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602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之间的通讯装置,具体涉及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司乘人员间通话用的电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在铁路干线运行中,每个列车采用一台机车牵引有时往往满足不了运输的要求,就需要多机牵引,采用多机牵引可以使线路的通过能力大大增力口,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指标。在干线上对列车使用多机牵引时,可以由几名司机各操纵一台机车且各台机车相互配合,也可以将各台机车的电气线路通过机车两端的多芯电缆插头相互连接起来,由一名司机在一台机车上操纵多台机车(通常是操纵本台机车和另一台机车,共两台机车)。上述的后一种运行方式则为机车的重联运行方式,司机所在的那台机车称为本务机车,司机不在的机车称为重联机车;人们往往也将重联运行方式下的两台机车统称为重联机车。采用重联运行的方式,正常运行时两台机车同步运转,能够较好地发 挥机车功率;特别是在起动时,牵引力能得到较大的发挥。但是,若在运行中一台机车因故障跳闸,在故障消除后为使该机车恢复,有时须使另一台机车也要退电至起动初始状态,才能使故障机车恢复,这样就使全部机车都丧失了牵引力。因此,机车部件质量不高及工作不可靠的机车不宜进行重联运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在重联机车上设专人进行监视,发现故障时予以及时处理,并且重联机车的司乘人员间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因此确保各机车间的司乘人员的通信联络畅通就十分关键,对电话等通信装置的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由于铁路机车上的特殊性,对电话的抗噪声、抗震动等也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的电话系统,以保证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司乘人员间通信联络的畅通。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包括机车电话装置;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包括话机主机、送受话器和将话机主机与送受话器电连接在一起的电话线;所述的送受话器包括听筒外壳;所述的话机主机包括话机外壳;话机外壳具有话机面板;话机面板上设有与听筒外壳的上部形状相配合的听筒嵌槽,且在听筒嵌槽的前侧板上设有控制按钮孔;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重联电话线;所述的重联电话线包括贯穿在各个机车之间的一路重联主话线和以并联方式电连接在重联主话线上的2至5路重联支话线;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台数与重联支话线的路数相同。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还包括电路装置、电源输入插头CN3、第一控制开关K4和第一永磁铁;第一永磁铁固定在话机面板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上;送受话器还包括与第一永磁铁相吸的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位于听筒外壳上部的内腔中,且固定在听筒外壳的内壁上。[0007]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主体设置在话机外壳中;电路装置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l ;所述的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l均设置在话机外壳上;话机主机由其电路装置的电话线第一插座CNl通过电话线而与送受话器电连接;话机主机由其电路装置的重联话线插座CN5与相应一路的重联支话线电连接。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向外伸出话机外壳,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电源负极端;话机主机的第一控制开关K4为通话控制开关,设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控制按钮;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与电路装置的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二电源端与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路装置的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 关K4的控制按钮位于话机外壳的话机面板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的控制按钮孔处;当取下送受话器,则所述控制按钮在弹簧作用下由后向前伸出所述前侧板的控制按钮孔,使得第一控制开关K4导通;当挂上送受话器,则听筒外壳与控制按钮相接触,在第一永磁铁与第二永磁铁的相互吸引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将控制按钮压回所述前侧板的控制按钮孔中,使得第一控制开关K4断开。所述的电路装置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振铃电路、转换控制电路、振铃触发电路、通话电路和第二控制开关CM。整流滤波电路设有电源输入端、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和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即为电路装置的第二电源端;整流滤波电路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简称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正极VCC,整流滤波电路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简称为电源负极;所述电源负极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CM为振铃及通话转换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CM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控制按钮,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CM由其座体固定在话机外壳的面板上;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为手动控制按钮。振铃电路设有振铃主电路和稳压导通电路;振铃主电路设有电源端和控制端;稳压导通电路设有振铃信号输入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稳压导通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主电路的控制端电连接;振铃主电路的电源端即为电路装置的第一电源端。转换控制电路具有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和钳位电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设有电源端、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以及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电路的稳压导通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转换控制电路设有电源端、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和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电连接。[0015]钳位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钳位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钳位电路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所需电压值。振铃触发电路设有电源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振铃触发电路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振铃触发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转换控制电路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话电路设有音频信号输出端、拾音信号输入端、话音信号双向端和电源端;通话电路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通话电路的话音信号双向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具有4个接线端,其中,I号接线端为音频信号接线端,2号和3号接线端为拾音信号接线端,4号接线端为电源负极接线端;通话电路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音频信号接线端电连接;通话电路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2个拾音信号接线端对应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电源负极接线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 上述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转换控制电路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l、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 ;所述的转换控制电路的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包括第三继电器K3。所述的第一继电器Kl、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为单刀双掷开关继电器;第一继电器Kl、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具有I个线圈、I个动触头、2个静触头和相对应的5个接线端,2个静触头分为常闭静触头和常开静触头;5个接线端分别为I号、2号、5号、9号和10号接线端。各继电器Kl、K2、K3的2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一个接线端,且2号接线端均接电源负极;各继电器K1、K2、K3的9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且第一继电器Kl的9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9号接线端共线,共同作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电源端,第三继电器K3的9号接线端作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电源端。各继电器K1、K2、K3的5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动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I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2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共同构成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第三继电器K3的5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各继电器Kl、K2、K3的I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闭静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Kl的I号接线端接电源负极,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三继电器K3的I号接线端悬空。