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及系统、GPRS服务支持节点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1463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及系统、GPRS服务支持节点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及系统、GPRS服务支持节点。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为了保存移动台(MS,MobileStation)的位置等信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组织引入了移动性管理(MM,MobilityManagement)的概念,用于MM的信息被保存在MM上下文中,由MS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支持节点(SGSN,ServingGPRSSupportNode;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来进行管理。其中,用于MM的信息包括用于描述MS的GPRS移动性管理活跃性的GPRS移动性管理(GMM)状态。GMM状态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分别为:未连接网络的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以及数据传输的状态。MS的GMM状态和SGSN中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应该保持一致,在不同的GMM状态下,MS和SGSN对网络资源的占用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介绍GPRS网络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网络中的各GMM状态。(一)在GPRS网络中,未连接网络的状态称为空闲(IDLE)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称为等待(STANDBY)状态,数据传输的状态称为准备(READY)状态。其中,在IDLE状态下,MS没有连接到网络,SGSN中没有关于该MS的位置和路由信息,此时网络不会对MS进行数据寻呼和数据传输;在STADNBY状态下,MS已经附着到GPRS网络,此时SGSN只知道MS所处的路由区,而不能精确到MS所在的小区,因此网络侧对MS的数据只能通过寻呼的方式下发,而且MS只有在执行路由区更新过程时才通知SGSN;在READY状态下,SGSN对MS的位置信息了解精确到了小区级别,此时SGSN不再通过寻呼的方式下发下行GPRS数据,而是直接传输到该MS所在的小区,而且MS执行小区更新过程以及路由区更新过程时都会通知SGSN。在GPRS网络中,MS的GMM状态的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SGSN中保存的MS的GMM状态的转换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1、当MS未完成GPRS附着过程时,MS一直处于IDLE状态;2、当MS完成GPRS附着过程时,MS由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3、MS以及SGSN中分别有一个READY定时器,记录MS不与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长度,每个MS都对应一个READY定时器时长,MS中存储有自身的READY定时器时长,SGSN中也存储有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这两个READY定时器时长应保持一致,READY定时器用于触发MS由READY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在READY状态下,若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由READY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4、在STANDBY状态下,如果MS向SGSN发送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LLCPDU,LogicalLinkControlProtocolDataUnit),则MS将其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如果SGSN收到MS发来的LLCPDU,则SGSN将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5、在READY状态下,MS完成GPRS去附着过程后,MS的GMM状态变更为IDLE状态,当SGSN收到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omeLocationRegister)发送来的取消定位消息时,将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变更为IDLE状态;6、在STANDBY状态下,SGSN启动移动可达(Mobile-Reachable)定时器来记录MS处于STANDBY状态的时间长度,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用于触发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IDLE状态,在STANDBY状态下,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SGSN会发起隐式去附着过程,SGSN将该MS的GMM状态变更为IDLE状态,若SGSN收到HLR发来的取消定位消息,则SGSN也会将该MS的GMM状态变更为IDLE状态。(二)在UMTS网络中,GMM状态被特别地称为分组移动性管理(PMM,PacketMobilityManagement)状态,其中,未连接网络的状态称为PMM-分离(DETACHED)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称为PMM-IDLE状态,数据传输的状态称为PMM-连接(CONNECTED)状态。其中,在PMM-DETACHED状态下,MS没有连接到网络,MS和SGSN之间没有信息交互,SGSN中没有关于该MS的位置和路由信息,对于SGSN来说,该MS是不可达的;在PMM-IDLE状态下,MS已经附着到网络,此时SGSN只知道该MS所处的路由区,网络侧对MS的数据只能通过寻呼的方式下发,而且MS只有在执行路由区更新过程时才通知SGSN;在PMM-CONNECTED状态下,MS和SGSN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PS,PacketSwitching)信令连接,SGSN对MS位置信息的了解精确到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级别,此时SGSN将下行GPRS数据直接传输到该MS所在的RNC。在UMTS网络中,MS的PMM状态的转换过程以及SGSN中保存的MS的PMM状态的转换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1、在MS未完成GPRS附着过程时,MS一直处于PMM-DETACHED状态;2、当MS完成GPRS附着过程时,MS和SGSN之间建立了一个PS信令连接,同时MS和SGSN将生成MM上下文,MS的PMM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3、MS以及SGSN中分别有一个T3319定时器,记录MS不与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长度,每个MS都对应一个T3319定时器时长,MS中存储有自身的T3319定时器时长,SGSN中也存储有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这两个T3319定时器时长应保持一致,MS的T3319定时器用于触发MS由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PMM-IDLE状态,在PMM-DETACHED状态下,若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变更为PMM-IDLE状态,此外,在PMM-DETACHED状态下,若完成了PS信令连接释放过程,则MS变更为PMM-IDLE状态;4、在PMM-CONNECTED状态下,当MS执行了GPRS去附着、路由区更新被拒绝、GPRS附着被拒绝时,PS信令连接以及MM上下文会被删除,同时MS的PMM状态变更为PMM-DETACHED状态;5、在PMM-IDLE状态下,若完成了PS信令连接建立操作,则MS的PMM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6、在PMM-IDLE状态下,如果MS在开机状态下直接拔电池或用户模块(例如用户身份模块(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或者全球用户识别(USIM,Universal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卡),则MS会发起隐式去附着流程,MS的PMM状态变更为PMM-DETACHED状态,在PMM-IDLE状态下,SGSN启动Mobile-Reachable定时器,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执行隐式去附着操作,删除MM上下文和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DataProtocol)上下文,MS的PMM状态变更为PMM-DETACHED状态。为了节约网络资源,3GPP规定在MS连接到网络后,如果一段时间不与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则将MS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其中,MS不与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时间长度由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来进行限定。其中,所有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均相同,所有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均相同,READY定时器时长的默认值为44秒,T3319定时器时长的默认值为30秒。现有技术中,SGSN只能通过附着成功消息或路由更新成功消息来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由上可见,现有技术中SGSN针对所有MS均配置相同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若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配置的过小,则某些经常使用业务的MS会频繁的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那么网络就会经常对这些MS发起寻呼,耗费了大量的网络处理资源,对网络带来较大的负荷;若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配置的过大,则某些很少使用业务的MS会经过较长的时间才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那么这些MS在不需要访问网络的情况下依然会较长时间的占用网络资源。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难以合理地配置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会导致耗费大量网络处理资源,对网络带来较大负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及系统、GPRS服务支持节点,用以合理地配置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以节省网络处理资源,减轻网络负荷。