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094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终端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条件触发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比如通过基站联合定位移动终端当前位置的技术,可以在理论上达到50米的范围,但由于城市环境复杂,实际上只能达到200米的范围。基于GPS的定位技术,理论上可以达到10米,但是,在城市环境较大的地方,尤其在室内,其定位精度也得不到保证。这些定位技术都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特定的应用场合,比如,用户到办公室后,让自己的移动终端执行一个呼叫转移设置命令,将呼叫转移到办公电话上。因为,如果采用基站定位或者是GPS定位,无法准确地定位出办公室这个比较小的区域。
目前,还有一种基于对象标识与识别的定位技术,参见申请号为02125256.4,发明名称为《一种物理对象的标识与识别方法》的发明,该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一个无线标识模块,用以标识一个物理对象,其中存储标识模块和被标识对象的标识信息;设置一个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标识模块;在标识模块和识别模块具体使用时,识别模块搜索标识模块,如果搜索到,获取标识模块存储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可以得到相关的位置信息;当识别模块的与标识模块的无线连接被切断时,认为识别模块离开了标识模块。该方法定位精确(可以达到3米以内,甚至更小的范围),根据该定位技术,可以实现移动电话适配环境的各种业务,比如,移动电话的自动呼叫转移设定和取消等。
但是,该定位技术在应用于移动终端的自动呼叫转移设定等业务时,需要移动终端不停地进行搜索,才能够实现自动的呼叫转移设定,此时,移动终端会因为不停地搜索标识模块而消耗移动终端的电量,特别是在在移动终端根本就没有进入到一个标识模块的标识范围时,这种损耗将是毫无意义的。显然,这种定位方式如果要实现实时性,就会导致终端资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可以精确而低耗的进行定位。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在定位参考对象与移动终端分别设置标识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的识别模块用来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移动终端设置触发模块,并在该触发模块设置对象识别触发条件,当检测到触发条件满足时,驱动所述的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所述的相应操作,包括所述的识别模块开始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或所述的识别模块终止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
所述的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位置区域信息满足预先设置的条件。
所述检测是在移动终端位置区域信息发生变化时进行。
在所述识别模块中设置位置区域和标识模块的对应关系表,识别模块通过所述对应关系表寻找标识模块。
所述的位置区域信息为手持电话系统的位置信息;或者为移动终端移动网络位置信息;或者为移动终端无线局域网络的位置信息。
所述的位置信息为手持电话系统的基站编码;或者为移动网络基站编码;或者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编码。
所述的触发条件,为特殊状态的出现信息。
根据上述方法实现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带有控制模块的移动终端本体和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识别模块,所述的识别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与设置在定位参考对象的标识模块进行通信,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有对象识别驱动触发条件的触发模块,所述的触发模块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所述的触发模块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内。
通过这种联合定位方法和装置,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时时都开启识别功能,减少了移动终端的能量消耗,延长待机时间。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该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在移动终端本体上设置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识别模块,该识别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与设置在定位参考对象的标识模块进行通信,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该控制信号包括驱动识别模块开始识别标识模块,和驱动识别模块终止识别标识模块;触发模块设置有对象识别驱动触发条件,该触发模块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快,以控制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该触发信号包括条件满足和条件不满足等触发信息。
该触发模块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内。