各继电器K1、K2、K3的10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开静触头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变压器Tl设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l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三继电器K3的10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钳位电路为稳压二极管D4 ;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为钳位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为钳位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振铃电路的稳压导通电路由二极管D1、电阻R22和稳压二极管D2依次串联构成,其中,二极管Dl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入端,二极管Dl的负极与电阻R2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2的稳压值大于钳位电路的稳压二极管D4的稳压 值。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通话电路包括耦合电容C6、滤波电路、阻抗网络、电解电容Cl、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以及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所述的滤波电路由电阻R3与电解电容C4串联构成,且电阻R3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电源负极,电阻R3和电解电容C4的公共接点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13脚VCC端电连接。所述的阻抗网络由电阻R4和电感L2串联构成,且阻抗网络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为通话电路35的电源端;耦合电容C6的一端为通话电路的话音信号双向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I脚LN端、耦合电容(C6)的另一端、阻抗网络的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滤波电路的电阻R3的另一端共线;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4脚QR端与电解电容Cl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l的负极为通话电路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7脚MIC+端和6脚MIC-端为通话电路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振铃触发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lO、集成时基电路NE555以及将集成时基电路NE555作为方波发生器使用而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3脚Q端与电解电容ClO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lO的负极为振铃触发电路的振铃信号输出端;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8脚VCC端为振铃触发电路的电源端。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振铃电路的振铃主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15、分压电路、三极管Al、集电极电阻R17、DC-DC升压电源模块T2、输出电路、电铃CN2、振铃集成电路KA2411以及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所述的分压电路由电阻R21与电阻R19串联构成;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5的正极电连接,且电阻R21与电解电容C15公共接点为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电解电容C15的负极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解电容C15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接电源负极;电阻R21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与三极管Al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的DC-DC升压电源模块T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具有2个接线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I脚为振铃主电路的电源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2脚接电源负极;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4脚接电源负极,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3脚与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集电极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Al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Al的发射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I脚VCC端电连接。所述的输出电路由电阻Rl5与电解电容C9串联构成,且电阻Rl5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9的负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9的正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8脚OUT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铃CN2的一端电连接,电铃CN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滤波主电路;整流滤波主电路由电感LI、电解电容C13和电容C14组成;电感LI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感LI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3的正极以及电容C14的一端共线,且该共线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正极VCC,电解电容C13的负极与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源负极。上述整流滤波电路还包括指示电路;指示电路由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的串联构成,且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感LI的作为整流滤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一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源负极。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与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相连的2个正极接插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电源输入插头CN3的2个正极接插脚分别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电连 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负极接插脚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在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电路与通话电路和钳位电路联系的第一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一状态为只能接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处于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处于将通话电路和钳位电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电路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所需电压值,故其它机车电话装置的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的控制端,而通话电路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从而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二状态为可进行通话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三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处于第二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三状态为向系统内的其它机车的机车电话装置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的电话系统适用于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是一种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确保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司乘人员间通信联络的畅通的电话系统。机车电话装置之间的连接采用对等网络,无需交换机等设备。(2)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与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相连的2个正极接插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则设置2个电源端,其中,电路装置的第一电源端直接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I个正极接插脚相连,电路装置的第二电源端则通过第一控制开关K4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另I个正极接插脚相连,因此,在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此时的第一控制开关K4和第二控制开关CM均处于断开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则处于只能接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也即电路装置只有振铃主电路处于得电的待机状态,电路装置的其余电路均处于失电的节能状态,其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电路与通话电路和钳位电路联系的第一模式。当本地机车电话装置由其重联话线插座CN5接收到其它机车电话装置的振铃呼叫信号时,该信号依次经过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电路的稳压导通电路后到达振铃主电路的控制端,使得振铃主电路导通而电铃响铃。