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

文档序号:774239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three-dimensional,简称为3D)显示器逐渐流行。3D影像显示技术分为戴眼镜式、裸眼式。3D戴眼镜式技术主要分为快门式与偏光式。在快门式与偏光式两者技术之间各有其优缺点,然而目前的3D戴眼镜式技术无法同时整合快门式与偏光式的优点。以快门式眼镜为例,其优点是可以维持解析度,但是缺点是价格贵、容易有闪烁现象、易受红外线干扰、以及3D显示的亮度低;以偏光式眼镜为例,其优点是价格便宜、不闪烁、不受红外线干扰以及3D显示的亮度高,但相较于快门式眼镜,其解析度仅为一半。传统的3D显示技术,在概念上把3D的每一影像数据视为独立的左眼视图或右眼视图,在播放时左右眼看到不同视角的影像,经大脑融合成具深度信息的3D影像,因此可以呈现一个立体视觉。目前的做法没有针对影像数据的内容进行最佳化,虽然现有做法较为简单,却造成快门眼镜有闪烁的问题,或是使偏光眼镜的解析度降低。一般而言,当前的设计都基于只有左眼视图以及右眼视图的两种状态。在播放的某一瞬间让观看者的左眼看到代表左眼视图的数据,而在播放的另一瞬间让观看者的右眼看到代表右眼视图的数据。大致上,单眼所接收到画面的频率是50Hz或60Hz。当画面更新频率不够快时,则有可能让观看者感到些许闪烁。因此,常有观看者在观看3D画面之后,感觉头晕或疲劳。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闪烁问题,又如何提升3D画质来避免观看者感到不舒服,这是一个有待克服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显示技术,原本用于三维显示的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是相关联于单眼(左眼或右眼),而经分析两者影像数据中的数据差异,产生与双眼相关联的第三状态,其中将第三状态的像素可于三维显示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双眼视觉。因此,此调整像素状态的技术可以避免闪烁现象而能够提升画质、亮度与解析度。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包括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一影像数据与一第二影像数据,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与所述第二影像数据中表示一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 (Zl)、P2(Z2),其中Zl、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所述第一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左眼视觉,所述第二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右眼视觉;分析像素Pl (Zl)与像素P2 (Z2),若像素Pl (Zl)与像素P2 (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 (Zl)修改为P1(Z3),或者将像素P2(Z2)修改为P2 (Z3),或者将像素Pl (Zl)、P2 (Z2)分别修改为Pl (Z3)、P2 (Z3),其中Z3表示为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本发明再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包括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一影像数据与一第二影像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与所述第二影像数据两者各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所述第一影像数据与所述第二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i,j,Zl)、P2(i,j,Z2),i、j为整数,I彡i彡M,且I彡j彡N,Z1、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所述第一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左眼视觉,所述第二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右眼视觉;以及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若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 (i,j,Zl)修改为Pl (i,j,Z3),或者将像素P2(i,j, Z2)修改为P2(i,j, Z3),或者将像素Pl(i,j, Zl)、P2(i,j, Z2)分别修改为Pl (i,j,Z3)、P2(i,」,23),其中23表示为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本发明再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 ,根据一二维深度数据的深度信息,决定是否将所述二维深度数据的二维画框中一对应像素直接转换为一第三状态的影像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状态的影像数据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以及若所述对应像素不属于所述第三状态,则根据所述二维深度数据的所述深度信息,将所述二维画框中所述对应像素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用于三维显示的一左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与一右眼视觉的影像数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三影像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影像数据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所述第三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表示为P3(i, j, Zl), i、j为整数,I彡i彡M,且I ^ j ^ N, Zl表示为第一状态;以及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2(i,j, Z2)与像素P3(i,j,Zl)的影像内容,若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所述临界值,则将像素P3(i,j, Zl)修改为P3(i,j, Z3)。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产生与双眼相关联的第三状态,其中第三状态的像素配置于经分析后的影像数据中。如此一来,于三维显示时可以避免闪烁现象,并且可以提升画质、亮度与解析度。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图I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整3D影像类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整3D信息类的方法流程图。图4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I步骤SllO所产生的多个影像数据示意图。图4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I步骤S120所产生的多个影像数据示意图。图5是调整左右的两影像数据示意图。图6是调整前后的两影像数据示意图。
