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994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尤指一种改变传统以‘偶合’组成音箱 产生共鸣及回音的方式,而通过‘单板’或组合式单板即‘类单板’的型态,在不偶合连结情 形下,以改变单板宽度,并形成向内间隔、向外延伸、向内重叠及交叉重叠等方式,从而实现 自由决定改变板振动面积及造成不同共鸣回音的效果。
背景技术
人类自古以来即习惯通过音律陶冶性情,丰富生活所需,并进而形成时代文化的 象征,而乐器的种类有千百种,本发明所欲探讨的是通过音箱结构共鸣发声方式的乐器,诸 如七弦古琴、吉他等;以古琴为例,其结构如图1、2、3所示,包含有琴面1及设置于其上的 琴弦2,该琴面1向两侧延伸(或以连接侧板方式)而形成琴侧3,最后再连接一底板4,并 于该底板4设有出音孔40及琴足41,此即为该种古琴乐器的主要结构,因本发明是探讨共 鸣音箱的问题,其它非属本发明讨论范围的构件即不多作解说,而为探讨该传统古琴音箱 结构的组装方式,我们以简图方式表示,如图4所示,其组装方式为通过面板1连接侧板3, 再组装底板4或以面板1从两侧向下延伸形成侧翼,再组装底板4完成。通过上、下板‘偶 合’而成音箱的型态;当弹奏时,拨动琴弦,令琴体产生自体振动并传导至该音箱结构,而造 成共鸣及回音,最后声音由出音孔发出,这样即为传统偶合共鸣式音箱的发声方式,这种方 式自古以来即无改变一直沿用至今,具有因结构简单的特定。许多乐器均通过此种方式共 鸣发声,但也因为如此,千百年来无人改变偶合共鸣方式。但这种传统结构上具有缺点,因 为琴音的产出和整体板振动的面积和出音孔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传统古琴虽然因应不同 时代衍化出许多型制,但其长宽厚均维持在一定尺寸(122. 5cm*20· 5cm*6cm)(正负3% ) 以内,且出音孔的设置位置及大小均大同小异,不会为了要增加音振效果,而将共鸣音箱加 大,因为容易因体积过大造成携带及弹奏时的不便。

发明内容
传统公知乐器的共鸣音箱因为一封闭箱体,故其总体板振动面积无法自由决定, 因此共鸣回音型态因结构的限制而无法改变,此即为这些传统公知偶合式音箱乐器的特征 也是通病。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改变传统以‘偶合’ 组成音箱产生共鸣及回音的方式,而通过‘单板’或组合式单板即‘类单板’的型态,在不偶 合连结情形下,以改变单板宽度,并形成向内间隔、向外延伸、向内重叠及交叉重叠等方式, 从而实现自由决定改变板振动面积及共鸣发声的效果。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共鸣音箱通过一 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构成,该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后两侧分别形成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 弯折后按照间隔一定距离或重叠或交叉重叠的型态与该单板组成共鸣音箱结构。该延伸部设置呈向外延伸。
3
该延伸部边缘呈波浪状,该两个延伸部交叉重叠时,波浪状的凹部对应形成出音 孔。该两个延伸部重叠或交叉重叠时上下间隔一定距离。


图1为公知古琴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公知古琴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公知古琴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公知古琴音箱组装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6的另一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5,6所示,为本发明的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运用于古琴的一种实 施例,其包含一面板5,其上设有琴弦50,至于该琴弦50如何装置于面板5上,其设置步骤 程序及配件,因与传统相同,在此即不作赘述(以下论及其它实施例时亦同);重点在于该 面板5其两侧弯折形成两个延伸部51、51’,其上并设有琴足52,该两个延伸部51、51’并成 互为对应的波浪状,配合参阅图7,8所示,令该两个延伸部51、51’呈交错重叠的型态设置, 且该两个延伸部51、51’上下交错重叠时,并间隔一适当距离,波浪状的凹部对应设置后并 形成出音孔53,其大小并随该两延伸部51、51’重叠部份多寡而决定;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发 明的面板5及该两个延伸部51、51’以单板型态(亦可由多个单板组装成一整体的单板) 组成共鸣音箱空间,与传统比较在结构及功效上有着显着的差异;首先,在结构上,本发明不以偶合型态组成共鸣音箱,为以‘单板’型态组成,亦即 该两个延伸部51、51’并未连结,因此该两个延伸部51、51’的宽度在制作时可自由决定,且 因两个延伸部为上下重叠的关系,当宽度增加时并不会造成整个琴体体积的增加,如此增 加或减少该两个延伸部51、51’的宽度,其作用同时亦等同增加或减少整体板振动的总面积 及该出音孔53的大小,藉此就可以达到改变共鸣回音的状态;且由图中出音孔位置可明显 看出,其出音方式与传统迥然不同,传统古琴出音孔为在底板的固定位置设两个孔洞,所以 传统出音方向固定,但本发明因音箱本体并非‘偶合’成封闭空间,故其出音方向为由前后 左右出音,在听觉上更为丰富,此为本实施例与传统共鸣音箱之间最大的不同。再者,本发明亦可通过同理的其它方式达到上述功效,如图9,10所示,该两个延 伸部51、51’以上、下单纯重叠型态设置,此时该两个延伸部51、51’间的间隔即作为出音孔的用途,因此当增减两个延伸部51、51’的宽度及两个延伸部间的上下间隔距离,同样能增 加或减少整体板振动的总面积及出音孔的大小,亦可以达到改变共鸣回音的状态。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明显地了解,本发明可通过增加该两个延伸部 的宽度,而达到增加整体板振动面积的作用,但如当欲减少板振动面积的作用时,请继续参 阅图11,12及图13所示,为本发明另两个实施例,该两个延伸部51、51’亦可设成直接向内 弯折或向外延伸;图11,12所示为该两个延伸部51、51’向内弯折以间隔一适当距离型态设 置,该两个延伸部51、51’其间隔即作为出音孔之用,如此整体与传统比较,可明显看出整体 板振动面积比传统减少(减少部分即为该间隔部分);另如图13所示,该两个延伸部51、 51’可制成向外延伸并成曲弧状,其曲弧状空间与桌面仍可达成共鸣空间的效果,此时可通 过调整该琴足52的长短改变该出音孔53的间隔,其整体与传统比较,板振动面积减少更明 显;整体来看,本发明这四种实施例,都是利用一 ‘单板’型态构成共鸣音箱的作用,通 过改变该‘单板’的宽度,而达到增减整体板振动面积的功效,令本发明比传统乐器在共鸣 发声上,更为灵活丰富,其实用性实为肯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共鸣音箱通过一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构成,该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后两侧分别形成 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弯折后按照间隔一定距离或重叠或交叉重叠的型态与该单板组成共 鸣音箱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设置呈向外 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边缘呈波浪 状,该两个延伸部交叉重叠时,波浪状的凹部对应形成出音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延伸部重叠或 交叉重叠时上下间隔一定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乐器共鸣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共鸣音箱通过一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构成,该单板或多个单板组接后两侧分别形成延伸部,该两个延伸部弯折后按照间隔一定距离或重叠或交叉重叠的型态与该单板组成共鸣音箱结构,通过该‘单板’或组合式单板即‘类单板’的型态,在不偶合连结情形下,以改变单板宽度,从而实现自由决定改变乐器整体板振动面积及造成不同共鸣回音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R1/20GK102136267SQ2010100033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1日
发明者单志渊 申请人:单志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