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路由区更新方法

文档序号:759958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路由区更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GPRS路由区更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站控制器/分组控制单元割接后的SGSN路由区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基础上进行升级的通信系统,它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利用统计复用和动态复用技术,使得GPRS网络中的每个用户能够选用多个无线信道,并且一个无线信道也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在图1所示的GPRS网络中,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是其中的主要功能节点,它通过Gn接口与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相连,通过Gr接口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相连,通过Gd接口与短消息中心(SMC)相连,通过Ge接口与业务控制节点(SCP)相连,通过Lg接口与关口移动位置中心(GMLC)相连,通过Gs接口与移动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相连,通过Gp接口与其它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中的GPRS支持节点(GSN)相连,通过Gb接口与GSM基站子系统(BSS)相连,以及通过Ga接口与计费网关(CG)相连。
GPRS网络中,为保证移动台(MS)与SGSN之间的移动性管理,当MS的位置和状态发生改变、或者MS中的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超时,MS将发起路由区更新。只有在路由区更新成功的情况下,MS才能够附着于SGSN上,从而正常接入GPRS网络;否则,MS将会出现掉网的现象。
GPRS路由区更新包括SGSN内路由区更新(Intra-SGSN RAU)和SGSN之间路由区更新(Inter-SGSN RAU)两种类型。其中,Intra-SGSN RAU是指MS更新前后的两路由区属于同一个SGSN;而Inter-SGSN RAU则是指MS更新前后的两个路由区属于不同的SGSN。为了衡量Intra-SGSN RAU的质量,3GPP协议中规定了Intra-SGSN RAU成功率这一性能指标,其含义为Intra-SGSN RAU成功次数与Intra-SGSN RAU发起次数的比值。Intra-SGSN RAU成功率高,则表明MS更容易接入GPRS网络、更容易附着在SGSN上,进而得以获得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工作于GPRS网络中的每个SGSN均具有有限的工作能力,即每个SGSN的附着用户数量和数据业务流量是有限的。在GPRS现网运营维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突发性话务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即一些SGSN所管辖的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拥有大量MS用户的热点区域,上述SGSN由于其附着用户数和数据业务流量已接近或达到系统规格,而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同时,其它SGSN因附着用户数较少而处于空闲状态。例如,SGSN1和SGSN2的系统规格容量均为10万用户,正常情况下SGSN1和SGSN2上附着的GPRS用户数均为8万左右。但是如果在SGSN1所管辖的区域中举行某种商业活动或者体育赛事,则原先附着于SGSN2的大量GPRS用户聚集到归属于SGSN1的区域,导致SGSN1上的附着用户数达到或超过了10万用户的系统规格;而同时,SGSN2上的附着用户数大量减少,使得SGSN2处于较为空闲的状态,上述情况就导致了SGSN1和SGSN2上话务量分布的不均匀现象。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保障服务质量,在出现SGSN话务量不均匀时,需要将不同SGSN上的附着用户数进行调整和重新分配,具体方法是将处于过载状态的SGSN所管辖的一部分BSC/PCU割接至空闲的SGSN上。如图2所示,SGSN1管辖了BSC/PCU1至BSC/PCUn,SGSN2管辖了BSC/PCUt至BSC/PCUt+m,由于SGSN1附着用户较多、SGSN2附着用户较少而出现话务量分布不均匀时,通过将BSC/PCUn从SGSN1割接到SGSN2上,而使得属于BSC/PCUn的MS附着于SGSN2上,进而减轻了SGSN1的负荷,同时充分的利用了SGSN2的资源。割接完成后,SGSN1管辖的范围变为由BSC/PCU1至BSC/PCUn-1,SGSN的管辖范围变为BSC/PCUn以及由BSC/PCUt至BSC/PCUt+m。
在完成BSC/PCU的割接后,当被割接MS的路由区发生改变或者其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超时的时候,上述MS将发起路由区更新。如图3所示,GPRS系统中的路由区更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MS向SGSN发出RAU Request消息,请求发起路由区更新。
在MS所发出的RAU Request消息中,携带有分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P-TMSI)以及代表MS更新前所在路由区信息的原路由区标识(OLD RAI)信元。
步骤302~303.判断更新前的路由区是否属于本SGSN,如果是,则执行Intra-SGSN RAU处理流程;否则,SGSN执行Inter-SGSN RAU处理流程。
此处SGSN根据所收到RAU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OLD RAI信元来判断更新前的路由区是否属于本SGSN的管辖范围。
如图4所示,Intra-SGSN RAU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SGSN将Intra-SGSN RAU请求次数加1。
