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7389发布日期:2022-06-05 07:1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信息系统集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2.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功能,即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处理信息系统、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智能信息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3.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简单地说,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4.信息系统的服务平台多采用显示器对处理的相关数据进行显示,且机柜位置用于存放相关的电子元件,便于相关人员的查看和处理信息数据,且服务平台有时需要灵活的对其安放位置进行调整,显示器在整体位置调节过程中易出现晃动甚至损伤的情况,同时服务平台的自身转移过程的防护性能不佳,其边角处易被碰撞损伤,且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出现与边角碰撞受伤,因此现有服务平台灵活性、防护性能均不够理想,因此需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服务平台有时需要灵活的对其安放位置进行调整,显示器在整体位置调节过程中易出现晃动甚至损伤的情况,同时服务平台的自身转移过程的防护性能,是否边角处易被碰撞损伤,且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出现与边角碰撞受伤,因此现有服务平台灵活性、防护性能均不够理想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包括机柜主体和四个防护板,所述机柜主体的上表面与垫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与支撑座的外表面搭接,所述支撑座的背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与第一活塞杆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活塞筒,所述第一活塞筒设置在机柜主体的背面,所述第一活塞杆的背面一端与第一活塞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的外表面与第一活塞筒内壁滑动连接。
7.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与显示组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防护板相互靠近的一面均搭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设置在第二活塞筒内壁,所述第二活塞筒的外表面与放置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开设在机柜主体的外表面,所述机柜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与活塞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框的内壁与第三活塞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板的下表面与第三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8.所述第三活塞杆的底端与接触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板的上表面与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通过销轴与固定架的内壁铰接,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与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下表面与防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柜主体的下表面与四个防滑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板的背面与第一弹性组件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筒与活塞框相连通。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板靠近机柜主体的一面设置有四个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机柜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底端与连接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下表面与四个移动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杆的上表面与第四弹性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组件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固定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柜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密封门,所述第三活塞板的上表面与第三弹性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组件的顶端与活塞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框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中间管,所述中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筒的外表面相连通,所述机柜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与机柜主体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孔设置为圆形,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形状与连接