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该系统由单光子源、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和反馈补偿单元组成。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采用偏振分束器、偏振控制器和Q-plate相位板获得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所述分离单元通过两个分束器,两个全反射镜和两个达夫棱镜实现未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和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的分离;反馈补偿单元采用两个全反射镜和偏振控制器将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光反馈传输至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进一步实现转化。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高纯度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高效转化,降低了系统成本和通信误码率,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与量子信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 缠态的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早在1909年人们就意识到,光子可以携带自旋角动量,自旋角动量与光子的圆偏 振态相关,左旋圆偏振态|l>和右旋圆偏振态|r>作为自旋角动量算符的本征态,分别携带 有、-A的自旋角动量,因此,利用光子的自旋角动量可以构建一个二维希尔伯特空间,并 将信息编码在这个二维空间中。然而直到1992年,荷兰莱顿大学的Allen团队才从理论上 首次证明光子可以携带另一种形式的角动量一光子轨道角动量,研宄表明,每个单光子中 含有确定的轨道角动量彷,其中1为轨道角动量的特征量子数,可以取任意整数,1值不同 时代表不同的轨道角动量阶数,由于不同阶数的轨道角动量之间彼此相互正交,因此利用 光子轨道角动量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将信息编码在一个高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研宄也发 现,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束不仅具有独特的动力学特性和轨道角动量拓扑结构,而且还具 有特殊的螺旋型波前结构和光场相位奇点,这在量子信息协议及自由空间光通信领域具有 重要研宄价值。之后,光子的轨道角动量开始成为光学领域的一个研宄热点。因此,人们致 力于研宄各种产生具有轨道角动量光束的方法。
[0003] 目前,轨道角动量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a、模式转换器法:由两个柱面透 镜构成,包括31相位转换器和31 /2相位转换器,由高阶厄米-高斯模获得拉盖尔-高斯 模,该方法转换效率高,但同时对光学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高,并且不易灵活控制轨道角 动量光束的种类和参数。b、螺旋相位片法:采用螺旋波带板或全息光学转换板将高斯光束 变换为拉盖尔高斯光束,在这里螺旋波带板或全息光学转换板需要特殊加工,且光束经过 这些光学元件变换损耗也较大。C、计算全息法:计算机全息相位片在有一束高斯光入射时, 衍射第一级将产生具有轨道角动量彷的拉盖尔-高斯光束。如果将全息技术和空间光调制 器相关技术结合,会产生可编程化的衍射光栅,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调控任意轨道角 动量态,可是存在很严格的约束条件,而且随光束阶数升高所得光束就会严重变形。
[0004] 基于上述产生轨道角动量光束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是因为,在量子信息协 议中,量子态及量子纠缠态是整个量子信息的核心和精髓,而上述方法均无法有效的获得 单光子水平的轨道角动量态及轨道角动量纠缠态,极大限制了其在量子信息协议当中的潜 在应用。因此,单光子水平的轨道角动量态光束成为人们研宄的重要方向。最近,意大利那 不勒斯大学的Marrucci等人发现,利用液晶制作的一种非均勾各向异性的Q-plate可以 巧妙的实现自旋角动量向轨道角动量的转化,产生同一个光子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 缠态。利用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可以构建一个更高维的希尔伯特空间,实现高 维量子态(qudits)编码,这在量子信息领域,如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配、量子计算等 都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加量子信道的编解码能力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然而, Q-plate在实际应用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器件材料性能的制约,其混合纠缠 态转化效率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光束在经过Q-plate的作用后,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 纠缠态和自旋角动量两种不同性质的角动量态同时存在,要想充分利用自旋-轨道角动量 混合纠缠态的高维量子纠缠特性,必须想办法使二者分离,以获得高纯度的自旋-轨道角 动量混合纠缠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以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 纠缠态的产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高纯度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高效转化,降低 了系统成本。
[0006]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 态的产生系统,包括单光子源、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 分离单元和反馈补偿单元;所述单光子源用于产生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自旋-轨道角动 量转化单元用于实现光子自旋角动量到轨道角动量的转化,获得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 缠态光子,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用于对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 子和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进行分离,所述反馈补偿单元用于将分离出的未发 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反馈传输至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所述单光子源包括 激光器和衰减器;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偏振分束器、第一偏振 控制器和Q-plate相位板;所述偏振分束器用于将偏振方向不同的光分开,所述第一偏振 控制器用于将所有通过的偏振单光子调控输出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相位板用 于将第一偏振控制器输出的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所 述自旋_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包括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分束器将通过其的光 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达夫棱镜和第一全反 射镜;所述第二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二全反射镜和第二达夫棱镜;所述第一光束和 第二光束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分束器;所述反馈补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全反射镜、第 二偏振控制器和第四全反射镜;所述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经所述第二分束器到达 第三全反射镜,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用于将所有通过的偏振光调控输出为垂直偏振光。
[0007] 其中单光子源主要用于产生系统所需要的水平偏振单光子。
[0008] 进一步地,所述Q-plate相位板为Pancharatnam-Berry相位板,其由单轴双折射 向列液晶材料制成。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达夫棱镜和第二达夫棱镜相对设置,且在空间上具有夹角。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束器的分束比为50 :50,所述第二分束器的分束比为50 : 50 〇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1、本实用新型的产生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利用Q-plate的转化作用、达 夫棱镜的分离特性并结合反馈补偿方式,实现了高纯度自旋_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高 效转化,获得高纯度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该系统实现了单光子源光束的 循环利用,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产生效率,使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高维量子 纠缠特性得以充分利用;