当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定位时,如图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设置首先分别针对移动终端和定位参考对象作如下设置在定位参考对象上,设置一个标识模块,该标识模块用以标识特定的定位参考对象。该标识模块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置不同的标识模块,移动终端便可以分别定位不同的地方。
在移动终端上设置识别模块,该识别模块与该标识模块相对应,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搜索、识别该标识模块。关于标识模块和识别模块技术请参见申请号为02125256.4,发明名称为《一种物理对象的标识与识别方法》的专利申请,本文不再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上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PDA)、便携机、个人电脑(PC)等。
在该移动终端中,设置驱动触发条件,并根据该驱动触发条件是否满足来决定驱动移动终端上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的开启或者关闭。
上述驱动触发条件,可以有多种,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置。
比如该驱动触发条件可以设置为移动终端接收到一个用户的操作命令后启动或者关闭识别该识别模块的识别功能。比如设置为用户按下了一个特殊按键会给移动终端发送一个命令,移动终端接到该命令后,启动或者关闭相应的识别功能。当然,也可以在一个移动终端操作菜单中增加启动/关闭识别功能,当操作菜单为“启动识别功能”时,执行该菜单命令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启动识别模块识别功能,并将菜单设置为“关闭识别功能”;反之,执行该菜单“关闭识别功能”命令时,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将关闭识别模块识别功能,并将菜单重新设置为“启动识别功能”。
该触发条件可以设置为移动终端进入或者离开一个位置区域,也即,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区域信息满足预先设置的位置区域,或者在满足该条件后,因为移动位置,使得当前的位置区域信息又不满足预先设置的位置区域了。这样,当用户进入或者离开一个位置区域后启动或者关闭识别该识别模块的功能。比如,用户可以获取办公室场地的位置区域码,并保存在移动终端中,当移动终端在位置更新时,通过比较自己保存的位置区域码和当前的位置区域码,来检测自己是否进入了办公场地的位置区域,如果是,则满足进入触发条件,此时,移动终端启动相应的识别功能。如果离开该办公场地的位置区域,则满足离开触发条件,移动终端关闭该识别功能。
该位置更新可以是指移动终端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更新;也可以指在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的位置更新。移动终端通过接收网络下发的位置更新信息而得知自己进入新的位置区域。
该通信网络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比如手持电话系统(PHS)网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等等)或无线局域网络。
移动终端可以在当前位置区域信息发生变化才检测新的位置区域是否满足了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比如,移动终端因为漫游,发现当前的小区信息发生了变化,或者发现基站编码信息发生变化,或者发现WLAN接入点AP编码信息发生变化,此时,移动终端检测新的位置区域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即是否是预先设置的位置区域,如果是,则进入该位置区域的条件满足,此时,移动电话驱动识别模块开始识别标识模块;如果移动终端检测新的位置区域信息不满足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也即,当前位置区域信息不是预先设置的位置区域,则移动电话判断识别模块是否处于识别状态,如果是,则终止识别模块的识别操作。
当标识模块设置为多个的时候,相应的,还可以设置位置区域和标识模块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区域ID可以是由区域类型加上区域编码构成。比如,可以设置小区区域类型为1,AP覆盖区域的区域类型为2。
这样,当移动终端进入一个设置的位置区域时,启动识别模块搜索标识模块,搜索指定的和该位置区域对应的那些标识模块。
该识别模块在识别到一个所设置的标识模块时终止识别,此时,移动终端的识别模块仅仅周期性地侦测是否离开了该标识模块的标识范围(也即有效的无线信号范围),而不再继续搜索新的标识模块。这里,并进一步包括在离开该标识模块的标识范围时,判断当前位置区域是否为所设置的位置区域,如果是,则重新进入识别状态。
该识别模块在识别到当前位置区域所对应的所有标识模块时终止识别,此时,移动终端的识别模块仅仅周期性地侦测是否离开了这些标识模块的标识范围(也即有效的无线信号范围),而不再继续搜索新的标识模块。这里,并在离开其中一个标识模块的标识范围时,判断当前位置区域是否为所设置的位置区域,如果是,则重新进入识别状态。
该触发条件还可以是移动终端检测到一个特殊的状态出现。比如,对于设置了噪声检测功能的移动终端,可以设置为检测到的噪声到达多少分贝时开始启动识别功能。
比如,将“位置区域信息为办公室场所所在区域”设置为触发条件时,移动终端将办公室场所的位置区域信息保存起来,这样,在移动终端下次接收到网络的位置更新信息为进入该办公室场所所在的位置区域时,即接收的位置区域信息变为所保存的办公室场所所在的位置区域时,便启动识别功能,以对设置的办公室场所的标识模块进行搜索,从而找到匹配的标识模块。比如,在对需要定位的地方,取相应小区的信息并保存,并在这些地方设置标识模块;手机下一次漫游到该小区时,通信网络会将小区号传送给手机,手机根据保存的小区信息,进行比较,如果查找到,说明手机可能进入到需要定位的地方,则开始执行定位功能,即启动识别模块搜索标识模块,从而发现要定位的地方。
