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536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通讯终端与使用用户身份 识别卡(SIM卡)的认证技术。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移动运营市场的竟争越来越激烈,移动运营商从原来的粗放式的市场 管理方式逐步走向细分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使用需 求,移动运营商制订了不同的品牌与产品,进行差异化的经营与竟争。例如,目 前移动运营商会采用终端与用户识别卡(SIM卡)捆绑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由 于这部分产品相比较个人使用产品(如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存在使 用上的不同,所以资费方面比较便宜,同时购买这些产品需要比较严格的要求, 一般个人消费者是买不到的。但是这种不同品牌产品间的费用差异的利益驱使却 导致了使用者的套卡^H"为,即将运营商定义^f吏用范围与方式的SIM卡从特定终端 中脱离,并将它使用到其他的设备上,却违背了运营商的初衷,引起了市场的不 正当竟争,降低了运营商的收入。在这种背景下移动运营商有了防套卡的需求, 即希望避免出现将SIM卡从配套的终端中取出后能在其他情况下使用。
目前的防套卡方案主要集中在结构加密、电气加密、软件加密方面。结构加 密是将SIM卡封状成特定结构,使之无法在正常的SIM卡卡座上^f吏用;电气加密 是将SIM卡的部分管脚对调,使之无法与正常的SIM卡座上的管脚通讯;软件加 密是指在SIM卡内部内置算法,在开机时产生一个随机数,通过SIM卡算法与终 端算法产生的结果比较,比较通过才可以正常使用。这些加密方式都要求终端偶: 一定的适应,例如结构、硬件、软件,限制了运营商在选择特定终端时的范围。目前市场上也存在一种不需要终端软件做修改的加密方案,即通过SIM卡存 储终端的IMEI号,每次开机时进行比较,比较不一致直接限制使用。如公开号 为CN 101141718A的中国专利"一种移动终端锁卡方法"提出的方式是:通过一 移动终端向以SIM卡发送一终端配置指令;所述的SIM卡接收所述终端配置指令 并请求所述移动终端返回一加密IMEI号;所述移动终端返回一加密IMEI号给所 述SIM卡,当所述SIM卡中IMEI号为空时,所述SIM卡存入经过解密的所iU口密 IMEI号并执行所述移动终端初始化应用。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终端 损坏后(造成IMEI变化),SIM卡由于无法更新頂EI,将无法使用,必须重新更 换SIM卡。 发明内容因此,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是利用用户识别卡(即SIM卡,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它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头见冲莫集成电3各的智能 卡,用来登记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和信息。)的STK接口 ,在终端设备每次开机时, 将终端的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i更备 身份码)与SIM卡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发现不一致,则将此IMEI与SIM卡 资料以短信形式上报至专用平台,由平台判断此SIM卡使用的终端是否为合法终 端,如果不是则限制终端的使用。通过此种方法避免使用者将SIM卡放置在其他 终端上使用。此方案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较,优势在于不要求终端软件硬件4坎任 何改动,极大的丰富了移动运营商选择特定终端的范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E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移动通讯终端开才几;步骤20:将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与用户识别卡存储的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 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移动通讯终端正常使用用户识别卡; 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0: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通讯方式发送移动通讯 终端的IMEI和用户"i只别卡的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至远端判断平台;步骤50:远端判断平台根据用户识别卡的IMSI对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远 端判断平台记录的相应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并进入步骤30; 如果否,则进入步骤70:用户识别卡限制与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操作。所述的步骤20进一步是步骤201:移动通讯终端向用户识别卡发送IMEI;步骤202:用户识别卡将收到的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存入用户识别卡的緩冲 区;步骤203:判断用户识别卡的IMEI存储区是否空白; 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4:用户识别卡将其緩冲区的IMEI存储至其IMEI存储区,并进入步骤 3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5:将用户识别卡的緩沖区的IMEI与IMEI存储区的IMEI进行是否一 致比较判断。所述的步骤40进一步是步骤401: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 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至远端判断平台;步骤402:远端判断平台4妄收带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的 0TA短信数据。所述的步骤60进一步是步骤6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IMEI更新短信至用户识 别卡;步骤602:用户识别卡接收IMEI更新短信数据;步骤603: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至其IMEI存储区。所述的步骤70进一步是步骤7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限制使用短信至用户识别 卡;步骤702:用户识别卡接收限制使用短信数据;步骤703:用户识别卡限制与其连接的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梯: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方案的一些缺点,主要优势体现在1、不需要移动通讯终端软件为防套卡方案做修改与适应,只要支持OTA STK 协议即可(GSM标准协议,目前手机基本支持),极大的丰富了运营商选择特定移 动通讯终端的范围。82、可以通过专用平台进行绑定修改,克服了当移动通讯终端损坏,IMEI发 生变化时的异常,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


