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668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开关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开关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被配置为控制从电源馈送到负载的功率的开关器件。
【背景技术】
[0002]在相关技术(例如,日本公开N0.2013-26073(下文被称为“文件1”))中已经提出了包括照明灯具、控制部分和操作部分的照明装置。控制部分被配置为:在从操作部分接收到指令之后,点亮、熄灭或调整照明灯具的光源。此后,为方便起见,操作部分将被称为“相关技术的开关器件”。
[0003]相关技术的开关器件包括外壳(此后被称为“主体部分”)和开关(此后被称为“操作部分”。)
[0004]文件1描述了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主体部分。文件1还描述了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操作部分。
[0005]在相关技术的开关器件中,例如,主体部分和操作部分在构建期间可能被错误配对。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防止主体部分和操作部分的错误配对的开关器件。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开关器件包括:主体部分,其被配置为控制从电源馈送到负载的功率;以及操作部分,其选自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操作部分并且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部分。此外,开关器件包括:判断部分,其被配置为判断主体部分与操作部分是否被错误配对;以及通知部分,其被配置为在判断部分判断主体部分与操作部分被错误配对时发出通知。
[0008]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开关器件,可以防止主体部分与操作部分的错误配对。
【附图说明】
[0009]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而非限制的方式描绘了根据本教导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
[0010]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器件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1]图2是示出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器件附接到附接框架的情况的透视图;
[0012]图3是示出主体部分与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器件有关的操作部分的配对的说明性视图;
[0013]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开关器件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4]图5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开关器件的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第一实施例)
[0016]下文将参考图1至图3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器件10进行描述。
[0017]开关器件10被配置为控制从电源60馈送到负载61的功率。例如,开关器件10被设置为埋在通过附接框架31 (见图2)提前在壁中形成的孔(未示出)中。例如,电源60是商用电源。例如,负载61是照明灯具。注意,开关器件10不包括电源60和负载61作为组成元件。此外,负载61不限于照明灯具,并且可以例如是通风设备。
[0018]开关器件10包括主体部分1和操作部分2。
[0019]主体部分1被配置为控制从电源60馈送到负载61的功率。在示例中,操作部分2被配置为向主体部分1输出对应于输入操作的操作信号,并且主体部分1被配置为根据操作信号来控制从电源60馈送到负载61的功率。主体部分1包括开关元件5、控制电路(此后被称为“第一控制电路”)6、电源电路7、第一通信部分8、第二通信部分9、设定部分11、和连接器(此后被称为“第一连接器”)12。主体部分1还包括两个电源端子13A、13B、两个负载端子14A、14B、两个信号端子15A、15B、第一基底(未不出)、和第一外壳21 (见图2)。
[0020]例如,开关元件5是双向晶闸管。开关元件5的第一主端子电连接到电源端子13B。开关元件5的第二主端子电连接到负载端子14B。开关元件5的控制端子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
[0021]开关元件5经由电源端子13B和负载端子14B而电连接在电源60和负载61的串联电路两端。
[0022]第一控制电路6被配置为控制开关元件5。例如,第一控制电路6是微计算机。
[0023]电源电路7被配置为将来自电源60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电源电路7还被配置为将直流电压输出到第一控制电路6。例如,电压电路7是AC/DC转换器。电源电路7电连接到电源端子13B。电源电路7还电连接到负载端子14A。此外,电源电路7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电源电路7经由电源端子13B和负载端子14A而电连接在电源60两端。
