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中频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2982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中频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L波段接收机的零中频接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接收机都采用中频率方案,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器后滤波器并变频到低中频,其最大的缺陷是需要选频组件和滤波器,其体积比较大,不利于接收机的小型化;同时对低中频的信号进行数字化也需要高速度的A/D转换芯片,高速的A/D功耗也比较高,不利于降低功耗。如果采用一般方式的零中频方案,则信号中的直流成分不能消除,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电容隔离直流,但是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又使信号不能真实传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L波段接收机存在体积大、功耗高、信号中的直流成分不能消除和直流成分漂移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耗低、不存在零中频方案直流成分不能消除和直流成分漂移等问题的零中频接收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零中频接收机,滤波器一 I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输入信号,其输出端顺次串接限幅器2、放大器3、滤波器二 4后与解调器5的输入端一相连接,解调器5通过1、Q通道连接A/D转换器6,A/D转换器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的输入端,处理器7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器5的输入端二,解调器5的输入端三连接本振输入11。本实用新型零中频接收机的有益效果:接收机的体积大大缩小,功耗也降低20%,解决了 一直捆扰零中频方案的直流问题和直流成分漂移的问题。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I滤波器一、2限幅器、3放大器、4滤波器二、5解调器、6 A/D转换器、7处理器、10反馈并控制、11本振输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零中频接收机,滤波器一 I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输入信号,其输出端顺次串接限幅器2、放大器3、滤波器二 4后与解调器5的输入端一相连接,解调器5通过1、Q通道连接A/D转换器6,A/D转换器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的输入端,处理器7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器5的输入端二,解调器5的输入端三连接本振输入11。[0013]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过限幅器,放大器和滤波器后进入解调芯片,然后使用双通道的低速A/D对1、Q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进入处理器,通过处理器进行计算后得到直流成分的大小,根据该直流成分进行反馈调整解调器的直流成分,使直流成分减小到O ;同时对该成分进行动态调整,降低温度漂移带来的直流成分。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零中频接收机,具有体积大大缩小、功耗低、解决了一直捆扰零中频方案的直流问题和直流成分漂移的问题等技术优点。
权利要求1.零中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滤波器一(I)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输入信号,其输出端顺次串接限幅器(2)、放大器(3)、滤波器二(4)后与解调器(5)的输入端一相连接,解调器(5)通过1、Q通道连接A/D转换器(6),A/D转换器(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的输入端,处理器(7)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器(5)的输入端二,解调器(5)的输入端三连接本振输入(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零中频接收机,涉及电子通信领域,旨在解决现有L波段接收机存在体积大、功耗高、信号中的直流成分不能消除和直流成分漂移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零中频接收机,滤波器一(1)的输入端连接外部输入信号,其输出端顺次串接限幅器(2)、放大器(3)、滤波器二(4)后与解调器(5)的输入端一相连接,解调器(5)通过I、Q通道连接A/D转换器(6),A/D转换器(6)的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的输入端,处理器(7)的输入端连接解调器(5)的输入端二,解调器(5)的输入端三连接本振输入(11)。
文档编号H04B1/30GK202978914SQ2012205750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
发明者谭尊林 申请人: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