由于SGSN确定了该MS进行路由区更新前后所在的路由区均属于自身的管辖范围,因此在Intra-SGSN RAU流程的一开始就将Intra-SGSN RAU请求次数加1,作为Intra-SGSN RAU成功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
步骤402.SGSN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该MS的签约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3;否则,执行步骤406。
SGSN根据所收到RAU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P-TMSI信元,在自身查询该MS的签约信息,如果存在签约信息,则表明该MS能够继续接入该SGSN;否则,该MS不能接入该SGSN。
步骤403~405.SGSN向MS发送RAU接受(RAU Accept)消息,并将Intra-SGSN RAU的成功次数加1,MS收到RAU接受消息后向SGSN发送RAU完成(RAU Complete)消息。
在SGSN找到该MS签约信息的情况下,向MS发送RAU Accept消息,指明接受该MS的路由区更新,并将Intra-SGSN RAU的成功次数加1;MS接收到SGSN的RAU Accept消息后,更新MS内保存的位置和身份信息,并向SGSN返回RAU Complete消息;SGSN通过接收RAU Complete消息,获知MS的路由区更新已经完成。
步骤406~407.SGSN向MS发送RAU拒绝(RAU Reject)消息,而后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在未找到该MS签约信息的情况下,SGSN向MS发送RAU Reject消息,并在该消息中指明拒绝本次路由区更新的原因为隐式分离(ImplicitlyDetached)。MS接收到RAU Reiect消息后,对拒绝原因进行分析。当拒绝原因为Implicitly Detached时,MS会重新发起3GPP协议规定的附着流程;同时,由于SGSN拒绝了MS的更新请求,因此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根据3GPP TS 04.64 V8.7.0协议的规定,SGSN和MS之间一般采用非确认信息模式(UI)帧进行信令交互以及数据传输,并且在MS和SGSN中均保存有用户非确认发送状态变量V(U)和接收状态变量V(UR)的数值。V(U)和V(UR)的取值范围均为0~511,并在此范围内翻转。V(U)记录的是下一个发送UI帧的序列号,而V(UR)则记录下一个接收UI帧的序列号。无论是SGSN还是MS,每发送一个UI帧,自身的V(U)就加1;每接收一个UI帧,V(UR)就更新为N(U)+1,其中N(U)为UI帧的序列号,N(U)取值等于该UI帧发送方的V(U)值。另外,对于MS而言,如果接收到的UI帧中的N(U)值位于(V(UR)-32)≤N(U)<V(UR)的范围之内,并且如果该MS已经收到过相同N(U)取值的UI帧,则将本次收到的UI帧丢弃。
被割接的MS在新SGSN中的V(U)和V(UR)均为初始值0,但MS保存的V(U)和V(UR)则与割接前保持一致。如果SGSN下发的UI帧中所携带的N(U)位于范围(V(UR)-32)≤N(U)<V(UR)内,则MS将直接丢弃该UI帧。
例如MS原来附着于SGSN1,并且曾经与SGSN1进行过UI帧的交互。假设MS曾收到SGSN1发出的N(U)取值从0至9的10个下行UI帧,则该MS在割接前的V(UR)取值为10。进行BSC/PCU割接后,该MS被割接至SGSN2。此时SGSN2上针对该MS的V(U)和V(UR)均为初始值0,并且SGSN2向MS发送的UI帧中N(U)值也从0开始,而MS侧的V(U)和V(UR)均保持为割接前的数值。MS收到SGSN2的下行UI帧后,取得其中的N(U)。对于SGSN2下发的前10个UI帧而言,其N(U)值为从0至9,由于MS中V(UR)的取值为10,则这10个UI帧中N(U)的取值均位于(V(UR)-32)≤N(U)<V(UR)范围内;另外,由于MS曾经收到过SGSN1下发的N(U)取值为0至9的UI帧,与SGSN2下发的前10个帧的N(U)值相同。因此,MS将SGSN2下发的前10个UI帧直接丢弃。
此种情况下,如果SGSN2发出的前10个UI帧中包含RAU Reject消息,而由于MS将上述消息直接丢弃,则MS认为网络没有响应其发送的RAURequest消息。根据3GPP协议规定,该MS将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被SGSN2判断为失败的Intra-SGSN RAU流程,因此增加了Intra-SGSN RAU失败流程的次数,严重影响了成功率指标,同时增加了系统的信令负担。
为了克服上述方案的缺点,通常采用如图5所示的Intra-SGSN RAU流程,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01~5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与图4所示方法中步骤401~4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完全相同。
步骤506.SGSN向MS发送身份识别请求(Identity Request)消息,请求该MS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同时启动等待身份识别响应(IdentityResponse)消息定时器T3370。
步骤507.SG0000SN判断在等待身份识别响应消息定时器超时前是否收到Identity Response消息,如果是,返回执行步骤503;否则,执行步骤508。
步骤508.SGSN判断是否达到Identity Request消息最大重发次数,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9;否则,返回执行步骤506。
在GPRS系统中,网络维护人员可预先设置SGSN的Identity Request消息最大重发次数,并且SGSN每发送一次Identity Request消息,就将该消息的发送次数加1。
在等待身份识别响应消息定时器已超时、并且SGSN未收到IdentityResponse消息的情况下,SGSN在本步骤中根据已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的次数与其最大重发次数之间的关系决定是否再次向MS发送IdentityRequest消息。