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确定移动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判断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PRS移动性管理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一种GPRS服务支持节点,包括:频繁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移动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配置条件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频繁度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用于在配置条件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PRS移动性管理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一种定时器时长配置系统,包括: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移动台MS,其中:所述SGSN,用于确定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判断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PRS移动性管理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所述MS,用于根据所述SGSN配置后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对自身保存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SGSN首先确定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然后在确定出的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时,根据确定出的频繁度对该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其中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地配置各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SGSN不再针对所有MS均配置相同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而是针对每个MS,分别根据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对该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因此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就与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对应,SGSN针对经常使用业务的MS(即访问网络频繁的MS)配置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与针对不经常使用业务的MS(即访问网络不频繁的MS)配置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不同,因此能够避免经常使用业务的MS频繁的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以及不经常使用业务的MS在不需要访问网络的情况下依然较长时间占用网络资源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处理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MS的GMM状态的转换过程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SGSN中保存的MS的GMM状态的转换过程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MS的PMM状态的转换过程以及SGSN中保存的MS的PMM状态的转换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SGSN根据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处于GPR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的次数,对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处于UMT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由PMM-IDLE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对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处于GPR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的时间长度,对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处于UMT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的时间长度,对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SGSN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流程图,其具体处理过程如下:步骤41,SGSN确定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本发明实施例一中,SGSN确定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下述两种:第一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SGSN获取MS在GMM状态为预设状态的规定时间长度内,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并将获取到的所述次数,确认为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其中,所述预设状态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或数据传输的状态,MS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越大,则表明该MS访问网络越频繁。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包括: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和/或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次数。也就是说,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可以只为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也可以只为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次数,还可以为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和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次数。为了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均以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为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为例来进行说明。第二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SGSN获取MS在GMM状态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之前,处于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时间长度,获取到的所述时间长度用于表征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其中,MS处于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时间长度越短,则表明该MS访问网络越频繁。其中,在GPRS网络中,未连接网络的状态称为IDLE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称为STANDBY状态,数据传输的状态称为READY状态,在UMTS网络中,未连接网络的状态称为PMM-DETACHED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称为PMM-IDLE状态,数据传输的状态称为PMM-CONNECTED状态。在上述第一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中,SGSN可以设置一个第三定时器(以下简称T1定时器)和一个计数器(以下简称Counter),将T1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预设的规定时间长度(如30分钟),Counter用于记录在T1定时器所限定的时长内,MS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以下简称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以下简称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若MS从未连接网络的状态(以下简称IDLE状态/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则SGSN启动T1定时器针对该MS进行计时,在该T1定时器所限定的时长(即上述规定时间长度)内,若MS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则该Counter针对该MS累积加一,若该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SGSN统计该Counter针对该MS的计数结果,统计出的计数结果即为MS在GMM状态为预设状态(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或数据传输的状态)的规定时间长度内,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的次数。在上述第二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中,SGSN将MS的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时,第二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确认为该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其中,第二定时器可以但不限于为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其中,MS的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的情况有下述两种:情况一:MS在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时,SGSN接收到MS发送的LLCPDU/服务请求,则将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情况二:MS在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时,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SGSN将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步骤42,判断步骤41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针对上述第一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SGSN将获取到的次数,确认为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然后SGSN判断获取到的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以及是否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若判断出获取到的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或者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则确认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否则确认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不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其中,预先针对Counter的计数结果设置次数上限阈值和次数下限阈值,用于限定是否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若SGSN统计得到的计数结果大于次数上限阈值或小于次数下限阈值,则确认满足配置条件,因此可以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若SGSN统计得到的计数结果不大于次数上限阈值,且不小于次数下限阈值,则确认不满足配置条件,因此不需要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针对上述第二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SGSN获取到的时间长度用于表征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SGSN判断获取到的时间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以及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若判断出获取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或