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0112发布日期:2022-09-03 08:5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


背景技术:

2.目前,服务器及芯片的冷却方式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现有技术中,液冷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器制冷方法,其中,间接接触式液冷是利用液冷冷板接触cpu等发热部件,冷板中通过连接管道或设置流动槽道使冷却液在其中流动。采用该种换热方式,其优点是将传统的空气与cpu的对流换热(风扇换热)变为冷却液-冷板-cpu的对流换热和导热,极大地增大了对流换热系数,对cpu降温具有明显优势。现有冷板液冷服务器机柜产品包括机柜和布置在机柜后部两侧的分集水器manifold,分集水器后侧布置供电插排pdu等部件。然而,采用上述设置方式的液冷服务器机柜,无法实时根据机柜内服务器的负载变化、服务器数量与结构变化实现对于冷却液的精准调控。尤其对于单个机柜布置少量服务器或者布置不同服务器时造成资源浪费或无法适配,具体地,为了满足整个机柜满配服务器连接与供液,分集水器一般长度与机柜近似约2m,单根管路开孔及接头数约为42,然而,当单个液冷机柜不满配服务器时,通常多数接头及管路均处于闲置浪费状态,与此同时,配置该类分集水器的液冷机柜通常只能配置相同规格的液冷服务器,如果配置不同种类液冷服务器,则会由于不同服务器冷板水量需求及压损需求不同,造成整体分集水器分液不均匀,影响整体系统运行。此外,对于单个服务器节点漏液,也无法精确控制系统冷却液断开,导致冷却液会持续从服务器漏液点漏出,对整个机柜造成损坏。
4.因此,如何避免液冷服务器机柜无法实时根据服务器的数量、结构及其负载变化对冷却液实现精准调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能实时根据服务器的数量、结构及其负载变化对冷却液实现精准调控,从而可以在保证各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柜体;服务器,设于柜体内;集液箱,用于盛装冷却液;分集水器,设于柜体内并连接服务器,包括:供液管路,连接服务器的进液口,用于将冷却液供入服务器;回液管路,连接服务器的出液口,用于供与服务器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回流至集液箱;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连接供液管路与集液箱,包括:流量分配器,连接集液箱,用于分配集液箱流出的冷却液;
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连接流量分配器与供液管路,用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的冷却液流量。
7.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连接流量分配器与供液管路,用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的冷却液流量;传感器组件,设于控制阀与流量分配器之间或控制阀与供液管路之间,用于检测冷却液的预设参数;液冷服务器机柜还包括服务器监控系统,服务器监控系统设于柜体并连接传感器组件和控制阀,传感器组件将检测到的数值传递至服务器监控系统,服务器监控系统向控制阀传递控制指令,控制阀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的冷却液流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为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包括主路和若干支路,主路连接集液箱与各支路,任一支路上设有若干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支路的内径均不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沿纵向分布,且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组合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供液管路包括供液快接头和若干服务器进液快接头,供液快接头与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沿横向分布,回液管路包括回液快接头和若干服务器出液快接头,回液快接头与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沿横向分布。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沿横向分布,且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组合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供液管路包括供液快接头和若干服务器进液快接头,供液快接头与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沿横向分布,回液管路包括回液快接头和若干服务器出液快接头,回液快接头与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沿横向分布。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水挡板,分水挡板设于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之间,供液管路与回液管路通过分水挡板连接后形成一体式结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中的另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连接回液管路与集液箱,用于控制流出回液管路的冷却液流量。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分液连接管和第二分液连接管,第一分液连接管连接供液管路与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中的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第二分液连接管连接回液管路与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中的另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液连接管与第二分液连接管均包括软管和两个分液接头,两个分液接头分别连接于软管的两端。
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液连接管与第二分液连接管均通过连接管卡扣固定于柜体,连接管卡扣固定于柜体的侧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卡扣包括若干卡槽,任一卡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与第二槽连通,第一分液连接管或第二分液连接管经第一槽压入第二槽,并固定于第二槽。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一卡槽为l型槽,且第一槽的尺寸小于第二槽的尺寸。
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分集水器与两个服务器组合连接,且两个服务器分布于分
集水器沿竖直方向的两侧。
