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接收的同步控制方法及数据传送/接收同步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419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据传送/接收的同步控制方法及数据传送/接收同步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同步控制方法及数据同步传输平台,尤其是一种可以补正数据传输时间或频率偏移量的同步控制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普通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在IEEE 802. 11等WLAN或WPAN环境中,其终端是各自独立工作的,因此很难让传输终端发送的信号保持其频率偏移量,使接收终端同步收到信号。而且,在上述无线通信环境中采用了通用(common)前导码(preamble)结构,在两个以上的传输终端同步传输数据时,接收终端接收信号的时间很难保证在已设定好的误差范围内。即使接收终端接收信号的时间在已设定好的误差范围之内,也不能保证各终端所使用的不同频率间的偏移量得到即时补正,因此可能会造成多重频率偏移量引起的信号扭曲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接收终端方可以准确无误地接收数据的数据传输同步控制方法及同步数据传输平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在传输终端采用了易于扩展的前导码结构,可以推定数据到达接收终端的时间与频率偏移量,传输终端可以调整已补正频率偏移量的信号传输时间的机制。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另外,可以发现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可通过权利申请范围内的方案及其组合来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及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阶段;从上述第2终端及上述第3终端接收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阶段;利用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阶段;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间差信息的第3请求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的阶段。另外,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从第2终端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阶段;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的阶段;以及从上述第2终端接收第2请求帧的阶段。上述第2请求帧包含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第3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另外,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从第3终端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阶段;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第3终端的阶段;将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的阶段;从上述第2终端接收上述第2应答帧的阶段;以及利用上述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的阶段。上述第3终端利用上述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利用从上述第2终端传输的第3应答帧,推定上述第2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3电波延时。另外,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的目标站包括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ι及第2请求帧传输到中继站及源站的第1传输部;从上述中继站及源站接收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第1接收部;利用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目标站与上述中继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目标站与上述源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估算部;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之间的延时差信息的第3请求帧传输到上述中继站或源站的第2传输部。另外,本发明在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的中继站包括从目标站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第1接收部;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1传输部;以及从上述目标站接收第2请求帧的第2传输部。上述第2请求帧包含上述中继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一电波延时及源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另外,本发明在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的源站包括从目标站接收包含第 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第1接收部;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 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1传输部;将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中继站的第2传输部;从上述中继站接收上述第2应答帧的第2接收部;以及利用上述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源站与上述中继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的估算部。 上述目标站利用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源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 利用从上述中继站传输的3应答帧,推定上述中继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3电波延时。根据本发明,通过推定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传输时间及频率偏移量,并将推定信息提供给终端,可同步控制数据传输。此外,根据本发明,为了实现协同通信系统中终端之间的同步,调整信号传输时间,从而可使数据接收终端准确无误地接收数据。


