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894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以太网用交换机。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对实现面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现场总线这类 专用实时通信网络具有成本高,速度低和支持应用有限等缺陷,再加上总线通信协议的多 样性,使得不同总线产品不能互相互连,互用和互操作等限制,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特 别是高速以太网的出现,因其具有传输速度高、成本低、安装方便和兼容性好使得以太网交 换机迅速的进入工业控制的行业,然而传统的交换机常规接口多为双绞线接口 ,已不能满 足工业上接口多样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多接口的以太网交换 机。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包
括用于接收或传送数据的端口模块、与所述的端口模块相双向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交
换模块、与所述的交换模块相双向电连接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模块,所述的
端口模块包括电信号接入端口和光信号接入端口 ,在所述的电信号接入端口与交换模块之
间电连接有用于将输入的高电压及干扰信号进行隔离的隔离电路,在所述的光信号接入端 口与交换模块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适于交换模块识别的电平信号的接口转
换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信号接入端口包括双绞线端口 、 M12接头端口 、 D-SUB接头端口。 所述的光信号接入端口包括SFP光口 、 1 X 9光纤接口 。 在M12接头端口上还装配有屏蔽双绞线。 该交换机还包括与所述的处理器模块相双向连接的静态存储器以及Flash模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 型多样化接口设计,使得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能轻松的实现,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原理框图; 其中1、端口模块;11、电信号接入端口 ;111、双绞线端口 ;112、 M12接头端口 ;
113、 D-SUB接头端口 ;12、光信号接入端口 ;121、SFP光口 ;122、1X9光纤接口 ;2、交换模 块;3、处理器模块;4、隔离电路;5、接口转换电路;6、静态存储器;7、Flash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交换机包括一核心交换模块2、与交换模块2相双向通信 连接的处理器模块3、静态存储器6、Flash模块7以及多个端口模块1,其中,交换模块2用 于从端口模块l中接收数据,通过交换模块2后,如果无需进行数据处理,将转换成适用的 数据类型从相应端口发送出去;如果接收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则交换模块2将数据发送 至处理器模块3,处理器模块3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再转发至交换模块2,交换模块2 将数据再通过相应的端口发送出去。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端口模块l包括电信号接入端口 ll和光信号接入端口 12, 电信号接入端口 11通过连接在其与交换模块2之间的隔离电路4将外界高电压、干扰信号 滤除后与交换模块2实现数据交换,光信号接入端口 12通过连接在其与交换模块2之间的 接口转换电路5将实现数据交换。电信号接入端口 ll包括双绞线端口 111、M12接头端口 112、D-SUB接头端口 113,其中,双绞线端口 lll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由两根22 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通过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 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也会被另一根线 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双绞线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 方面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且其不良限制在一般快速以太网中影响甚微,所 以目前双绞线仍是企业局域网中首选的传输介质,故本实施例中的交换机设置有用于双绞 线接入的端口。 M12接头已形成一标准的连接接头,在本实施例的交换机上设置有与M12接头相 匹配的M12接头端口 112可实现连接的牢靠性,使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物理链接不会因为 接触不良而导致数据丢失,而且其可实现防尘、防震、防水的功能,在此接头可装配STP网 线(屏蔽双绞线),保证数据传输不受EMI电磁干扰。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也大幅提高。 所述的D-SUB接头端口 113就是我们常用的RS-232的接口,因为M12在市场的价 格偏高,处于成本上的考虑,很多情况下会用廉价的D-SUB来替代M12,其防震、防尘效果也 非常好,市场的普及面很广,所以在很工业上很多场合被使用。 光信号接入端口 12包括SFP光口 121和1X9光纤接口 122,其中,SFP光口 121 可以插入不同类型的光模块,实现模块多样化转换的可行性,其热插拔功能在可以保证设 备的正常运行的同时,实现不同模块间的转换,极大的方便了工业现场的操作。 1X9光纤接口 122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光纤通信模块,它因为型号多样,价格适中, 在工业现场被广泛使用。光纤通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这是因为和其它通信手段 相比,具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由于光纤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可使其中继距离达数百公里 以上。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只在其芯区进行,基本上没有光"泄露"出去,因此其保密性能 极好。而且其通信的信号为光信号,不怕外界强电磁场的干扰,耐腐蚀、可挠性强等特性使 其在工业的现场应用更加的广泛。因此,为了适应工业现场的需要,本实施例的交换机设置 了用于光缆接入的光纤接口 122. 从目前以太网发展的状况来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在今后很长 的一段时间会更加普及化,多样化。面对工业现场的很多特殊性,网络交换机的接口形式也 会更加的多样化,本实用新型多样化接口设计,使得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能轻松的实现,具
4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用于接收或传送数据的端口模块(1)、与所述的端口模块(1)相双向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交换模块(2)、与所述的交换模块(2)相双向电连接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口模块(1)包括电信号接入端口(11)和光信号接入端口(12),在所述的电信号接入端口(11)与交换模块(2)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将输入的高电压及干扰信号进行隔离的隔离电路(4),在所述的光信号接入端口(12)与交换模块(2)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适于交换模块(2)识别的电平信号的接口转换电路(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信号接入端口 (11)包括双绞线端口 (111)、M12接头端口 (112)、D-SUB接头端口 (1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信号接入 端口 (12)包括SFP光口 (121)、1X9光纤接口 (122)。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在M12接头端口 (112)上 还装配有屏蔽双绞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该交换机还包括与所述 的处理器模块(3)相双向连接的静态存储器(6)以及Flash模块(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接口以太网交换机,包括用于接收或传送数据的端口模块、与端口模块相双向连接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交换模块、与交换模块相双向电连接用于对接收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模块,所述的端口模块包括电信号接入端口和光信号接入端口,在电信号接入端口与交换模块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将输入的高电压及干扰信号进行隔离的隔离电路,在光信号接入端口与交换模块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适于交换模块识别的电平信号的接口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多样化接口设计,使得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能轻松的实现,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H04L12/56GK201515385SQ20092018924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贺冬, 陈奎 申请人:苏州恒启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