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773240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两种音频插头标准分别是OMTP (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开放式移动终端平台)标准和美国标准。OMTP标准以及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如图I所示,其中左侧为OMPT标准插头,其包括LSPKR、RSPKR、MIC、GND共4个极(pole,引脚)。右侧为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其包括L SPKR、RSPKR、GND、MIC共4个极。由于这两种不同标准的存在,导致采用一种标准的音频系统只能使用与该标准相应的标准的音频插头,这导致应用的局限。例如,为某些国家或地区制造的音频系统采用美国标准,而为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制造的音频系统采用OMTP标准,这对于制造者来说会增加制造成本,对于终端用户来说,也很不方便,例如,可能需要采用O欧姆电阻重配置音频插头,否则只能是特定的耳机配备特定 的首频插头。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两种不同的标准间通用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能够根据媒体流插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使媒体流插头和与其连接的媒体流系统能够相匹配。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能够根据媒体流插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使媒体流插头与与其连接的媒体流系统能够相匹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连接的媒体流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切换单元,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媒体流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连接的媒体流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媒体流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了在不同标准的媒体流系统中能够通用两种不同标准的媒体流插头。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分别根据OMTP标准和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的示意图;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模块示意图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所检测的音频系统、音频插头的不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方法的部分流程图;以及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音频插头检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主要以音频插头和音频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连接的音频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切换单元,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音频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其中,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信号传输端包括用于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端和用于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端;所述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的第一接入状态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所述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的第二接入状态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其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具体结构该图中未示出):第一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第二切换开关,包括分别与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电连接的第三切换端和第四切换端,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引脚经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二引脚经所述第四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二引脚经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引脚经所述第三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固定端,其连接至该检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固定端,其连接至该检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下,所述插头形成为符合OMTP标准的音频插头,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下,所述插头形成为符合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其中,所述检测切换装置还包括振荡器逻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振荡信号;切换使能定时(时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出振荡信号输出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是所述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所连接的用于使用该音频插头的音频系统中的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端为接地端,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阻抗值小于5欧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阻抗值小于200毫欧姆。图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所检测的音频系统、音频插头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包括振荡器逻辑单元、检测单元、切换使能定时单元、以及切换单元,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EN 为使能引脚,其与左侧的基带处理器的GPIO引脚相连,根据基带处理器的GPIO引脚所输出的使能信号,使该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开始进行检测。CEXT引脚通过电容器连接至GND引脚。芯片上的GND和GNDA引脚为接地端。右侧的GND/MIC1和GND/MIC2是该装置的两个输入引脚,用于连接待检测的音频插头的引脚。图3中右侧示出了所连接的一音频插头,其包括LSPKR、RSPKR、MIC、GND共4个引脚,图中302表示该引脚可连接至音频插塞检测电路(图中未示出)。其中,检测单元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检测输入端,用于与图中右侧所示的音频插头的3极和4极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检测3极和4极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状态可包括浮置状态(OPEN);不带MIC(麦克)的状态,称为短路(short),请注意此处不同于通常所说的短路,只是用来表示引脚的一种连接状态;以及连接MIC和接地的状态),根据信号接入状态的不同来控制切换单元的切换动作。该检测单元与振荡器逻辑单元连接,振荡器逻辑单元又与切换使能定时单元连接。检测单元根据所检测的3极和4极的状态,发出相应控制信号给振荡器逻辑单元,该振荡器逻辑单元输出相应的振荡信号至切换使能定时(timing)单元,切换使能定时单元输出切换信号,使切换单元动作,从而将3极、4极分别与该芯片的MIC、GNDA引脚相连。图中左侧下方为一音频子系统,它就是要使用该音频插头的系统。其包括MIC偏置引脚和MIC引脚,其中MIC偏置引脚连接一外部电阻器,MIC引脚连接一外部电容器,该电容器与该电阻器的结点连接至该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的MIC引脚。下面进一步描述检测原理在接收到基带处理器的使能信号之后,该检测切换装置开始进行检测。首先检测GND/MIC1和GND/MIC2端是否连接了音频插头,其中,没有连接音频插头的状态称为浮置(float,或open),在连接了音频插头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确定其引脚状态。例如,这可以通过检测3极和4极之间的电压来实现。