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9739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3GPP(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提出了在3GPP网络与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网络之间实现互操作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处在3GPP网络下的终端,当需要切换至WLAN网络时,整个网络切换过程对于3GPP网络和WLAN网络而言,都是独立的,当终端完成切换至WLAN网络后,即断开与3GPP网络的连接。而所谓“互操作”,即对于处在3GPP网络下的终端,希望在3GPP网络的协助下,帮助终端切换至WLAN网络,从而优化切换过程,使得缩短切换时间,提高切换成功率。然而,3GPP网络必须得到一部分终端在切换至WLAN网络的过程中的参数信息,并对该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后,才能够对其他类似的切换过程进行协助;但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提供类似的机制,能够使得3GPP网络得到终端在切换过程中的参数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使得终端可以将自身执行的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过程中的参数数据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利用该上报的参数数据来协助其他终端执行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同时,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记录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同时,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以及所述接入网结点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接入网结点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局域网,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无线局域网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终端直接发送、或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的转发等多种发送途径,从而即便某个设备出现异常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上报,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例如,是否是移动无线访问节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在执行所述接入操作之前,还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若能够接入,则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检测和判断,确定是否满足对WLAN网络的接入条件,若满足,才执行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从而避免盲目接入可能造成的电量损耗、服务质量差以及安全性问题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在接收到一次或多次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或所述终端在没有接收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就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是在接收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才执行接入操作,比如当3GPP网络需要平衡自身的负载时,请求终端切换至WLAN网络;也可以在不存在上述请求的情况下,直接执行接入操作,比如终端需要在WLAN网络下响应一些上层应用的操作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由所述终端、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或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发起。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可以是由终端自行生成,比如是由用户手动输入的,或是由终端内的应用生成的;也可以是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生成后发送至终端的,比如为了对3GPP网络的负载平衡状态进行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条件参数,若满足,则判定能够接入,否则判定不能够接入,其中,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且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一次或多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立刻发起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发起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包含多种情况,比如终端每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都立即执行接入操作或是等待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0.5s)之后再执行接入操作;或者,终端只有在多次判定(次数可由用户或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3次)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才立即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执行接入操作。此外,对于每次接入操作,可以仅实施一次,也可以连续实施多次,从而满足实际情况下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接入判断方式,从而使得终端更加适应实时情况,确保终端安全、准确地实现向WLAN网络的切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需要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时,所述终端以预设周期间隔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续、间隔地发起多次接入操作,从而满足终端在实际情况下的需求,提高终端的接入操作的成功率,或是得到更多、更准确的接入参数,以供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判定自身不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生成测量报告并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以供所述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接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从而协助终端更加迅速、准确地执行接入操作。具体地,上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是通用的接入辅助信息,即对于当前网络或小区内的终端,都可以发送相同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比如该终端所处小区内的所有WLAN的AP列表,或是该小区内所有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AP列表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参数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终端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报告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数据交互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同时,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和/或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以供所述接入网结点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接入网结点在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之后,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和/或所述数据交互模块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局域网,以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无线局域网在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之后,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终端直接发送、或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的转发等多种发送途径,从而即便某个设备出现异常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上报,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入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接入操作之前,判断所述终端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若能够接入,则由所述终端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检测和判断,确定是否满足对WLAN网络的接入条件,若满足,才执行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从而避免盲目接入可能造成的电量损耗、服务质量差以及安全性问题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在所述终端接收到一次或多次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或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在所述终端没有接收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就判断所述终端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是在接收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才执行接入操作,比如当3GPP网络需要平衡自身的负载时,请求终端切换至WLAN网络;也可以在不存在上述请求的情况下,直接执行接入操作,比如终端需要在WLAN网络下响应一些上层应用的操作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由所述终端、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或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发起。