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在本地司乘人员摘下听筒后,则变为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由于第一控制开关K4的导通,使得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处于可进行通话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一是使得电路装置的其余电路中的整流滤波电路、第二转换控制电路、通话电路和第二控制开关CM得电;二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仍保持第一模式不变;三是在第二转换控制电路得电后,由第一模式变为将通话电路和钳位电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电路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所需电压值,故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的控制端,使得振铃主电路的铃声停止,仍回到待机状态;而通话电路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也即由听筒进行通话的状态)。机车电话装置的第三状态用于发出振铃呼叫信号。当司乘人员摘下听筒后,机车电话装置进入第二状态,再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而导通第二控制开关CM后则进入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下,电路装置处于由其重联话线插座CN5向外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此时,电路装置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和振铃触发电路得电,第一转换控制电路得电后,由第一模式变为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从而将振铃触发电路所发出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向其它机车电话装置发出;此时的第二转换控制电路仍处于第二模式不变。司乘人员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按钮数秒钟后,抬起手指后则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机车电话装置由第三状态进入第二状态,从而可以与其它机车的司乘人员进行通话。若各个被叫方未及时摘下听筒,呼叫方可继续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数秒钟后再松开,一直等待被叫方拿起听筒进行通话后才不再断续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各方通话结束后,均应将听筒挂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各台机车电话装置又恢复至处于第一状态。(3)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中的通话电路,在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采用的集成电路为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该芯片的LN端(I脚)既是音频的输入输出端,同时又是该IC供电间接引入端,本电话系统的各机车电话装置之间所连接的是对等网络,并无交换机等设备,若直接在LN端加直流供电电源,通话时LN上的音频信号会通过供电电源的电容耦合被旁路掉,从而在听筒的受话器LSl上则听不到通话语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LN端与电源端之间串入一个简单的R4、L2阻抗网络,通过合理选择电感值和电阻值起到阻止音频信号短路的作用,且又不影响直流供电,巧妙地解决了供电和话音信号传输之间所存在的这一问题。(4)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中的通话电路,在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LN端之前设置了一只无极性的电容C6,对于话音信号中混杂的直流成分进行了隔离,解决了多机通讯的极性问题。(5)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中的振铃主电路,采用小型DC-DC集成模块升压,将电源输入插头接入的12V供电电压升压为直流24V的工作电压供振铃集成电路KA2411使用。(6)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为垂直放置,若采用一般勾挂方式,听筒在机车运行时因震动很容易脱落,为解决听筒悬挂不脱落,易拿易挂,适用于机车运行时剧烈震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磁吸式挂机方式,在听筒和话机面板上分别按 照极性相反的方式各设置一个环形高强磁性磁铁,同时话机开有方形嵌槽,通过磁吸和嵌入方式解决话筒因震动易脱落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为图I中电话系统的电路框图;图3为图2中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整流滤波电路和振铃电路、话机主机的电源输入插头CN3和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原理图;图4为图2中的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振铃触发电路、转换控制电路、第二控制开关CM和重联话线插座CN5的电原理图;还表示了重联电话线的重联主话线与重联支话线的连接关系、重联支话线的重联话线插头CN55与机车电话装置的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重联话线插座CN5的连接关系;图中标号为BB的连接端与图3中的标号为BB的连接端相连;图5为图2中的机车电话装置的送受话器、话机主机的电话线第一插座CNl以及话机主机的电路装置的通话电路的电原理图;图中标号为AA的连接端与图4中的标号为AA的连接端相连;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电话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的名称如下机车电话装置100,话机主机100a,话机外壳10,后座11,面板12,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第一永磁铁20,电路装置30,整流滤波电路31,振铃电路32,振铃主电路32-1,稳压导通电路32_2,转换控制电路33,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_2,钳位电路33-3,[0067]振铃触发电路34,通话电路35,重联话线插座CN5,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第二控制开关CM,控制按钮50 ;电源输入插头CN3,第一控制开关K4,控制按钮40,送受:话器100b,听筒外壳60,受:话器LSI,送话器MKl,·[0075]电话线100c,电话线第一插头CNll ;重联电话线200,重联主话线201,重联支话线202,重联话线插头CN5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中的围绕集成电路和有关器件的数字符号是集成电路或器件的管脚号,本实用新型文字描述部分的数字标号表示有关技术特征,这些数字标号与说明书附图中的其余的数字符号相对应。(实施例I)见图I及图2,本实施例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包括设于各机车的机车电话装置100以及连接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重联电话线200。重联电话线200包括贯穿在各个机车之间的一路重联主话线201和将相应一个机车电话装置100与重联主话线201相互电连接的数路重联支话线202。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数量通常为2至5个(本实施例为3个),机车电话装置100在每个机车上设置一个,重联支话线202的路数与机车电话装置100的个数相同。重联主话线201为一对设置在绝缘电缆套管中的双绞线,所述该对双绞线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其中一根绝缘铜导线为称为R线,另一根绝缘铜导线称为T线。各路重联支话线202包括重联话线插头CN55以及与重联主话线201的结构相同的一对设置在绝缘电缆套管中的双绞线,重联支话线202的双绞线中的称为T线的绝缘铜导线的一端电连接在重联主话线201的T线上,重联支话线202的双绞线的称为R线的绝缘铜导线电连接在重联主话线201的R线上,重联支话线202的R线和T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重联话线插头CN55的I脚和2脚上。见图2及图6,机车电话装置100包括话机主机100a、送受话器IOOb和电话线IOOc ;电话线IOOc将话机主机IOOa与送受话器IOOb电连接在一起。电话线IOOc由带套管的四芯绝缘铜线和电连接在四芯绝缘铜线两端的各一个电话线插头构成,2个电话线插头分为第一电话插头CNll和第二电话插头。送受话器IOOb俗称听筒,包括听筒外壳60、受话器LSI、送话器MK1、电话线第二插座和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受话器LSI、送话器MK1、电话线第二插座按照从上向下的次序依次设置在听筒外壳60中且固定连接在听筒外壳60的内壁上。其中,所述第二永磁铁为圆环状钕铁硼磁铁,第二永磁铁和受话器LSl位于听筒外壳60的上部,送话器MKl和电话线第二插座位于听筒外壳60的下部。电话线第二插座有4个接线端;受话器LSl电连接在电话线第二插座的I号接线端与4号接线端之间,送话器MKl电连接在电话线第二插座的2号接线端与3号接线端之间。电话线IOOc由四芯话线以及连接在四芯话线两端的电话线第一插头CNll和电话线第二插头构成;电话线IOOc由其电话线第二插头插入送受话器IOOb的电话线第二插座的插口中,从而使得电话线IOOc与送受话器IOOb电连接。话机主机IOOa包括话机外壳10、第一永磁铁20、电路装置30、电源输入插头CN3和第一控制开关K4。话机主机IOOa的话机外壳10由面板12从前向后固定连接在后座11上而构成。面板12上设有听筒嵌槽、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听筒嵌槽位于面板12的右上部,朝向前方设置,且与送受话器IOOb的听筒外壳6 0的上部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前后向设置的通孔,第一安装孔位于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上,第二安装孔位于面板12的左下部。话机主机IOOa的第一控制开关K4为通话控制开关,属于按钮开关。第一控制开关K4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控制按钮40。第一控制开关K4由其座体固定在话机外壳10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的后侧面上,通话控制开关K4的按钮40通过压缩弹簧弹性设置在所述座体上且能够相对于座体前后滑动,并且所述按钮40的前端对准第一安装孔。当摘下听筒时,通话控制开关K4的按钮40在弹簧的作用下,从第一安装孔向前伸出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从而使得通话控制开关K4由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也即固定在按钮40上的动触点与固定在座体上的静触点由分离状态变为相互接触状态;当挂上听筒时,听筒外壳60的上部的受话部与通话控制开关K4的按钮40相接触,并且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将该按钮40从伸出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的状态向后推至缩回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后的状态,从而使得通话控制开关K4由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话机主机IOOa的第一永磁铁20为圆环状钕铁硼磁铁,固定连接在话机外壳10的面板12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上,该第一永磁铁20的朝向前侧的极性与听筒的第二永磁铁的朝向后侧的极性相反。当将听筒(送受话器100b)挂上时,由于2块永磁铁的磁极之间的强吸引力,使得听筒的上部被牢牢吸引在话机外壳10的面板12的听筒嵌槽上,同时也将通话控制开关K4的按钮40压回,确保通话控制开关K4处于断开状态,能较好地适应车辆运行震动的场合而不脱开。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主体设置在话机外壳10中;电路装置30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l ;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l均固定在话机外壳10的后座11上。