图7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种方块转换成状态控制的示意图。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3D输出示意图。图11显示了预 定义法的输出示意图,将像素转成面结果。图1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栅式3D示意图。图1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3D显示架构图。图1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3D显示的数据面示意图。附图标记410 :第一影像数据420 :第二影像数据510、520、530 :影像数据组610 660:影像数据701,703,801,901 :方块1201 :光栅1203 :液晶显示层1301 :原始数据1303:异同分析器1305 :主动偏振器1307 :显示驱动器1309 :液晶显示层1311 :主动偏振层1313 1317 :控制单位Framel、Frame2 :影像数据L :左眼视觉L’ 第一影像数据R :右眼视觉R’ 第二影像数据S :双眼视觉S110、S120 :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各步骤S150、S160 :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各步骤S210 S250 3D影像类调整方法流程图各步骤S310 S350 3D信息类调整方法流程图各步骤S1010 S1040 :3D输出示意图各步骤Tl T3:时间点Zl、l :第一状态Z2、2 :第二状态Z3、3 :第三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在附图中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代表相同或类似部分。当前的三维(three-dimensional,简称为3D)影像原始数据可以区分为3D影像类以及3D信息类。所谓3D影像类的影像数据可以是全框(full frame)数据。所谓3D信息类的影像数据可以是蓝光光盘(Blu-ray)的3D内容,而此3D内容为多视角视频影像压缩(multiview video coding,简称为MVC)数据。此外,3D信息类的影像数据也可以是二维深度(2D+d印th)数据。因此,根据3D影像原始数据可以产生用于左/右眼视图的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其中左眼视图与右眼视图是相互独立的。有鉴于传统的3D显示技术中,每一影像数据的内容都是针对观看者的单眼,亦即影像数据为左眼视图的数据或右眼视图的数据,并没有双眼视图的数据。
_0] 定义三种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以像素为基础(pixel-based)的调整方法。首先定义三种状态的用途第一状态,像素内容为用来产生左眼视觉;第二状态,像素内容为用来产生右眼视觉;第三状态,像素内容为用来产生双眼视觉。以第三状态而言,其不同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能够同时呈现在观看者的左、右眼中。此外,在使用者的视觉中呈现第一至第三状态的方式可以间接地通过立体眼镜来进行。立体眼镜可以为主动型(active type)或被动型(passive type)眼镜,但不以此为限。图I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1A。于步骤S110,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中表示一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 (Zl)、P2(Z2),其中Zl、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所述第一状态的像素Pl (Zl)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左眼视觉,所述第二状态的像素P2(Z2)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右眼视觉。请注意,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可以定义为同一时间的左右眼数据,例如影像格式为TnB(top andbutton)、SbS(side-by-side);也可以定义为前后不同时间的左右眼数据,在此不特别限定。接着,于步骤S120,分析像素Pl (Zl)与像素P2 (Z2),若像素Pl (Zl)与像素P2(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 (Zl)修改为P1(Z3),或者将像素P2(Z2)修改为P2 (Z3),或者将像素Pl (Zl)、P2 (Z2)分别修改为Pl (Z3)、P2 (Z3),其中Z3表示为第三状态,所述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双眼视觉。兹再举一例做说明。图I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说明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1B。于步骤S150,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其中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两者各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 (i,j,Zl)、P2(i,j,Z2),i、j为整数,I < i SM,且I < j SN,Zl、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第一状态的像素Pl(i,j,Zl)可以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左眼视觉,第二状态的像素P2(i,j,Z2)可以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右眼视觉。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可以是于同一时间显示于显示器画面的左右眼数据。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 Z2)也可以是分别于前后不同时间显示于显示器画面的左右眼数据。接着,于步骤S160,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若像素Pl (i,j,Zl)与像素P2(i,j,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i, j,Zl)修改为Pl(i,j, Z3),或者将像素P2(i,j, Z2)修改为P2(i,j, Z3),或者将像素 Pl(i,j,Zl)、P2(i,j,Z2)分别修改为 Pl(i,j,Z3)、P2(i,j,Z3),其中 Z3 表示为第三状态,第三状态的像素可以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双眼视觉。影像原始数据可以适用于全框数据、蓝光光盘的多视角视频影像压缩(MVC)数据、或二维深度(2D+d印th)数据,但不以此为限。其中,MVC数据为一主影像的压缩数据与一副影像的压缩数据,由主影像的压缩数据可以产生完整左眼的二维影像,副影像必须利用主影像才能产生右眼的二维影像。