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可以是由终端自行生成,比如是由用户手动输入的,或是由终端内的应用生成的;也可以是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生成后发送至终端的,比如为了对3GPP网络的负载平衡状态进行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具体判断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条件参数,若满足,则判定能够接入,否则判定不能够接入,其中,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且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一次或多次判定所述终端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立刻发起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发起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包含多种情况,比如终端每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都立即执行接入操作或是等待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0.5s)之后再执行接入操作;或者,终端只有在多次判定(次数可由用户或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3次)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才立即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执行接入操作。此外,对于每次接入操作,可以仅实施一次,也可以连续实施多次,从而满足实际情况下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接入判断方式,从而使得终端更加适应实时情况,确保终端安全、准确地实现向WLAN网络的切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需要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时,所述终端以预设周期间隔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续、间隔地发起多次接入操作,从而满足终端在实际情况下的需求,提高终端的接入操作的成功率,或是得到更多、更准确的接入参数,以供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终端不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报告生成模块生成测量报告,并由所述数据交互模块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还接收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其中,所述终端利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来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接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从而协助终端更加迅速、准确地执行接入操作。具体地,上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是通用的接入辅助信息,即对于当前网络或小区内的终端,都可以发送相同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比如该终端所处小区内的所有WLAN的AP列表,或是该小区内所有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AP列表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数据交互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下的至少一个终端上报的接入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接入测量报告是由所述终端根据其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生成的,所述接入测量报告中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同时,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终端可以将自身执行的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过程中的参数数据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利用该上报的参数数据来协助其他终端执行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同时,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框图;图4A至图4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步骤102,终端记录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步骤104,所述终端生成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步骤106,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终端在对无线局域网执行接入操作时,还包括对无线局域网的主动扫描或被动扫描,以确定具体的AP。同时,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无线移动通信(WirelessMobileCommunication)网络即3GPP网络,比如GSM、CDMA等。接入测量结果对应于终端执行的接入操作过程,该接入操作的结果可以是成功接入WLAN网络,也可以接入失败。当生成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入操作(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接入测量结果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本发明适用于空闲模式(IDLE模式)和连接模式(Connected模式)的终端;接入测量结果和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之间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以及所述接入网结点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接入网结点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局域网,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无线局域网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终端直接发送、或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的转发等多种发送途径,从而即便某个设备出现异常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上报,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其中,当生成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中的参数,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中的参数;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接入测量报告、第三接入测量报告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例如,是否是移动无线访问节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在执行所述接入操作之前,还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若能够接入,则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检测和判断,确定是否满足对WLAN网络的接入条件,若满足,才执行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从而避免盲目接入可能造成的电量损耗、服务质量差以及安全性问题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在接收到一次或多次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或所述终端在没有接收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就判断自身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是在接收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才执行接入操作,比如当3GPP网络需要平衡自身的负载时,请求终端切换至WLAN网络;也可以在不存在上述请求的情况下,直接执行接入操作,比如终端需要在WLAN网络下响应一些上层应用的操作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由所述终端、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或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发起。