重联话线插座CN5有2个接线端,重联话线插座CN5的插口由重联电话线200的位于本机车内的一路重联支话线202的重联话线插头CN55插入,从而使得重联电话线200与本机车内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有4个接线端,电话线IOOc由其电话线第一插头CNll插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插口中,从而使得送受话器IOOb通过电话线IOOc与话机主机IOOa电连接。话机主机IOO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向外伸出话机外壳10,电源输入插头CN3具有3个接插脚,它们是2个正极接插脚(3脚和2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I脚)。使用时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的12V直流电源供电插座,且电源输入插头CN3的3脚和2脚分别与机车的12V直流电源供电插座的正极相连,电源输入插头CN3的I脚与机车的12V直流电源供电插座的负极相连。电源输入插头CN3还设有3个接线端,分别是与3脚相连的第一电源端、与2脚相连的第二电源端和与I脚相连的电源负极端。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与电路装置30的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二电源端与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路装置30的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电路装置30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31、振铃电路32、转换控制电路33、振铃触发电路34、通话电路35和第二控制开关CM。整流滤波电路31设有电源输入端、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端和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即为电路装置30的第二电源端;整流滤波电路31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端简称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整流滤波电路31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简称为电源负极,所述电源负极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CM为振铃及通话转换控制开关,属于船形开关(也称为翘板开关或跷板开关)。第二控制开关CM具有2个接线端和作为控制按钮50的船型按钮,所述的2个接线端分别为作为电源输入端的2号接线端和作为电源输出端的I号接线端。第二控 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为自恢复式手动控制按钮。第二控制开关CM由其座体固定在话机外壳10的面板12的后侧面上,且第二控制开关CM的船形按钮50由第二安装孔向前伸出话机外壳10的面板12。当按下船形按钮50的上下端的一端时,第二控制开关CM的动触点和静触点相接触,而使得第二控制开关CM处于接通状态;当松开手指,则船形按钮50在弹簧作用下位置复原,从而第二控制开关CM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相分离,而使得第二控制开关CM处于断开状态。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振铃电路32设有振铃主电路32-1和稳压导通电路32-2。振铃主电路32_1设有电源端和控制端;稳压导通电路32-2设有振铃信号输入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电连接;振铃主电路32-1的电源端即为电路装置30的第一电源端。转换控制电路33具有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_2和钳位电路33-3。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设有电源端、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2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设有电源端、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和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端电连接;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钳位电路33-3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钳位电路33-3的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钳位电路33-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振铃触发电路34设有电源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振铃触发电路34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振铃触发电路34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通话电路35设有音频信号输出端、拾音信号输入端、话音信号双向端和电源端;通话电路35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端电连接;通话电路35的话音信号双向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通话电路35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I号接线端电连接;通话电路35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分别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2号接线端和3号接线端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4号接线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此时的第一控制开关K4和第二控制开关CM均处于断开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则处于只能接 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也即电路装置30只有振铃主电路32-1处于得电的待机状态,电路装置30的其余电路均处于失电的节能状态,其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32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与通话电路35和钳位电路33_3联系的第一模式。当本地机车电话装置100由其重联话线插座CN5接收到其它机车电话装置100的振铃呼叫信号时,该信号依次经过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后到达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使得振铃主电路32-1导通而电铃CN2响铃。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100在本地司乘人员摘下听筒后,则变为处于第二状态。此时由于第一控制开关K4的导通,使得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处于可进行通话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一是使得电路装置30的其余电路中的整流滤波电路31、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通话电路35和第二控制开关CM得电;二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仍保持第一模式不变;三是在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得电后,由第一模式变为将通话电路35和钳位电路33-3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33-3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33-2所需电压值,故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33-3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使得振铃主电路32-1的铃声停止,仍回到待机状态;而通话电路35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100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也即由听筒进行通话的状态)。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用于发出振铃呼叫信号。当司乘人员摘下听筒后,机车电话装置100进入第二状态,再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而导通第二控制开关CM后则进入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下,电路装置30处于由其重联话线插座CN5向外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此时,电路装置30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触发电路34得电,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得电后,由第一模式变为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34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32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从而将振铃触发电路34所发出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向其它机车电话装置100发出;此时的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仍处于第二模式不变。司乘人员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数秒钟后,抬起手指后则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机车电话装置100由第三状态进入第二状态,从而可以与其它机车的司乘人员进行通话。若各个被叫方未及时摘下听筒,呼叫方可继续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数秒钟后再松开,一直等待被叫方拿起听筒进行通话后才不再断续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各方通话结束后,均应将听筒挂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各台机车电话装置100又恢复至处于第一状态。见图3,电路装置30的整流滤波电路31包括整流滤波主电路和指示电路。整流滤波主电路由电感LI、电解电容C13和电容C14组成。电感LI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电感LI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3的正极以及电容C14的一端共线,且该共线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端,电解电容C13的负极与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源负极。整流滤波电路31的指示电路由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的串联构成,且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感LI的作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的一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源负极。