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辐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6200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动辐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被动辐射器,特别有关一种扬声器的被动辐射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是通过振膜的振动产生声波,其主要是利用音圈通电后与磁体产生的互斥作用,来推动磁体前方的振膜,将振膜产生的声波向四周辐射出去。被动辐射器(passive radiator)俗称假喇叭,是扬声器不包含音圈及磁体的部分,因其不能承载电力而主动辐射声音,故称为被动辐射器。图1显示一种现有的扬声器的剖视图。如图所1示,扬声器10包含一盆架12、一磁体14、一导磁片142、一导磁轭铁143、一音圈16、一薄型振膜18及一悬边19。薄型振膜 18对应盆架12形成的开口而设置,悬边19设置于薄型振膜18的周缘,扬声器10通过磁体14、导磁片142及导磁轭铁143共同形成的磁场与音圈16互感产生的弹波101,来推动薄型振膜18振动而发出声音。图2显示一种现有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被动辐射器20为不包含音圈及磁体的部分,所述被动辐射器20在薄型振膜18下方设置有一配重部件17,用以强化扬声器的音质表现。然而,所述被动辐射器20在出产时即已规格化,无法满足使用者自主调整音质表现的需求。传统的扬声器受限于音箱容积或振膜面积的物理特性的影响,会使得声音的低频表现变差,有些声音产品虽能达致不错的低音效果,但缺乏自主调整音质的功能。因此,如何针对声音产品,特别是小体积的声音产品,提升其低音效果,同时让使用者自主调整音质,实为目前产业期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辐射器,以解决声音产品低音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辐射器,以让使用者能够自主调整音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动辐射器,包含一盆架,其开设有一盆架开口 ;一振膜,对应所述盆架开口设置于所述盆架上;以及一悬边,与所述振膜的外周缘相结合;其中所述振膜自一径向位置向一中心位置延伸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可抽换的配重部件。本实用新型因配置有可抽换的配重部件,藉此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辐射器与音圈及磁体单元结合形成的扬声器可让低音表现更为优异。而且,在相同的低音效能表现上,本实用新型也可减小原本需要的较大体积的音箱结构。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辐射器能够满足使用者对低音效果的不同需求。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0011]图1显示--种现有的扬声器的剖视图。[0012]图2显示--种现有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0013]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0014]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0015]10扬声器12盆雄[0016]14磁体16音圈[0017]17配重部件18薄型振膜[0018]19悬边20被动辐射器[0019]22盆雄25配重部件[0020]28振膜29悬边[0021]30被动辐射器40被动辐射器[0022]45配重部件101弹波[0023]142导磁盘143导磁轭铁[0024]201弹波221盆架开口[0025]222中心开口251重物[0026]252上盖253突出端[0027]255狭槽280容置腔[0028]283卡固槽284壁[0029]451重物453突出端[0030]455狭槽2511底面[0031]4511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30包含一盆架22、一振膜观、一悬边四及设置于所述振膜观上的一可抽换的配重部件25。盆架22是由有一定强度的结构物,作为连结振膜观、悬边四的整体支架。盆架22的一侧开设有一盆架开口 221,且于相对的另一侧开设有一中心开口 222。振膜28对应盆架开口 221设置于盆架22上,振膜28的尺寸及形状大致与盆架开221 相同,用以振动而发出声音。悬边四由具有一定回复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如布、PU塑胶、泡绵等等,用以结合振膜观的外周缘。盆架22的中心开口 222可供装配一音圈(未图示) 及一磁体单元(未图示),如不装设音圈及磁体单元,即形成被动辐射器30。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辐射器30是未置放磁回系统的不经由电能及磁能转换的电声器材,被动辐射器30乃采利用正常经过音讯播放机所发出的信号,经由功率扩大机将信号放大,驱动扬声器发出的声波推动,并经过速度越慢频率越低的物理定律,本实用新型即利用可抽换的配重部件25调整欲发出的频率声音的低频率点。可抽换的配重部件25设置于一容置腔观0内,容置腔280是由振膜28自一径向位置向一中心位置延伸而形成。如图3所示,振膜观在对应盆架22的中心开口 222处向下延伸形成U字型的容置腔观0,所述配重部件25基本上与容置腔观0的形状相同。在图 3所示的实施例中,配重部件25及容置腔280为一圆柱体,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配重部件25及容置腔280亦可为圆锥体或其他形状。