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512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
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拍摄有几种方法第一种用单机在多个不同位置进行拍摄,然后用 计算机合成。第二种采用多个独立摄像机或照相机进行平行拍摄,后端用计算机修正画面 并合成立体。在第一种拍摄方法中,只能对静态物体进行拍摄,而且对于照相设备的摆放位 置需要可以调整,以确保图像的中心水平位置几乎相同。在第二种拍摄方法中,可以拍摄动 态视频。但是由于独立摄像设备之间的差异,B卩使采用同一摄像设备控制器来同步控制,也 难以使摄像设备的放大縮小、调整焦距做到一致。并且由于镜头的偏心率的存在,在不同的 放大縮小情况下,原来是平行或会聚的两个或多个镜头的光轴会产生偏离,导致不同的摄 像设备所设置的画面在水平、垂直上产生偏移,甚至会产生旋转。这样的画面如果直接合成 立体,会产生强烈的晕眩感,严重的根本不能在人眼中合成立体,而是多个重叠的平面图像 而已。所以这样拍摄下来的图像或视频必须通过后期计算机处理。因此现有技术中,控制 多个摄像设备进行立体拍摄难度较大,后期需要昂贵的人为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处理复杂、成本高昂,且没有产生会聚
夹角的缺陷,提供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中央镜头、分别设置在 固定座两侧的左侧云台和右侧云台上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 还包括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分别获取的会聚 目标图像,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 述右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和/或左侧镜 头,或者驱动右侧云台和/或右侧镜头。
其中,优选的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左侧图像比较器和右侧图像比较器、左侧云台驱动器和右侧 云台驱动器,以及左侧镜头驱动器和右侧镜头驱动器,所述左侧镜头和中央镜头接入所述 左侧图像比较器,所述右侧镜头和中央镜头接入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所述左侧镜头驱动 器连接在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和所述左侧镜头之间,所述右侧镜头驱动器连接在所述右侧 图像比较器和所述右侧镜头之间; 所述中央镜头,用于搜索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一图像,并将所述会聚 目标的图像分别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和右侧图像比较器; 所述左侧镜头,用于搜索所述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二图像,并将所述
5会第二图像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 所述右侧镜头搜索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三图像,并将所述会第三图 像发送到右侧图像比较器; 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 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左侧云台驱动器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左侧镜 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驱动右侧镜头进行 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 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左侧云台驱动器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右侧镜 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驱动右侧镜头进行 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其中,优选的 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还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左侧镜头的第 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 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左侧云台驱动器驱动 所述左侧云台调整所述左侧镜头X、 Y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左侧镜头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 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还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右侧镜头的第 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三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 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控制所述右侧云台驱动器驱动 所述右侧云台调整所述右侧镜头X、 Y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右侧镜头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 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其中,优选的 所述左侧镜头、右侧镜头和中央镜头构成一个水平阵列。
其中,优选的 所述左侧镜头和所述右侧镜头分别包括多个镜头,且左侧镜头数目与右侧镜头数 目相等,并且每个左侧镜头或者每个右侧镜头分别对应一组镜头驱动器、图像比较器、云台 和云台驱动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设置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分别位 于所述中央镜头的两侧,设置所述左侧镜头位于左侧云台上,设置所述右侧镜头位于右侧 云台上; 该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分别获取会聚目标的图像; 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
左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和左侧镜头,或
者驱动右侧云台和右侧镜头。 其中,优选的,所述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和右侧镜头分别获取的会聚目标 图像; 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中央镜头搜索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一图像,并将所述会聚 目标的图像分别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和右侧图像比较器; 控制左侧镜头搜索所述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二图像,控制右侧镜头 搜索会聚目标,获取所述会聚目标的第三图像; 所述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与 所述左侧镜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和左侧镜 头,或者驱动右侧云台和右侧镜头;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 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左侧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驱 动右侧镜头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 第一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右侧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 果驱动右侧镜头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其中,优选的, 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 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左侧云台驱动器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左侧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 包括 将输入的中央镜头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左侧镜头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 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 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左侧云台调整所述左侧镜头X、 