在其他实施例中,二维深度数据会先转换成左眼影像数据、右眼影像数据后,才会依据左、右眼影像数据产生出第三状态Z3的影像数据。于本实施例中,二维深度数据的深度信息可以被分析,而根据二维深度数据的深度信息决定是否将二维深度数据的二维画框中对应像素直接转换为第三状态Z3。若所述对应像素不属于第 三状态Z3,则依据所述深度信息,将所述二维画框中此一对应像素的影像数据转换为一左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与一右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例如,若深度信息表示某一像素的深度属于一限定范围,或是在深度图(depthmap)中此一像素的灰阶值属于某一限定范围,则将二维画框中此一对应像素直接转换为第三状态Z3的影像数据。若在深度图(cbpth map)中此一像素的灰阶值不属于限定范围,则根据深度图中此一像素的深度数据(灰阶值)将二维画框中此一像素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用于三维显示的一左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与一右眼视觉的影像数据。因此,本实施例的影像原始数据可以先依照现有的转换格式来产生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关于调整3D影像类的方法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整3D影像类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2。基于图IA或图IB的实施例说明,于步骤S210,影像原始数据为全框数据时,可以产生左内容画面数据与右内容画面数据,其中左内容画面数据与右内容画面数据可以分别相当于图IA或图IB的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于步骤S220,可以运用异同分析器(similaritiesand dissimilarities analyzer)进行数据差异的分析,此异同分析器可以利用画面显示的缩放电路(scalar)或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来进行,或者以软件的方式配合计算电路来进行。于步骤S230,分析第一影像数据的像素Pl (Zl)与第二影像数据的像素P2(Z2),或是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 (i, j, Zl)与像素P2(i, j, 12)。若步骤S230分析像素Pl (Zl)与像素P2(Z2)两者像素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例如两者像素数据为相同),则进行步骤S240,以将像素Pl (Zl)修改为Pl (Z3),或者将像素P2(Z2)修改为?2(23),或者将像素?1(21)、?2(22)分别修改为Pl (Z3)、P2 (Z3)。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步骤S230分析像素Pl(i,j, Zl)与像素P2(i,j, 12)两者的像素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例如两者像素数据为相同),则进行步骤S240,以将像素Pl(i,j,Zl)修改为Pl (i,j,Z3),或者将像素 P2 (i,j,Z2)修改为 P2 (i,j,Z3),或者将像素 Pl (i,j,Zl)、P2 (i,j,Z2)分别修改为Pl (i,j, Z3)、P2(i,j, Z3)。若步骤S230分析两者同位址的像素数据为不相同(两者的像素数据差异大于临界值),则进入步骤S250,像素的状态维持在其原本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其中Zl Z3表示为第一至第三状态,而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双眼视觉。关于调整3D信息类的方法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调整3D信息类的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3。基于图IA或图IB的实施例说明,于步骤S310,影像原始数据可以为MVC数据或二维深度数据,先依照现有的转换格式产生出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于步骤S320,可以运用异同分析器进行数据差异的分析,此异同分析器可以利用画面显示的缩放电路或时序控制器来进行,或者以软件的方式配合计算电路来进行。于步骤S330,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若分析两者的数据差异为小于一临界值时,则进入步骤S340,将像素Pl (i,j,Zl)修改为Pl (i,j,Z3),或者将像素P2 (i,j,Z2)修改为P2 (i,j,Z3)。若分析两者的数据差异为超过临界值时,则进入步骤S350,像素的状态维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其中Zl Z3表示为第一至第三状态,而第三状态的像素可以用于播放时能够使观看者产生双眼视觉。关于三原色亮度单位
国际照明委员会(法语!CommissionInternationale de I' 6clairage,简称为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 lnm、435. 8nm,在颜色匹配实验中,当这三原色光的相对亮度比例为1.0000 4.5907 O. 0601时就能匹配出等能白光,所以CIE选取这一比例作为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量,S卩(R) : (G) : (B) = I : I : I。尽管这时三原色的亮度值并不等,但CIE却把每一原色的亮度值作为一个单位看待,所以色光加色法中,将红、绿、蓝三原色光等比例混合结果为白光,即(R)+ (G)+ (B) = (W)。关于色差值色差值(deltaE)通常还被用来描述人眼所能觉察的色彩和色调中的最微小差异。色差值可以规范出何者是人们感知内所能忍受的范围。一般来说,色差值位于3到6个单位之间变化是可以被接受的。不同色差值范围内的色彩效果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色差值=I. 6 3. 2个单位,人眼基本上是分辨不出色彩的差异;色差值=3. 2 6. 5个单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印刷师傅可以辨别其不同,对于多数人仍感到色彩是相同;色差值=
6.5 13个单位,色彩差别已经可以判别,但色调本身仍然相同;当色差值=13 25个单位,可以确认是不同的色调表现,却也可辨别出色彩的从属,色差值超过25个单位以上,则代表是另一种不同的颜色。关于临界值的范围第三状态可以是通过分析或检测的方式而得知数据是否差异。例如,原来位址的像素是否被更新内容或是维持,临界值的程度可以是灰阶变化值在特定灰阶范围。因此,分析像素Pl(i,j,Zl)与像素P2(i,j,Z2)的步骤中,若出现以下状况可以视为两者的数据差异为相同(1)当两像素的灰阶变化值小于10灰阶单位;(2)当两像素的亮度变化小于5个亮度单位;(3)当两像素的色差值小于I个色差值单位。请注意,本实施方式仅用来当作示范,也可以单纯设定其中一种状况,或是其中的两种状况,或是依设计需求来改变灰阶变化值、亮度变化值或色差值的限制范围,但不以此为限。关于以像素为基础的多个影像数据图4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IA步骤SllO所产生的多个影像数据示意图。请参照图4A。在此实施例中,为了示意各影像数据中的像素状态,以数字1、2、3来表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步骤SllO可以产生多个影像数据,例如第一影像数据410以及第二影像数据420。