仍见图3,电路装置30的振铃电路32的振铃主电路32-1由电解电容C15、分压电路、三极管Al、集电极电阻Rl7、DC-DC升压电源模块T2、输出电路、电铃CN2、振铃集成电路KA2411以及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组成。上述分压电路由电阻R21与电阻Rl9串联构成;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l5的正极电连接,且电阻R21与电解电容C15公共接点为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电解电容C15的负极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解电容C15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接电源负极;电阻R21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与三极管Al的基极电连接。上述DC-DC升压电源模块T2为上海恒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2V/24V的DC-DC升压电源模块,DC-DC升压电源模块T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具有2个接线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I脚为振铃主电路32-1的电源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2脚接电源负极;DC_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4脚接电源负极,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3脚与集电极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集电极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Al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Al的发射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I脚VCC端电连接;三极管Al为NPN型开关三极管。上述输出电路由电阻R15与电解电容C9串联构成,且电阻R15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9的负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9的正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8脚OUT端电连接,电阻R15与另一端与电铃CN2的一端电连接,电铃CN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包括电阻R16、电阻R18、电阻R20、电容C16和电容C8。电阻R16与电容C16串联,且电阻R16的另一端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6脚HFO端电连接,电阻R16和电容C16的公共接点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7脚HFl端电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阻R18与电容C8串联,且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4脚LFO端电连接,电阻R18和电容C8的公共接点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3脚LFl端电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阻R20电连接在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2脚RSL端与电源负极之间。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5脚GND端接电源负极。[0111]仍见图3,电路装置30的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由二极管D1、电阻R22和稳压二极管D2依次串联构成,其中,二极管Dl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出入端,二极管Dl的负极与电阻R2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出端。见图4,电路装置30的振铃触发电路34由电解电容C10、集成时基电路NE555以及将集成时基电路NE555作为方波发生器使用而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组成。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3脚Q端(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lO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lO的负极为振铃触发电路34的振铃信号输出端;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8脚VCC端(正电源端)为振铃触发电路34的电源端。仍见图4,与集成时基电路NE555作为方波发生器使用而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包括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ll和电容C12。电阻R13、电阻R14和电容Cll依次串联,且电阻R13的另一端与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4脚R端(复位端)以及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8 脚VCC端共线,电阻R13和电阻R14的公共接点与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7脚DIS端(放电端)电连接,电阻R14和电容Cll的公共接点与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6脚THR端(阈值电压输入端)以及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2脚TRIG端(触发电压输入端)共线,电容Cl I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容C12连接在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5脚CVolt端(控制端)与电源负极之间。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I脚GND端(接地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见图5,电路装置30的通话电路35由耦合电容C6、滤波电路、阻抗网络、电解电容Cl、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以及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组成。所述的滤波电路由电阻R3与电解电容C4串联构成,且电阻R3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电源负极,电阻R3和电解电容C4的公共接点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13脚VCC端电连接。所述的阻抗网络由电阻R4和电感L2串联构成,且阻抗网络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为通话电路35的电源端;稱合电容C6的一端为通话电路35的话音信号双向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I脚LN端、耦合电容C6的另一端、阻抗网络的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滤波电路的电阻R3的另一端共线。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4脚QR端与电解电容Cl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l的负极为通话电路35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7脚MIC+端和6脚MIC-端为通话电路35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2、电容C3、电容C5、电容C17和电解电容C7。上述外围元器件按照图5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在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周围。见图4,电路装置30的转换控制电路33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由变压器Tl、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组成;转换控制电路33的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为第三继电器K3 ;钳位电路33-3为稳压二极管D4。上述第一继电器Kl、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为单刀双掷开关继电器;第一继电器Kl、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具有I个线圈、I个动触头、2个静触头和相对应的5个接线端,2个静触头分为常闭静触头和常开静触头;5个接线端分别为I号、2号、5号、9号和10号接线端。各继电器K1、K2、K3的2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一个接线端,且2号接线端均接电源负极;各继电器K1、K2、K3的9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且第一继电器Kl的9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9号接线端共线,共同作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电源端,第三继电器K3的9号接线端作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电源端。各继电器K1、K2、K3的5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动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I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2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共同构成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第三继电器K3的5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各继电器Kl、K2、K3的I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闭静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 Kl的I号接线端接电源负极,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 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三继电器K3的I号接线端悬空。各继电器Kl、K2、K3的10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开静触头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变压器Tl设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l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三继电器K3的10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钳位电路33-3的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为钳位电路33_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为钳位电路33-3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4的稳压值(12V)小于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的稳压二极管D2的稳压值(15V)。本实施例中,有关元器件的参数取值情况如下(I)各电阻阻值(单位欧姆)如下Rl 为 IOOkQ,R2 为 130k Q,R3 为 620 Q,R4 为 100 Q,R5 为 3. 9k Q,R6 为 510 Q,R7 为 68kQ,R8 为 390Q,R9 为 20Q,RlO 为 3. 6kQ,Rll 为 IOOkQ,R12 为 15kQ,R13 为Ik Q,R14 为 30k Q,R15 为 220 Q,R16 为 180k Q,R17 为 50 Q,R18 为 220k Q,R19 为 20k Q,R20 为 100k Q,R21 为 5k Q,R22 为 IOk Q,R23 为 2k Q,R14 为 30k Q,R15 为 220 Q,R16 为