图1至图3是通常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之间框架传输的说明图;图4及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概念的说明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概念的说明图;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10至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14是IEEE 802. 11无线通信系统中前导码结构的说明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导码结构的说明图;图16及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前导码结构的说明图;图18至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导码接收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图1至图3是通常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之间框架传输的说明图。如图1至图3所示,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无线通信系统IEEE 802. IlWLAN环境下,终端之间的框架传输。在IEEE 802. IlWLAN环境中,传输终端传输二个以上接收终端(multicast)或广播通信(broadcast)的请求帧时,接收终端进行短讯框间隔SIFS(Short Inter Frame Space)后,将应答帧传输到传输终端上。例如如图1所示,第1终端将请求帧传输到第2 终端及第3终端时,第2终端及第3终端进行SIFS后,同步将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上。为了传输数据,反复进行此类动作,并在第1终端与第2及第3终端通信期间,其他终端将不可参与。此时,如图2所示,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到达第1终端的时间可能会出现偏差,存在频率偏移量。图2中,横轴表示各终端的框架传输时间,第2及第3终端传输应答帧的时间差最终显示为应答帧的到达时差。这种到达时差是因为从第1终端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同所造成的。即,即使第1终端同步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因为请求帧到达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时间会出现偏差,因此会出现应答帧的传输时差。另外,即使第2终端及第3终端同步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由于第1终端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之间的距离不同,也会出现到达时间上的偏差。频率偏移量是由于第1终端的LC振荡器(local oscillator)的工作频率与第2 终端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之间的差异,及第1终端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与第3终端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另外,频率偏移量也可能由第1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及第1终端与第3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状态引起。更具体地说,图2中第1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频率偏移量Δ f2表示第1终端的 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Π与第2终端的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f2之间的偏差。第1终端与第3终端之间的频率偏移量Δ f3表示第1终端的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Π与第3终端的 LC振荡器的工作频率f3之间的偏差。通常,Af2和Δ f3两个值不同,所以第1终端中会出现多个频率偏移量。根据IEEE 802. 11规格,SIFS时间允许每个时序间隙(slot time)的误差在+10% 至-10%之间。例如JEEE 802. llb/g的SIFS时间是IOus时,每个slot time是20us,因此SIFS时间可在8us 12us之间变化。假定两个终端利用802. Ilg的OFDM变调方式发送相同信号时,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 CP)的长度则定义为800ns,所以两终端传输信号的到达时差最大可能为如s。即,从两终端接收传输信号的时差比CP长度大,由于没有控制传输信号同步的附加步骤,存在接收终端无法准确还原接收信号的问题。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第2终端与第3终端可以在没有重叠的应答区域内,将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上。第2终端及第3终端在已设定时间之后,将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上。在IEEE 802. Ilad中论述的协同通信系统中,中继站(第2终端)及源站(第3终端)有必要同步,或在已设定好的接收时差内传输数据,以便目标站(第1终端)接收到数据。即,从中继站(第2终端)及源站(第3终端)传输的数据需同步,或在已设定时差内被目标站(第1终端)接收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中继站(第2终端)及源站(第3终端)传输的数据也会发生目标站(第1终端)接收时差及频率偏移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调整数据传输时间及频率偏移量的同步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为了使接收终端可以准确还原接收信号,也就是说,为了无偏差接收信号,将同步控制数据传输。这里所说的同步控制,是指为了接收终端能在已设定的接收时差内接收到数据, 对数据传输时间进行调整;或为了将频率偏移量控制在已设定误差内,而对频率进行调整。另夕卜,以下是在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为基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3个终端之间的同步控制方法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且以下提到的终端是指包含接入点及平台等的概念。图4及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概念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第1终端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此时,第1终端可以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一个请求帧,或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各自传输请求帧。另外,请求帧可以是调整数据传输时间或频率偏移量的框架,请求帧包含第2终端及第3终端根据请求帧需传输的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会对请求帧做出应答,并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第2终端及第3终端可以在互不重叠的应答区域内传输应答帧。应答区域的信息可由接入点(AP)