步骤509~510.SGSN向MS下发RAU Reiect消息,然后SGSN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在Identity Request消息的重发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最大重发次数时,SGSN通过向MS下发RAU Reject消息,并在该消息中指明拒绝本次路由区更新的原因为Implicitly Detached;然后SGSN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根据协议规定,SGSN每发送一条下行信令,UI帧中所携带的N(U)加1,则采用步骤501至步骤510进行Intra-SGSN RAU时,每发送一次Identity Request消息,N(U)加1。因此,通过重发Identity Request消息,使得N(U)取值能够快速跳出(V(UR)-32)≤N(U)<V(UR)的范围,从而使得MS能够正常的处理和响应SGSN下发的消息,减少Intra-SGSN RAU的失败次数、提高该流程的成功率。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该方法在SGSN中没有MS签约信息的情况下,SGSN通过BSC/PCU向MS多次重发Identity Request消息,因此在割接初期,SGSN和BSC/PCU的信令流量负担较重,影响GPRS系统的性能;2.MS在正常处理SGSN下发的消息之前,仍要经历多次失败的Intra-SGSN RAU流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ntra-SGSN RAU成功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方法,提高Intra-SGSN RAU的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移动台向SGSN发出路由区更新请求后,SGSN判断该移动台更新前的路由区是否属于本SGS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进行SGSN之间路由区更新处理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B.SGSN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请求次数加1,然后判断该SGSN中是否存在移动台的签约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SGSN通知移动台将自身的状态变量初始化,而后进行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C.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
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11.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失败次数加1;B12.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然后移动台启动附着流程。
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21.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
B22.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并且向SGSN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B23.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
预先设置身份识别开关,则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31.SGSN判断身份识别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2,否则,执行步骤B35;B32.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B33.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并且向SGSN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B34.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然后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B35.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失败次数加1;B36.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然后移动台执行附着流程。
所述的状态变量至少包括非确认发送状态变量和接收状态变量。
步骤B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将移动台的状态变量初始化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请求消息。
所述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确认消息。
步骤A所述移动台向SGSN发出路由区更新请求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
步骤C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步骤C所述移动台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
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下发路由区更新拒绝消息。
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身份识别请求消息;所述移动台向SGSN发送自身身份标识信息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携带有自身身份标识信息的身份识别响应消息。