Y和仰角,以调节所 述左侧镜头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 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对所述右侧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将输入的中央镜头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右侧镜头的第三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 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三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 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右侧云台调整所述右侧镜头X、 Y和仰角,以调节所 述右侧镜头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立体拍摄时,通过将左右侧镜头的 图像与中央镜头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比对结果调整左右侧镜头的位置和调整左右侧镜头 的聚焦或者放大,使得镜头在会聚同时,自动修正其聚焦点及放大倍数,这样使左右侧镜头 像人眼一样进行光轴的会聚,在左右图像在合成立体的时候,显示的图像逼真而且自然,并 且可以象普通数码摄像机那样进行拍摄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方便,由于即时处理,无需后 台的复杂处理,制作成本低。该系统和方法得到的左右侧图像分别进入图像处理通道,并在 后期处理合成,即可得到完美的立体视频或图像。相对于人工操纵镜头阵列来说,该系统和 方法操作简单、立体成像效果更加自然,且省去后期校正处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结构示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及系统。下面就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设 置在固定座104上的中央镜头101、分别设置在固定座104两侧的左侧云台105和右侧云台 106上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 ; 还包括主控制器115,用于接收所述中央镜头101、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 分别获取的会聚目标114图像,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 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右侧镜头103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 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和/或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或右侧镜头 103。即可以根据对比结果来驱动左侧云台、左侧镜头、右侧云台或者右侧镜头中的一个 装置,或者同时驱动其中的几个装置。以调整通过左右侧云台105U06以调整左右侧镜头 102、 103的位置和直接调整左右侧镜头102、 103的聚焦、白平衡或者放大縮小等。具体的, 分别将左右侧镜头102U03视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进行相似性对比,如果 不相似,则主控制器115通过驱动左右侧云台105、 106来移动左右侧镜头102、 103的位置、 角度等,直到图像相似为止,同时还可以调节左右侧镜头102U03的聚焦、放大縮小和白平 衡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115包括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右侧图像比 较器108、右侧云台驱动器109和右侧云台驱动器110,以及左侧镜头驱动器113和右侧镜 头驱动器112,所述左侧镜头102和中央镜头101接入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所述右侧 镜头103和中央镜头101接入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113连接在所 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所述左侧镜头102之间,所述右侧镜头驱动器112连接在所述右 侧图像比较器108和所述右侧镜头103之间; 所述中央镜头IOI,用于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一图像,并 将所述会聚目标114的图像分别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右侧图像比较器108 ;
所述左侧镜头102,用于搜索所述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二图 像,并将所述会第二图像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 ; 所述右侧镜头103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三图像,并将所 述会第三图像发送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 ; 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 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右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 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 113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直到左侧镜头102的画面与 中央镜头101的画面相似性无限逼近。
8
其中,具体的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还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 信息与左侧镜头102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 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 所述右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调整所述左侧镜头102的X、 Y轴和仰角, 以调节所述左侧镜头102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101的中心画面。
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 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右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 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 113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等调整。直到右侧镜头103的画面 与中央镜头101的画面相似性无限逼近。 其中,具体的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 像信息与右侧镜头(103)的第三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三图 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 控制所述右侧云台驱动器IIO驱动所述右侧云台106调整所述右侧镜头103的X、Y轴和仰 角,以调节所述右侧镜头103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101的中心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镜头102、右侧镜头103和中央镜头101构成一个水平阵 列。如果是偶数个镜头,如是双镜头拍摄,就在该偶数个镜头的中央插入中央镜头101,如果 是奇数个镜头拍摄,直接将中央镜头101作为该系统中的中央镜头IOI,将该多个镜头构成 一个水平镜头阵列。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中,中央镜头101负责寻找会聚目标114,中央镜头101的 中心所对准的目标物就是会聚目标114。中央镜头101是固定的,也是直接用于观察目标物 的窗口,而位于中央镜头101的左右两侧的左侧镜头102、右侧镜头103下方分别安装的旋 转云台可以控制左右侧镜头103的左右旋转以及上下仰角。 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左侧镜头102视频的图像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右侧镜 头103获取的右侧镜头103视频的图像发送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中央镜头101获取的中 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分别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右侧图像比较器108,将左侧镜 头102视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进行相似性对比,将比对结果发送到右侧云 台驱动器109,如果不相似,则通过该右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左侧云台105进行移动,从而 控制左侧镜头102的左右旋转以及上下仰角,直到图像相似为止。