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外表面与第二活塞筒内壁滑动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塞框、第三活塞板、第三活塞杆、接触板、第二活塞筒、第二活塞杆、防护板、第二弹性组件和机柜主体,在本装置放至指定位置后,控制电动液压杆缩短,当移动轮相对机柜主体向上移动时,接触板被地面挤压时,接触板带动第三活塞板向上移动,第三活塞板向上移动时将空气挤压进入第二活塞筒内,实现第二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杆远离机柜主体移动,此时第二活塞杆将防护板推出远离机柜主体,此时防护板对本装置的边角位置进行遮挡,在本装置放置稳定后,防护板远离机柜主体移动起到防护功能,本装置可利用自身重力控制防护板是否展开,使本装置对防护板的收放和自身的位置转移调节更为灵活,且具有更佳的防护性能;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座、连接槽、显示组件、第一活塞筒、第一活塞杆和连接孔,活塞框内部气体被挤压时转移至第一活塞筒内,此时第一活塞筒内部气压控制第一活塞板移动,实现控制第一活塞杆移动至连接孔内,实现对支撑座的限位,在不使用本装置时,显示组件可取下进行单独存放,在本装置使用时,第一活塞杆自动移动至连接孔内,方便自动实现对显示组件的组装使用,使整体的操作更为便捷,同时可对显示组件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防护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活塞框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连接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机柜主体右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活塞筒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柜主体;2、密封门;3、防护板;4、垫板;5、支撑座;6、显示组件;7、连接槽;8、连接孔;9、第一活塞杆;10、第一活塞板;11、第一活塞筒;12、第一弹性组件;13、散热孔;14、第二弹性组件;15、放置槽;16、第二活塞筒;17、第二活塞板;18、第二活塞杆;19、中间管;20、活塞框;21、凹槽;22、第三活塞板;23、第三活塞杆;24、接触板;25、第三弹性组件;26、固定架;27、销轴;28、旋转杆;29、防滑板;30、第四弹性组件;31、固定板;32、电动液压杆;33、连接架;34、移动轮;35、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集成式服务平台,包括机柜主体1和四个防护板3,机柜主体1的上表面与垫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垫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通过设置连接槽7和支撑座5,支撑座5放入连接槽7内时,可避免支撑座5和显示组件6出现水平方向的晃动,实现对显示组件6的简单放置和限位,连接槽7内壁与支撑座5的外表面搭接,支撑座5的背面开设有连接孔8,连接孔8内壁与第一活塞杆9的外表面搭接,第一活塞杆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活塞筒11,通过设置第一活塞筒11、第一活塞板10、第一活塞杆9和连接孔8,第一活塞筒11内部气压增大的同时可顺利控制第一活塞板10和第一活塞杆9移动,第一活塞杆9与连接孔8接触时,可对支撑座5进行限位,保证支撑座5和显示组件6的稳定安放,第一活塞杆9与连接孔8分离后,可将支撑座5和显示组件6向上取下,方便对显示组件6的取放过程,第一活塞筒11设置在机柜主体1的背面,第一活塞杆9的背面一端与第一活塞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板10的外表面与第一活塞筒11内壁滑动连接。
20.支撑座5的上表面与显示组件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四个防护板3相互靠近的一面均搭接有第二活塞杆18,通过设置第二活塞杆18、第二活塞板17和第二活塞筒16,第二活塞筒16内部气压增大的同时可控制第二活塞板17和第二活塞杆18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实现将防护板3顶动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使防护板3可对外部撞击进行缓冲防护,第二活塞杆18设置在第二活塞筒16内壁,第二活塞筒16的外表面与放置槽15内壁固定连接,放置槽15开设在机柜主体1的外表面,机柜主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壁的上表面与活塞框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塞框20的内壁与第三活塞板2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活
塞框20、第三活塞板22和第三活塞杆23,机柜主体1可利用自身重力挤压第三活塞杆23在活塞框20内部向上移动,实现将活塞框20内部气体挤压转移至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6内,同时接触板24被挤压移动的同时可控制旋转杆28转动,实现控制防滑板29与地面的充分接触,增加本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第三活塞板22的下表面与第三活塞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
21.第三活塞杆23的底端与接触板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接触板24的上表面与旋转杆28,旋转杆28的外表面通过销轴27与固定架26的内壁铰接,通过设置销轴27和旋转杆28,使旋转杆28可进行转动,在旋转杆28一端被接触板24顶动时,可实现控制旋转杆28另一端和防滑板29向下移动,固定架26的上表面与凹槽2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旋转杆28的下表面与防滑板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机柜主体1的下表面与四个防滑垫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2.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活塞板10的背面与第一弹性组件12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12,在第一活塞筒11内部气压减小的同时可控制第一活塞板10和第一活塞杆9移动,实现第一活塞杆9快速与连接孔8分离,第一弹性组件12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筒1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筒11与活塞框20相连通。