PCP (Personal Basic Service Set Central Point)提供0第1终端利用应答帧,推定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到达时差值和频率偏移量。此时,第1终端会利用第2终端的应答帧的长度和已设定的帧间间隔 (Inter-Frame Space),推定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的到达时差。S卩,从第3 终端传输的应答帧必须在第2终端的应答帧传输后,在已设定的帧间间隔之后到达第1终端。因此,第1终端可以利用第3终端应答帧的到达时间,推定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的到达时差。如图4所示,第3终端的应答帧和第2终端的应答帧之间存在到达时差。上述到达时差是由于传输信号的终端之间的电波延时差产生的。这种情况下,到达时差可以看成电波延时差。第1终端会将推定的信息,即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的到达时差值和频率偏移量信息(Δ f2,Δ 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上。第1终端会利用第1终端的使用频率(fl)和从第2及第3终端传输的频率(f2,f3),推定频率偏移量(Af2,Af3)。 第2终端及第3终端可以利用从第1终端传输的信息,进行同步控制。此时,推定的信息可以包含在请求帧中进行传输,请求帧中可包含代表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指数信息和推定 fn息ο
另外,如图5所示,第1终端可以推定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到达时差值及频率偏移量。第1终端为了调整传输时间,可利用既定的已设定时间(tl)和从第2 终端传输的信号到达时间,推定到达时差值(At2)。另外,第1终端为了调整传输时间,可利用既定已设定时间(t2)和从第3终端传输的信号到达时间,推定到达时差值(At3)。在此,已设定时间可以是图4中说明的应答帧传输时间。已设定的时间和实际框架到达时间之差可能是电波延时。另一方面,第1终端可以利用第1终端的使用频率(fi) 和从第2及第3终端传输的频率(f2,f3),推定频率偏移量(Af2,Af3)。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概念的说明图。图6的第1阶段如图4及图5所示,利用请求帧及应答帧推定到达时差信息和频率偏移量信息,第1终端将包含第1阶段的最后部分推定信息的请求帧发送到第2及第3 终端上。图6中说明的同步控制方法将包括第2阶段。第2终端及第3终端利用请求帧包含的到达时差信息和频率偏移量信息,将调整传输时间的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上。即,第 2终端及第3终端为了让第1终端在已设定的接收时差内或同步接收应答帧,将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上。第1终端可推定应答帧的接收时间,确认同步控制是否成功。此时,第1终端可将包含推定信息的请求帧发送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中一。将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时,请求帧以第三终端为基准,可以包含第2终端调节传输时间的到达时差信息。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协同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用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图4至图6是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协同通信系统中,第1终端可以是目标站,第2终端或第3终端可以是中继站或源站。在阶段S701中,第1终端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及第2 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此时,第1终端将第1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SBIFS 后将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3终端。在阶段S703中,第1终端接收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第1及第2应答帧。 第2终端及第3终端利用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将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第 2终端先于第3终端接收请求帧时,第2终端可以比第3终端率先将应答帧传输给第1终端,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应答区域不会互相重叠。在阶段S705中,第1终端利用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第1终端与第2 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和第1终端与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电波延时,第1终端可以利用应答帧包含的传输时间之后接收的应答帧,推定电波延时。第1终端通过推定电波延时,可以推定与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信号交换过程中发生的时间偏差。第1终端将时间偏差,即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延时时差信息传输给第2终端及第3终端,第2终端及第3终端利用延时时差调整传输时间,使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数据同步到达第1终端。在阶段S707中,第1终端将包含第1电波延时和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的第 3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如上所述,第1终端也可将第3请求帧传输到第3终端。第2终端或第3终端可以利用延时时差调整传输时间,将数据传输到第1终端,从而使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给第1终端的信号在已设定的接收时差范围内,被第1终端接收。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从第2终端接收对应第3请求帧的第3 应答帧的阶段。第3请求帧还可以包含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第2终端或第3终端从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开始,在第1电波延时和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后,向第1终端传输第3应答帧。请求帧可以包含频率偏移量信息。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协同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用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图4至图6是第2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协同通信系统中,第1终端可以是目标站,第2终端或第3终端可以是中继站或源站。在阶段S801中,第2终端接收从第1终端传输的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在阶段S803中,第2终端在第1传输时间,将第1应答帧传输到第1 终端。在阶段S805中,第2终端接收从第1终端传输的第2请求帧。第2请求帧包含第2 终端与第1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和第3终端与第1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fe息。