下面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为例,在GSM移动电话系统中,其覆盖划分为若干的位置区。位置区用来标识用户所在的移动网络中的位置。每个位置区有一个唯一的标识LAI(Location Area Code),可以识别不同国家不同的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区。位置区的标识构成如下LAI=MCC+MNC+LAC其中MCC是移动通信网的国家代码,区别网络的归属国家;MNC是移动网络代码,区别一个国家中的不同的GSM移动通信网络;LAC是位置区代码,用于识别一个GSM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区。
位置区的标识是在系统的广播信道上广播的,在系统的覆盖区内的移动电话都可以接收到该信息,从而知道移动电话当前的位置。
每个位置区由若干小区组成,通过小区识别号可以进一步缩小区域范围。即该位置区域可以使用位置区的标识来表示,也可以使用位置区下的小区标识来表示。
该位置区域也可以使用基站编码来表示,这时,要求网络将基站的标识传送到移动终端。这样,位置区域范围即是能够接收到该基站传送的基站编码的信号范围。
对于WLAN来说,位置区标识可以是相应接入点(AP)的编码。这样,位置区域范围即是能够接收到该AP传送的AP编码的信号范围。
对于手持电话系统(PHS)来说,位置区标识可以是相应PHS基站的编码,或相应小区的编码。这样,位置区域范围即是能够接收到该PHS基站传送的基站编码的信号范围。
上述触发条件也可以是一个复合条件,比如,设置的触发条件可以是位置区域编码为办公室场所所在区域的编码,同时,移动电话检测到的噪声的分贝值低于某一个特定的值。
本发明终端通过大网络自动获得一个大的区域定位信息,根据该大的区域定位信息来进一步判断是否启动小的区域的主动定位功能。通过这种联合定位方法,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时时都开启识别功能,减少了移动终端的能量消耗,延长待机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在定位参考对象与移动终端分别设置标识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的识别模块用来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的移动终端设置触发模块,并在该触发模块设置对象识别触发条件,当检测到触发条件满足时,驱动所述的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应操作,包括所述的识别模块开始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或所述的识别模块终止识别所述的标识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条件,为移动终端位置区域信息满足预先设置的条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是在移动终端位置区域信息发生变化时进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识别模块中设置位置区域和标识模块的对应关系表,识别模块通过所述对应关系表寻找标识模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区域信息为手持电话系统的位置信息;或者为移动终端移动网络位置信息;或者为移动终端无线局域网络的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信息为手持电话系统的基站编码;或者为移动网络基站编码;或者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编码。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条件,为特殊状态的出现信息。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带有控制模块的移动终端本体和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识别模块,所述的识别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与设置在定位参考对象的标识模块进行通信,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有对象识别驱动触发条件的触发模块,所述的触发模块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模块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控制模块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件触发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定位技术能量消耗大的问题。该方法在定位参考对象与移动终端分别设置标识模块和识别模块,在移动终端设置触发模块,并在该触发模块设置对象识别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时,驱动所述的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该装置包括带有控制模块的移动终端本体和设置在移动终端本体上的识别模块,识别模块接收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有对象识别驱动触发条件的触发模块,触发模块发送触发信号给控制模快,以控制识别模块进行相应操作。通过该方案,使得移动终端不需要时时都开启识别功能,减少了移动终端的能量消耗,延长待机时间。
文档编号H04W88/02GK1798428SQ20041010160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正伟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