第一影像数据410的所有像素均为第一状态,也就是第一影像数据410为一纯左眼视图,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左眼视觉。第二影像数据420的所有像素均为第二状态,也就是第二影像数据420为一纯右眼视图,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右眼视觉。图4A所示第一影像数据410与第二影像数据420经由步骤S120分析后,像素矩阵中的部份像素可能会被修改为第三状态Z3。图4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图IA步骤S120所产生的多个影像数据示意图。请参照图4B,第一影像数据410的像素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第二影像数据420的像素具有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第三状态的像素内容能够同时呈现在观看者的左、右眼中。请注意,影像数据的像素矩阵与分布状态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当第一影像数据410的部分像素为第三状态时,第一影像数据410用于播放时为一双眼混合视图;或是当第二影像数据420的部分像素为第三状态时,第二影像数据420用于播放时为所述双眼混合视图。也就是说,图4B中标记为“I”的第一状态像素是用来产生左眼视觉(单眼视觉),标记为“2”的第二状态像素是用来产生右眼视觉(单眼视觉),而标记为“3”的第三状态像素是用来产生双眼视觉。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影像数据410或第二影像数据420的部分像素可以具有第三状态,因此双眼混合视图能够提升画质、亮度与解析度,可以避免或降低闪烁现象,使观看者在观看3D画面时感觉舒服。关于调整左右的两影像兹举一例作说明。当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为同一组画面的左眼视图、右眼视图,则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 (i,j,Zl)与像素P2(i,j,Z2)的做法相当于调整左右的两影像、或是调整右左的两影像。此外,调整左右的两影像可以如下实施例所述。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第三影像数据与第四影像数据,其中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为第一组左右眼影像数据,而第三影像数据与第四影像数据为第二组左右眼影像数据。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中表示一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 (Zl)、P2(Z2),其中Zl、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第三影像数据与第四影像数据中表示所述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3 (Zl)、P4 (Z2)。分析像素P3 (Zl)与像素P2 (Z2),若像素P2 (Z2)与像素P3 (Zl) 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临界值,则将像素P3 (Zl)修改为P3(Z3);或者分析像素P4(Z2)与像素Pl (Zl),若像素Pl (Zl)与像素P4(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临界值,则将像素P4 (Z2)修改为 P4(Z3)。图5是调整左右的两影像数据示意图。请参见图5。在此实施例中,以英文L’表示第一影像数据、R’表示第二影像数据,属于同一组的第一影像数据L’与第二影像数据R’可以提供观看者产生左眼视觉与右眼视觉,而使观看者觉得影像的立体感。图5所示各影像数据中以数字1、2、3来表示整体像素状态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经分析属于同一组的左眼影像数据L’与右眼影像数据R’后,可以产生一组影像数据。例如,分析图5所示第一组的影像数据L’与R’后,可以产生一组影像数据组510 ;分析第二组的影像数据L’与R’后,可以产生另一组影像数据组520;分析第三组的影像数据L’与R’后,可以产生第三组影像数据组530。以影像数据组510为例,经分析后的影像数据组510具有两个影像数据。影像数据组510中第一个(左边)影像数据是从图5所示第一个左眼影像数据L’转换而来,因此影像数据组510中第一个影像数据是混合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的次画框(sub-frame)。影像数据组510中第二个(右边)影像数据是从图5所示第一个右眼影像数据R’转换而来,因此影像数据组510中第二个影像数据是混合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的次画框(sub-frame)。每一组影像数据具有第三状态的像素,因此每一组影像数据于播放时为双眼混合视图。请注意,各组影像数据的状态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调整过后的影像数据用于播放时的可能形式,也可以是纯左眼视图与纯右眼视图的组合。关于调整前后的两影像兹再举一例作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分别代表不同时间的前后画面。前述分析相同坐标而不同时间点的像素Pl (Zl)与像素P2(Z2)的做法相当于调整前后的两影像。类似地,当第二影像数据为某一组画面,而第一影像数据代表次一组画面,则分析相同坐标而不同时间点的像素P2(Z2)与像素Pl (Zl)的做法也相当于调整前后的两影像。图6是调整前后的两影像数据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以英文L’表示左眼影像数据、R’表示右眼影像数据,属于同一组的左眼影像数据L’与右眼影像数据R’可以提供观·看者产生左眼视觉与右眼视觉,而使观看者觉得影像的立体感。图6所示各影像数据中以数字1、2、3来表示像素状态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经分析属不同时间的前后画面后,可以产生一组影像数据。所述前画面与后画面可以是属于同一组的左眼影像数据L’与右眼影像数据R’,也可以是属于不同组的右眼影像数据R’与左眼影像数据L’。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前画面与后画面可以是属于不同组的二个影像数据R’,也可以是属于不同组的二个左眼影像数据L’。例如,分析图6所示(从左边数来)第一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与第二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 )后,可以产生影像数据610与620。影像数据610是从图6所示第一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转换而来,因此影像数据610是混合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的次画框。影像数据620是从图6所示第二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 )转换而来,因此影像数据620是混合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的次画框。分析图6所示第二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 )与第三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后,可以产生影像数据630。