21.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柜体、服务器、集液箱、分集水器和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其中,服务器设于柜体内,集液箱设于柜体,集液箱用于盛装冷却液,分集水器设于柜体内,分集水器连接服务器,该分集水器包括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供液管路连接服务器的进液口,供液管路用于将冷却液供入服务器,回液管路连接服务器的出液口,回液管路用于供与服务器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回流至集液箱;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连接供液管路与集液箱,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包括流量分配器和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流量分配器连接集液箱,流量分配器用于将集液箱流出的冷却液分配进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中,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连接流量分配器与供液管路,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的冷却液流量。这样一来,集液箱内的冷却液经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流量分配器分配以及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调控后进入分集水器的供液管路,供液管路再将冷却液供入服务器冷板中实现与服务器的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再经回液管路回流至集液箱中,以此实现冷却液-服务器冷板-cpu的对流换热和导热,满足cpu的降温需求。相较于传统液冷服务器机柜,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增设了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该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包括流量分配器和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如此一来,集液箱内的冷却液先经流量分配器分配,再经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调控后进入分集水器的供液管路,从而可以实现对于进入分集水器的冷却液流量进行精准检测与调控,尤其是在柜体内服务器的数量、结构及其负载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冷却需求,实时调整进入分集水器的冷却液流量,比如当运行的服务器数量和结构减少时,可降低进入分集水器的冷却液流量,使冷却液流量合理适配服务器,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此外,当某个节点出现漏液时,也可以阻断进入供液管路的冷却液,保障冷却液不再进入该流路,防止漏液进一步溢出,损害该服务器及其他服务器,有利于保证机柜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服务器机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主视图;图4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简化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一种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二种或第三种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一分液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连接管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
1-柜体、2-服务器、3-分集水器、4-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5-第一分液连接管、6-第二分液连接管、7-连接管卡扣;31-供液管路、32-回液管路、33-分水挡板;41-流量分配器、42-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3-流量分配接口;51-软管、52-分液接头;71-卡槽;311-供液快接头、312-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21-回液快接头、322-服务器出液快接头;411-主路、412-支路;421-控制阀;711-第一槽、712-第二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的“上端、下端、左侧、右侧”等方位词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28.请参考图1至图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冷服务器机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主视图;图4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的简化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一种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二种或第三种分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第一分液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液冷服务器机柜中连接管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9.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柜体1、服务器2、集液箱、分集水器3和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其中,服务器2设于柜体1内,集液箱可设于柜体1或设于柜体1外,集液箱用于盛装冷却液,分集水器3设于柜体1内,分集水器3连接服务器2,该分集水器3包括供液管路31和回液管路32,供液管路31连接服务器2的进液口,供液管路31用于将冷却液供入服务器2,回液管路32连接服务器2的出液口,回液管路32用于供与服务器2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回流至集液箱;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连接供液管路31与集液箱,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包括流量分配器41和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流量分配器41连接集液箱,流量分配器41用于将集液箱流出的冷却液分配进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中,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连接流量分配器41与供液管路31,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用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流量。