[0013] 2、本实用新型中用单光子脉冲及量子混合纠缠态,提高了通信码率并降低了误码 率,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0014] 3、本实用新型中用轨道角动量,可以携带更多的信息,可以实现高维量子态编 码;
[0015] 4、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高纯度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使用这种高纯度 混合纠缠态进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误码率低,而且受实验条件限制和不可避免的环境噪 声的影响很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旋_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产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旋_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产生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Q-plate的转化原理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4分离单元的等效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中的偏振控制器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馈补偿单元中的偏振控制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24] 参照附图1至附图7所示,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该系统 包括单光子源10、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 12和反馈补偿单元13。
[0025] 所述单光子源10包括激光器和衰减器,用于产生系统所需要的水平偏振单光子, 作为系统的输入信号。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与单光子源10连接,用于实现 光子自旋角动量到轨道角动量的转化,从而获得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所述 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12与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连接,用于实 现对未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和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的分离。所述反馈补偿 单元13分别与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和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12 连接,用于实现将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光反馈传输回自旋_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将 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光进行再转化。
[0026] 其中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11包括依次连接的偏振分束器110、第一偏振控 制器111和Q-plate相位板112。所述偏振分束器110用于将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分开。偏 振控制器111用来对偏振光进行调控,将所有通过偏振分束器110的偏振光都调控输出为 水平偏振光。所述Q-plate(QP) 112是一种新型Pancharatnam-Berry相位板,由单轴双折 射向列液晶材料制作而成,QP是模拟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介质环境,该介质是不均匀的而且 是各向异性的,在该介质中光和液晶相互作用,根据单轴液晶的相位原理和双折射特性,液 晶只起到一个中间媒介的角色。利用QP可以实现自旋光束向轨道角动量光束的转化,并且 该输入自旋控制着轨道角动量的波前螺旋性。
[0027] 其中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12包括第一分束器120,其分束比为 50 :50,用于将一束光分成两束光,以形成第一光束路径和第二光束路径,第一光束路径上 依次设有第一达夫棱镜121和第一全反射镜122,第二光束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二全反射镜 123和第二达夫棱镜124,所述第一光束路径的末端和第二光束路径的末端交汇处设有第 二分束器125,其分束比为50:50。所述全反射镜122、123用于反射光束,以改变光束的传输 路径。参照附图5所不,当第一达夫棱镜和第二达夫棱镜的相对角度为a时,达夫棱镜的 作用等效于在其中第一光束路径上加入旋转角为2a的光束旋转器(BeamRotator,BR), 从而使含有相位项exp(il巾)的光束在两条光束路径上产生相应的相位差,并在第二分束 器125处发生相消干涉。经过第二分束器125后得到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 从系统输出端输出,而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光子在第二分束器125处发生相增干涉,经 过第二分束器125后则进入反馈补偿单元13中实现再转化。
[0028] 其中反馈补偿单元13包括第三全反射镜130、第二偏振控制器131和第四全反射 镜132。所述偏振控制器131位于全反射镜130和132之间。所述全反射镜130、132用于 反射光束,以改变光束的传输路径。所述偏振控制器131用于对经第三全反射器130反射 过来的输入偏振光进行调控,将所有通过的偏振光都调控输出为垂直偏振光。
[0029] 本实用新型产生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步骤201:该系统中单光子源10产生 水平偏振单光子|H>;步骤202:每个水平偏振单光子|H>进入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 元11,透射过偏振分束器110,光子进入偏振控制器111,如附图6所示,偏振控制器111 将所有通过它的偏振光都调控为水平偏振光|H>输出,经过偏振控制器111的调控,再入 射到Q-plate相位板112,将水平偏振单光子|H>转化为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 光子|i]〇HybHd。参照附图3所不,Q-plate相位板在极坐标系中,光轴取向分布表不为: a(r,供)=-+心,其中,q和aQ为两个固定常数,且q= 1/2,a。=〇。在单光子空间中, Q-plate的作用可以用一个量子算符来描述:

【权利要求】
1. 一种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光子源、自 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和反馈补偿单元; 所述单光子源用于产生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用于实现光 子自旋角动量到轨道角动量的转化,获得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所述自旋-轨 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用于对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和自旋-轨道角动量 混合纠缠态光子进行分离,所述反馈补偿单元用于将分离出的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 子反馈传输至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 所述单光子源包括激光器和衰减器; 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转化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偏振分束器、第一偏振控制器和 Q-Plate相位板;所述偏振分束器用于将偏振方向不同的光分开,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用 于将所有通过的偏振单光子调控输出为水平偏振单光子,所述Q-Plate相位板用于将第一 偏振控制器输出的水平偏振单光子转化为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光子; 所述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分离单元包括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分束器将通过 其的光束分为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达夫棱镜和第 一全反射镜;所述第二光束所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二全反射镜和第二达夫棱镜;所述第一 光束和第二光束的交汇处设有第二分束器; 所述反馈补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全反射镜、第二偏振控制器和第四全反射镜; 所述未发生转化的水平偏振单光子经所述第二分束器到达第三全反射镜,所述第二偏振控 制器用于将所有通过的偏振光调控输出为垂直偏振光。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Q-plate相位板为Pancharatnam-Berry相位板,其由单轴双折射向列液晶材料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达夫棱镜和第二达夫棱镜相对设置,且在空间上具有夹角。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轨道角动量混合纠缠态的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分束器的分束比为50 :50,所述第二分束器的分束比为50 :50。
【文档编号】G02B27-28GK204272131SQ201420732164
【发明者】郭建军, 郭邦红, 程广明, 张程贤, 范榕华, 张文杰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