影像数据630是从图6所示第三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转换而来,因此影像数据630是混合第一状态与第三状态的次画框。以此类推,影像数据640是在分析第三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与第四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后,从第四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转换而来;影像数据650是在分析第四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与第五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后,从第五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 )转换而来;影像数据660是在分析第五个菱形框(左眼影像数据L’)与第六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后,从第六个菱形框(右眼影像数据R’ )转换而来。图6显示了多个影像数据610 660,每两个影像数据可以为一组影像数据。图示编号610与620可以为第一组影像数据,图示编号630与640可以为第二组影像数据,图示编号650与660可以为第三组影像数据。其中图示编号620、640、660为经过左右调整的影像数据,而图示编号610、630、650为经过前后调整的影像数据。请注意,本实施例仅用来说明影像数据的调整方式可以左右为一组、或前后为一组、或前述两种的组合。其中,前后为一组的运算速度比起左右为一组的运算速度较快。因此,调整前后的两影像可以更容易得到如图4B的第三状态的技术效果。 关于调整左右的两影像以及前后的两影像
若考虑到处理左右的两影像以及前后的两影像,调整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三影像数据,其中第三影像数据同样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第三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表示为P3(i, j,Zl),i、j为整数,1 ^ i ^ Μ,且I < j < N,Zl表示为第一状态;以及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2(i,j, Z2)与像素P3(i,j,Zl)的影像内容,若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3 (i,j,Zl)修改为P3 (i,j,Z3),而经分析与调整过后的第三影像数据具有第三状态。
关于像素P2(i,j, Z2)与像素P3(i,j, Zl)两者的数据差异的临界值范围分析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的步骤中,若出现以下状况可以视为两者的数据差异为相同(1)当两像素的灰阶变化值小于10灰阶单位;(2)当两像素的亮度变化小于5个亮度单位;(3)当两像素的色差值小于I个色差值单位。请注意,本实施方式仅用来当作示范,也可以单纯设定其中一种状况,或是其中的两种状况,或是依设计需求来改变灰阶变化值、亮度变化值或色差值的限制范围,但不以此为限。请再参照图6。在此实施例中,图示编号620、640、660为经过左右调整的影像数据,图示编号630、650为经过前后调整的影像数据。由于考虑到调整左右的两影像以及前后的两影像,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可以分别为同一组画面的左眼视图、右眼视图,而第三影像数据为下一组画面的左眼视图,此时,分析像素Pl (i,j,Zl)与像素P2(i,j,Z2)的做法相当于调整左右的两影像,而分析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的做法相当于调整前后的两影像。类似地,第一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可以分别为同一组画面的右眼视图、左眼视图,而第三影像数据为下一组画面的右眼视图,因此分析像素Pl (i,j,Zl)与像素P2 (i,j,Z2)的做法可以产生调整右左的两影像效果,而分析像素P2(i,j, Z2)与像素P3(i,j, Zl)的做法可以产生调整前后的两影像效果。关于其他变化的调整方式像素为基础的调整方法中,除了灰阶不变者、两像素的灰阶变化值小于10阶以内(例如为6阶),也可在三个图框范围内的灰阶变化总值小于10阶,将像素设为第三状态。因此,举凡利用影像变化值本身或至少于三个影像变画质的演算皆可决定第三状态。对于3D信息类调整可以通过特定的深度演算法或预先比较法来转换出带有第一 第二状态的3D影像。深度信息法平面中特定深度值的区域被定义成第三状态,其余依序为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或者是特定范围(深度阶小于10阶)。预先比较法将各点影像载入深度数据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影像变化值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灰阶值在10阶单位以内;亮度值小于5个亮度单位;色差值小于I个色差值单位),皆可进入第三状态。详细做法可参照图2,关于3D影像类的异同分析器。对于3D信息类的异同分析器或深度转状态的转换器(cbpth-to-statetransfer)的转换法,可以采取深度信息法(depth data method)与预先比较法(pre-loadpixel comparison) 0其中深度信息法是根据2D影像数据与深度数据,比较之后产生具有第三状态的深度数据。预先比较法根据2D影像数据与深度数据,产生具有第三状态的左影像数据(第一影像数据)与右影像数据(第二影像数据)。
关于3D中第三状态的显示处理方式经分析与调整过后的影像数据将可以对应到不同的3D显示器与显示技术。每个影像数据的像素内容可能带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或第三状态。输出方式可以有两种作法,分别为预定义法与直接分析法。预定义法当某一像素表示为Pixel (R,G,B)时,可以将此像素的内容与状态表示为 Pixel (R, G, B, StateX),其中的状态 StateX = I 或 2 或 3。直接分析法Block(N) = StateX,其中的状态StateX = I或2或3,并且调整后的像素Pixel”(R,G,B)。多个空间位置的像素群可以组成一个方块(block),所以在方块中可以先采取预定义法将多个Pixel (R,G,B,StateX)进行调整,再进行转换而成。整体方块状态的决定可以通过方块中各像素的平均或通过空间与比例的分析,也可以类似于异同分析器的分析方式向前后时间的图框中计算相对应的像素状态。
