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盘组件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4839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线盘组件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加热,具体地,涉及一种线盘组件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IH(induct1n heat)加热技术(IH加热技术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容器(例如电饭煲的内锅)进行加热,具体的是,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电饭煲的内锅底部,从而产生涡流,从而对内锅进行加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IH加热技术可以应用于电饭煲,此类电饭煲也因此被称为IH电饭煲。
[0003]IH电饭煲包括外锅、设置在外锅内的内锅以及设置在内锅的下方并用于为该内锅加热的线盘组件。一般地,高档的IH电饭煲的线盘组件设置有小功率的电热丝,以在米饭的烹饪的程序末端起到对米饭的焖煮作用。具体的,如图1至图2所示,该线盘组件包括电磁线盘11、设置在电磁线盘11上的隔热圈14,隔热圈14的外圆周上缠绕有电热丝13,电热丝13的外部粘贴有金属箔12(例如,铝箔),电热丝13的两个端部分别用于连接交流电源和可控硅(VS),该线盘组件的加热原理可以参考图3中的电路图,当电路接通时(也就是电磁线盘11工作),电流通过线圈(即图3中的第一感应线圈L1)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电饭煲的内锅底部,从而产生涡流,在此过程中可控硅(VS)控制电路,使电热丝13(即图3中的R)不接入电路(也就是说,在电热丝13工作之前是由电磁线盘11为内锅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可控硅(VS)控制电路,使电热丝13接入电路,从而在米饭的烹饪的程序末端起到对米饭的焖煮作用,使米饭更加可口。
[0004]然而,通过可控硅(VS)控制电热丝13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零件失效,而且由于电热丝13的功率较小,因此发热区域较小,实用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盘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导致零件失效以及加热区域较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饭煲。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盘组件,该线盘组件包括电磁线盘和感应线盘,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与该第一感应线圈并联以形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的第一电容器,所述感应线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磁线盘上的隔热圈、沿所述隔热圈的周向缠绕在该隔热圈的外圆周上的第二感应线圈以及与该第二感应线圈并联以形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的第二电容器,当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时,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路能够产生电磁共振。
[0007]优选地,所述电磁线盘呈碗状,所述隔热圈设置在所述电磁线盘的碗口上。
[0008]优选地,所述隔热圈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用于缠绕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的绕线槽。
[0009]优选地,所述感应线盘包括设置在所述隔热圈的外圆周的磁条,所述磁条沿纵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沿纵向方向的高度。
[0010]优选地,所述磁条为多个,多个所述磁条沿所述隔热圈的周向间隔的固定在所述隔热圈的外圆周上。
[0011 ]优选地,所述感应线盘包括磁条支架,所述磁条支架将所述磁条相对于所述隔热圈限位固定。
[0012]优选地,所述磁条支架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与所述磁条的外轮廓相匹配以使所述磁条能够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0013]优选地,所述隔热圈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具有通孔的固定柱,所述磁条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的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安装柱。
[0014]优选地,所述磁条为条状磁条,所述磁条支架为与该磁条相匹配的条状框架,在所述磁条支架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安装柱,对应地,在所述隔热圈的外圆周上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该安装柱相配合的所述固定柱。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饭煲,该电饭煲包括外锅和设置在所述外锅中的内锅,其中,所述电饭煲包括所述线盘组件,所述线盘组件设置在所述外锅中,所述内锅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线盘组件的隔热圈中。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通过用感应线盘的第二感应线圈替换现有技术中的电热丝,而提高了线盘组件的使用寿命(感应线盘的寿命相比电热丝要更长),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加热方式不需要通过额外的电器器件(例如,可控硅(VS))进行控制,从而减小了该线盘组件的失效几率(也就是说减小了线盘组件的故障发生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线盘组件使用电磁线圈感应加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热丝加热,不仅效率更高,而且加热的面域更加宽广,效果加热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线盘组件的爆炸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的线盘组件的工作原理电路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线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所示的线盘组件中的电磁线盘与感应线盘分离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4所示的线盘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7是图6所示的线盘组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是图4所示的线盘组件的工作原理电路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1:电磁线盘;12:金属箔;
[0028]13:电热丝;14:隔热圈;
[0029]14a:绕线槽;20:感应线盘;
[0030]21:磁条;22:磁条支架;
[0031]22a:容纳空间;23:固定柱;
[0032]24:安装柱;L1:第一感应线圈;
[0033]L2:第二感应线圈;Cl:第一电容器;
[0034]C2:第二电容器;X:横向;
[0035]Y:纵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38]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线盘组件可能会导致零件失效以及加热区域较小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线盘组件,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4至图6以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包括电磁线盘11和感应线盘20(如图5所示),所述电磁线盘11包括第一感应线圈L1和与该第一感应线圈L1并联以形成第一并联谐振电路的第一电容器C1,所述感应线盘20包括设置在电磁线盘11上的隔热圈14、沿该隔热圈14的周向缠绕在该隔热圈14的外圆周上的第二感应线圈L2以及与该第二感应线圈L2并联以形成第二并联谐振电路的第二电容器C2,当所述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时,所述第二并联谐振电路能够产生电磁共振。
[0040]需要说明的是,电磁共振是指固体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在某一频率附近产生对高频电磁场的共振吸收现象。而并联谐振是指在电阻、电容、电感并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事先通过调节电路元件(L或C)的参数或电源频率,从而使它们相位相同,进而形成并联谐振电路(也就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和第二并联谐振电路)。而通过事先将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和第二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计为相同或相近,从而可以在通电情况下,第一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时,第二并联谐振电路能够产生电磁共振,从而第二并联谐振电路可以从第一并联谐振电路中吸取能量而形成自身的磁场回路。当该线盘组件应用于电饭煲中时,该磁场回路可以穿越电饭煲的内锅的对应位置,从而使内锅的相应位置形成涡流,从而为内锅加热。
[00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盘组件通过用感应线盘20的第二感应线圈L2替换现有技术中的电热丝13,而提高了线盘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