另外,本发明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巾贞,从上述第2传输时间经过已设定的时间后,向第1终端传输第2应答帧的阶段。此时,已设定的时间为第1电波延时与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此外,本发明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从第3终端接收包含第3应答帧的第3传输时间信息的第3请求帧的阶段;以及根据第3请求帧,将第3应答帧传输到第3终端的阶段。这是在协同通信系统中,为了调整第2终端及第3终端之间的传输时间。 另一方面,框架还可以包含频率偏移量信息。图9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9是协同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用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图4至图6是第3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协同通信系统中,第1终端可以是目标站,第2终端或第3终端可以是中继站或源站。在阶段S901中,第3终端接收从第1终端传输的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在阶段S903中,第3终端在第1传输时间,将第1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在阶段S905中,第3终端将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在阶段S907中,第3终端接收从第2终端传输的第2应答帧。在阶段S909中, 第3终端利用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第3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如上所述,协同通信系统为了调整第2终端及第3终端之间的传输时间,第3终端向第2终端传输请求帧,推定第3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也可以将第2终端向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推定第3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第1终端利用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第1终端与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并利用从第2终端传输的第3应答巾贞,推定第2终端与上述第1终端之间的第3电波延时。另一方面,以上所述是从本发明的进程角度进行的说明,但构成本发明的传输数据用同步控制方法的各阶段可通过装置轻松理解。因此,本发明的传输数据用同步控制方法包含的阶段,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理解为同步传输数据用基站包含的构成要素。S卩,在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用目标站包括将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传输到中继站及源站的第1传输部;从从上述中继站及源站接收上述第1应答帧的第1接收部;利用上述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目标站与上述中继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目标站与上述源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估算部;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上述中继站或源站的第2传输部。本发明的目标站还包括从上述中继站接收第2应答帧的第2接收部。包含第2 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上述第2请求帧从上述第2传输时间开始,可以在上述第1 电波延时和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之后,传输到上述目标站。另外,在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用的中继站包括从目标站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第1接收部;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1传输部;以及从上述目标站接收第2请求帧的第 2传输部。上述第2请求帧包含上述中继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源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信息。本发明的中继站还包括利用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 从上述第2传输时间开始经过已设定时间后,将上述第2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3 传输部。这里,已设定时间为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时差。另外,本发明的协同通信系统中同步传输数据的源站包括从目标站接收包含第 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第1接收部;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 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1传输部;将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中继站的第2传输部;从上述中继站接收上述第2应答帧的第2接收部;以及利用上述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源站与上述中继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的估算部。 上述目标站利用上述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源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利用从上述中继站传输的第3应答帧,推定上述中继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3电波延时。图10至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同步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10至图13是协同通信系统中,目标站(第1终端)、中继站(第2终端)及源站(第3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另外,在图10至图13中,dT12表示第1终端到第2终端的电波延时,dT13 表示第1终端到第3终端的电波延时,dT32表示第3终端到第2终端的电波延时。首先,在图10中,第1终端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此时,第1终端可按照已设定时间(Ath)间隔传输请求帧。这里,已设定时间(Ath)可以是SIFS或波束成形所需的切换时间。另外,请求帧如上所述,可以是调整传输时间和调整频率偏移量中的一个以上请求帧。请求帧包含应答帧的时间信息(Dtime),即传输时间信息。传输时间信息可以是以请求帧接收时间为基准决定的信息。第2终端利用请求帧中包含的传输时间信息,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第2终端在接收请求帧后,可在Dtime后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此时,需要考虑第1终端与第2终端之间的电波延时。即,第1终端向第2终端传输请求帧时,发生与第1电波延时(dT12) 相应的延时,第2终端则从Dtime开始经过第1电波延时(dTU)后,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第3终端同样利用请求帧中包含的传输时间信息,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从第 1终端向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时,发生与第2电波延时(dTU)相应的延时,第3终端则从
