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557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CDMA通信系统中,多个用户同时在相同的频段上进行通信,不同的用户用不同的码作为扩频码,该码就是用户的地址码。在现有的CDMA系统中大都采用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码来使用。由于伪随机序列具有很好的自相关特性,因此多径干扰得到了极大的抑制。在现有的CDMA通信系统中,如果需要高速传输数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增加调制阶数,第二种是采用多天线技术实现空分复用。然而在每比特能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低阶调制相比,闻阶调制的误比特率会大大升闻,因此闻阶调制在提闻系统有效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采用多天线技术可以实现空分复用,即在相同频段上同时传输多路数据而彼此间不相互干扰,理论上采用多天线技术可以实现的复用路数与天线数相等。但是多天线技术实现空分复用的前提是各个天线信道之间的相关性不能太强,因此终端的天线间距不能太小,限于目前移动终端体积有限,因此移动终端的天线数不可能太多,这就大大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多天线系统的接收机硬件实现较为复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能够用一根天线在同一频段采用低阶调制的方式同时传输多路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运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序列同时并行传输数据,在单位比特能量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比高阶调制更低的误码率,使得系统在高速传输数据的时候,性能也能很好的趋近香农界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发送端将扩频码通过不同次数的循环移位生成多路原始扩频码的循环移位序列,然后经过串并变换将所要发送的信息序列分为多路,将这多路数据分别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生成的新的序列进行扩频后叠加。接收端在进行解调后,分别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生成的新序列进行解扩,最后综合利用多路解扩的结果对多路数据进行联合判决。所述的扩频码为m序列。所述的循环移位,对于η位的m序列,共拥有η种循环移位的形式,可以指其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联合判决,需要首先用在无噪声情况下的解扩结果来绘制星座点,然后采用距离星座点的最小欧氏距离准则进行判决。对于k路复用,各路数据对应的扩频码分别为IVIii1,Ivnv1,其中序列Iivnvnv1都是原始扩频码Hici的循环移位形式,符号周期为T,那么对于数据(Sl,S2,…,Sm)所对应的星座点坐标可以表示为:
权利要求
1.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为 首先在发送端将扩频码通过不同次数的循环移位生成多路原始扩频码的循环移位序列,然后经过串并变换将所要发送的信息序列分为多路,将这多路数据分别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生成的新的序列进行扩频后叠加。接收端在进行解调后,分别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生成的新序列进行解扩,最后综合利用多路解扩的结果对多路数据进行联合判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频码为m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n位的m序列,共拥有n-1种循环移位的形式,所述的循环移位,可以指其中的任何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合判决,需要首先用在无噪声情况下的解扩结果来绘制星座点,然后采用距离星座点的最小欧氏距离准则进行判决。对于k路复用,各路数据对应的扩频码分别为Hl0, Hi1, tv-1V1,其中序列都是原始扩频码Hitl的循环移位形式,符号周期为T,那么对于数据(S1, S2,…,Sk^1)所对应的星座点坐标可以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路,对于n位的m序列可以为2 n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MA循环多路复用联合译码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特征为首先发送端将所用的扩频码进行循环移位,生成多种原始扩频码的循环移位序列,然后将所要发送的二进制信息序列通过串并变换分为多路,多路信息分别与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序列相乘后进行叠加。最后将叠加后的序列与调制载波相乘后进行发射。接收端在进行解调后,利用原始扩频码和其循环移位序列分别解扩,然后综合利用多路解扩的信息通过联合译码的方式运用最小欧氏距离原则同时恢复出多路信息。与多进制振幅调制相比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大大降低误码率。
文档编号H04L1/00GK103209052SQ2013100747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刘元安, 孔雪刚, 谢刚, 张贵, 刘凯明, 刘芳, 袁东明 申请人:北京邮电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