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可以是由终端自行生成,比如是由用户手动输入的,或是由终端内的应用生成的;也可以是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生成后发送至终端的,比如为了对3GPP网络的负载平衡状态进行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终端的实时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条件参数,若满足,则判定能够接入,否则判定不能够接入,其中,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且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终端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一次或多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立刻发起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发起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包含多种情况,比如终端每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都立即执行接入操作或是等待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0.5s)之后再执行接入操作;或者,终端只有在多次判定(次数可由用户或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3次)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才立即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执行接入操作。此外,对于每次接入操作,可以仅实施一次,也可以连续实施多次,从而满足实际情况下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接入判断方式,从而使得终端更加适应实时情况,确保终端安全、准确地实现向WLAN网络的切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需要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时,所述终端以预设周期间隔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续、间隔地发起多次接入操作,从而满足终端在实际情况下的需求,提高终端的接入操作的成功率,或是得到更多、更准确的接入参数,以供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判定自身不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生成测量报告并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以供所述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接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从而协助终端更加迅速、准确地执行接入操作。具体地,上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是通用的接入辅助信息,即对于当前网络或小区内的终端,都可以发送相同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比如该终端所处小区内的所有WLAN的AP列表,或是该小区内所有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AP列表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200,包括:参数记录模块202,用于记录所述终端200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报告生成模块204,用于生成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数据交互模块206,用于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200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终端在对无线局域网执行接入操作时,还包括对无线局域网的主动扫描或被动扫描,以确定具体的AP。同时,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无线移动通信(WirelessMobileCommunication)网络即3GPP网络,比如GSM、CDMA等。接入测量结果对应于终端执行的接入操作过程,该接入操作的结果可以是成功接入WLAN网络,也可以接入失败。当生成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入操作(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接入测量结果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本发明适用于空闲模式(IDLE模式)和连接模式(Connected模式)的终端;接入测量结果和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之间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206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和/或所述数据交互模块206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以供所述接入网结点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接入网结点在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之后,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和/或所述数据交互模块206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局域网,以供所述无线局域网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无线局域网在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之后,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终端200直接发送、或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的转发等多种发送途径,从而即便某个设备出现异常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上报,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其中,当生成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中的参数,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中的参数;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接入测量报告、第三接入测量报告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200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200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200的地理位置;终端200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200的待机时间;终端200本身的设置;终端200的安全性限制;终端200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200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200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接入判断模块208,用于在所述终端200执行所述接入操作之前,判断所述终端200是否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若能够接入,则由所述终端200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200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检测和判断,确定是否满足对WLAN网络的接入条件,若满足,才执行接入操作,否则不执行,从而避免盲目接入可能造成的电量损耗、服务质量差以及安全性问题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判断模块208在所述终端200接收到一次或多次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判断所述终端200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或所述接入判断模块208在所述终端200没有接收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就判断所述终端200是否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200可以是在接收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后,才执行接入操作,比如当3GPP网络需要平衡自身的负载时,请求终端切换至WLAN网络;也可以在不存在上述请求的情况下,直接执行接入操作,比如终端200需要在WLAN网络下响应一些上层应用的操作需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由所述终端200、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或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发起。在该技术方案中,无线局域网接入请求可以是由终端200自行生成,比如是由用户手动输入的,或是由终端内的应用生成的;也可以是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生成后发送至终端200的,比如为了对3GPP网络的负载平衡状态进行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判断模块208具体判断所述终端200的实时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入条件参数,若满足,则判定能够接入,否则判定不能够接入,其中,所述实时状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200的待机时间;终端200本身的设置;终端200的安全性限制;终端200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是否签约且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200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200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终端200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终端200被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208一次或多次判定所述终端200可以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终端200立刻发起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发起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包含多种情况,比如终端200每次判定自身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都立即执行接入操作或是等待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0.5s)之后再执行接入操作;或者,终端200只有在多次判定(次数可由用户或厂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3次)可以接入WLAN网络时,才立即或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执行接入操作。