应用本发明,GPRS系统在BSC/PCU割接后,能够迅速提高Intra-SGSNRAU的成功率。具体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中,如果SGSN中不存在MS的签约信息,则由SGSN向MS下发LLGMM-RESET-REQ消息,要求MS将V(U)和V(UR)设置为初始值0,确保MS不会丢弃SGSN的消息,减少Intra-SGSN RAU的失败次数,提高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2.本发明能够使割接后的MS迅速的成功完成Intra-SGSN RAU,并附着于SGSN上,避免了消息的不断重发,有效的减轻了GPRS系统的信令流量负担,节省了系统资源;3.由于本发明中割接后的MS能够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Intra-SGSNRAU,缩短了系统在BSC/PCU割接后的不稳定时间,从而提高了网络服务质量;4.本发明在原有Intra-SGSN RAU流程基础上增加了少许步骤,实现较为简单。


图1为GPRS网络结构图。
图2为GPRS网络中BSC/PCU割接示意图。
图3为GPRS网络中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流程图。
图4为现有的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图。
图5为现有的BSC/PCU割接后的改进Intra-SGSN RAU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在图4基础上进行改进的Intra-SGSN RAU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在图5基础上进行改进的Intra-SGSN RAU流程8为本发明实施例3将图4和图5结合后进行改进的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一种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如果割接后的SGSN中不存在MS的签约信息,则引入包括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请求(LLGMM-RESET-REQ)消息和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确认(LLGMM-RESET-CNF)消息的逻辑链路控制复位(LLC RESET)流程,使得MS将自身的V(U)和V(UR)设置为初始值0,从而重新与SGSN保持一致,以保证MS能够正常处理SGSN下发的消息,提高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成功率。
本发明可分别对图4或图5所示的现有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RAU流程进行优化,还可将两种现有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结合后进行优化。
实施例1在简单的现有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中引入LLC RESET流程。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图4的基础上增加了LLC RESET流程。此时的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601~6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与图4所示方法中步骤401~4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完全相同。
步骤606.SGSN向MS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与MS进行参数协商。
本步骤中,SGSN通过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促使MS将V(U)和V(UR)设置为初始值0。
步骤607~610.SGSN向MS下发RAU Reject消息,并将Intra-SGSNRAU失败次数加1;MS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后,启动附着流程。
本实施例中,SGSN采用直接拒绝MS路由区更新的方式,即向MS发送拒绝原因为Implicitly Detached的RAU Reject消息,并且SGSN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对于MS而言,首先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指明MS侧已经完成V(U)和V(UR)的初始化;而后,MS再启动3GPP协议规定的附着流程,即MS向SGSN发送携带有IMSI信元的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消息后,SGSN根据IMSI信元从HLR中获取该MS的签约信息,并向MS返回附着接受(Attach Aceept)消息,然后MS再向SGSN发送附着完成(Attach Complete)消息,指明该MS已经成功附着于SGSN。
同样地,由于MS的V(U)和V(UR)均被清零,则MS认为自身从未收到过任何UI帧;另外,由于SGSN和MS中的V(U)和V(UR)均为0,则SGSN与MS首次进行UI帧交互时,N(U)也等于0,此时N(U)没有位于协议规定的(V(UR)-32)≤N(U)<V(UR)范围之内。因此MS在初始化后即可正常接收来自于SGSN的消息,而不会将其直接丢弃。
经过上述步骤607至步骤610,虽然本次MS的Intra-SGSN RAU失败,但是当MS再次发起路由区更新请求时,由于SGSN上已经保存有该MS的签约信息,则MS将能够成功的完成Intra-SGSN RAU。
实施例2在改进的现有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中引入LLC RESET流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在图5的基础上增加了LLC RESET流程。此时的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701~7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与图4所示方法中步骤401~4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完全相同。
步骤706.SGSN向MS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与MS进行参数协商。