例如,可在GND/MIC1与VDD之间接通一内部或外部电阻,例如为40k左右,此时可测得GND/MIC1与GND/MIC2之间一电压值,根据该电压值大小可判断3极和4极之间的信号状态是否为开(open),或者称为浮置。此外,可根据3极和4极之间的电压来判断引脚3还是引脚4所接的是MIC。例如,可根据所测得的电源是接近或等于VDD,还是大约为0.7 (—般为0.4 1v左右)来判定。若测得某一引脚为不带MIC的音频插头,则此时状态为短路(short)。当然不限于采用上述测量电压的方式来测得3极和4极的信号接入状态,还可以根据其阻抗测得其状态,此处不再详述。此外,该装置此处示出的输入引脚为两个,显然也可以根据不用的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多个引脚。根据所检测的引脚状态,检测单元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振荡器逻辑单元、切换使能定时单元来驱动切换单元进行切换。在该实施例中,切换单元为两组切换开关Si和s2(例如,可以为交叉点开关(crosspoint switch)。其中,第一组切换开关包括一固定端,该固定端连接至该视频检测切换装置的一信号传输端;第一和第二切换端,分别连接至GND/MIC1和GND/MIC2。第二组切换开关包括一固定端,该固定端连接至该视频检测切换装置的另一信号输出端;第三和第四切换端,分别连接至GND/MIC1和GND/MIC2,其中,该第三和第四切换端分别与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电连接。例如,在检测到第一接入状态下,将来自GND/MIC1的第一接入信号经第一切换端连接至第一信号传输端(即MIC端),将来自GND/MIC2的第二接入信号经第四切换端连接至第二信号传输端(即GNDA端)。反之,在检测到第二接入状态下,将来自GND/MIC1的第一接入信号经第三切换端连接至第二信号传输端(即GNDA端),而将来自GND/MIC2的第二接入信号经第二切换端连接至第一信号传输端(即MIC端)。以此方式实现对不同信号的切换。可见,对于一音频系统来说,无论接入的音频插头属于美国标准还是OMTP标准,都可以使用。 该实施例中示出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包括振荡器逻辑单元、测单元和切换使能定时单元,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仅仅通过检测单元直接输出切换控制信号来控制切换单元的动作,而无需振荡器逻辑单元和切换使能定时单元。下面参照附图4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流程。图4是根据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音频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包括检测所连接的音频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音频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其中,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信号传输端包括用于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端和用于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的第一接入状态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的第二接入状态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时,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OMTP标准的音频插头,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先控制一振荡器逻辑单元,输出振荡信号;然后控制切换使能定时单元输出切换信号。其中,所述检测所连接的音频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包括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若所述多个引脚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模式。其中,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包括以下步骤延迟第一预定时间,对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进行多次采样;若采样结果均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状态;若采样结果中包含非浮置状态,则判断采样时间是否结束,若采样时间未结束,则继续采样以检测浮置状态;若采样结果中非浮置状态持续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则检测装置进入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其中,所述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中,根据采样结果,输出相应控制信号,使所述音频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其中,所述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包括检测出所述多个引脚连接的是带MIC的音频插头;以及检测设定的初始参数值和所述多个引脚的低频噪声的数量,若设定的初始参数值在预定时间内无变化或低频噪声的数量处于预定范围,则检测装置重新返回低功耗模式;若检测到低频噪声信号的数量处于预定范围之外,则判断出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 接入状态,将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其中,若所述初始值有变化,则检测高频信号,根据高频噪声数量确定是否存在噪声,若存在噪声则载入新值,并对低频信号进行计数,若低频信号数量处于预定范围,则检测装置重新返回低功耗模式;若低频值不是处于某一预定范围内,则判断出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将相应值加载到比较电路中,根据该加载值,输出控制信号。图5是根据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在该检测装置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开始对音频插头进行自动检测。基于所检测的接入信号,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切换单元的动作,将相应的极连接至音频系统。例如,对于手机用户,希望手机以较低的功耗进行工作,而根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使手机(MP3、MP4等等)以尽可能低的功耗工作。下面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检测流程。首先,开启检测电路;检测浮置状态,若检测到待检测端为浮置状态,则该装置进入低功耗模式,其时间为 tPOLE ;在检测单元中的一开关A状态为开(OPEN)的情况下,去抖动1ms ( S卩,该Ims时间为等待时间);在三个时刻进行采样(tSAMPLE表示时刻,分别为O. 5,0. 75,I. O);若三个采样状态都为浮置,则进入低功耗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关闭部分元器件);否则,查看是否该检测时间已经结束,若时间未到,则继续检测浮置状态。图中示出tDET/2为25ms,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这取决于设计的需要。其中,tDET为总检测时间,该检测时间可分为第一检测阶段和第二检测阶段,例如,对于设置tDET为50ms的情况,可以进行多个循环,其中每个循环时间为1ms。下面对上述的检测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在上述的检测过程中,首先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若所述多个引脚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模式。其中,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包括以下步骤延迟第一预定时间,对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进行多次采样;若采样结果均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状态;若采样结果中包含非浮置状态,则判断采样时间是否结束,若采样时间未结束,则继续采样检测浮置状态;若采样结果中非浮置状态达到预定时间,则检测装置进入后续采样阶段。所述后续采样阶段中,根据采样结果,输出相应控制信号,使所述音频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后续检测步骤如附图5左侧tDET/2 = 25ms框以下所示其中包括检测第4极(short,耳机不带MIC),内部开关A关闭,去抖动Ims,开始计时(最大值为MAX);内部比较电路的比较器设置初始值(A = COMl,B = COM2),根据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处理若值没有变化,则退出检测;若值有变化,则对高频进行检测和计数(计数值递增), 若存在噪声,则重置tDET/2,A和B中载入新值。记录低频信号值(计数值递增)。在最大检测时间内,若检测未完,则继续进行检测;若最大时间到,检测结束,此时判断低频计数值是否处于某一预定范围(如大于34,小于54)(此时可判断出是由于GSM噪声导致的错误),则检测装置重新返回低功耗模式;若低频值不是处于上述的某一预定范围内(此时可判断出是由于音频导致的错误),则判断出第4极为MIC+JfMIC+值加载到A、B中,清除GSM计数值。退出检测,根据该加载值,输出控制信号。注意I)在检测第4极的检测过程中,在每个时钟循环比较A、B ;2)基于typ振荡器,如果代码被写入,以便三次采样,时间为25次,则Ok。