者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则确认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否则确认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不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其中,预先针对第二定时器(以下简称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的计时长度设置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和时间长度上限阈值,用于限定是否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大于时间长度上限阈值或小于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则确认满足配置条件,因此可以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的计时长度不大于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不小于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则确认不满足配置条件,因此不需要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步骤43,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其中,上述第一定时器可以为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那么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即为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针对上述第一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若SGSN确认满足配置条件,则SGSN触发对第一定时器时长(以下简称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此时,若SGSN获取到的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则表明该MS在上述规定时间长度内与网络的交互比较频繁,需要适当增大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例如可以设置为5秒),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若SGSN获取到的次数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则表明该MS在上述规定时间长度内与网络的交互不频繁,需要适当缩短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例如可以设置为5秒),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此外,为了防止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过大或过小,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可以预先针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设置时长上限阈值和时长下限阈值,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修改不能超过这两个阈值。因此SGSN在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之前,可以先判断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步骤,否则,不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SGSN在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之前,还可以先判断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步骤,否则,不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若SGSN统计得到的计数结果大于次数上限阈值,且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若SGSN统计得到的计数结果小于次数下限阈值,且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针对上述第二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若SGSN确认满足配置条件,则SGSN触发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配置操作,由于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为MS处于不活跃状态的时间长度,因此,若SGSN获取到的上述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则表明该MS在上述规定时间长度内与网络的交互不频繁,需要适当减小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若SGSN获取到的上述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则表明该MS在上述规定时间长度内与网络的交互比较频繁,需要适当增大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此外,为了防止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过大或过小,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可以预先针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设置时长上限阈值和时长下限阈值,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修改不能超过这两个阈值。因此SGSN在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之前,可以先判断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步骤,否则,不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SGSN在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之前,还可以先判断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的步骤,否则,不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大于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的计时长度小于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针对上述第二种确定频繁度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SGSN可以实时监测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长度,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未超时,但是SGSN接收到MS发送的LLCPDU/服务请求,则MS的GMM状态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SGSN此时可以判断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以及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并进行后续的配置操作;此外,SGSN实时监测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长度时,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未超时,但是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MS的计时长度已经超过了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则SGSN可以进行后续的配置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一中,SGSN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时,可以先对自身保存的、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然后将配置后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通知给该MS,指示该MS对自身保存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其中,SGSN可以通过现网已有的信令或是专用信令,将配置后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通知给MS。现有技术中,SGSN只能通过附着成功消息或路由更新成功消息来对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因此可能出现配置不及时的问题。而本申请实施例一中,SGSN可以灵活的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动态配置,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配置不及时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配置灵活性。由上述处理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中,SGSN首先确定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然后在确定出的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时,根据确定出的频繁度对该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其中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能够合理地配置各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SGSN不再针对所有MS均配置相同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而是针对每个MS,分别根据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对该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因此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就与该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对应,SGSN针对经常使用业务的MS(即访问网络频繁的MS)配置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与针对不经常使用业务的MS(即访问网络不频繁的MS)配置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不同,因此能够避免经常使用业务的MS频繁的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以及不经常使用业务的MS在不需要访问网络的情况下依然较长时间占用网络资源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节省了网络处理资源,减轻了网络负荷。下面详细介绍SGSN根据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过程。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SGSN根据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51,MS处于IDLE状态/PMM-DETACHED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IDLE状态/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步骤52,SGSN激活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53,SGSN判断T1定时器是否针对该MS计时超时,若判断结果为是,则转至步骤54,若判断结果为否,则转至步骤57;步骤54,SGSN停止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以及停止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55,根据Counter的计数结果,对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步骤56,刷新T1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以及刷新Counter重新为该MS计数,然后转至步骤53;步骤57,若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未超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PDU,则SGSN刷新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步骤58,若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由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步骤59,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服务请求,则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且Counter针对该MS累积加一,然后转至步骤53。