本步骤中,SGSN通过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促使MS将V(U)和V(UR)设置为初始值0。
步骤707~709.SGSN向MS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然后MS依次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和Identity Response消息,并返回执行步骤703。
此处SGSN首先通过向MS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请求获得该MS的IMSI;然后,MS将LLGMM-RESET-CNF消息发送给SGSN,指明MS已经完成V(U)和V(UR)的初始化;而后,MS再向SGSN发送IdentityResponse消息,将该MS的IMSI上传给SGSN;SGSN根据IMSI信元从HLR中获取该MS的签约信息后,返回执行步骤703,继续进行Intra-SGSNRAU的后续流程。
本实施例中,在SGSN中不存在MS签约信息的情况下,由于MS的V(U)和V(UR)均被清零,则MS认为自身从未收到过任何UI帧;另外,由于SGSN和MS中的V(U)和V(UR)均为0,则SGSN与MS首次进行交互消息时,N(U)也等于0,此时N(U)没有位于协议规定的(V(UR)-32)≤N(U)<V(UR)范围之内。因此MS在初始化后即可正常接收来自于SGSN的消息,而不会将其直接丢弃。
实施例3将两种现有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流程相结合后引入LLC RESET流程。
本实施例在SGSN中增加了身份识别开关,以便SGSN通过判断身份识别开关的状态,决定与MS进行后续交互的方式。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高BSC/PCU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成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801~8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与图4所示方法中步骤401~405的描述及处理方法完全相同。
步骤806.SGSN向MS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与MS进行参数协商。
本步骤中,SGSN通过发送LLGMM-RESET-REQ消息,促使MS将V(U)和V(UR)设置为初始值0。
步骤807.SGSN判断身份识别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808;否则,执行步骤811。
本步骤中,SGSN通过判断身份识别开关的状态决定与MS进行后续交互的方式,即如果身份识别开关打开,则SGSN采取向MS请求其IMSI后继续完成路由区更新流程的方式;否则,SGSN采取先拒绝MS路由区更新、而后促使MS启动附着流程的方式。
步骤808~810.SGSN向MS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然后MS依次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和Identity Response消息,并返回执行步骤803。
此处SGSN首先通过向MS发送Identity Request消息,请求获得该MS的IMSI;然后,MS将LLGMM-RESET-CNF消息发送给MS,指明MS侧已经完成V(U)和V(UR)的初始化;而后,MS再向SGSN发送IdentityResponse消息,将该MS的IMSI上传给SGSN;SGSN根据IMSI信元从HLR中获取该MS的签约信息后,返回执行步骤803,继续进行Intra-SGSNRAU的后续流程。
由于MS的V(U)和V(UR)均被清零,则MS认为自身从未收到过任何UI帧;另外,由于SGSN和MS中的V(U)和V(UR)均为0,则SGSN与MS首次进行交互消息时,N(U)也等于0,此时N(U)没有位于协议规定的(V(UR)-32)≤N(U)<V(UR)范围之内。因此MS在初始化后即可正常接收来自于SGSN的消息,而不会将其直接丢弃。
步骤811~814.SGSN向MS下发RAU Reject消息,并将Intra-SGSNRAU失败次数加1;MS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后,启动附着流程。
由于身份识别开关未打开,因此SGSN采用直接拒绝MS路由区更新的方式,即向MS发送拒绝原因为Implicitly Detached的RAU Reject消息,并且SGSN将Intra-SGSN RAU失败次数加1。
对于MS而言,首先向SGSN发送LLGMM-RESET-CNF消息,指明MS侧已经完成自身V(U)和V(UR)的初始化;而后,MS再启动3GPP协议规定的附着流程,即MS向SGSN发送携带有IMSI信元的Attach Request消息后,SGSN根据IMSI信元从HLR中获取该MS的签约信息,并向MS返回Attach Accept消息,然后MS再向SGSN发送Attach Complete消息,指明该MS已经成功接入了SGSN。
同样地,由于MS的V(U)和V(UR)均被清零,则MS认为自身从未收到过任何UI帧;另外,由于SGSN和MS中的V(U)和V(UR)均为0,则SGSN与MS首次进行交互消息时,N(U)也等于0,此时N(U)没有位于协议规定的(V(UR)-32)≤N(U)<V(UR)范围之内。因此MS在初始化后即可正常接收来自于SGSN的消息,而不会将其直接丢弃。
经过上述步骤811至步骤814,虽然本次MS的Intra-SGSN RAU失败,但是当MS再次发起路由区更新请求时,由于SGSN上已经保存有该MS的签约信息,则MS将能够成功的完成Intra-SGSN RAU。
