口取出,而无需将散热装置13从机身11上拆下,从而提高了对服务器15等设备的维护的便利性。
74.此外,本示例中,散热装置13可通过卡接、紧固连接等常规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机身11的前侧,以在对散热装置13进行维护时,能够方便快递地将散热装置13从机身11上拆卸下来,提高了对散热装置13维护的便利性。
75.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柜1,通过在机身11沿服务器15安装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散热装置13,也即将散热装置13设置在机身11的前侧和/或后侧,以通过散热装置13对机身11中各服务器15进行散热,且还能够有效利用相邻前后两排机柜之间预留的空间,而减少对机身11内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从而减少对机柜本身及机柜内设备尺寸的限制。
76.可选地,机身11背离前槽口的后侧设置有后开口112,散热装置13安装在机身11的后开口112处。如此,将散热装置13裸露设置在机身11的后侧,不仅减少对机身11内有效空间的占用,还利于散热装置13自身的散热,且利于机身11外部的空气进入机身11内对机身11内的设备进行散热,此外,还可直接在机身11的后开口112处对散热装置13进行维护,而无需再将散热装置13进行拆卸,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散热装置13维护的便利性。
77.可选地,散热装置13包括液冷单元131,液冷单元131与服务器15上的液冷件152连通,液冷件152设置在服务器15上的第一类器件的表面,以对第一类器件进行液冷。
78.其中,服务器15上第一类器件是指功耗较大的器件,例如,图3所示的处理器151,也即处理器151等第一类器件的温度较高,对散热要求较高,因此,可在第一类器件的表面如上表面设置液冷件152,液冷件152中设置有可供液体通过的液冷通道,液冷通道可通过软管与液冷单元131连通,以使得液冷单元131为液冷件152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并对从液冷件152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进行处理。
79.示例性地,液冷件152可以包括液冷板,液冷板呈板状且其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类器件的面积,以与第一类器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第一类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液冷板表面传导至液冷板内部,再通过液冷板内部流动液体将热量传导出第一类器件外部,从而对第一类器件进行散热。其中,各第一类器件的表面均可设置有液冷板;当服务器15设有多个液冷板时,多个液冷板可通过软管串联,以简化液体通道,简化服务器15的结构。
80.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多个第一类器件所使用的液冷板的数量并不做限制,具体实施时,可以利用一个液冷板覆盖在多个第一类器件表面对其进行散热,也可以每个第一类器件表面覆盖一个液冷板对其进行散热。
8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液体通道是指机柜中可供液体流动的通道,包括液冷件152中的液体通道、分液管路133中的通道、以及连同各通道的软管等。
82.为进一步简化液体通路,减少液体通路对其它通路或者线路的干扰或干涉,散热装置13还可包括分液管路133,分液管路133连接在液冷单元131与液冷件152之间,以将各服务器15上液冷件152的液冷通道与液冷单元131连通;也即各服务器15上的液冷件152均分别与分液管路133连通,以经分液管路133与液冷单元131连通;也即分液管路133可将液冷单元131提供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分配给各服务器15上的液冷件152,且分液管路133还能够将从各服务器15液冷件152上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汇入液冷单元131;从而无需再将各服务器15的液冷件152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单元131连接,利于减少液体通道中的软管,利于简化液体通路。
83.示例性地,图3以一组分液管路133为例进行说明,分液管路133包括进液管133a和出液管133b,进液管133a和出液管133b并排设置,进液管133a用于将液冷单元131提供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分配给各服务器15上的液冷件152,出液管133b将从各服务器15液冷件152上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汇入液冷单元131。其中,进夜管133a和出液管133b可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单元131连通。
84.分液管路133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各服务器15上液冷件152连通的浮动式液冷接头154,或者,各服务器1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分液管路133连通的浮动式液冷接头154,以使得服务器15与分液管路133连接时,具有一定的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从而利于提高服务器15与分液管路133的连接可靠性。
85.示例性地,浮动式液冷接头154可基于弹簧弹性形变的性能设置,例如可在沿机身11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均设置有弹簧,以使得服务器15与分液管路133在三个维度上均具有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可以为
±
2毫米。其中,本实施例此处对于浮动式液冷接头15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具体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86.可以理解的是:在服务器15通过浮动式液冷接头154与分液管路133连接时,在连接处可设置有密封圈、密封胶、防水凸台等密封结构,以利于避免液体泄漏。
87.可选地,分液管路133与液冷单元131位于机身11的同侧,例如,分液管路133与液冷单元131均位于机身11的后侧,以便于分液管路133与液冷单元131的连通,从而进一步简化液体通道。
88.此外,分液管路133还可与液冷单元131一体设置,以简化装配过程且利于减少液体泄漏。