同理,将右侧镜头103视 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进行相似性对比,将比对结果发送到右侧云台驱动器 110,如果不相似,则通过该右侧云台驱动器110驱动右侧云台106进行移动,从而控制右侧 镜头103的左右旋转以及上下仰角,直到图像相似为止。即当左侧镜头102视频的图像与 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左侧镜头102视频的图像在左上角,则将驱动 左侧云台105使左侧镜头102向右下角逐步靠拢,右侧镜头103视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 视频的图像相比较,如果发现右侧镜头103视频的图像在右上角,则将驱动右侧云台106使 左侧镜头102向左下角逐步靠拢,直到左右侧镜头103视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视频的 图像相对位置一致,特别是比较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像一致性为最高。如果已经达到重 合的位置,但是由于视觉的差异,导致左右侧镜头103视频的图像与中央镜头101视频的图 像无法完全一致,则控制左右侧云台106继续向前移动,那么得到的相似性会变差,则再回调到之前最相似位置处,则这个角度就是最佳会聚点。 在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根据中央镜头101对目标物的聚焦状况及画面物体的大 小来调节左右侧镜头103的聚焦、放大等,使左右侧镜头103在会聚的同时,自动修正其聚 焦点以及放大倍数,这样,左右侧镜头103就像人眼一样进行了光轴的会聚,左右侧镜头 103视频的图像在合成立体的时候,显示的图像会逼真而自然。 利用该系统进行立体拍摄时,左右侧镜头103时刻保持着中心画面与中央镜头 101会聚,同时时刻保持着放大縮小、焦距、白平衡等一致。这样在操作该立体摄像系统阵 列的时候,只要操作好中央镜头101,让中央镜头101选取好正确的画面,其他镜头就会同 步跟进调整。中央镜头101可以随意调整放大縮小、焦距、白平衡以及其他参数,左右侧镜 头103在云台驱动器和镜头驱动器的作用下,会几乎完全同步的去进行操作和控制。即拍 摄者只需要操作中央镜头101对目标物进行跟踪,以及焦距、放大倍数的调节,让左右侧镜 头103自动跟踪并达到最佳的会聚效果,并实现同步聚焦、放大调节,如同普通平面摄像机 那样使用方便。这样得到的左右图像或视频,通过系统后端的立体同步合成以及压縮编码 即可完成高标准的立体影像拍摄。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比较器、云台驱动器和镜头驱动 器可以为实体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在处理器中实现上述图像比较器、云台驱动器和镜头 驱动器的功能。这个镜头阵列的镜头不限于三个,可以是任何的奇数数量,只是增加一组左 右侧镜头103,然后对应增加该左右侧镜头103的图像比较器、云台驱动器、镜头驱动器。这 样左右侧镜头103获取的左右侧图像分别进入图像处理通道,并在后期处理合成,即可得 到完美的立体视频或图像。相对于人工操纵镜头阵列来说,该系统操作简单、立体成像效果 更加自然,且省去后期校正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其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提 供的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镜头 101的两侧,设置所述左侧镜头102位于左侧云台105上,设置所述右侧镜头103位于右侧 云台106上; 该方法包括步骤 201、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会聚目标114的 图像; 202、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 头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 105和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右侧镜头103。
其中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步骤201、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的会聚 目标114图像;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中央镜头101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一图像;
控制左侧镜头102搜索所述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二图像,控 制右侧镜头103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三图像;
所述步骤202、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 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 左侧云台105和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右侧镜头103 ;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 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 对结果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 第一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 一比对结果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其中,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
第一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左侧镜头102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
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
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调整所述左侧镜头102的X、
Y轴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左侧镜头102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
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右侧镜头103的第三图像信息进行比较
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三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
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右侧云台106调整所述右侧镜头103的X、
Y轴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右侧镜头103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这样左右侧镜头103获取的左右侧图像分别进入图像处理通道,并在后期处理合
成,即可得到完美的立体视频或图像。相对于人工操纵镜头阵列来说,该系统操作简单、立
体成像效果更加自然,且省去后期校正处理。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比较器107、108、云台驱动器109U10和镜头驱动器 112、113可以为实体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在处理器中实现上述图像比较器107U08、云台 驱动器109、 110和镜头驱动器112、 113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04)上的中央镜头(101)、分别设置在固定座(104)两侧的左侧云台(105)和右侧云台(106)上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还包括主控制器(115),用于接收所述中央镜头(101)、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的会聚目标(114)图像,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右侧镜头(103)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和/或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或右侧镜头(103)。