30.这样一来,集液箱内的冷却液经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的流量分配器41分配以
及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调控后进入分集水器3的供液管路31,供液管路31再将冷却液供入服务器2的冷板中实现与服务器2的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再经回液管路32回流至集液箱中,以此实现冷却液-服务器2冷板-cpu的对流换热和导热,满足cpu的降温需求。
31.相较于传统液冷服务器机柜,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增设了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该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包括流量分配器41和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如此一来,集液箱内的冷却液先经流量分配器41分配,再经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调控后进入分集水器3的供液管路31,从而可以实现对于进入分集水器3的冷却液流量进行精准检测与调控,尤其是在柜体1内服务器2的数量、结构及其负载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服务器2的冷却需求,实时调整进入分集水器3的冷却液流量,比如当运行的服务器2数量和结构减少时,可降低进入分集水器3的冷却液流量,使冷却液流量合理适配服务器2,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32.此外,对于传统配置于机柜两侧竖直柱状分集水器3的液冷机柜,如果液冷服务器2出现漏液,机柜无法对对应区域的液冷服务器2进行精确控制,冷却液会持续从服务器2漏液点漏出,对整个机柜造成损坏。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当某个节点出现漏液时,也可以阻断进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保障冷却液不再进入该流路,防止漏液进一步溢出,损害该服务器2,有利于保证机柜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需要说明的是,液冷服务器机柜的柜体1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柜体1,服务器2沿纵向布置于柜体1内,根据实际需要,一个分集水器3可以与服务器2组合连接后形成一个单元,在该单元中,服务器2分别布置于分集水器3沿竖直方向或纵向的两侧。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包括控制阀421和传感器组件,其中,控制阀421连接流量分配器41与供液管路31,控制阀421用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流量,该控制阀421为流量控制阀;传感器组件设于控制阀421与流量分配器41之间或控制阀421与供液管路31之间,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冷却液的预设参数,该预设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流量、温度和压力等。
35.此外,液冷服务器机柜还包括服务器监控系统,服务器监控系统设于柜体1并连接传感器组件和控制阀421,服务器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服务器2的运行,传感器组件将检测到的数值传递至服务器监控系统,服务器监控系统向控制阀421传递控制指令,控制阀421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控制进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流量。
36.其中,传感器组件为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37.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传感器组件优选包括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其中,流量传感器设于控制阀421与流量分配器41之间或控制阀421与供液管路31之间,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流量;温度传感器设于控制阀421与流量分配器41之间或控制阀421与供液管路31之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压力传感器设于控制阀421与流量分配器41之间或控制阀421与供液管路31之间,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液压力。
38.这样一来,服务器监控系统可以根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三者实时检测到的数据向控制阀421传递控制指令,从而使控制阀421控制进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流量。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41包括主路411和若干支路412,主路411连接集液箱与各支路412,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的数量为若干,任一支路412上设有若干流量检测
及控制阀组件42,各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择一连接供液管路31。
4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支路412与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也可以一一对应连接,也就是说,各支路412上均设有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且一个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对应检测该支路412的冷却液,并控制该支路412的冷却液流量。
41.此外,为了进一步达到对冷却液流量的控制,各支路412的内径均不同,这样一来,在冷却液进入各个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之前,先经支路412预先分配流量,而后冷却液再经各个支路412流至相应支路412对应的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中,最后分配进服务器2。