以经分析与调整过后的影像数据可应用至偏光3D与裸视3D的技术。考虑到偏光极性的控制可能以多个像素的方块为一个控制单位,虽然一个方块有多个像素,但仅能选择其中一种像素状态来进行控制。图7 图9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种方块转换成状态控制的示意图。图7 图9中以数字I至3分别表示为不同像素的第一至第三状态。图7显示以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主要状态。方块可以由多个像素所构成。请参照图7上半部,当方块701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第一状态Zl时,方块701整体用以提供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主动偏振层(或可控制偏光层)中对应于方块701的控制单位会被驱动为第一状态(例如偏光方向为135° )。同理可推,当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第二状态Z2时,方块整体用以提供右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主动偏振层中对应于此方块的控制单位会被驱动为第二状态(例如偏光方向为45° )。请参照图7下半部,当方块703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第三状态Z3时,方块703整体用以提供双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主动偏振层中对应于此方块703的控制单位会被驱动为第三状态(例如偏光方向为90° )。因此,方块701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一状态Zl,而方块703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三状态Z3。图8显示了空间中间法。方块801可以由多个像素所构成。其中,当方块801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方块801整体用以提供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方块801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一状态Zl。相对应地,主动偏振层中对应于方块801的控制单位会被驱动为第一状态。同理可推,当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方块整体用以提供右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方块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二状态Z2;以及当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第三状态时,方块整体用以提供双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方块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三状态Z3。图9显示了状态法。请参照图9,方块901由多个像素所构成。其中,当方块901的所有像素中有至少一个像素为第一状态Zl时,方块901整体用以提供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方块901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一状态Zl。相对应地,主动偏振层中对应于方块901的控制单位会被驱动为第一状态。同理可推,当方块的所有像素中有至少一个像素为第二状态Z2时,方块整体用以提供右眼视觉至观看者,因此方块中所有像素的状态会被进一步修改为第二状态Z2。当方块的所有像素均为第三状态时,此方块整体用以提供双眼视觉至观看者。
另外,若为了用于强化3D的视觉效果可针对第三状态、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影像分别做微调。例如,针对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与第三状态的影像而选择套用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image profile)或是套用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像素的显示特性。上述像素的显示特性可以是亮度、对比与/或色彩饱和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可以调高第一状态像素与第二状态像素的对比与色彩饱和度,并降低其整体亮度;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可以提高第三状态像素的亮度。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3D输出示意图。于步骤S1010,以像素为基础来调整影像数据。于步骤S1020,判断像素是否为第三状态。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S1030,以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像素的显示特性,例如提高第三状态像素的亮度。若判断结果为非,则进入步骤S1040,以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像素的显示特性,例如调高第一状态像素与第二状态像素的对比与色彩饱和度,降低其整体亮度。请注意,本发明的输出方式不以此为限。例如,一般影项调整参数可以包含肤色、gamma、特定色轴等,针对影像的像素内容进行影像上的调变,用以改变红、绿、蓝三原色的对应值。 关于预定义法的输出图11显示了预定义法的输出示意图,将像素转成面结果。请参照图11。系统架构上可通过一转换器,再将各影像数据空间中各像素的状态StateX重新分出,以方便转成面结果。其中,影像数据Framel (X = O 1920, y = 01080, t = I);影像数据Frame2 (x =01920, y = O 1080, t = 2)。State (x, y, t) = X, X = 1/2/3。关于直接分析法的输出直接分析法Block(N) = StateX,其中的X = 1/2/3,并且调整后的像素Pixel”(R,G,B)。则将各方块的状态依序载入,若方块事先已经有定义好相对应位置,则无需转换器就可直接控制3D状态的控制单元。以各种3D技术而言,可以将结果送入位置转换器进行分析,并且将控制信号置入3D状态控制器,进而控制各像素。更甚者,若3D状态控制器在不同时间下的状态相同,可选择不输出,以加速系统反应速度及节省电力。关于以像素为基础的影像数据所搭配的3D模式(时序混合式)以像素为基础,并且第三状态混合于左右之外的被称为时序混合式。可应用在现今各种3D显示技术上,例如偏光眼镜3D技术、各种裸视3D技术,因此用途可以极为广泛。做法上可以略有不同。若假设第一影像数据为套入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的纯左影像或套入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的左影像。第二影像数据可以为套入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的纯右影像或套入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的右影像图1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栅式3D示意图。在时间点Tl,观看者的右眼与左眼可以通过光栅1201而分别见到液晶显示层1203中具有第一状态Zl的像素与具有第三状态Z3的像素。在时间点T2,观看者的右眼与左眼可以通过光栅1201而分别见到液晶显示层1203中具有第三状态Z3的像素与具有第二状态Z2的像素。在时间点T3,观看者的右眼与左眼可以通过光栅1201而分别见到液晶显示层1203中具有第一状态Zl的像素与具有第三状态Z3的像素。上述实施例的技术可以应用于裸眼3D的光栅或液晶镜片上。例如可实施在如AUO出品的超级3D的液晶镜片型式,通过搭配高速更新速度的显示器(更新频率大于100至120Hz)。对于裸眼3D技术而言,需要进行区域型(或像素型)的3D与2D的切换控制,AUO的萤幕内有部分区域可以显示成2D的技术。因此,可以将原有3D状态区域的左眼视图与右眼视图直接用于此区域的左眼视图与右眼视图,而把原本2D状态区域用于双眼混合视图即可。以像素为基础,经分析与调整过后的影像数据,相较于现有方式的解析度,可回复到接近完整地原有解析度(full native resolution),且另外一眼亮度从无提升到有,并还有机会增进画质。关于以像素为基础与显示器上的应用(时序混合式)以像素为基础的分析结果可应用于偏光3D与裸视3D的技术,并且目的有二,产生第三状态与提供影像内容。其中,偏光3D的技术,例如主动偏振器;与裸视3D的技术,例如光栅(barrier)与液晶镜片(liquid crystal lens,简称为 LC lens)
