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182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 将次载波群组大小设为小于或等于同调频宽,使同一次载波群组内的次载波具有较高关联 性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 技术是一种以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为基础的多重存取的技术,其可在相同频谱下,提供更多通道及更多服务。因 此,如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LTE(Long-Term Evolution)等无线通讯系统皆支持OFDMA技术。详细来说,0FDM技术是「多载波调制」(Multi Carrier Modulation, MCM)传输 方法的一种,其基本的概念是把一个高速传输速率的数据串流,切割成许多平行且较低速 的传输速率串流,并且把每一个次串流调制到不同的次载波(Subcarrier)上。在此情 形下,码元(Symbol)的时间变得够长,所以通道导致的延迟变得只是码元时间的一小部 份,因而可消除或减少码元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有效提升频谱利用率 (spectrum efficiency),增加系统的数据传输量。而0FDM技术配合不同的多重存取方式, 如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及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可以将OFDM技术从定点接取无线系统扩展为 具有移动能力的蜂窝系统。0FDMA技术是0FDM/FDMA的简称,其是将0FDM所得的次载波进一步再分成几个次 载波群组,又可称作「次通道」(Subchannel)。因此,在OFDMA系统中,次信道为基站分配资 源时,最小的频率资源单位,而不同的次通道可能分配给不同的用户(或用户群),用户也 可以选择信道条件较好的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在现有技术中,次通道一般由操作频带内接连的次载波所组成,而次通道的大小, 即次通道所包含的次载波数量,则采用随机或固定大小方式决定。例如,若次载波数量为 256,则现有技术可依次将每8个次载波设定为一次通道,共32个次通道。这样的方式仅单 纯地根据系统预设规则对所有次载波进行分组,而未考虑通道特性、传输环境等,可能导致 传输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该无线通讯系统包含多 个次载波,该次载波分组方法包含有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以及根据该同调频 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该同调频宽。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装置,用来执行如上所述的次载波分组
4方法,以将该无线通讯系统的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传输方法,包含有检测该无线通讯系统 的多个次载波;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根据该同调频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 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该同调频宽;以及将该多个次载波群 组的一次载波群组分配给一用户,用以传输数据至该用户。本发明还揭示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装置,用来执行如上所述的传输方法, 以传输数据至一用户。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次载波分组流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次载波分组流程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0、20次载波分组流程100、102、104、106、200、202、204、206、208、210 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针对无线通讯系统中次载波的分组方式,本发明根据一同调频宽(Coherent Bandwidth),决定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即次通道大小。首先,多重路径传输会造成传输 信道中各频率成份遭受不同程度的衰减,当邻近频率间所遭受的衰减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 时,此范围即定义为同调频宽。也就是说,在同调频宽之内的每个频率成分都有相同(或相 近)的增益和线性的相位移。因此,对0FDMA系统而言,任何在同调频宽之内的二个次载波, 会受到相同的通道效应,使其振幅等特性有很高的关联性,而在同调频宽的外的次载波,所 遭受的通道效应则大为不同。在此情形下,本发明是设定次通道的宽度应小于或等于同调 频宽,使同一次通道内的次载波受到相同的通道效应,以利于波束形成(Beamforming)等 应用。上述分组方式可归纳为一次载波分组流程10,如图1所示。次载波分组流程10用 于一无线通讯系统中对多个次载波进行分组,其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00:开始。步骤102 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步骤104 根据该同调频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 组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该同调频宽。步骤106:结束。通过次载波分组流程10,本发明是先判断同调频宽,再将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 载波群组,且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或等于同调频宽。如此一来,同一次载波群组中的 次载波会受到相同的信道效应,使系统可正确判断各次载波群组的条件或状态,以有效分 配资源。简单来说,本发明是将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即次通道大小)设为小于或等于同调 频宽,使同一次通道内的次载波具有较高的关联性。需注意的是,同调频宽的定义或判断方 式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而不限于特定流程或步骤,举例说明如下。
如前所述,在0FDMA系统中,同调频宽之内的次载波会有很高的关联性,因此可藉 此计算对应于一次载波间隔的交相关函数(Cross-Correlation),其可以下式表示