42.更加具体地说,流量分配器41的一端为主路411的进液口,主路411的进液口与集液箱连接,主路411的出液口连接各个不同管径的支路412或流道,在支路412的顶端为分集液口。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的控制阀421与支路412顶端的分集液口连接,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一一对应调控该支路412的冷却液流量。此外,流量检测及控制阀组件42的顶端还设有流量分配接口43,流量分配接口43主要由快接头及连接管路组成,连接管路与控制阀421相连,快接头与供液管路31连通后进行进液通路。
43.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的机柜中,分集水器3位于机柜后部两侧,供电插排pdu等部件与分集水器3并排,位于机柜后侧,导致柜体1在长度与宽度方向均占据较大空间,影响机柜宽度与深度尺寸,且分集水器3一般悬挂于机柜侧面,需要增加特殊定制的悬挂板,增加整体部件厚度尺寸,同时分集水器3由管路与快接头组成,整体尺寸由机柜两侧向中间占据,对于部分较宽服务器2或从机柜后侧插拔的服务器2会有干涉,需要加宽机柜,影响占地面积尺寸。
44.也就是说,由于分集水器3布置于机柜两侧,供电插排pdu等部件与分集水器3并排,位于机柜后侧,对于部分较长的服务器2,普通机柜长度不足,需要加深机柜,影响占地面积。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集成为一体式结构,即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二者组合形成分集水器3。分集水器3整体呈横向分布,分集水器3是用于将冷却液分配进入服务器2冷板的结构,分集水器3主要包括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供液快接头311、回液快接头321、排气阀、挂耳等部件。组装时,一组(1或2根)分集水器3与上下2台液冷服务器2组成一个组合,相同组合连管形式相同。
46.与传统分体式结构的分集水器3且分别布设于机柜后部两侧的方式不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分集水器3为一体式结构,且一组(1或2根)分集水器3与上下2台液冷服务器2组成一个组合,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柜体1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小机柜的占地面积。
47.根据服务器2冷板结构不同,服务器2芯片功耗不同导致冷却液需求量不同,对应服务器2接口数量不同等问题,分集水器3存在多种结构设计。
48.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分集水器3,该第一种分集水器3的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沿纵向分布,且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组合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供液管路31包括供液快接头311和若干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供液快接头311与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沿横向分布,回液管路32包括回液快接头321和若干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回液快接头321与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沿横向分布。
49.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分集水器3中,供液快接头311或回液快接头321的尺寸大
于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或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的尺寸,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沿横向均匀分布于供液管路31,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沿横向均匀分布于回液管路32,且供液管路31上的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以及回液管路32上的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的规格均设置为相同。该第一种分集水器3整体呈中心对称结构。
50.该第一种分集水器3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2,且服务器2的冷板结构与规格需求完全相同,可以同时连接多台以上服务器2运行。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分集水器3,该第二种分集水器3的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沿横向分布,且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组合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供液管路31包括供液快接头311和若干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供液快接头311与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沿横向分布,回液管路32包括回液快接头321和若干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回液快接头321与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沿横向分布。
52.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分集水器3中,供液快接头311或回液快接头321的尺寸大于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或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的尺寸,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沿横向分布于供液管路31,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沿横向分布于回液管路32,且供液管路31上可以设置2-3个相同规格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回液管路32上可以设置2-3个相同规格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
53.此外,第二种分集水器3还包括分水挡板33,分水挡板33设于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之间,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通过分水挡板33连接后形成一体式结构,供液管路31与回液管路32不连通。该第二种分集水器3整体呈轴对称结构。
54.该第二种分集水器3适用于低密度或少量服务器2,且服务器2的冷板结构与规格需求完全相同,可以同时连接较少数量服务器2运行。
55.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第三种分集水器3,该第三种分集水器3由1根轴对称管路组成。第三种分集水器3的结构与第二种分集水器3类似,区别在于:供液管路31上可以设置2-3个不同规格的服务器进液快接头312,回液管路32上可以设置2-3个不同规格的服务器出液快接头322。