图1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3D显示架构图。请参照13,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为IXD)层1309所显示的影像经过主动偏振层1311而到达观看者,而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观看液晶显示层1309所显示的影像。在此假设偏光眼镜的左眼镜片的偏振方向为135°,而右眼镜片的偏振方向为45°。原始数据1301经由异同分析器1303的分析与调整之后,可以输出影像数据至显示驱动器1307,并输出像素状态至主动偏振器1305 (active polarizer) 0显示驱动器1307可以包含时序控制器、源极驱动器与栅极驱动器,但不以此为限。显示驱动器1307可以将影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输出至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层 1309 的对应像素位置上。主动偏振器1305可以控制主动偏振层1311的偏振方向,例如,设定控制单位1313的偏振方向为135°,使得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产生一左眼视觉L ;或是设定控制单位1315的偏振方向为90°,使得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产生一双眼视觉S ;或是设定控制单位1317的偏振方向为135°,使得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产生一左眼视觉L。因此,控制单位1313与1317的偏振光线可以穿透偏光眼镜的左眼镜片,而无法穿透右眼镜片(因为二者的偏振角度差为90° )。由于控制单位1315所射出偏振光线的偏振角度与左眼镜片的偏振角度相差45° ,而控制单位1315所射出偏振光线的偏振角度与右眼镜片的偏振角度亦相差45° ,因此控制单位1315的部分偏振光线可以穿透偏光眼镜的左眼镜片与右眼镜片。在显示下一个画面时,例如,可以设定控制单位1313与1317的偏振方向为45°,使得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产生右眼视觉R,且设定控制单位1315的偏振方向为90°,使得观看者通过偏光眼镜产生双眼视觉S。因此,控制单位1313与1317的偏振光线可以穿透偏光眼镜的右眼镜片,而无法穿透左眼镜片。控制单位1315的部分偏振光线可以穿透偏光眼镜的左眼镜片与右眼镜片。图1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3D显示的数据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4。所形成的影像数据中具有3D的像素状态,而影像数据中的三原色数据(红、绿、蓝)则提供3D影像的内容。凡技术中具有一可调变3D状态单元,例如3D状态控制器、主动偏振器、光栅或液晶镜片,此3D状态单元可产生光学性质上第一至第三状态的结果。当然,也可以运用至其他具有时序混合式特征的高速显示技术。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法,以独立的纯左眼视图与纯右眼视图为基础来产生双眼混合视图,可以产生与双眼相关联的第三状态,其中将第三状态的像素配置于经分析后的影像数据中,并且以多个影像数据的方式进行播放,可以进行立体视觉的呈现,并且可以应用在传统的偏光与快门眼镜。如此一来,此调整 像素状态的技术于三维显示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可以避免闪烁现象、提升画质、亮度与解析度。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包括 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一影像数据与一第二影像数据,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第二影像数据中表示一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 (Zl)、P2(Z2),其中Zl、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该第一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左眼视觉,该第二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右眼视觉;以及 分析像素Pl (Zl)与像素?2(22),若像素?1(21)与像素P2(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 (Zl)修改为Pl (Z3),或者将像素P2 (Z2)修改为P2 (Z3),或者将像素Pl (Zl)、P2 (Z2)分别修改为Pl (Z3)、P2 (Z3),其中Z3表示为第三状态,该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 其中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双眼视觉至观看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 其中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双眼视觉至观看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 其中当该第一方块的所有像素均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所有像素均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部分像素为该第一状态而其他像素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的部分像素为该第二状态而其他像素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临界值为10灰阶单位、5个亮度单位或者I个色差值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将该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三影像数据与一第四影像数据,其中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第二影像数据为一第一组左右眼影像数据,而该第三影像数据与该第四影像数据为一第二组左右眼影像数据,该第三影像数据与该第四影像数据中表示该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3(Z1)、P4(Z2);以及 分析像素P3 (Zl)与像素P2(Z2),若像素P2(Z2)与像素P3 (Zl)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该临界值,则将像素P3 (Zl)修改为P3(Z3);或者分析像素P4(Z2)与像素Pl (Zl),若像素Pl (Zl)与像素P4 (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该临界值,则将像素P4 (Z2)修改为P4 (Z3)。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判断像素是否为该第三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非,则以一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以及 当判断结果为是,则以一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