180k Q o(2)各电容的参数如下Cl 为 100 u f/25V, C2 为 IOOpf,C3 为 I y f,C4 为 22 y f/25V, C5 为 IOOOpf,C6 为10 ii f,C7 为 4. 7 ii f/25V, C8 为 0. 22 y f, C9 为 10 y f/25V, CIO 为 22 y f/25V, Cl I 为 0. I y f,C12 为 0. I ii f,C13 为 47 ii f/25V, C14 为 0. 01 y f, C15 为 4. 7 y f/25V, C16 为 4700pf, C17为 IOOpf0(3)电感 LI 为 ImH ;电感 L2 为 100mH。(4)二极管Dl型号为IN4007 ;稳压二极管D2型号为IN4744A-15V ;稳压二极管D4型号 IN4742A-12V。(5)变压器Tl 220V/6V ;DC-DC升压电源模块T2为上海恒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C12V/DC24V电源模块。[0136]本实施例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本实施例的电话系统使用时的电源为直流12V。该12V直流电源由机车上通用供电电源IlOV通过开关电源降为12V而得到。本系统由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开关电源的供电插座而供机车电话装置100使用。欲通话时,作为呼叫方的位于一台机车中的司乘人员拿起设置在该机车中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送受话器100b,则使得话机主机IOOa的第一控制开关K4导通,而使得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整流滤波电路31得电,而在其电源正极VCC端输出12V直流电源。整流滤波电路31从其电源正极VCC端输出12V直流电源,则使电路装置30的状态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第二控制开关CM的2号接线端得电,而使得其处于等待按下控制按钮50而导通的待机状态。二是使得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9号接线端)得电,第三继电器K3的线圈得电则使得其动触头(5号接线端)由与常闭静触头(I号接线端)相接触变动为与常开静触头(10号接线端)相接触,也即第三继电器K3的连接于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的5号接线端由与自身的I号接线端相导通的悬空状态变为与自身的10号接线端相导通状态,从而可随时进行话音信号的传递。三是使得钳位电路33-3的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处于与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相接通状态,也即与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的二极管Dl的正极相接 通的状态,由于稳压二极管D4的稳压值(12V)低于稳压导通电路32-2的稳压二极管D2的稳压值(15V),若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所输出的信号为振铃信号,则该振铃信号被稳压二极管D4嵌位在12V,使得稳压二极管D2被截至。四是使得通话电路35通过其作为电源端的阻抗网络的电阻R4得电。呼叫方再按下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而使得振铃触发电路34以及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由各自的电源端得电并开始工作。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得电,则使得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的各自的动触头由与各自的常闭静触头相接触变动为与各自的常开静触头相接触,也即各自的5号接线端由与I号接线端相接通变为与10号接线端相接通。振铃触发电路34得电则由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3脚Q端输出方波脉冲信号,经过电解电容ClO去掉直流成分,输出的脉冲信号经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变压器Tl由6V升压至22V后,由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输出外机振铃信号比较电位,由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输出振铃呼叫信号依次经过重联话线插座CN5、重联话线插头CN55、重联支话线202而到达重联主话线201。重联主话线201则将该振铃呼叫信号同时输送至并联在重联主话线201上的其余重联支话线202,再依次经过相应的重联话线插头CN55和重联话线插座CN5而到达各被叫方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由于此时各被叫方的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处于常闭状态,故振铃呼叫信号由各被叫方的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输至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的二极管Dl的正极,再依次通过二极管Dl、电阻R22、稳压二极管D2、以及振铃主电路32_1的电阻R21输入到开关三极管Al的基极而导通三极管Al,使振铃主电路32-1的DC-DC升压电源模块T2输出的电压通过三极管Al输送至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I脚VCC端,从而振铃集成电路KA2411得电工作,并由其8脚OUT端输出振铃信号依次经过电解电容C9和电阻R15后输至电铃CN2,使得各被叫方的电铃CN2开始响铃。各响铃的任意一个被叫方拿起设置在各自所在机车中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送受话器IOOb后,则使得相应的话机主机IOOa的第一控制开关K4导通,电路装置30的整流滤波电路31得电,则使电路装置30的状态也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其中的第三继电器K3得电,则使得振铃电位下降,稳压二极管D2 (15V稳压管)截止,铃音自动中断,被叫方即可开始语音通话。若呼叫方此时仍保持第二控制开关CM处于导通状态,则由于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处于向外输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而无法进行语音通话。呼叫方此时应该操作控制按钮而将第二控制开关CM由接通状态变为断开状态,使得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的各自的5号接线端与I号接线端接通,从而可以进行相互通话。通话各方由各自的重联话线插座CN5以及各自的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将话音信号导入本机车电话装置100中,输入的话音信号再经过第三继电器K3的5号接线端和10号接线端后,由通话电路35的电容C6耦合以及阻抗网络匹配后输至通话芯片TEA1062的I脚,再由通话芯片TEA1062处理后,由4脚QR端输出音频信号至听筒IOOb的受话器LS1,而发出声音。本地通话方则同时可以通过发出声音,通过听筒IOOb的送话器MKl转变成音频信号输至通话芯片TEA1062的6脚MIC-端和I脚MIC+端,经过通话芯片TEA1062处理后,由其I脚LN端向外输出,依次经过电容C6、第三继电器K3的10号接线端和5号接线端、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和5号接线端后,输至重联话线插座CN5的2号接线端,再经过重联话线插头CN55的2号接线端后输至重联支话线202的T线,进而通过重联主话线201及各·重联支话线202的T线而输至其余各通话方的机车电话装置100。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包括机车电话装置(100);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包括话机主机(100a)、送受话器(100b)和将话机主机(100a)与送受话器(100b)电连接在一起的电话线(100c);所述的送受话器(IOOb)包括听筒外壳(60);所述的话机主机(IOOa)包括话机外壳(10);话机外壳(10)具有话机面板(12);话机面板(12)上设有与听筒外壳(60)的上部形状相配合的听筒嵌槽,且在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上设有控制按钮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重联电话线(200 );所述的重联电话线(200 )包括贯穿在各个机车之间的一路重联主话线(201)和以并联方式电连接在重联主话线(201)上的2至5路重联支话线(202);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台数与重联支话线(202)的路数相同; 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还包括电路装置(30)、电源输入插头(CN3)、第一控制开关(K4)和第一永磁铁(20);第一永磁铁(20)固定在话机面板(12)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上;送受话器(IOOb)还包括与第一永磁铁(20)相吸的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位于听筒外壳(60)上部的内腔中,且固定在听筒外壳(60)的内壁上; 话机主机(100a)的电路装置(30)的主体设置在话机外壳(10)中;电路装置(30)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1);所述的重联话线插座(CN5)和电话线第一插座(CNl)均设置在话机外壳(10)上;话机主机(100a)由其电路装置(30)的电话线第一插座(CNl)通过电话线(IOOc)而与送受话器(IOOb)电连接;话机主机(IOOa)由其电路装置(30)的重联话线插座(CN5)与相应一路的重联支话线(202)电连接; 话机主机(IOO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向外伸出话机外壳(10),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和电源负极端;话机主机(IOOa)的第一控制开关(K4)为通话控制开关,设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控制按钮(40);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与电路装置(30 )的第一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 )的第二电源端与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4)的电源输出端与电路装置(30)的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开关(K4)的控制按钮(40)位于话机外壳(10)的话机面板(12)的听筒嵌槽的前侧板(12-1)的控制按钮孔处;当取下送受话器(100b),则所述控制按钮(40)在弹簧作用下由后向前伸出所述前侧板(12-1)的控制按钮孔,使得第一控制开关(K4)导通;当挂上送受话器(100b),则听筒外壳(60)与控制按钮(40)相接触,在第一永磁铁(20)与第二永磁铁的相互吸引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而将控制按钮(40)压回所述前侧板(12-1)的控制按钮孔中,使得第一控制开关(K4)断开; 所述的电路装置(30)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31 )、振铃电路(32)、转换控制电路(33)、振铃触发电路(34)、通话电路(35)和第二控制开关(CM); 