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处于GPR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的次数,对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61,MS处于IDLE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步骤62,SGSN激活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63,若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未超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则SGSN刷新READY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步骤64,若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由READY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步骤65,MS处于STANDBY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则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且Counter针对该MS累积加一,启动READY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步骤66,若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SGSN停止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以及停止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67,根据Counter的计数结果,对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表明MS与网络的交互比较频繁,需要适当增大READY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表明MS与网络的交互不频繁,需要适当减小READY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步骤68,MS将修改后的READY定时器时长通知给该MS,指示该MS对自身保存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然后刷新Counter重新针对该MS计数,刷新T1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处于UMT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由PMM-IDLE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的次数,对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71,MS处于PMM-DETACHED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步骤72,SGSN激活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激活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73,若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未超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PDU,则SGSN刷新T3319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步骤74,若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请求删除与SGSN之间的PS信令连接,在删除PS信令连接之后,MS由PMM-CONNECTED状态变更为PMM-IDLE状态;步骤75,MS处于PMM-IDLE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服务请求,则SGSN与MS之间建立起PS信令连接,MS由PMM-IDLE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且Counter针对该MS累积加一,启动T3319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步骤76,若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SGSN停止T1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以及停止Counter针对该MS计数;步骤77,根据Counter的计数结果,对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表明MS与网络的交互比较频繁,需要适当增大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如果Counter的计数结果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表明MS与网络的交互不频繁,需要适当减小T3319定时器时长,因此SGSN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步骤78,MS将修改后的T3319定时器时长通知给该MS,指示该MS对自身保存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然后刷新Counter重新针对该MS计数,刷新T1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实施例三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的时间长度,对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81,MS处于IDLE状态/PMM-DETACHED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IDLE状态/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步骤82,SGSN激活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初始化Mobile-Reachable定时器;步骤83,若READY定时器/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且SGSN未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PDU,则MS由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并激活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步骤84,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服务请求,则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且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步骤85,根据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对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时长。步骤86,刷新READY定时器时长/T3319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然后转至步骤83;步骤87,MS处于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时,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MS由STANDBY状态/PMM-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PMM-CONNECTED状态,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然后转至步骤85。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处于GPR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的时间长度,对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91,MS处于IDLE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IDLE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步骤92,SGSN激活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初始化Mobile-Reachable定时器;步骤93,若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未超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则SGSN刷新READY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步骤94,若READY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由READY状态变更为STANDBY状态,激活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步骤95,MS处于STANDBY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LLCPDU,则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且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刷新READY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SGSN根据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对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READY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步骤96,MS处于STANDBY状态时,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由STANDBY状态变更为READY状态,且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刷新READY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SGSN根据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对该MS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步骤97,MS将修改后的READY定时器时长通知给该MS,指示该MS对自身保存的READY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处于UMTS网络中时,SGSN根据MS处于STANDBY状态的时间长度,对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的流程示意图,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步骤101,MS处于PMM-DETACHED状态时,若附着成功并激活PDP上下文,则MS由PMM-DETACHED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步骤102,SGSN激活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初始化Mobile-Reachable定时器;步骤103,若