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115)包 括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右侧图像比较器(108)、左侧云台驱动器(109)和右侧云台驱 动器(IIO),以及左侧镜头驱动器(113)和右侧镜头驱动器(112),所述左侧镜头(102)和 中央镜头(101)接入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所述右侧镜头(103)和中央镜头(101) 接入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所述左侧镜头驱动器(113)连接在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 和所述左侧镜头(102)之间,所述右侧镜头驱动器(112)连接在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 和所述右侧镜头(103)之间;所述中央镜头(IOI),用于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一图 像,并将所述会聚目标(114)的图像分别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和右侧图像比较器 (108);所述左侧镜头(102),用于搜索所述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二 图像,并将所述会第二图像发送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所述右侧镜头(103)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三图像,并将 所述会第三图像发送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107),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 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左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 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 器(113)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 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左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 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控制所述左侧镜头驱动 器(113)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图像比较器 (107),还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左侧镜头(102)的第二图像信息 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Y 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左侧云台驱动器(109)驱动所述左 侧云台(105)调整所述左侧镜头(102)X、Y轴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左侧镜头(102)的中心画 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101)的中心画面;所述右侧图像比较器(108),还用于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右侧 镜头(103)的第三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三图像的中心画面 与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控制所述右侧云台驱动器(110)驱动所述右侧云台(106)调整所述右侧镜头(103)X、Y轴和仰角,以调节 所述右侧镜头(103)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101)的中心画面。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镜头(102)、 右侧镜头(103)和中央镜头(101)构成一个水平阵列。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镜头(102)和 所述右侧镜头(103)分别包括多个镜头,且左侧镜头(102)数目与右侧镜头(103)数目相 等,并且每个左侧镜头(102)或者每个右侧镜头(103)分别对应一组镜头驱动器、图像比较 器、云台和云台驱动器。
6. —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 (103)分别位于所述中央镜头(101)的两侧,设置所述左侧镜头(102)位于左侧云台(105) 上,设置所述右侧镜头(103)位于右侧云台(106)上;该方法包括步骤接收所述中央镜头、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会聚目标(114)的图像;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与所 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 和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右侧镜头(103)。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中央镜 头、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的会聚目标(114)图像,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控制所述中央镜头(101)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一图像;控制左侧镜头(102)搜索所述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二图像, 控制右侧镜头(103)搜索会聚目标(114),获取所述会聚目标(114)的第三图像;所述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 镜头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 台(105)和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右侧镜头(103);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 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比 对结果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以及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 比对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并且根据所述第 一比对结果驱动右侧镜头(103)进行聚焦、放大縮小、白平衡、亮度调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 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左侧镜头(102)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左侧镜头(102)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比较 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二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 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调整所述左侧镜头(102) X、Y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左侧镜头(102)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将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 结果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对所述右侧镜头(103)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将输入的中央镜头(101)的第一图像信息与右侧镜头(103)的第三图像信息进行比较 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对比,确定第一图像的中心画面与第三图像的中心画面在X、 Y轴以及 旋转角度上的差异,然后根据所述差异驱动所述右侧云台(106)调整所述右侧镜头(103) X、Y和仰角,以调节所述右侧镜头(103)的中心画面逐步逼近中央镜头的中心画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拍摄自动会聚跟踪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04)上的中央镜头(101)、分别设置在固定座(104)两侧的左侧云台(105)和右侧云台(106)上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还包括主控制器(115),用于接收所述中央镜头(101)、左侧镜头(102)和右侧镜头(103)分别获取的会聚目标(114)图像,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左侧镜头(102)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或将所述中央镜头(101)与所述右侧镜头(103)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分别驱动所述左侧云台(105)和/或左侧镜头(102),或者驱动右侧云台(106)和/或右侧镜头(103)。使用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可以象普通数码摄像机那样进行拍摄操作、立体成像效果更加自然,省去复杂的后期校正处理。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1702076SQ20091011029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夏登海, 李炜 申请人:深圳市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