配重部件25可影响振膜观的张力,此架构可使扬声器的低音表现更为优异。而且,配重部件25是可抽换的,如此使用者可视其所好更换配重物,以达不同程度的低音效果。请继续参阅图3,配重部件25包含一重物251及一上盖252,所述上盖252覆盖所述重物251的表面,上盖252用以固定重物251而不致于在搬动时掉落或与盆架22脱离,而且上盖252是设计成可抵压重物251,使得重物251与振膜观间的接触更为紧实。配重部件25的重物251具有一底面2511与振膜观贴合,且配重部件25基本上占据振膜观所形成的容置腔观0的所有空间,如此配重部件25能够更为有效地影响振膜观的张力。再者, 本实用新型中振膜观可采用不易形变的高强度结构体,而非一般以纸、薄型塑胶或布等低强度容易型变的振膜,而使得扬声器的低音表现更佳。在振膜观形成的容置腔280的一壁284上设置有一卡固机构,例如一卡固槽观3, 配重部件25的上盖252的侧缘具有一突出端253,上盖252的突出端253与所述卡固槽283 卡合,藉此配重部件25与振膜观互相固定,且与振膜观装配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卡固槽283与突出端253的卡合方式,亦可采用压合、扣合、嵌合或其他方式来将上盖 252与振膜观固定在一起。配重部件25的上盖25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狭槽255,用以方便施力取出或安设上盖252。当欲更换不同重量的重物251时,可于狭槽255处施力,旋转上盖252,使上盖252 的突出端253与容置腔观0的壁284上的卡固槽283分离,藉此取出上盖252来更换重物 251。更换重物252的后,同样于狭槽255处施力,旋转上盖252,使得上盖252的突出端253 嵌入卡固槽观3,藉此将上盖252固定。根据声学定律,当低频域的声音越低、越强到达一定程度时,整体的声音表现会更丰富。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辐射器利用其扬声器的声波推动,结合形成的扬声器可让低音表现更为优异,解决传统的声音产品低音不足的问题,而且在相同的低音效能表现上,本实用新型也可减小原本需要的较大体积的音箱结构。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被动辐射器的配重部件是为可抽换的,能够让使用者自主调整音质,满足使用者对低音效果的不同需求。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配重部件为上盖与重物结合成一体成型的结构。如图4所示,被动辐射器40的配重部件45包含一具有突出端 453的重物451,所述重物451具有一底面4511与由振膜28延伸形成的容置腔280贴合, 容置腔280的一壁284上设置有一卡固槽观3,重物451的突出端453与所述卡固槽283卡合。另外,配重部件45的重物45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狭槽455,其用以方便施力旋转取出或安设重物45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被动辐射器的配重部件为一体成型,具有结构上的完整性,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可避免上盖与重物碰撞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盆架,其开设有一盆架开口 ;一振膜,对应所述盆架开口设置于所述盆架上;以及一悬边,与所述振膜的外周缘相结合;其中所述振膜自一径向位置向一中心位置延伸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可抽换的配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包含一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具有一底面与所述振膜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更包含一上盖覆盖所述重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形成的容置腔的一壁上设置有一卡固机构,所述配重部件的上盖与所述卡固机构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的上盖具有一狭槽, 用以方便施力取出所述上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包含一具有突出端的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形成的容置腔的一壁上设置有一卡固槽,所述重物的突出端与所述卡固槽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基本上占据所述容置腔所有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件基本上与所述容置腔的形状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被动辐射器,包含一盆架,其开设有一盆架开口;一振膜,对应所述盆架开口设置于所述盆架上;以及一悬边,与所述振膜的外周缘相结合;其中所述振膜自一径向位置向一中心位置延伸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一可抽换的配重部件。所述被动辐射器能够提升声音产品的低音表现。
文档编号H04R9/06GK202135304SQ20112010603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林佑叡, 陳聖山 申请人: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