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未超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PDU,则SGSN刷新T3319定时器重新为该MS计时;步骤104,若T3319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MS发起释放PS信令连接请求,在删除PS信令连接后,MS由PMM-CONNECTED状态变更为PMM-IDLE状态,激活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步骤105,MS处于PMM-IDLE状态时,SGSN接收到该MS发送的服务请求,则SGSN与MS之间建立起信令连接,MS由PMM-IDLE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且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刷新T3319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SGSN根据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对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具体的: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T3319定时器时长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如果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且该MS当前的T3319定时器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则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步骤106,MS处于PMM-IDLE状态时,若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超时,则SGSN与MS之间建立起信令连接,MS由PMM-IDLE状态变更为PMM-CONNECTED状态,且停止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计时,刷新T3319定时器重新针对该MS计时,SGSN根据Mobile-Reachable定时器针对该MS的计时长度,对该MS的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步骤107,MS将修改后的T3319定时器时长通知给该MS,指示该MS对自身保存的T3319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实施例四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四提出了一种SGSN,其结构如图11所示,包括:频繁度确定单元111,用于确定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配置条件判断单元112,用于判断频繁度确定单元111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用于在配置条件判断单元11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较佳地,频繁度确定单元111具体包括:次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MS在GMM状态为预设状态的规定时间长度内,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所述预设状态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或数据传输的状态;第一频繁度确认子单元,用于将次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次数,确认为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更佳地,配置条件判断单元112具体包括:次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次数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以及是否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第一配置条件确认子单元,用于在次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或者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时,确认所述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否则确认所述频繁度不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更佳地,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用于在次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上限阈值时,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以及在判断出所述次数小于预设的次数下限阈值时,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更佳地,所述SGSN还包括第一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之前,判断所述MS当前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用于在第一时长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的步骤;或者所述SGSN还包括第二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之前,判断所述MS当前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用于在第一时长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的步骤。较佳地,频繁度确定单元111具体包括: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MS在GMM状态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之前,处于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时间长度;第二频繁度确认子单元,用于将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所述时间长度表征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更佳地,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具体用于将MS的GMM状态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时第二定时器针对所述MS的计时长度,确认为所述MS处于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时间长度,所述第二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更佳地,配置条件判断单元112具体包括:时间长度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时间长度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以及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第二配置条件确认子单元,用于在时间长度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或者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时,确认所述频繁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否则确认所述频繁度不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更佳地,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具体用于在时间长度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上限阈值时,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以及在时间长度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时间长度获取子单元获取到的时间长度小于预设的时间长度下限阈值时,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更佳地,所述SGSN还包括第三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之前,判断所述MS当前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长下限阈值;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用于在第三时长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减小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的步骤;所述SGSN还包括第三时长判断子单元,用于在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之前,判断所述MS当前的第一定时器时长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长上限阈值;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用于在第三时长判断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基于预设的调整步长,增大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的步骤。较佳地,定时器时长配置单元113具体包括:定时器时长配置子单元,用于对所述SGSN保存的、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定时器时长通知子单元,用于将定时器时长配置子单元配置后的第一定时器时长通知给所述MS,指示所述MS对自身保存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实施例五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定时器时长配置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五提出了一种定时器时长配置系统,包括SGSN和MS,其中:所述SGSN,用于确定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判断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是否满足预设的配置条件,并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频繁度,对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第一定时器用于触发MS的GMM状态由数据传输的状态变更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所述MS,用于根据所述SGSN配置后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对自身保存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在SGSN对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后,MS进一步根据SGSN配置后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长,对自身保存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这样就能够使SGSN和MS中的第一定时器的时长保持一致,从而使MS的GMM状态和SGSN中保存的该MS的GMM状态保持一致。较佳地,所述MS在GMM状态为预设状态的规定时间长度内,在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和数据传输的状态之间变更的次数为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其中所述预设状态为附着到网络的状态或数据传输的状态;或者所述MS在GMM状态由附着到网络的状态变更为数据传输的状态之前,处于附着到网络的状态的时间长度用于表征所述MS访问网络的频繁度。较佳地,所述SGSN,具体用于对所述SGSN保存的、所述MS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配置,并将配置后的第一定时器时长通知给所述MS;所述MS,具体用于根据所述SGSN发送的第一定时器时长,对自身保存的第一定时器时长进行更新。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