89.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用于示意液体的流向),液冷单元131可以包括第一换热器131c、内循环通路131a及外循环通路131b,内循环通路131a与服务器15上的液冷件152连通,第一换热器131c可供内循环通路131a与外循环通路131b热交换,以对内循环通路131a中的液体降温。例如,液冷单元131可包括液冷cdu,液冷cdu的结构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
90.第一换热器131c主要用于为内循环通路131a及外循环通路131b进行热交换提供场所。内循环通路131a的出水端与分液管路133中的进液管133a连通,以将与外循环通路131b热交换之后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体提供给各服务器15的液冷件152。内循环通路131a的进水端可与分液管路133的出液管133b连通,以将各服务器15液冷件152上流出的温度较高的回流液体汇入并在第一换热器131c中与外循环通路131b热交换。
91.其中,外循环通路131b的进水端可与水塔等能够提供温度相对较低的液体的水源连接;外循环通路131b的出水端可与水塔等能够回收温度相对较高的液体的设备连接,以对温度相对较高的液体进行冷却等处理。
92.示例性地,第一换热器131c可以包括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间壁设置,也即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前可设置有隔板,隔板可由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制成;其中,第一通道可以内循环通路131a相连,第二通道可与外循环通路131b相连;液冷件中回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液体可从内循环通路131a的进水端进入,且在通过第一通道时,可通过隔板与第二通道中外循环通路131b中的液体传热接触,以将其热量传导至外循环通路131b中的液体,降温之后的液体可从内循环通路131a的出水端并提供给液冷件,以对第一类器件进行散热。
93.可选地,散热装置13中还设置有水泵134,水泵134用于为液体在液冷单元131与液冷件152之间的流动提供动力。水泵134可以设置在液冷单元131的内循环通路131a中,或者,水泵134可以设置在分液管路133与液冷单元131之间,只要其能够为液体在液冷单元131与液冷件152之间的流动提供动力即可。
94.可选地,水泵134可以设置在液冷单元131的内循环通路131a中,如靠近内循环通路131a的出水端设置,以保证冷却液体的流速。其中,水泵134可与第一换热器131c等集成设置,以提高集成度,便于装配。
95.可选地,液冷单元131还包括控制器131d,水泵134包括多个,多个水泵134与控制器131d电连接,控制器131d用于控制各水泵134的工作状态,以提高散热装置1工作的灵活性。其中,控制器131d可设置在液冷单元131中,以便于其与水泵134的电连接,且进一步提高集成度。控制器131d具体可以利用处理器实现控制器的功能,该处理器可以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运行软件的计算设备,每种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软件指令以进行运算或处理的
核。该处理器还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实现,或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实现,上述pld可以是复杂程序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al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96.在机柜1的工作过程中,控制器131d用于控制各水泵134的启闭、输出端输出液体的流速等工作状态。控制器131d可同步控制各水泵134的工作状态,或者同步控制部分水泵134的工作状态,或者分别控制各水泵134的工作状态。
97.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机柜1中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用于将各节点的功耗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31d,控制器131d根据机柜内各个节点的功耗动态调整液冷单元131中各水泵134的工作状态。当整个机柜中各个节点的功耗总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器131d可以控制水泵134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也即第一模式,而当整个机柜中各个节点的功耗总值小于第一阈值时,控制器131d可以控制水泵134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也即第二模式,其中,水泵134处于第一模式时所产生的动力高于第二模式,即处于第一模式的水泵134控制流过第一类器件表面的液体速度高于处于第二模式的水泵134控制流过第一类器件表面的液体速度,也就是说,第一模式的水泵134转速更快,进而可以带走更多热量。
98.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液冷单元131中还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与控制器131d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内循环通路131a进水端,以检测内循环通路131a进水端的液体温度,控制器131d可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液体温度控制各水泵134的工作状态。当然,温度传感器也可设置在外循环通路131b的出水端,以检测外循环通路131b的出水端的液体温度。
99.当检测到的液体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131d可以控制d水泵134工作在第一模式,而当检测到的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131d可以控制水泵134工作在第二模式,其中,水泵134处于第一模式时所产生的动力高于第二模式,即处于第一模式的水泵134控制流过第一类器件表面的液体速度高于处于第二模式的水泵134控制流过第一类器件表面的液体速度,也就是说,第一模式的水泵134转速更快,进而可以带走更多热量。