8.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包括 根据一二维深度数据的深度信息,决定是否将该二维深度数据的二维画框中一对应像素直接转换为一第三状态的影像数据,其中该第三状态的影像数据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以及 若该对应像素不属于该第三状态,则根据该二维深度数据的该深度信息,将该二维画框中该对应像素的影像数据转换为用于三维显示的一左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与一右眼视觉的影像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当该二维深度数据的深度图中该对应像素的灰阶属于一限定范围,则将该二维画框中该对应像素直接转换为该第三状态的影像数据;以及 当在该深度图中该对应像素的灰阶不属于该限定范围,则根据该深度图中该对应像素的灰阶值,将该二维画框中该对应像素的影像数据转换为该左眼视觉的影像数据与该右眼视觉的影像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判断像素是否为该第三状态,若判断结果为非则以一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以一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
11.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包括 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一影像数据与一第二影像数据,其中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第二影像数据两者各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第二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l(i,j,Zl)、P2(i,j, 12), i、j为整数,I彡i彡M,且I < j < N,Z1、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而该第一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左眼视觉,该第二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右眼视觉;以及 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l (i,j,Zl)与像素P2(i, j, Z2),若像素Pl (i,j,Zl)与像素P2(i,j,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l (i,j,Zl)修改为Pl (i,j,Z3),或者将像素 P2 (i,j,Z2)修改为 P2 (i,j,Z3),或者将像素 Pl (i,j,Zl)、P2 (i,j,Z2)分别修改为Pl (i,j,Z3)、P2(i,j, Z3),其中Z3表示为第三状态,该第三状态的像素用于播放时使得观看者产生一双眼视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 其中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的像素数量过半的状态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双眼视觉至观看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其中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中位于中心的像素的状态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双眼视觉至观看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定义一第一方块,该第一方块由多个像素所构成; 其中当该第一方块的所有像素均为该第一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所有像素均为该第二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当该第一方块的部分像素为该第一状态而其他像素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左眼视觉至观看者;以及当该第一方块的部分像素为该第二状态而其他像素为该第三状态时,该第一方块整体用以提供该右眼视觉至观看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临界值为10灰阶单位、5个亮度单位或者I个色差值单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将该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三影像数据,其中该第三影像数据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该第三影像数据中位置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表示为P3(i,j, Zl), i、j为整数,I彡i彡M,且I彡j彡N,Zl表示为第一状态;以及 分析位置同为第i列及第j行的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的影像内容,若像素P2(i,j,Z2)与像素P3(i,j,Zl)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该临界值,则将像素P3(i,j,Zl)修改为 P3(i,j,Z3)。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根据该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至少一第三影像数据,其中该至少一第三影像数据介于该第一影像数据与该第二影像数据之间,该第三影像数据具有M*N个像素的矩阵。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判断像素是否为该第三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非则以一第一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以及 当判断结果为是则以一第二影像调整数据组合来调整该像素的显示特性。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三维显示品质的方法。其包括将一影像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第一影像数据与一第二影像数据,第一影像数据与第二影像数据中表示一坐标的像素分别表示为P1(Z1)、P2(Z2),其中Z1、Z2分别表示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分析像素P1(Z1)与像素P2(Z2),若像素P1(Z1)与像素P2(Z2)两者的数据差异小于一临界值时,则将像素P1(Z1)修改为P1(Z3),或者将像素P2(Z2)修改为P2(Z3),或者将像素P1(Z1)、P2(Z2)分别修改为P1(Z3)、P2(Z3),其中Z3表示为第三状态。经分析后的影像数据可以避免闪烁现象而能够提升画质、亮度与解析度。
文档编号H04N13/00GK102917229SQ20111022084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
发明者柯杰斌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