10Dtime开始经过第2电波延时(dT13)后,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第1终端利用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推定第1电波延时(dT12) 及第2电波延时(dT13)。传输请求帧时发生的时间延时在传输应答帧时也会发生。因此, 第1终端利用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第2终端及第3终端各自发生的时间偏差Q*dT12、 2*dT13)。之后,第1终端将关于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延时时差信息(dT12-dT13)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中一个以上。第2终端及第3终端利用延时时差调整传输时间,使第 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数据同步到达第1终端。第3终端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后,经过已设定时间后向第2终端传输请求帧。第 3终端传输的请求帧包含第2终端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Mime)。第2终端利用传输时间信息,向第3终端传输应答帧。从第2终端向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时,发生与第3电波延时(dT3》相应的延时,第3终端可利用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第3电波延时(dT32)。之后,第1终端在经过已设定时间(Ztime)后,向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请求帧。 第1终端可按照已设定时间(Ath)间隔传输请求帧。请求帧包含上述传输时间信息及延时时差信息。即,为便于第2终端及第3终端调整传输时间,请求帧包含延时时差信息。另外,请求帧可包含频率偏移量调整信息。第2终端及第3终端应答第1终端的请求帧,向第1终端发送应答帧。此时,第2 终端及第3终端可利用延时时差信息调整传输时间,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第1终端在同时或在已设定的接收时差范围内接收从第2终端及第3终端传输的应答帧时,可以判定第1终端成功控制数据同步传输。另外,第1终端利用第2终端及第3终端应答帧的接收时间,通过确认与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时间偏差,来判定成功控制数据同步传输。此时,第1终端可在第2终端及第 3终端请求帧的其中一个中,包含延时时差信息。例如,在第2终端请求帧包含延时时差信息时,第2终端将调整与dT12-dT13相应的传输时间,传输应答帧。第1终端通过确认时间偏差为2*dT13+(dT12-dTi;3),判定成功控制数据同步传输。只在第2终端及第3终端请求帧的其中之一包含延时时差信息的实施例,与图11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图11至图13的同步控制方法与图10的同步控制方法相似。但图11的第1终端与图12不同,它不向第3终端传输包含电波延时时差信息的请求帧,第3终端也不向第1 终端传输与其相应的应答帧。此外,在图12中,第2终端不向第1终端传输与请求帧相应的应答帧,该请求帧包含由第1终端传输的电波延时时差信息。另外,在图13中,第3终端将把包含第2终端所传输的电波延时时差信息的请求帧相应的应答帧,传输到第1终端后, 再向第2终端传输请求帧。另外,如图3所示,在第2终端及第3终端互不重叠的应答区域内,向第1终端传输应答帧时,第1终端容易识别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应答帧,且容易推定第2终端及第3 终端的传输时间及频率偏移量差。但如图1及图2所示,第2终端及第3终端同时向第1 终端传输应答帧时,第1终端很难识别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应答帧。为此,本发明提出在图1及图2等环境下,便于识别框架的前导码结构。即,第1 至第3终端可通过传输包含本发明前导码的框架,来调整传输时间及频率偏移量。以下,将先说明常规前导码结构,再说明本发明的前导码结构。图14是在IEEE 802. 11无线通信系统下,对前导码结构的说明图。
公式2公式1中,ND表示2的任意指数,例如可以是2η。此时,η是大于0的常数。 另外,在公式1公式2中,ν表示序列指数。例如,在图2及图3中,第2终端可以适用ν = 2,第3终端可以适用ν = 3。根据序列指数,分配给终端的序列可能不同。在公式1中,c (k)可以如公式3的左侧公式所示,是DFT序列,或如公式3
的右侧公式所示,是GCL序列。公式3如图14所示,同步推定IEEE 802. 11用的前导码包含2个OFDM信号(1401、1403)。 2个OFDM符号(1401、1403)各自在有效符号区域内,与4个重复(RP)模式序列和CP区域内的一个重复模式序列一起,包含共5个重复模式序列。在有效符号区域内的4个重复模式序列在4个副载波(subcarrier)中,均包含自动增益调整、信号推定及同步推定用基序列(base sequence)的元素。基序列的元素(E1、E2)如图14所示,以已设定的重复模式分配给副载波。此时,可能对基序列的元素执行IFFTa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另外,这里的有效符号区域及CP区域表示时间域(time domain)的时区,向有效符号区域及CP区域的相关频域(frequency domain)分配基序列的元素(element)。CP区域的1个重复模式序列通过复制有效符号区域的最后重复模式序列而成,接收端利用图14的前导码推定自动增益调整、信号推定及时间/频率同步。在使用图14前导码的常规WLAN或WPAN环境下,终端均利用通用序列。因此,当多个终端同时向一个终端传输前导码时,接收终端很难分辨各终端的前导码。即,在类似上述图1及图2的环境下,第1终端很难识别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前导码。最终,第1终端很难调整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传输时间及频率偏移量。以下,图15至图20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说明前导码结构、生成/传输方法及生成/传输装置,并同时说明本发明的前导码接收方法及装置。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导码结构的说明图。图15中的前导码与图14的前导码不同,在频域上分配的序列上有所不同。即,将向前导码分配与图14中说明之常规序列不同的序列。在图15中,Cv是本发明的同步传输用的序列,以下称为同步序列。基于K值的同步序列的元素(Cv(k),k = 0,l,2,…)向4个副载波各分配一个。以同步序列为例,可以基于 DFT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序列或 GCL (Generalized Chirp Like)序列。同步序列可以如公式1公式2所示进行定义。公式1
权利要求