100.可选的,当液冷单元131中存在多个水泵134时,控制器131d还可以通过不同任务分担模式控制水泵134的工作状态,例如,当多个水泵134工作在负载分担模式时,多个水泵共同承担流经多个服务器的液体的工作,具体实施例时,可以预设不同阈值控制多个水泵的转速,进而有效对服务器内第一类器件进行散热。当多个水泵134工作在主备模式时,仅一个或多个主用状态的水泵负责承担流经多个服务器的液体的工作,当主用状态的水泵出现故障时,由备用状态的水泵接替其散热处理流程,保证对服务器有效散热。通过上述不同工作模式的设置,在有效保证服务器散热的基础上,提升了液冷单元的维护能力,当有水泵出现故障是,可以通过其他水泵接管其工作,减少对整个机柜中服务器的影响,提升了维护效率。
101.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多个水泵134中的部分水泵134为主用状态的水泵也即主水泵,其余部分水泵134为备用状态的水泵也即辅助水泵。机柜1还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与控制器131d电连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水泵的工作参数如输出液体的流速等,以判断主水泵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控制器131d还用于在确定在主水泵处于异常状态之后,
控制辅助水泵启动,同时生成相应的提示信号,以使提示设备根据该提示信号发出视觉提示和/或听觉提示,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其中,提示设备可以为指示灯、显示屏、蜂鸣器等。
102.如此,通过设置主水泵及辅助水泵,在主水泵由于故障等原因处于异常状态时,还可启动辅助水泵,以利于避免整机停机的现象,且能够保证对服务器15等设备的散热效果。
103.作为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为了提升机柜的散热效率,散热装置13除了包括液冷单元131外,散热装置13还可以包括风液单元132,风液单元132与服务器15上的风扇157分别设置在机身11沿安装方向的两侧,以使风液单元132对经过服务器15上的内存储器153等未设置液冷件152的第二类器件进行风冷。
104.风液单元132可与服务器15自身的风扇157配合工作,也即服务器15前侧的风扇157将机身11内的热风吹向风液单元132,风液单元132中的液体将与热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冷风排出,如此,能降低各机柜的排风对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的影响,降低对其周围的其它柜式服务器的影响,从而利于减少数据中心机房内的其它散热装置如空调等,以降低成本。
105.示例性地,风液单元132可以采用间壁式换热器,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风液换热器、翅片式散热器、散热管。其中,风液换热器、翅片式散热器、散热管的结构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106.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风液单元132可以包括多个,多个风液单元132相对于液冷单元131对称分布。多个风液单元132可采用同种类的散热器,也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散热器。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液单元132可与液冷单元131一体设置,以提高散热装置1的集成度。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以下实施例中以液冷单元131为冷却液分配单元cdu为例,冷却液分配单元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冷却液分配单元的与机身11内风道相对应的区域可设置有翅片或者散热管,以通过冷却液分配单元自身的液体与机身11内的热风进行热交换,达到风冷的目的。
108.可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机柜1还包括:线缆通路19,线缆通路19与散热装置13位于机身11的同侧,线缆通路19用于将各服务器15与相应的交换机通信连接。
109.线缆通路19采用集束化线缆形成,集束化线缆可从上往下延伸设置,以便于集束化线缆分别与各服务器15连接,且与交换机等设备连接。
110.通过设置统一的线缆通路19,本实施例无需再将各服务器15的分别线缆与各交换机连接,利于减少机身11内的线缆数量、简化线缆的布局,利于减少线缆通路19对其它通路或者线路或者管路的干扰,从而利于避免线缆数量过多导致的维修困难等问题。
111.通过将线缆通路19与散热装置13均设置在机身11的后侧,如此,在对服务器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时,便于从机柜的前侧操作,而减少对机身11后侧的线缆通路19、散热装置13等的拆卸,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112.可选地,线缆通路19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各服务器15连接的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或者,各服务器1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线缆通路19连接的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其中,在线缆通路19与服务器15中的一个上设置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时,另一个上则设置有与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匹配的盲插插头;且线缆通路19、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及盲插插头均能满足信号高速传输的需求。
113.如此设置,服务器15与线缆通路19连接时,可具有一定的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从而利于提高服务器15与线缆通路19的连接可靠性。
114.示例性地,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可基于弹簧弹性形变的性能设置,例如可在沿机身11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均设置有弹簧,以使得服务器15与线缆通路1919在三个维度上均具有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可以为
±