Kk) h\k + D)c =式d其中,C表示交相关函数,h(k)表示所有次载波依频率大小排列后的第k个次载 波,D表示次载波间隔值,及*表示共轭复数。次载波间隔值D是预先设定,为一整数,当设定完次载波间隔值D后,可计算出交 相关函数C。接着,将交相关函数C与一预设阈值TH比较。若交相关函数C小于阈值TH,表 示在所设定的次载波间隔值D下,次载波间的相关性小于默认值,应重新设定次载波间隔 值D。反之,若交相关函数C大于或等于阈值TH,表示在所设定的次载波间隔值D下,次载 波间的相关性高于默认值,换言之,在次载波间隔值D的范围内的次载波是在同调频宽内。 据此,可以下式判断同调频宽Bff_CR 彡 Bff_SCRXD,(式 2)其中,BW_CR表示同调频宽,Bff_SCR表示次载波宽度。由于本发明是将次载波群组的大小(次通道大小)设为小于或等于同调频宽,因 此,根据式2,可将次通道大小设为次载波宽度BW_SCR与次载波间隔值D的乘积,以符合本 发明的要求,即Bff_SCH = Bff_SCRXD,(式 3)其中,BW_SCH表示次通道大小。藉由上述运作方式,次载波分组流程10可衍生为一次载波分组流程20,如图2所 示。次载波分组流程20包含以下步骤步骤200:开始。步骤202 设定次载波间隔值D。步骤 2。4:计算C = 5_xp^[。步骤206 判断C是否大于阈值TH。若是,进行步骤208 ;若否,回到步骤202,以重 设次载波间隔值D。步骤208 设定次通道大小BW_SCH为次载波宽度BW_SCR与次载波间隔值D的乘 积。步骤210:结束。因此,通过次载波分组流程20,次信道大小BW_SCH会小于同调频宽,使得同一次 通道的次载波具有较高的关联性,系统可正确判断各次通道的条件或状态,以有效分配无 线资源。需注意的是,次载波分组流程10或20用于0FDMA系统中决定次载波群组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软件、固件、硬件等方式实现,以将所有次载波分为适当大小的群组。在现有技术中,系统是采用随机或固定大小方式决定次通道大小,未考虑通道特 性、传输环境等特性。相较之下,本发明考虑次载波特性,将次通道的宽度设为小于或等于 同调频宽,则同一次通道内的次载波受到相同的信道效应,使系统可正确判断各次通道的 条件或状态,以有效分配资源,同时有利于波束形成(Beamforming)等应用。
另一方面,0FDMA技术已使用于许多无线通讯系统中,因此,在实现本发明的次 载波分组流程时,应根据所对应的无线通讯系统,适当地调整运作方式。举例来说,若 应用于符合IEEE 802. 11标准的无线通讯系统中,首先,基站应进行信道估测(Channel Estimation),以判断次载波状态及次载波的同调频宽。接着,根据同调频宽,将所有次载波 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即一次通道,且其大小(次通道所包含的次载波数 量)应小于或等于同调频宽。最后,基站以次信道为单位,分配传输资源。在此情形下,基 站进行资源分配所需的复杂度可大幅降低。例如,若次载波数量为256,而同调频宽为16个 次载波宽度,则次通道所包含的次载波数量为16,因此,原本需针对256个次载波进行资源 分配可降低为16个次通道。更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是根据同调频宽进行次载波的分组, 使得同一次通道内的次载波所遭受的通道效应皆相近,则基站可评估各个次通道的传输条 件,进而根据用户(或用户群)的需求,分配合适的次通道。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次载波群组大小(即次通道大小)设为小于或等于同调频宽, 使同一次载波群组内的次载波具有较高的关联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 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该无线通讯系统包含多个次载波,该 次载波分组方法包含有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以及根据该同调频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 或等于该同调频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其中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该同调频宽的步 骤,包含有设定一间隔值;计算该多个次载波对应于该间隔值的一交相关函数;以及 比较该交相关函数与一阈值,以判断该同调频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其中计算该多个次载波对应于该间隔值的该 交相关函数的步骤,是计算一方程式,该方程式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其中比较该交相关函数与该阈值,以判断该 同调频宽的步骤,包含有于该交相关函数大于该阈值时,判断该同调频宽大于该间隔值与 该多个次载波的一次载波宽度的乘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其中该无线通讯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多重存取 技术。
6.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装置,用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载波分组方法, 以将该无线通讯系统的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
7.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传输方法,包含有 检测该无线通讯系统的多个次载波;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根据该同调频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 或等于该同调频宽;以及将该多个次载波群组的一次载波群组分配给一用户,用以传输数据至该用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中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该同调频宽的步骤,包含有设定一间隔值;计算该多个次载波对应于该间隔值的一交相关函数;以及 比较该交相关函数与一阈值,以判断该同调频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中计算该多个次载波对应于该间隔值的该交相关 函数的步骤,是计算一方程式,该方程式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比较该交相关函数与该阈值,以判断该同调频 宽的步骤,包含有于该交相关函数大于该阈值时,判断该同调频宽大于该间隔值与该多个 次载波的一次载波宽度的乘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中该无线通讯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多重存取技术。
12.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装置,用来执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以传输 数据至一用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次载波分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无线通讯系统包含多个次载波,该次载波分组方法包含有判断该多个次载波的一同调频宽;以及根据该同调频宽,将该多个次载波分为多个次载波群组,每一次载波群组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该同调频宽。
文档编号H04L27/26GK101997808SQ20091016589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吴承轩, 杜勇赐, 温俊贤, 陈俊才 申请人:雷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