1.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及第2请求帧分别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阶段;从上述第2终端及上述第3终端接收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阶段;利用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阶段;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的第3请求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的阶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上述第1及第2请求帧分别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阶段,是将上述第1请求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上,SBIFS后,再将上述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3终端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从上述第2终端接收相应上述第3请求帧的第3应答帧的阶段,其中,上述第3请求帧还包含上述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上述第3应答帧自上述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开始,在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后,向上述第1终端传输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上述第1终端为目标站,上述第2终端为中继站或源站。
6.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从第2终端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阶段;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的阶段;以及从上述第2终端接收第2请求帧的阶段,其中,上述第2请求帧包含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第3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还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上述第2请求帧,从上述第2传输时间开始,在已设定的时间后,向第2终端传输上述第2应答帧的阶段,其中,上述已设定的时间为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还包括从上述第3终端接收包含第3应答帧的第3传输时间信息的第3请求帧;以及根据上述第3请求帧,将上述第3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第3终端的阶段。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上述第1终端为中继站,上述第2终端为目标站,上述第3终端为源站。
10.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从第3终端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阶段;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第3终端的阶段;将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第2请求帧传输到第2终端的阶段;从上述第2终端接收上述第2应答帧的阶段;以及利用上述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的阶段,其中,上述第3终端利用上述第1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同时利用从上述第2终端传输的第3应答帧,推定上述第2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3电波延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步控制方法,上述第1终端为源站,上述第2终端为中继站,上述第3终端为目标站。
12.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同步传输用的目标站,包括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及第2请求帧分别传输到上述中继站及源站的第1传输部;从上述中继站及上述源站接收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第1接收部;利用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目标站与上述中继站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目标站与上述源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估算部;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的第3请求帧传输到上述中继站或上述源站的第2传输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目标站,还包括从上述中继站接收相应上述第3请求帧的第3应答帧的第2接收部。将还包含上述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上述第3请求帧,从上述第3应答帧的传输时间开始,在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后,传输到上述目标站。
14.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同步传输用的中继站,包括从目标站接收包含第1应答帧的第1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请求帧的第1接收部;在上述第1传输时间,将上述第1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1传输部;以及从上述目标站接收第2请求帧的第2传输部,其中,上述第2请求帧包含上述中继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一电波延时及源站与上述目标站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继站,还包括利用还包含第2应答帧的第2传输时间信息的上述第2请求帧,从上述第2传输时间开始,在已设定的时间后,将上述第2应答帧传输到上述目标站的第3传输部,其中,上述已设定的时间为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补正数据传输时间或频率偏移量的同步控制方法及平台。本发明的一种协同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用的第1终端的同步控制方法,包括将包含第1及第2应答帧的传输时间信息的第1及第2请求帧分别传输到第2终端及第3终端的阶段;从上述第2终端及上述第3终端接收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阶段;利用上述第1及第2应答帧的接收时间,推定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2终端之间的第1电波延时及上述第1终端与上述第3终端之间的第2电波延时的阶段;以及将包含上述第1电波延时与上述第2电波延时的延时差信息的第3请求帧传输到上述第2终端的阶段。
文档编号H04B7/26GK102598812SQ20108004820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丁铉奎, 张甲石, 权亨晋, 李禹容, 陈成根 申请人: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