2毫米。其中,本实施例此处对于浮动式信号连接器156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具体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115.可选地,机柜1还包括:供电通路17,供电通路17与散热装置13位于机身11的同侧,供电通路17用于将电能提供给各服务器15。
116.通过将供电通路17与散热装置13均设置在机身11的后侧,如此,在对服务器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时,便于从机柜的前侧操作,而减少对机身11后侧的供电通路17、散热装置13等的拆卸,提高维护的便利性。
117.其中,供电通路17可包括供电铜条,供电铜条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便于与各服务器15配合,且在其任意位置均可与服务器15配合。
118.各服务器1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线供通道连接的浮动式电源连接器155,以在安装服务器15时,可具有一定的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从而利于服务器15的安装。
119.示例性地,浮动式电源连接器155可基于弹簧弹性形变的性能设置,例如可在沿机身11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均设置有弹簧,以使得服务器15在三个维度上均具有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容错范围也即配合公差可以为
±
2毫米。其中,本实施例此处对于浮动式电源连接器155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具体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120.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散热装置13中的分液管路133,可沿与安装方向垂直且与服务器15平行的方向并排设置;也即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分液管路133可从左至右并排分布。
121.其中,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分液管路133的排布次序,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供电通路17的设置位置可根据机身11内供电模块输出端口的位置设置。
122.可选地,机身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梁115,固定梁115与安装方向垂直且与服务器15平行设置,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散热装置13中的分液管路133均固定在固定梁115上,以利于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散热装置13的相对位置的精确性,也即利于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分液管路133与各服务器15的配合处共面,从而利于保证服务器15与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分液管路133配合的可靠性。具体实施时,每个固定梁115均与一个服务器15水平设置,以保证每个服务器15均可以通过固定梁连接至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及散热装置13。
123.可选地,机身11中设置有供电模块,供电模块通过供电通路17为各服务器15供电;供电模块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电源模块114、可安装于安装槽111的电池模块113。其中,电源模块114可通过紧固连接、卡接、粘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机身11中;电池模块113可安装在机身11的安装槽111中,此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池模块113的数量。
124.本实施例提供的机柜1,通过设置散热装置13,既能满足服务器15等设备的散热需求。通过将散热装置13、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设置在机身11的后侧,不仅减少了对机身
11内有效空间的占用,减少了对机身11本身及机身11内设备的尺寸限制,在对机身11内设备维护时,减少了线缆等对机身11内设备的遮挡,利于提高对机身11内设备维护的便利性。通过将散热装置13、线缆通路19、供电通路17设置在机身11的后开口112处,机身11的后开口112为对散热装置13等的维护提供了操作空间,因此,在对散热装置13等进行检修时,无需对散热装置13等进行拆卸,利于避免整机停机现象。
125.此外,通过设置多个水泵134,且能够根据机身11内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功率动态地调整水泵134的工作状态如水泵134输出液体的流速、启动数量等,以提高散热装置1的灵活性。且多个水泵134可以互为主备,以在主水泵出现异常时,及时启动辅助水泵(也即备用水泵),从而进一步利于避免整机停机现象。
12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方法,该散热方法可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其可具有与前述散热装置相同或者相应的技术效果。请参照图8,该散热方法包括:
127.s101、控制散热装置启动液冷模式,以对服务器上的第一类器件进行液冷;
128.在液冷模式下散热装置中的液冷单元可处于工作状态,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与前述实施例的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29.关于步骤s101中的液冷模式,散热方法还可包括:检测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根据检测的功率和/或温度,调整散热装置中水泵加速液体的流速,以提高散热效率,满足散热需求。例如,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高时,增大水泵转速以使得流经液冷板的液体的流速增大,以提高散热效率;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低时,降低水泵的转速以使得流经液冷板的液体的流速减小,以降低散热效率,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还能节能减耗。
