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0058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球型摄像机,具体说是一种使用寿命长、功耗小、操作简 单、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红外球型摄像机在安防中已被广泛应用,其通过自身的旋转可以实现大范 围的监控。但现有的红外球型摄像机还是存在一些不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缺点传统的 红外球形摄像机外壳结构笨重,不合理,机械强度不高;摄像头与红外灯同在一个小外壳 内,红外灯所散发的热量很容易导致相机损坏;容易使镜头模糊,红外距离不够,变焦红外 摄像机在小倍数情况下图像出现手电筒式光斑现象,致使图像中心偏亮,四周漆黑,不能够 正常监控;不是全功能中文菜单,操作不直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功耗小、操作简单、机械强度高、重量 轻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包括外壳、透明底罩、摄像头与红外灯,透明底罩安装 在外壳上,摄像头与红外灯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中的大功率红外灯与摄像 头之间设有分离板,大功率红外灯所产生的热量进不到摄像机这边。所述红外灯包括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外灯,广角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设有隔离 板,窄角红外灯位于摄像头的另一侧分离散热。所述外壳为单层铝锌合金外壳。所述摄像机内设有解码板与红外灯控制板,红外灯控制板与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 外灯电连接。所述摄像机上的菜单为中文菜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红外灯板与摄像机完全隔离,使得摄像机一直工作在常温 下,降低损坏机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当前倍数反馈给解码板,经解码板处理后发送指 令到红外灯控制板,红外灯控制板接收到指令后相应的调整不同角度红外灯的开启,关闭 与强弱,从而实现红外灯与摄像机倍数同步跟进,经测试摄像机不仅解决了手电筒式光斑 现象,而且减小了整机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增远了红外距离,解决了散热,本实用新型 打破传统红外球形摄像机笨重的外壳结构,采用单层铝锌合金外壳,重量更轻,机械强度更 高;采用全功能中文菜单,操作更直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主要由外壳1、透明底罩、摄 像头2与红外灯3组成。外壳为球型状,由单层铝锌合金制成,整体结构更合理,重量更轻, 机械强度更高。透明灯罩安装在外壳的前端,其内为一腔体。红外灯包括广角红外灯与窄 角红外灯,广角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设有一红外灯板4,窄角红外灯位于摄像头的一侧,由 于大功率红外灯板与摄像机完全隔离,使得相机一直工作在常温下,降低损坏几率。外壳内 设有解码板与红外灯控制板,解码板摄像头电连接,红外灯控制板与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 外灯电连接,在使用时,摄像机将当前倍数反馈给解码板,经解码板处理后发送指令到红外 灯控制板,红外灯控制板接收到指令后相应的调整不同角度红外灯的开启,关闭与强弱,从 而实现红外灯与摄像机倍数同步跟进,经测试,摄像机不仅解决了手电筒式光斑现象,而且 减小了整机功耗,延长了使用寿命。摄像机上的菜单为全功能中文菜单,操作更直观。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包括外壳、透明底罩、摄像头与红外灯,透明底罩安装在外壳上,摄像头与红外灯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中的大功率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设有红外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包括广角红 外灯与窄角红外灯,广角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设有隔离板,窄角红外灯位于摄像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单层铝锌合 金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内设有解码 板与红外灯控制板,红外灯控制板与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外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上的菜单为 中文菜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红外球型摄像机,包括外壳、透明底罩、摄像头与红外灯,透明底罩安装在外壳上,摄像头与红外灯位于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中的大功率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分离,摄像头内设有小功率隔离板。所述红外灯包括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外灯,广角红外灯与摄像头之间设有红外灯板,窄角红外灯位于摄像头的另一侧。其主要功能是解决红外球散热降低红外球温度,延长红外灯使用寿命,增远红外灯距离。所述外壳为单层铝锌合金外壳。所述摄像机内设有解码板与红外灯控制板,红外灯控制板与广角红外灯与窄角红外灯电连接。所述摄像机上的菜单为中文菜单。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功耗小、操作简单、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
文档编号H04N5/225GK201608782SQ20102014023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
发明者杨贵寅 申请人:杨贵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