[0024]此外,第一控制电路6被配置为将来自电源电路7的直流电压供应到操作部分2。换言之,第一控制电路6被配置为控制从主体部分1馈送到操作部分2的功率。
[0025]电源端子13A、13B彼此电连接。例如,电源端子13A用于馈送线。
[0026]第一通信部分8被配置为通过例如两根信号线71、72(有线信号)作为介质来执行有线通信。第一通信部分8电连接到信号端子15A、15B。第一通信部分8还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第一通信部分8将经由信号端子15A、15B电连接到信号线71、72。
[0027]例如,第一通信部分8被配置为经由信号端子15A、15B而通过信号线71、72来接收从另一开关器件(此后被称为“第二开关器件”)传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此外,例如,第一通信部分8被配置为经由信号端子15A、15B和信号线71、72将从第一控制电路6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传送到第二开关器件。第一通信部分8包括第一传送电路(未示出)和第一接收电路(未示出)。
[0028]第二通信部分9被配置为通过例如无线电波作为介质(此后被称为“无线介质”)来执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部分9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
[0029]例如,第二通信部分9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介质来接收从控制器件(未示出)传送的第三控制信号。例如,第二通信部分9还被配置为通过无线介质将从第一控制电路6输出的第四控制信号传送到控制器件。第二通信部分9包括天线(未示出)、第二传送电路(未示出)、和第二接收电路(未示出)。
[0030]注意,第一通信部分8被配置为利用第二开关器件执行有线通信,但不限于该构造,并且第一通信部分8可以被配置为利用第二开关器件执行无线通信。在该情况下,与第二通信部分9相似,第一通信部分8应该包括天线、第二传送电路和第二接收电路。此外,第二通信部分9被配置为利用控制器件执行无线通信,但不限于该构造,并且第二通信部分9可以被配置为利用控制器件执行有线通信。在该情况下,与第一通信部分8相似,第二通信部分9应该包括第一传送电路和第一接收电路。
[0031]设定部分11被配置为对第一控制电路6执行各种类型的设定。例如,设定部分11是DIP开关。设定部分11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
[0032]第一连接器12被配置为将主体部分1和操作部分2彼此电气和机械连接。第一连接器12电连接到第一控制电路6。
[0033]例如,第一基底是印刷板。开关元件5、设定部分11、第一连接器12、电源端子13A、13B、负载端子14A、14B以及信号端子15A、15B安装在第一基底上。此外,组成第一控制电路6、电源电路7、第一通信部分8和第二通信部分9的多个电子部件(未示出)安装在第一基底上。
[0034]第一外壳21被配置为容纳第一基底。例如,第一外壳21通过合成树脂而形成为盒状(见图2)。更具体地,例如,第一外壳21形成为矩形盒状。
[0035]设定部分11和第一连接器12从第一外壳21的前表面暴露出来。电源端子13A、13B、负载端子14A、14B、以及信号端子15A、15B从第一外壳21的后表面暴露出来。
[0036]例如,操作部分2被配置为接收由人输入的操作。此外,例如,操作部分2被配置为将对应于输入操作的操作信号输出到主体部分1。此外,操作部分2被配置为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部分1。操作部分2包括触摸传感器部分16、控制电路(此后被称为“第二控制电路”)17、连接器(此后被称为“第二连接器”)18、第二基底(未示出)、以及第二外壳22 (见图2)。例如,第二基底是印刷板。
[0037]例如,触摸传感器部分16是电容式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部分16包括输入部分(未示出)和传感器电路(未示出)。例如,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是通过电容变化来检测人体的一部分(例如,手指)的接触或接近的传感器。
[0038]例如,输入部分形成在第二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此外,例如,输入部分由多个电极组成。
[0039]传感器电路被配置为单独检测多个电极中的每个电极的杂散电容(寄生电容)的变化。例如,传感器电路是电容式触摸传感器1C。传感器电路安装在第二基底上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上。
[0040]传感器电路在检测到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的杂散电容增加之后判断人体的一部分已经接触或接近输入部分。注意,输入部分可以由单个电极而非多个电极组成。
[0041]此外,触摸传感器部分16被配置为在人体的一部分接触或接近触摸传感器部分16时将前述操作信号输出到第二控制电路17。更具体地,传感器电路被配置为在判断人体的一部分已经接触或接近输入部分之后将与进入输入部分的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第二控制电路17。
[0042]第二控制电路17被配置为将操作信号从触摸传感器部分16输出到主体部分1的第一控制电路6。例如,第二控制电路7是微计算机。第二控制电路17电连接到触摸传感器部16。此外,第二控制电路17电连接到第二连接器18。第二控制电路17安装在第二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0043]第二连接器18被配置为将主体部分1和操作部分2彼此电气和机械连接。此外,第二连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