130.当水泵为多个时,还可根据检测的功率和/或温度,控制启动水泵的数量或者控制各水泵输出液体的流速;例如,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高时,增加水泵的启动数量,以提高散热效率,满足散热需求;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低时,减少水泵的启动数量,以降低散热效率,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还能节能减耗。
131.示例性地,可获取机柜中服务器的功耗总值,且将功耗总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功率总值超过第一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功率总值小于第一阈值,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水泵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水泵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132.示例性地,可获取散热装置的液冷单元中内循环通路进水端或者外循环通路出水端的液体温度,将液体温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若液体温度超过第二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水泵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水泵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133.可选的,还可控制散热装置进入主备模式,其工作过程可与前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当水泵为多个时,可以设置部分水泵为主水泵,其余部分水泵为辅助水泵;还可检测主水泵的工作参数,以根据主水泵的工作参数判断主水泵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确定主水泵处于异常状态,则控制辅助水泵启动。如此,在主水泵由于故障等原因处于异常状态时,还可启动辅助水泵,以利于避免整机停机的现象,且能够保证对服务器等设备的散热效果。另外,还可控制散热装置进入负载分担模式,其工作过程可与前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34.此外,在确定主水泵处于异常状态之后,还可生成提示信号,以能够根据该提示信
号发出视觉提示和/或听觉提示,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135.s102、控制散热装置启动风冷模式,以对服务器上的第二类器件进行液冷。
136.在风冷模式下散热装置中的风液单元以及服务器的风扇可处于工作状态,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与前述实施例的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137.关于步骤s102中的风冷模式,散热方法还可包括:检测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根据检测的功率和/或温度,调整服务器上风扇的转速,以调整风冷效率。例如,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高时,增大风扇转速,以提高风冷效率也即散热效率;在机身内的功率和/或温度较低时,降低风扇转速,以降低散热效率,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还能节能减耗。当然,在还可根据检测的功率和/或温度,调整风液单元中液体的流速,以适配风扇的转速。
1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步骤s101及步骤s102的执行顺序,步骤s101及步骤s102可同时执行,或者,先执行步骤s101、再执行步骤s102,或者,先执行步骤s102、再执行步骤s101。
139.如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机柜中,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41,用于控制散热装置启动液冷模式,以对机柜中服务器上的第一类器件进行液冷;第二控制模块142,用于控制散热装置启动风冷模式,以对服务器上的第二类器件进行风冷。
14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141还用于:获取机柜中服务器的功耗总值,且将功耗总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功率总值超过第一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功率总值小于第一阈值,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水泵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水泵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141.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141还用于:控制多个水泵进入负载分担模式,以使多个水泵共同工作。
142.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141还用于:控制多个水泵进入负载主备模式,以在主用状态的水泵处于异常状态时,启动备用状态的水泵。
143.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141还用于:获取散热装置的液冷单元中内循环通路进水端或者外循环通路出水端的液体温度,将液体温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若液体温度超过第二阈值,则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一工作状态;若液体温度小于第二阈值,将多个水泵设置为第二工作状态;其中,水泵工作在第一工作状态的转速大于水泵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的转速。
144.如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机柜中,包括:处理器146;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47;其中,处理器146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任一项的步骤。
145.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