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9190发布日期:2022-07-05 18:5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控制器壳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


背景技术:

2.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对于控制器实际使用时通常对其加以壳体,从而实现对其的有效防护工作。
3.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壳体,当整体对内部控制器进行防护并使用时,难以实现整体的良好抗压作用,使得整体意外受到外力压制或者冲击下,容易造成壳体产生损坏现象的同时,导致内部控制器产生受损影响,从而降低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有对接框,所述对接框的底端贯穿安装槽的底部,且对接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壳,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有抗压机构,且抗压机构位于对接框的顶端,所述抗压机构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与安装槽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活动杆底端的外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开设于对接框的侧端,且通孔贯穿对接框侧端的内腔,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设片,所述套设片位于对接框的顶部,且套设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活动杆顶端的外侧,且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安装槽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安装槽与对接框,实现对上壳与底壳之间的有效对接组装工作。
8.进一步的,所述抗压机构设有十组,十组所述抗压机构均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且十组抗压机构在安装槽内部的两侧呈对称且水平均匀分布。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抗压机构,实现上壳与底壳之间的良好垂直抗压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呈棱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上壳的底端呈镂空状,所述安装槽呈“口”字形槽体结构,所述对接框呈“口”字形框板体结构。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安装槽与对接框结构的限定,得以有效对上壳结构的良好适应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框底端的外壁设有软垫圈,所述软垫圈位于上壳的下方,且软垫圈固定安装于底壳顶部的周壁。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软垫圈,能够当上壳与底壳之间受压接触时,起到良好的辅助接触并缓冲作用。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以及底壳的侧边设有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第一块体,所述第一块体的一端与上壳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块体的下方设有第二块体,所述第二块体的一端与底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块体的顶端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的内侧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的中心开设有六角槽,且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与第一块体底端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定位杆底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且定位杆的底端通过外螺纹与第二块体的内腔相螺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支承机构,能够对底壳以及对接框在上壳底端的良好承接定位效果。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机构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承机构在上壳以及底壳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定位杆的外壁均设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位于第一块体以及第二块体之间的位置,且辅助弹簧的两端均与第一块体以及第二块体相对的一端接触但不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两组支承机构内部所设的辅助弹簧,实现上壳与底壳之间的良好辅助受压缓冲作用。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通过设置的上壳与底壳,有利于组成整体控制器防护壳体的同时,配合所设的安装槽与对接框,起到对上壳与底壳之间的良好对接组装效果,并且利用所设的抗压机构,能够利用所设的活动杆,能够对其上所设结构承接的同时,配合所设的通孔、套设片以及复位弹簧,使得上壳与底壳相互装配下,起到二者之间的良好减震缓冲作用,从而实现整体壳体受压下的抗压效益。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底壳顶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槽内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的抗压机构内部剖视图;
24.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说明:
26.1、上壳;2、安装槽;3、对接框;4、底壳;5、抗压机构;6、活动杆;7、通孔;8、套设片;9、复位弹簧;10、支承机构;11、第一块体;12、第二块体;13、顶槽;14、连接柱;15、六角槽;16、定位杆;17、外螺纹;18、辅助弹簧;19、软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请参阅图1和图2、3、4,包括上壳1,上壳1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侧设有对接框3,对接框3的底端贯穿安装槽2的底部,且对接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壳4,上壳1呈棱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上壳1的底端呈镂空状,安装槽2呈“口”字形槽体结构,对接框3呈“口”字形框板体结构,安装槽2的内侧设有抗压机构5,且抗压机构5位于对接框3的顶端,抗压机构5包括活动杆6,活动杆6的顶部与安装槽2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活动杆6底端的外侧设有通孔7,通孔7开设于对接框3的侧端,且通孔7贯穿对接框3侧端的内腔,活动杆6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设片8,套设片8位于对接框3的顶部,且套设片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位于活动杆6顶端的外侧,且复位弹簧9的顶部与安装槽2顶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抗压机构5设有十组,十组抗压机构5均位于安装槽2的内部,且十组抗压机构5在安装槽2内部的两侧呈对称且水平均匀分布,通过设置的抗压机构5,能够便于底壳4与对接框3在上壳1底端良好组装对接的同时,起到上壳1与底壳4之间的良好垂直受压缓冲效果,并且通过对接框3与安装槽2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得便于与每组抗压机构5对接下,使得整体壳体的底端处于相对曲折封闭状态,从而能够保证上壳1与底壳4的连接处起到良好的防水效益,防止外部存留水分渗入的同时,起到防止内部控制器产生受潮问题,对接框3底端的外壁设有软垫圈19,软垫圈19位于上壳1的下方,且软垫圈19固定安装于底壳4顶部的周壁。
33.请参阅图1和图3、5,上壳1以及底壳4的侧边设有支承机构10,支承机构10包括第一块体11,第一块体11的一端与上壳1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块体11的下方设有第二块体12,第二块体12的一端与底壳4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块体11的顶端开设有顶槽13,顶槽13的内侧设有连接柱14,连接柱14顶端的中心开设有六角槽15,且连接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6,定位杆16的顶端与第一块体11底端的内腔活动套接,定位杆16底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17,且定位杆16的底端通过外螺纹17与第二块体12的内腔相螺接,支承机构10设有两组,两组支承机构10在上壳1以及底壳4的两侧呈对称设置,两组定位杆16的外壁均设有辅助弹簧18,辅助弹簧18位于第一块体11以及第二块体12之间的位置,且辅助弹簧18的两端均与第一块体11以及第二块体12相对的一端接触但不连接,通过设置的两组支承机构10,能够利用其内部所设的第一块体11以及第二块体12,便于分别对上壳1外壁以及底壳4侧壁固定连接的同时,配合所设的顶槽13、连接柱14、定位杆16以及外螺纹17,实现第一块体11与第二块体12之间定位连接作用下,起到对底壳4以及对接框3在上壳1底端的良好承接与定位效果,从而实现底壳4与上壳1之间的组装固定工作,并利用所设的六角槽15,能够
利用外部工具实现对连接柱14以及定位杆16的旋转进给工作,且通过设置的辅助弹簧18,能够配合每组抗压机构5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整体壳体对内部控制器的良好抗压保护作用,两组支承机构10的设置,也能够利用连接柱14以及定位杆16、外螺纹17对第二块体12相分离作用下,实现底壳4以及对接框3在上壳1底端的良好拆卸工作,从而便于对内部控制器的有效检修与维护作用,提高整体的实用性能。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压型控制器壳体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整体处于完整装配状态,上壳1与底壳4所组成壳体对内部控制器进行防护并使用时,当整体的顶部受到向下压制或冲击作用力状态下,上壳1利用安装槽2与对接框3的活动套接作用,使得上壳1产生向下移动,且此时每组抗压机构5内部所设的复位弹簧9产生压缩形变的同时,活动杆6的底端在通孔7的内侧进行向下位移,并且每组支承机构10内部所设的辅助弹簧18同步压缩形变的同时,连接柱14伴随定位杆16向第一块体11的顶部进行同步凸出移动,以此实现上壳1在底壳4上方的良好抗压缓冲工作,并对内部控制器进行缓冲保护作用,当压制或冲击力消失时,每组复位弹簧9以及辅助弹簧18复位作用下,使得上壳1进行向上复位移动。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