此外,对于每次接入操作,可以仅实施一次,也可以连续实施多次,从而满足实际情况下的不同需求。通过不同的接入判断方式,从而使得终端200更加适应实时情况,确保终端200安全、准确地实现向WLAN网络的切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终端200需要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时,所述终端200以预设周期间隔发起多次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续、间隔地发起多次接入操作,从而满足终端200在实际情况下的需求,提高终端200的接入操作的成功率,或是得到更多、更准确的接入参数,以供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接入判断模块208判定所述终端200不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所述报告生成模块204生成测量报告,并由所述数据交互模块206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200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200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200的地理位置;终端200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200的待机时间;终端200本身的设置;终端200的安全性限制;终端200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200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200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200接入无线局域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206还接收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其中,所述终端200利用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来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200可以接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从而协助终端200更加迅速、准确地执行接入操作。具体地,上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是通用的接入辅助信息,即对于当前网络或小区内的终端,都可以发送相同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比如该终端所处小区内的所有WLAN的AP列表,或是该小区内所有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AP列表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框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包括:数据交互模块302,用于接收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下的至少一个终端上报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是由所述终端根据其对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接入操作的接入测量结果生成的,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所述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其他终端或该终端再次执行接入操作时,对这些终端进行协助,比如向其推荐更适合于(比如距离该终端最近或信号强度最强)该终端的接入点。同时,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其中,无线移动通信(WirelessMobileCommunication)网络300即3GPP网络,比如GSM、CDMA等。接入测量结果对应于终端执行的接入操作过程,该接入操作的结果可以是成功接入WLAN网络,也可以接入失败。当生成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入操作(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接入测量结果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本发明适用于空闲模式(IDLE模式)和连接模式(Connected模式)的终端;接入测量结果和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之间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步骤包括: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核心网;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接入网结点,以及所述接入网结点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接入网结点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核心网结点;和/或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上报至所述无线局域网,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核心网结点,或所述无线局域网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的核心网结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终端直接发送、或由接入网结点或核心网结点的转发等多种发送途径,从而即便某个设备出现异常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对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上报,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其中,当生成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中的参数,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中的参数;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同时,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接入测量报告、第三接入测量报告的信令格式和/或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接入测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例如,是否是移动无线访问节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交互模块302还接收所述终端在判定自身不能够接入所述无线局域网时生成并上报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向所述终端发送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以供所述终端用于执行所述接入操作。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可以接收无线移动通信网络300发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从而协助终端更加迅速、准确地执行接入操作。具体地,上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是通用的接入辅助信息,即对于当前网络或小区内的终端,都可以发送相同的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比如该终端所处小区内的所有WLAN的AP列表,或是该小区内所有信号强度大于设定的阈值的AP列表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图4A至图4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图。如图4A至图4D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步骤1至步骤7,其中,在步骤5和步骤6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数据的传输过程存在差异,甚至在图4C中不存在步骤6。同时,在图4A至图4D中的各个步骤中,不一定执行所有的步骤,且不一定按照1-7的顺序执行上述步骤。比如,对于可以在不执行步骤1、2的情况下,直接执行步骤3及后续步骤。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IDLE模式和CONNECTED模式的UE。具体地,除步骤5a,5b,5c,之外,UE可以处于IDLE模式或者CONNECTED模式。下面将结合图4A至图4D,对多幅图中的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分别进行说明。相同部分:步骤1: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即终端)接收到WLAN接入请求。(1)该步骤1是可选的。UE可以是基于3GPP核心网或者接入网发起的请求,也可以是WLAN发起的请求(比如向3GPP网络发起后,由3GPP网络转发至UE),也可以是UE自己发起的请求,从而发起针对WLAN网络的接入操作。(2)接入请求可以是由UE一次接收,也可以是多次接收,即UE可以在接收到一次接入请求后,就发起对WLAN网络的接入操作,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多次接入请求后,才发起接入操作。当UE多次接收到测量/接入请求时,可以是周期性的接收,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接收。