整流滤波电路(31)设有电源输入端、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和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即为电路装置(30)的第二电源端;整流滤波电路(31)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正极(VCC)简称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整流滤波电路(31)的稳压直流电源输出端负极简称为电源负极;所述电源负极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 第二控制开关(CM)为振铃及通话转换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CM)具有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和控制按钮(50),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入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CM)由其座体固定在话机外壳(10)的面板(12)上,第二控制开关(CM)的控制按钮(50)为手动控制按钮; 振铃电路(32)设有振铃主电路(32-1)和稳压导通电路(32-2);振铃主电路(32_1)设有电源端和控制端;稳压导通电路(32-2)设有振铃信号输入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电连接;振铃主电路(32-1)的电源端即为电路装置(30)的第一电源端; 转换控制电路(33)具有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和钳位电路(33-3);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设有电源端、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以及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与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设有电源端、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和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钳位电路(33-3)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钳位电路(33-3)的输入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钳位电路(33-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钳位电路(33-3)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32-2)所需电压值; 振铃触发电路(34)设有电源端和振铃信号输出端;振铃触发电路(34)的电源端与第二控制开关(CM)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振铃触发电路(34)的振铃信号输出端与转换控制电路(33)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2)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通话电路(35)设有音频信号输出端、拾音信号输入端、话音信号双向端和电源端;通话电路(35)的电源端与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电连接;通话电路(35)的话音信号双向端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具有4个接线端,其中,I号接线端为音频信号接线端,2号和3号接线端为拾音信号接线端,4号接线端为电源负极接线端;通话电路(35)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音频信号接线端电连接;通话电路(35)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与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2个拾音信号接线端对应电连接,电话线第一插座(CNl)的电源负极接线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转换控制电路(33)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包括变压器(Tl)、第一继电器(Kl)和第二继电器(K2);所述的转换控制电路(33)的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包括第三继电器(K3); 上述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为单刀双掷开关继电器;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第三继电器(K3)均具有I个线圈、I个动触头、2个静触头和相对应的5个接线端,2个静触头分为常闭静触头和常开静触头;5个接线端分别为I号、2号、5号、9号和10号接线端;各继电器(Kl、K2、K3)的2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一个接线端,且2号接线端均接电源负极;各继电器(Kl、K2、K3)的9号接线端为各自的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且第一继电器(Kl)的9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9号接线端共线,共同作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电源端,第三继电器(K3)的9号接线端作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电源端;各继电器(K1、K2、K3)的5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动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I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与重联话线插座(CN5)的2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一继电器(Kl)的5号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5号接线端共同构成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振铃信号双向及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第三继电器(K3)的5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一双向端; 各继电器(K1、K2、K3)的I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闭静触头电连接,并且第一继电器(Kl)的I号接线端接电源负极,第二继电器(K2)的I号接线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及本机振铃信号输出端;第三继电器(K3)的I号接线端悬空; 各继电器(K1、K2、K3)的10号接线端与各自的常开静触头电连接;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变压器(Tl)设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变压器(Tl)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为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的外机振铃信号输入端;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第一继电器(Kl)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变压器(Tl)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K2)的连接于常开静触头的10号接线端电连接;第三继电器(K3)的10号接线端为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的话音信号第二双向端; 钳位电路(33-3)为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为钳位电路(33_3)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为钳位电路(33-3)的输入端; 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振铃电路(32)的稳压导通电路(32-2)由二极管(D1)、电阻(R22)和稳压二极管(D2)依次串联构成,其中,二极管(Dl)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入端,二极管(Dl)的负极与电阻(R22)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电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为稳压导通电路(32-2)的振铃信号输出端;稳压二极管(D2)的稳压值大于钳位电路(33-3)的稳压二极管(D4)的稳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通话电路(35)包括耦合电容(C6)、滤波电路、阻抗网络、电解电容(Cl)、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以及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 所述的滤波电路由电阻(R3)与电解电容(C4)串联构成,且电阻(R3)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电源负极,电阻(R3)和电解电容(C4)的公共接点与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13脚VCC端电连接; 所述的阻抗网络由电阻(R4)和电感(L2)串联构成,且阻抗网络的电阻(R4)的另一端为通话电路(35)的电源端;耦合电容(C6)的一端为通话电路(35)的话音信号双向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I脚LN端、耦合电容(C6)的另一端、阻抗网络的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滤波电路的电阻(R3)的另一端共线;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4脚QR端与电解电容(Cl)的正极电连接,电解电容(Cl)的负极为通话电路(35)的音频信号输出端;语音通话芯片(TEA1062)的7脚MIC+端和6脚MIC-端为通话电路(35)的拾音信号输入端的2个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振铃触发电路(34)包括电解电容(C10)、集成时基电路(NE 555)以及将集成时基电路(NE555)作为方波发生器使用而相配合的外围元器件;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3脚Q端与电解电容(ClO)的正极相连,电解电容(ClO)的负极为振铃触发电路(34)的振铃信号输出端;集成时基电路(NE555)的8脚VCC端为振铃触发电路(34)的电源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振铃电路(32)的振铃主电路(32-1)包括电解电容(Cl5)、分压电路、三极管(Al)、集电极电阻(Rl7)、DC-DC升压电源模块(T2 )、输出电路、电铃(CN2 )、振铃集成电路(KA2411)以及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相配合的外围兀器件; 所述的分压电路由电阻(R21)与电阻(R19)串联构成;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5 )的正极电连接,且电阻(R21)与电解电容(C15 )公共接点为振铃主电路(32-1)的控制端;电解电容(C15)的负极与电阻(R19)的另一端电连接,且电解电容(C15)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接电源负极;电阻(R21)与电阻(R19)的公共接点与三极管(Al)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的DC-DC升压电源模块(T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具有2个接线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I脚为振铃主电路(32-1)的电源端,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入端的2脚接电源负极;DC_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4脚接电源负极,DC-DC升压电源模块(T2)的输出端的3脚与集电极电阻(Rl7)的一端电连接,集电极电阻(Rl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Al)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Al)的发射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I脚VCC端电连接; 所述的输出电路由电阻(R15)与电解电容(C9)串联构成,且电阻(R15)的一端与电解电容(C9)的负极电连接;电解电容(09)的正极与振铃集成电路(KA2411)的8脚OUT端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铃(CN2)的一端电连接,电铃(CN2)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整流滤波电路(31)包括整流滤波主电路;整流滤波主电路由电感(LI)、电解电容(C13 )和电容(C14)组成;电感(LI)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电感(LI)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3)的正极以及电容(C14)的一端共线,且该共线的一端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正极(VCC),电解电容(C13)的负极与电容(C14)的另一端电连接,且该公共接点即为电源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路装置(30)的整流滤波电路(31)还包括指示电路;指示电路由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串联构成,且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感(LI)的作为整流滤波电路(31)的电源输入端的一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源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I至5之一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100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与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相连的2个正极接插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电源输入插头(CN3)的2个正极接插脚分别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负极接插脚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100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100a)的电路装置(30)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 )与振铃电路(32 )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与通话电路(35)和钳位电路(33-3)联系的第一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为只能接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处于将通话电路(35 )和钳位电路(33-3 )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_1)和振铃电路(32)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33-3)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32-2)所需电压值,故其它机车电话装置的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33-3)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33-1)的控制端,而通话电路(35)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为可进行通话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34)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32)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第二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为向系统内的其它机车的机车电话装置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与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相连的2个正极接插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电源输入插头(CN3)的2个正极接插脚分别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负极接插脚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100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100a)的电路装置(30)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 )与振铃电路(32 )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与通话电路(35)和钳位电路(33-3)联系的第一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为只能接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处于将通话电路(35 )和钳位电路(33-3 )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_1)和振铃电路(32)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33-3)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32-2)所需电压值,故其它机车电话装置的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33-3)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33-1)的控制端,而通话电路(35)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为可进行通话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34)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32)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第二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为向系统内的其它机车的机车电话装置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话系统的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IOO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设有与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相连的2个正极接插脚和I个负极接插脚,电源输入插头(CN3)的2个正极接插脚分别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电连接,电源输入插头(CN3)的负极接插脚与电源输入插头(CN3)的电源负极端电连接;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话机主机(100a)的电源输入插头(CN3)插入机车供电系统的电源插座后,则处于三种状态的一种状态第一状态是听筒挂机状态,第二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断开的状态,第三种状态是听筒摘机且第二控制开关(CM)导通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一状态下,话机主机(100a)的电路装置(30)的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 )与振铃电路(32 )和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相接通的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隔断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和振铃电路(32 )与通话电路(35 )和钳位电路(33-3 )联系的第一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 )的第一状态为只能接收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第一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 )处于将通话电路(35 )和钳位电路(33-3 )与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_1)和振铃电路(32)接通的第二模式,此时,由于钳位电路(33-3)的稳压值小于导通稳压导通电路(32-2)所需电压值,故其它机车电话装置的振铃呼叫信号从钳位电路(33-3)旁路而不能到达振铃主电路(33-1)的控制端,而通话电路(35)则由于通过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接通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而处于可与其它机车的第二状态下的机车电话装置进行话音信号双向传输的状态,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二状态为可进行通话的状态; 在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下,第一转换控制电路(33-1)处于将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触发电路(34)相接通、且断开重联话线插座(CN5)与振铃电路(32)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之间的联系的第二模式,第二转换控制电路(33-2)处于第二模式,从而机车电话装置(100)的第三状态为向系统内的其它机车的机车电话装置发出振铃呼叫信号的状态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的电话系统,包括设于各机车的电话及连接各机车电话的重联电话线,电话包括话机本体、话筒、四个电话接口和电话电路;电话电路包括话机电源电路、振铃触发电路、振铃电路和通话电路;话机电源电路包括电源端口发光二极管以及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及话机电源输出端;振铃触发电路主要由NE555集成模块、变压器、开关继电器和若干电容电阻构成;通话电路主要由通话芯片TEA1062、电感、稳压二极管及若干电容、电阻构成;话机本体开有嵌槽,话筒及嵌槽内设有高强磁性磁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可保证重联运行方式下的机车司乘人员间通信联络的畅通。
文档编号H04M1/00GK202513957SQ2011205607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平 申请人: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