由上述流程可见,在身份识别开关打开的情况下,BSC/PCU割接后的MS能够立即在新的SGSN中成功实现Intra-SGSN RAU;而在身份识别开关关闭的情况下,割接后的MS需经过一次失败的Intra-SGSN RAU流程后才能够成功的附着于SGSN。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MS在割接后发起的首次Intra-SGSN RAU流程或首次Intra-SGSN RAU失败后紧随的附着流程中即能成功附着于SGSN,大大减少了割接后Intra-SGSN RAU的失败次数,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割接后的Intra-SGSN RAU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移动台向SGSN发出路由区更新请求后,SGSN判断该移动台更新前的路由区是否属于本SGSN,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否则,进行SGSN之间路由区更新处理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B.SGSN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请求次数加1,然后判断该SGSN中是否存在移动台的签约信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C,否则,SGSN通知移动台将自身的状态变量初始化,而后进行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C.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11.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失败次数加1;B12.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然后移动台启动附着流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21.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B22.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并且向SGSN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B23.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设置身份识别开关,则步骤B所述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B31.SGSN判断身份识别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32,否则,执行步骤B35;B32.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B33.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并且向SGSN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信息;B34.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获知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接受后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然后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B35.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失败次数加1;B36.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然后移动台执行附着流程。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状态变量至少包括非确认发送状态变量和接收状态变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将移动台的状态变量初始化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请求消息。
7.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通知SGSN已经完成自身状态变量的初始化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逻辑链路GPRS移动管理复位确认消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移动台向SGSN发出路由区更新请求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步骤C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步骤C所述移动台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
9.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被拒绝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下发路由区更新拒绝消息。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GSN通知移动台上报身份标识信息的方法为SGSN向移动台发送身份识别请求消息;所述移动台向SGSN发送自身身份标识信息的方法为移动台向SGSN发送携带有自身身份标识信息的身份识别响应消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SC/PCU割接后的路由区更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移动台向SGSN发出路由区更新请求,SGSN判断该移动台更新前的路由区是否属于本SGSN,如果是,执行步骤B,否则,进行SGSN之间路由区更新处理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B.SGSN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请求次数加1后,判断该SGSN中是否存在移动台的签约信息,如果是,执行步骤C,否则,SGSN通知移动台将自身的状态变量初始化,再进行SGSN内路由区更新的后续流程,并结束本路由区更新流程;C.SGSN通知移动台其路由区更新请求已被接受,并将SGSN内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加1,移动台再通知SGSN路由区更新完成。
文档编号H04W36/00GK1780476SQ20041009172
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5日
发明者周丹明, 谷玮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