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740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
【背景技术】
[0002]适配器就是一个接口转换器,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硬件接口设备,允许硬件或电子接口与其它硬件或电子接口相连,也可以是信息接口。其中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组成,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按连接方式可分为插墙式和桌面式。广泛配套于电话子母机、游戏机、语言复读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蜂窝电话等设备中。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适配器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是由于适配器的外壳内设置有电路和电源变压器等组件,因而当摔倒时,易损坏上述器件,从而导致适配器损坏;第二是当适配器长时间工作时,其外壳内的器件发热,而传统适配器本身的散热性较差,从而影响适配器的正常使用,缩短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采用在适柄器壳体内设置缓冲防震装置,并在壳体外设置有防震橡胶条,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震易散热等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中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板,该两连接板中部均设置有榫槽A ;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列的若干个榫槽B ;所述壳体内中部设置有主板,该主板的左右两侧边中部设置有榫头A,该主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榫头B ;所述主板通过两侧的榫头A和底面的榫头B,分别卡入榫槽A和榫槽B中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主板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该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凸头A和连接凸头B,该若干连接凸头A和连接凸头B上分别设置有伸缩弹簧A和伸缩弹簧B,该伸缩弹簧A和伸缩弹簧B分别与壳体内的顶面和底面相连;所述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的内侧面分别对应设置有若干弹簧C和弹簧D,该弹簧C和弹簧D分别连接挡板A和挡板B ;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面中部设置竖向导轨凹槽,该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竖向导轨凹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橡胶防震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表面和底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纵向橡胶防震条。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采用在适柄器壳体内设置缓冲防震装置,并在壳体外设置有防震橡胶条,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震易散热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
[0011]1、橡胶防震板;2、竖向导轨凹槽;3、伸缩弹簧A ;4、连接凸头A ;5、纵向橡胶防震条;6、水平横板A ;7、榫头B ;8、榫槽B ;9、弹簧C ;10、挡板A ;11、主板;12、榫头A ;13、榫槽A ; 1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中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板14,该两连接板14中部均设置有榫槽A13 ;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列的若干个榫槽B8 ;所述壳体内中部设置有主板11,该主板11的左右两侧边中部设置有榫头A12,该主板1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榫头B7 ;所述主板11通过两侧的榫头A12和底面的榫头B7,分别卡入榫槽A13和榫槽B8中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主板11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该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凸头A4和连接凸头B,该若干连接凸头A4和连接凸头B上分别设置有伸缩弹簧A3和伸缩弹簧B,该伸缩弹簧A3和伸缩弹簧B分别与壳体内的顶面和底面相连;所述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内侧面分别对应设置有若干弹簧C9和弹簧D,该弹簧C9和弹簧D分别连接挡板AlO和挡板B ;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面中部设置竖向导轨凹槽2,该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竖向导轨凹槽2内。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橡胶防震板I。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壳体上表面和底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纵向橡胶防震条5ο
[001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发生意外适配器摔倒时,此时设置在适配器壳体外的橡胶防震板I和纵向橡胶防震条5与地面接触,形成第一级防震;然后设置在其壳体内的水平横板Α6和水平横板B外侧面的伸缩弹簧A3和伸缩弹簧B,随着冲力收缩,形成第二层防震;然后设置在内侧的弹簧C9和弹簧D继续吸收能力形而缓冲,最终弹簧C9和弹簧D上的挡板AlO和挡板B与主板轻微接触,从而最大程序上保护主板和变压器不受损坏。
[0017]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一般是将适配器的一面放置在地面上,传统适配器的表面平滑,因而适配器的底面与地面完全接触,从而形成不了风道;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底面上设置有凸出的纵向橡胶防震条5,从而各纵向橡胶防震条5之间形成若干风道,从而可以轻易将热气带走,不会发生在适配器上堆积热量,导致适配器损坏的现象出现。此外本实用新型主板与壳体采用榫卯结构,改变传统主板使用螺钉连接方式,牢固且不会了生锈蚀现象。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采用在适柄器壳体内设置缓冲防震装置,并在壳体外设置有防震橡胶条,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震易散热等优点。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中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板(14),该两连接板(14)中部均设置有榫槽A(13);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列的若干个榫槽B (8);所述壳体内中部设置有主板(11),该主板(11)的左右两侧边中部设置有榫头A (12),该主板(1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榫头B (7);所述主板(11)通过两侧的榫头A (12)和底面的榫头B (7),分别卡入榫槽A (13)和榫槽B (8)中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主板(11)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该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凸头A(4)和连接凸头B,该若干连接凸头A(4)和连接凸头B上分别设置有伸缩弹簧A (3)和伸缩弹簧B,该伸缩弹簧A (3)和伸缩弹簧B分别与壳体内的顶面和底面相连;所述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内侧面分别对应设置有若干弹簧C(9)和弹簧D,该弹簧C(9)和弹簧D分别连接挡板A (10)和挡板B;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面中部设置竖向导轨凹槽(2),该水平横板A(6)和水平横板B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竖向导轨凹槽(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橡胶防震板(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表面和底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纵向橡胶防震条(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适配器腔体,它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中部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板,该两连接板中部均设置有榫槽A;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水平排列的若干个榫槽B;所述壳体内中部设置有主板,该主板的左右两侧边中部设置有榫头A,该主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榫头B;所述主板通过两侧的榫头A和底面的榫头B,分别卡入榫槽A和榫槽B中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主板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该水平横板A和水平横板B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凸头A和连接凸头B;它采用在适柄器壳体内设置缓冲防震装置,并在壳体外设置有防震橡胶条,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防震易散热等优点。
【IPC分类】H05K5-02
【公开号】CN204425840
【申请号】CN201520167519
【发明人】鲍光玖
【申请人】深圳市吉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