(3)3GPP网络还可以在该步骤中,向UE发送WLAN接入辅助信息,以协助UE执行对WLAN的接入操作,具体地,该WLAN接入辅助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accesspoint,AP)列表(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优先级(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建议测量的信道优先级(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不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可以用无线访问节点的唯一标识表示)列表;不建议测量的工作信道列表(可以用工作信道的唯一标识表示);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例如,是否是移动无线访问节点;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步骤2:UE根据接收到的WLAN接入请求,发起对WLAN网络的接入操作。(1)具体地,该步骤2中包含UE对WLAN网络的主动扫描或被动扫描,然后实现对某个AP的接入。其中,UE可以在步骤1之后执行该步骤2,也可以在没有接收到步骤1中的接入请求的情况下,就执行步骤2。(2)UE可以在步骤1或步骤2中,或步骤1之前,或步骤2之前等时间段内,执行对自身能否接入WLAN网络的判断,则当判断无法接入WLAN网络时,将不执行步骤2。具体地,UE通过判断下述状态信息至少之一是否满足相应的预设条件,并在满足时,判定可以接入WLAN网络,不满足时判断无法接入: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运行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如:网络负载,数据延迟等;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如:允许那些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建议测量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3)若基于上述判断条件,UE确定自身无法接入WLAN网络,一种情况下,UE可以不执行后续的步骤3-7;另一种情况下,UE仅不执行步骤3,但执行步骤4-7,即仍可以生成对应于该判断过程的测量接入结果,并将该测量接入结果同样上报至3GPP网络。其中,该测量接入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终端判断自身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判定不能够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节点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步骤3:UE执行对WLAN网络的接入操作。(1)本步骤是指UE发起针对WLAN网络的扫描和接入。这个过程在WLAN网络侧进行,与3GPP网络无关。这个过程可以是成功,或者不成功。(2)本步骤可以是一次性实施,也可以是多次实施。多次实施可以是周期性的,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3)本步骤可以是UE一接收到接入请求就立刻发起,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再发起。也可以是UE在接收到多个接入请求之后发起一次WLAN网络的接入操作。步骤4:UE记录在接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接入信息,生成接入测量结果。具体地,接入测量结果中的参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终端生成测量接入结果的时间;当所述接入操作执行失败时,终端无法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原因;终端的地理位置;终端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或运动速度;终端的待机时间;终端本身的设置;终端的安全性限制;终端能够以单连接还是多连接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是否签约,有权限接入无线局域网;终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中接收何种业务类型的服务;终端需要的业务服务质量(QoS)要求;用户是否设置允许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提供服务的能力;无线局域网的准入要求;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无线局域网当前服务的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数;是否有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存在;是否无线局域网连接建立成功;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列表;测量到的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列表;无线局域网的服务质量(QoS);无线局域网工作信道的信道质量;无线局域网无线访问节点的性质。步骤5-6:UE将接入测量结果上报至3GPP网络的核心网。方式一如图4A所示,包括:步骤5a,终端将接入测量结果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网结点(比如eNB,即基站);步骤6a,接入网结点将接入测量结果转发至核心网。具体地,假定终端上报至接入网结点的为第一接入测量报告,该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包含指定的一次或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即当生成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入操作(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入操作对应的接入测量结果,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接入测量结果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而接入网结点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在另一种情况下,接入网结点可以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二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方式二终端将接入测量结果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实施方式1:如图4B所示,包括:步骤5b,终端将接入测量结果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1(比如MME,MobileManagement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步骤6b,由核心网结点1转发至核心网结点2(比如HLR,HomeLocation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或HSS,HomeSubscriber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实施方式2:如图4C所示,包括:步骤5c,由终端将接入测量结果直接上报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比如上报至HLR/HSS)。方式三:如图4D所示,包括:步骤5d,终端将接入测量结果上报至无线局域网;步骤6d,无线局域网将接入测量结果转发至核心网。当然,仍然可以假定终端上报至无线局域网的为第一接入测量报告,则无线局域网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直接转发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或在另一种情况下,无线局域网可以生成包含接收到的指定的一条或多条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并将所述第三接入测量报告发送至所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结点。其中,对于方式一和方式三中,当生成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时,其中可以包含某一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刚完成的或其他任意一次)中的参数,也可以包含某几次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比如连续的多次,或是存在间隔的多次,或是除某一次或多次之外剩余的一次或多次,或是其他任意多次)中的参数;同时,对于每个指定的接收到的第一接入测量报告,第二/三接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含该第一接入测量报告中的全部参数,也可以仅包含其中的部分参数。步骤7:核心网将接入测量结果发送至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网络管理维护实体)。此外,在图4A至图4D中,还示出了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服务器,虽然并没有具体描述其与其他网络结点或步骤之间的关系,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3GPP网络中,其用于管理哪些用户可以访问网络服务器,具有访问权的用户可以得到哪些访问等,从而实现具体的验证、授权和记账等功能。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由终端向3GPP网络上传其对WLAN网络的接入信息的机制,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一种终端和一种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使得终端可以将自身执行的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过程中的参数数据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利用该上报的参数数据来协助其他终端执行对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操作。同时,通过将接入测量结果中的至少一项参数上报至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则可以由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对该参数进行分析,以供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分析网络部署方案的优缺点,为网络规划/优化提供依据,合理部署无线局域网节点,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