23.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板3靠近机柜主体1的一面设置有四个第二弹性组件14,通过设置第二弹性组件14,第二弹性组件14在防护板3受到撞击时可顺利进行拉伸或收缩,实现对防护板3的缓冲防护,同时在第二活塞杆18靠近机柜主体1移动时,实现控制防护板3自身靠近机柜主体1的收缩过程,第二弹性组件14的另一端与机柜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4.如图3和图5所示,凹槽21内壁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液压杆32的顶端固定连接,电动液压杆32的底端与连接架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杆32,电动液压杆32用于控制连接架33和移动轮34的上下移动过程,方便将机柜主体1撑起进行移动,或控制机柜主体1与地面接触稳定放置使用,连接架33的下表面与四个移动轮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5.如图4所示,旋转杆28的上表面与第四弹性组件3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四弹性组件30的顶端与固定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四弹性组件30,在接触板24与旋转杆28分离后,第四弹性组件30带动旋转杆28和防滑板29复位,同时对旋转杆28施加弹力,避免旋转杆28和防滑板29随意晃动,固定板31的外表面与固定架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6.如图1和图4所示,机柜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密封门2,第三活塞板22的上表面与第三弹性组件25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弹性组件25,在接触板24与地面分离时,第三弹性组件25带动第三活塞板22和接触板24向下移动,实现对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6内部气体的抽取,同时避免第三活塞板22随意晃动,第三弹性组件25的顶端与活塞框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7.如图1和图4所示,活塞框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中间管19,中间管19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筒16的外表面相连通,机柜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3。
28.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板3的形状与机柜主体1的形状相适配,连接孔8设置为圆形,第一活塞杆9的形状与连接孔8的形状相适配,第二活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板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板17的外表面与第二活塞筒16内壁滑动连接。
29.本发明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直接通过移动轮34将本装置推动至指定位置,随后将支撑座5放在对应连接槽7内,随后控制电动液压杆32缩短,此时机柜主体1和接触板24向下移动,当接触板24与地面接触后,此时第三活塞板22在活塞框20内部向上移
动,同时接触板24挤压旋转杆28转动,此时防滑板29与地面接触,同时活塞框20内部气体转移至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6内,第一活塞筒11内部气压增大的同时控制第一活塞板10和第一活塞杆9向前移动,此时可实现第一活塞杆9顺利移动至连接孔8内,实现对支撑座5和显示组件6的定位组装,第二活塞筒16内部气压增大的同时控制第二活塞杆18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并顶动防护板3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当机柜主体1与地面接触时,此时完成对本装置位置转移,当出现人员与防护板3接触时,此时防护板3受压进行移动的同时并拉伸第二弹性组件14,实现防护板3对接触过程的缓冲防护,当需要移动本装置时,直接控制电动液压杆32伸长,此时电动液压杆32带动连接架33和移动轮34顶动机柜主体1向上移动,此时第四弹性组件30带动接触板24向下移动,同时第三活塞板22移动将第一活塞筒11和第二活塞筒16内的气体抽取至活塞框20,同时第一活塞筒11内部气压降低并控制第一活塞杆9与连接孔8分离,同时第二活塞杆18靠近机柜主体1移动,同时第二弹性组件14带动防护板3靠近机柜主体1移动,随后将显示组件6取下即可。
30.综上可得,本发明中: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塞框20、第三活塞板22、第三活塞杆23、接触板24、第二活塞筒16、第二活塞杆18、防护板3、第二弹性组件14和机柜主体1,在本装置放至指定位置后,控制电动液压杆32缩短,当移动轮34相对机柜主体1向上移动时,接触板24被地面挤压时,接触板24带动第三活塞板22向上移动,第三活塞板22向上移动时将空气挤压进入第二活塞筒16内,实现第二活塞板17和第二活塞杆18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此时第二活塞杆18将防护板3推出远离机柜主体1,此时防护板3对本装置的边角位置进行遮挡,在本装置放置稳定后,防护板3远离机柜主体1移动起到防护功能,本装置可利用自身重力控制防护板3是否展开,使本装置对防护板3的收放和自身的位置转移调节更为灵活,且具有更佳的防护性能。
31.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座5、连接槽7、显示组件6、第一活塞筒11、第一活塞杆9和连接孔8,活塞框20内部气体被挤压时转移至第一活塞筒11内,此时第一活塞筒11内部气压控制第一活塞板10移动,实现控制第一活塞杆9移动至连接孔8内,实现对支撑座5的限位,在不使用本装置时,显示组件6可取下进行单独存放,在本装置使用时,第一活塞杆9自动移动至连接孔8内,方便自动实现对显示组件6的组装使用,使整体的操作更为便捷,同时可对显示组件6进行防护。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