图l是本发明的主要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参阅图l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案在实施前必须设置专用远端判断平台, 平台记录运营商发放的用户识别卡(SIM卡)的IMSI与配套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 此数据可在运营商发放产品时录入。本发明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的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移动通讯终端开机,移动通讯终端的软件系统初始化后进入加载 SIM卡。步骤20:将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与用户识别卡存4渚的IMEI进行是否一致 比较判断。所述的步骤20进一步是步骤201:移动通讯终端向用户识别卡发送IMEI。移动通讯终端开才几后,加载 SIM卡后,根据GSM协议规定,会主动将IMEI号发给SIM卡。步骤202:用户识别卡将收到的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存入用户识别卡的緩冲区;步骤203:判断用户识别卡的IMEI存储区是否空白;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4:用户识别卡将其緩冲区的IMEI存储至其IMEI存储区,并进入步骤 3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5:将用户识别卡的緩冲区的IMEI与IMEI存储区的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移动通讯终端正常使用用户识别卡。 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0: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通讯方式发送移动通 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至远端判断平台。所述的步骤40进一步是步骤401: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移 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至远端判断平台;步骤402:远端判断平台接收带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的 OTA短信数据。步骤50:远端判断平台4艮据用户识别卡的IMSI对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 远端判断平台记录的相应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并进入步骤30。所述的步骤60进一 步是步骤6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IMEI更新短信至用户识别 卡;步骤602:用户识别卡接收IMEI更新短信数据;步骤603: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至其IMEI存储区。如果否,则进入步骤70:用户识别卡限制与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才喿作。所述的步骤70进一 步是
步骤7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限制使用短信至用户识别卡; 步骤702:用户识别卡接收限制使用短信数据;
步骤703:用户识别卡限制与其连接的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作(
因此,
不需要移动通讯终端软件为防套卡方案做修改与适应或者改变移动通讯终端或 SIM卡的硬件结构,极大的丰富了移动运营商选择特定移动通讯终端的范围且远 端比较平台的数据更不易被篡改,保护性更佳。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4又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4青神和范围内,在形式 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ii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移动通讯终端开机;步骤20将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与用户识别卡存储的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0移动通讯终端正常使用用户识别卡;如果否,则进入步骤40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通讯方式发送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至远端判断平台;步骤50远端判断平台根据用户识别卡的IMSI对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远端判断平台记录的相应IMEI进行是否一致比较判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0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并进入步骤3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70用户识别卡限制与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i正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20进一步是步骤201:移动通讯终端向用户识别卡发送IMEI;步骤202:用户识别卡将收到的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存入用户识别卡的l爰冲 区;步骤203:判断用户识别卡的IMEI存储区是否空白;如果是,则进入步骤204:用户识别卡将其緩冲区的IMEI存储至其IMEI存储区,并进入步骤 30;如果否,则进入步骤205:将用户识别卡的緩冲区的IMEI与IMEI存储区的IMEI进行是否一 致比较判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40进一步是步骤401:用户识别卡通过移动通讯终端用户不可见的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 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至远端判断平台;步骤402:远端判断平台4姿收带移动通讯终端的IMEI和用户识别卡的IMSI的 OTA短信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別卡的认证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60进一步是步骤6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IMEI更新短信至用户识 别卡;步骤602:用户识别卡接收IMEI更新短信数据;步骤603:用户识别卡更新存储IMEI至其IMEI存储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70进一步是步骤701:远端判断平台通过OTA短信传输方式发送限制使用短信至用户识别卡步骤702:用户识别卡接收限制使用短信数据;步骤703:用户识别卡限制与其连接的移动通讯终端的通讯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通讯终端与使用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的认证技术。本发明的一种移动通讯终端与用户识别卡的认证方式,利用SIM卡的STK接口,在终端设备每次开机时,将终端的IMEI与SIM卡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发现不一致,则将此IMEI与SIM卡资料以短信形式上报至专用平台,由平台判断此SIM卡使用的终端是否为合法终端,如果不是则限制终端的使用。通过此种方法避免使用者将SIM卡放置在其他终端上使用。此方案与已有技术方案相比较,优势在于不要求终端软件硬件做任何改动,极大的丰富了移动运营商选择特定终端的范围。
文档编号H04W12/06GK101674579SQ20091011238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联 张, 陈加兴, 陈铭章 申请人:厦门敏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