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5741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供料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能够在不拼接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的情况下向元件供给位置连续地输送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的供料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记载有能够在不拼接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的情况下向元件供给位置连续地输送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的供料器,通过使用该供料器,不需要元件用尽引起的拼接作业,也不会由于拼接而使元件安装机停止。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1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由供料器输送的载带上粘接有对收纳元件的收纳部进行封闭的盖带。因此,在供料器上设有对盖带进行剥离的刀具,通过刀具将盖带剥离而使收纳部开放,由此能够通过吸嘴来吸附供给到元件供给位置的元件。
[0008]然而,在这种元件安装机中,大小不同的多种元件安装于电路基板,因此装配于多个供料器的载带也不同。即,在供料器上装配具有收纳大小不同的元件的收纳部的多种载带,因此,对收纳部进行封闭的盖带的宽度也根据收纳部的大小而变化,对盖带的一方的端部进行剥离的刀具的刀尖位置也需要根据载带的种类来设定。
[0009]但是,若将刀尖位置不同的刀具固定地设于供料器,则在供料器上无法装配规定种类的载带。因此,预先准备对盖带进行剥离的刀具的刀尖位置不同的多种带剥离单元,根据装配的载带的种类而将带剥离单元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是有效的。
[0010]在该情况下,掌握在供料器上安装哪个种类的带剥离单元,并对装配于供料器的载带所收纳的元件和带剥离单元的种类是否正确进行检查,在错误的情况下,需要向操作者发出警告等处置。
[0011]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种带剥离单元上设置识别标记,通过识别传感器对识别标记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的信息与收纳于载带的元件的信息进行比较对照的供料器。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涉及一种供料器,能够在不拼接第一载带和第二载带的情况下向元件供给位置连续地输送上述第一载带和上述第二载带,上述供料器具备:多种带剥离单元,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上述供料器的前端部,上述多种带剥离单元与由上述供料器输送的上述载带的种类对应;刀具部件,设于上述多种带剥离单元,对上述载带的盖带的一端侧进行剥离而使收纳元件的收纳部开放;识别标记,设于上述多种带剥离单元;识别传感器,设于上述供料器的主体,对上述识别标记进行识别;及比较对照部,对由上述识别传感器识别出的信息与收纳于上述载带的元件的信息进行比较对照。
[0014]第二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以第一方案记载的供料器为基础,其中,上述盖带将两端部粘接于上述载带的基带,剥离上述盖带的刀具部件的刀尖对于各上述多种带剥离单元而配置在上述载带的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
[0015]第三方案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以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供料器为基础,其中,在上述带剥离单元具有折回部件,上述折回部件抬起被上述刀具部件剥离的上述盖带的一端侧并向上述盖带的另一端侧折回。
[0016]发明效果
[0017]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将与由供料器输送的载带的种类对应的多种带剥离单元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的前端部,在上述多种带剥离单元上设有对载带的盖带的一端侧进行剥离而使元件收纳部开放的刀具部件、识别标记,通过识别传感器对识别标记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信息与载带收纳的元件的信息进行比较对照,因此能够可靠地检查与收纳于载带的元件一致的带剥离单元安装于供料器的情况。
[0018]根据第二方案的发明,盖带将两端部粘接于载带的基带,将盖带剥离的刀具部件的刀尖按照多种带剥离单元而配置在载带的宽度方向的不同位置,能够因此通过与载带的盖带的端部对应的刀尖的刀具而可靠地剥离盖带。
[0019]根据第三方案的发明,在带剥离单元具有将被刀具部件剥离后的盖带的一端侧抬起并向盖带的另一端侧折回的折回部件,因此能够保持盖带902的另一端部的粘接状态,并能够通过折回部件将盖带的一端侧折回,由此,能够一体地回收盖带与载带。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装置的整体俯视图。
[0021]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0022]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A-A剖视图。
[0023]图4是供料器的分解侧视图。
[0024]图5是表示供料器的插入部分的分解侧视图。
[0025]图6是表示供料器的插入部分的分解侧视图。
[0026]图7是安装有带剥离单元的无拼接供料器的立体图。
[0027]图8是表示带剥离单元的详细情况的立体图。
[0028]图9是带剥离单元的侧视图。
[0029 ]图1O是沿着图9的B-B线切断的剖视图。
[0030]图11是沿着图9的C-C线切断的剖视图。
[0031]图12是表示多种带剥离单元的图。
[0032]图13是表示多种刀具部件的刀尖位置的图。
[0033]图14是表示通过带剥离单元将盖带折回的状态的图。
[0034]图15是表示对供给到元件供给位置的元件进行图像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元件安装装置)
[0036]以下,使用图1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供料器21的元件安装装置100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板的输送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在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0037]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为了区别送给中的载带与待机中的载带,有时将前者称为第一载带,将后者称为第二载带。在该情况下,在收纳于第一载带的元件全部被使用之后,第二载带成为第一载带,因此第一载带、第二载带并非指特定的载带。
[0038]元件安装装置100具有:基板输送装置10、元件供给部20、元件装配装置40、带盘保持部50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0。
[0039]元件供给部20由多个槽部20a和以可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各槽部20a的多个供料器21构成。槽部20a在元件供给部20上沿X轴方向并列设有多个。
[0040]带盘保持部50将卷绕有载带900的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保持为能够更换。第一带盘810和第二带盘820沿Y方向并列地配置各一个,并且与各供料器21对应地沿X方向配置多个。
[0041 ] 载带900将多个电子元件等元件收纳于一列。如图2和图3所示,载带900由基带901、盖带902、底带903构成。基带901由纸材或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90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贯通形成有作为空间的收纳部901a。在该收纳部901a中收纳有元件。在基带901的侧部,沿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贯通形成有卡合孔901bo
[0042]盖带902的两侧部通过粘接材料902a(参照图3)而粘接于基带901上表面的两侧部。盖带902由透明的高分子膜构成。
[0043]如图3所示,在基带901的下表面粘接有底带903。通过该底带903防止收纳于收纳部901a的元件的脱落。底带903由纸材或高分子膜等构成,成为透明或半透明。
[0044]卷绕于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的载带900分别被插入各供料器21。并且,卷绕于一个带盘810(820)的载带(第一载带)900由供料器21依次送给于设于供料器21的前端部的元件供给位置21a。由此,向元件供给位置21a供给保持于该载带900的元件。另外,卷绕于另一个带盘820(810)的载带(第二载带)900被插入供料器21,不通过供料器21送给而待机。关于供料器21,在后文详细说明。
[0045]在基板输送装置10中,在元件装配装置40的基台41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13a、13b。另外,基板输送装置10设有对由上述导轨13a、13b分别引导的基板B进行支撑并输送的省略图示的一对传送带。另外,在基板输送装置10上设有将输送到预定位置的基板B抬起并夹紧的省略图示的夹紧装置。
[0046]安装元件的基板B由基板输送装置10的导轨13a、13b引导并由传送带沿X轴方向输送至元件安装位置。输送到元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