请不要在三次采样时间之间关闭检测,这将导致pop-n-click。如果tDET改变,则其仍将0K,以具有采样时间(以ms为单位)。3)当退出检测时,保存值C0M2(A,B),禁用检测,并将检查电路与MIC和GND开关隔离。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优点当检测到浮置时,设备将进入低功率模式(持续时间tPOLE);在tPOLE之后,设备会再次进行检测;如果再次检测到浮置,则继续低功率模式循环;如果该检测是长达25ms的非浮置,则设备移至检测的阶段2;如果不断地识别出浮置,则设备默认返回低功率状态;电路将采样状态与检测状态合并到一起,从而简化数字设计而对于模拟设计没有影响;该电路可以将浮置检测从15ms加速至2ms,并降低总浮置(floating)电流。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 MIC/GND交叉点开关示意图。该器件与本发明的器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没有检测或自动切换功能。以上以音频插头检测为例,描述了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和方法。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音频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和方法还可以适用于视频插头,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标准的音频系统中能够通用两种不同标准的音频插头,而且能够降低装置的功耗,同时降低系统编程、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连接的媒体流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 切换单元,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媒体流插头 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信号传输端包括用于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端和用于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端; 所述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的第一接入状态时,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 所述检测单元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的第二接入状态时,所述切换单元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 第二切换开关,包括分别与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电连接的第三切换端和第四切换端, 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引脚经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二引脚经所述第四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 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二引脚经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第一引脚经所述第三切换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固定端,其连接至该检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 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包括第二固定端,其连接至该检测切换装置的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端为接地端, 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的阻抗值小于5欧姆,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阻抗值小于200毫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媒体流插头为音频插头,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OMTP标准的音频插头,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切换单元还包括 振荡器逻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振荡信号; 切换使能定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输出的振荡信号输出切换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是所述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所连接的用于使用该媒体流插头的音频系统中的电路。
9.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连接的媒体流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 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媒体流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信号传输端包括用于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一信号传输端和用于与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端;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的第一接入状态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引脚处于接入第二信号且所述第二引脚处于接入第一信号的第二接入状态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将所述第一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端,将所述第二引脚连接到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OMTP标准的音频插头,在所述第二接入状态下,所述音频插头形成为符合美国标准的音频插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号先控制一振荡器逻辑单元,输出振荡信号;然后控制切换使能定时单元输出切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连接的媒体流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 若所述多个引脚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多个引脚是否为浮置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延迟第一预定时间,对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进行多次采样; 若采样结果均为浮置状态,则检测装置进入低功耗状态; 若采样结果中包含非浮置状态,则判断采样时间是否结束,若采样时间未结束,则继续采样以检测浮置状态; 若采样结果中非浮置状态持续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则检测装置进入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中,根据采样结果,输出相应控制信号,使所述媒体流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续非低功耗采样阶段包括检测出所述媒体流插头是带MIC的媒体流插头;以及 检测设定的初始参数值和所述多个引脚的低频噪声的数量,若设定的初始参数值在预定时间内无变化或低频噪声的数量处于预定范围,则检测装置重新返回低功耗模式;若检测到低频噪声信号的数量处于预定范围之外,则判断出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将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 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初始参数值有变化,则检测高频信号,根据高频噪声数量确定是否存在噪声,若存在噪声则载入新值,并对低频信号进行计数,若低频信号数量处于预定范围,则检测装置重新返回低功耗模式;若低频值不是处于某一预定范围内,则判断出所述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将相应值加载到比较电路中,根据该加载值,输出控制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及其方法,其中,该媒体流插头检测切换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连接的音频插头的多个引脚的信号接入状态,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切换单元,根据该控制信号,将所述音频插头的所述多个引脚分别切换至与其信号接入状态相对应的信号传输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同标准的音频系统中能够通用两种不同标准的音频插头。
文档编号H04R29/00GK102892065SQ2011102075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王一 申请人:飞兆半导体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