56.该第三种分集水器3适用于功耗与冷却液数量需求差异较大的两台服务器2同时供液场景,服务器2的冷板结构与规格不相同,可以同时连接较少数量服务器2运行。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中的另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连接回液管路32与集液箱,用于控制流出回液管路32的冷却液流量。
58.换句话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包括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其中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连接供液管路31与集液箱,用于控制流入供液管路31的冷却液流量;另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连接回液管路32与集液箱,用于控制流出回液管路32的冷却液流量。这样一来,通过在进液和出液两处均设置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以实现冷却液流量检测与调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液流量的检测与调控精度,有利于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分液连接管5和第二分液连接管6,第一分液连接管5连接供液管路31与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中的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第二分液连接管6连接回液管路32与两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中的另一个流量检测调控分配
单元4。
60.这样一来,集液箱中的冷却液相继经一侧的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与第一分液连接管5后进入分集水器3的供液管路31,随后进入服务器2中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液流入分集水器3的回液管路32,并相继经第二分液连接管6与另一侧的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后流回集液箱中,从而实现冷却循环。
6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液连接管5与第二分液连接管6均包括软管51和两个分液接头52,两个分液接头52分别连接于软管51的两端。
62.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软管51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或不锈钢编制网+橡胶,软管51的两端为分液接头52(快接头),分别连接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的流量分配接口43和分集水器3的供液快接头311或回液快接头321,从而实现冷却液供回路连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液连接管5与第二分液连接管6均通过连接管卡扣7固定于柜体1,连接管卡扣7固定于柜体1的侧面。
6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卡扣7包括若干卡槽71,任一卡槽71包括第一槽711和第二槽712,第一槽711与第二槽712连通,第一分液连接管5或第二分液连接管6经第一槽711压入第二槽712,并固定于第二槽712。其中,第一槽711的尺寸小于第二槽712的尺寸。
65.具体地说,连接管卡扣7可为多个金属块结构拼接而成的结构,任一金属块结构上有卡槽71,卡槽71为l型槽道,不同管径的分液连接管由l型槽道一侧的第一槽711受压变形后压入第二槽712,第二槽712的至少部分区域为圆形结构,进入第二槽712的圆形中间区域后,分液连接管恢复形状,并自然卡接固定于第二槽712的中间圆形区域。
66.这样即可将多个连接管卡扣7固定于机柜侧面,从而保障不同长度的分液连接管得以固定。
67.下面具体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的几种不同的运行模式。
68.(1)、服务器2功耗调整工况流量控制:假设某台或几台服务器2功率降低或关机时,在未调整前对应服务器2芯片温度会逐步降低,此时服务器监控系统会将芯片功耗及温度传导至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该单元进行计算后,对应支路412流量会通过控制阀421进行调节,进一步下降或关闭,同时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总流量会对应减小,系统流量减小,实现支路412驱动泵功节省和系统节能。
69.(2)、服务器2更换类型后系统流量控制:柜体1中对单台或多台服务器2进行更换后,由于不同服务器2冷板结构不同,系统阻力不同,流量需求不同,对应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原有压力分配会出现改变,打乱原有支路412分液布置,此时,服务器监控系统会根据新增服务器2流量与压差需求自动检测与调整控制阀421开度,实现最终流量调整与匹配。
70.(3)、漏液后告警并实现阀门关闭:如果出现某台服务器2漏液情况,服务器监控系统会通过传感器传输至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此时,控制阀421会快速进行关断,保障冷却液不再进入该流路,防止漏液进一步溢出,损害该服务器2。关断后,流量检测调控分配单元4流量会进行降低,保障其余几个支路412内系统流量不变。
71.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可以有效利用柜体1的宽度与深度空间配置不同尺寸液冷服务器2,并且根据单机柜服务器2的结构及数量,配置不同分集水器3;同时对于服务器2芯片负载变化,服务器2数量与结构变化,服务器2漏液等问题,均可以通过系统调控,实现服务器2冷却液精确检测与调控,根据不同服务器2液冷冷却液需求,实
时分配不同冷却液流量;尤其是当节点关机或节点故障发生漏液时,服务器2冷却液供应可以被精准识别并关闭,实现保护整个系统的功能。
72.利用该液冷服务器机柜:可以实现液冷服务器2更加灵活的布置与运行;可以在600mm宽的液冷机柜结构中,支持各种类型19英寸液冷服务器2;可以有效降低水冷板冷却漏液后影响服务器2运行的问题,系统安全性更高;可以减少分集水器3及快接头使用,降低成本。同时,单机柜可根据整体尺寸和计算需求增加或减少服务器2节点,对整机系统无影响。此外,该系统可以根据需求支持不同结构,不同发热量及冷却水流量需求的冷板服务器2,极大地拓展了该种设备及液冷服务器2的应用场景和环境。与现有液冷整机柜产品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在成本、设备安全性、支持服务器2种类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可以有效促进数据中心液冷的发展。
7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74.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液冷服务器机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