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7810332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N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放置,其中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应一个收发通道,然后检测排列放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且可进行通信的M个北斗RD通信器;再控制M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时通过M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对M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时对多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突破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只能发送一条短报文信息的限制;同时,本发明可实现在多通道通信时屏蔽北斗RD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从而提高北斗RD通信器在多通道通信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专利说明】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卫星导航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北斗RD通信的实现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整个系统由天空卫星、 地面控制站和用户应用终端三个部分组成。而北斗RD短报文通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 一项特色功能,北斗RD通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自主研发、与空间位置定位共存的 卫星通信功能。北斗RD通信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总站、地面北斗终端三方共同完成,由地 面终端发起,总站控制,空间卫星中转。
[0003] 其中,用户应用终端具有定位、短报文数据通信等功能。目前,现实场景中指挥中 心向所属多个用户应用终端同时发送北斗短报文,是需要多个北斗RD通信器同时工作的。 但是在民用领域中用户应用终端的发送动作有频度限制(在60秒只能执行一次发送任 务),因此,在目前众多类型的应用终端中,由于受发送频度和发送通道的限制,没有一款应 用终端可以实现同时向多个用户应用终端发送北斗短报文,导致在应急救助、指挥调度等 场景上满足不了业务需求。就算是北斗一号指挥型用户机,它具备的通播功能依然有很大 的限制:指挥型用户机通播,只能向它(指挥卡)的下属终端(内存下属卡的用户应用终 端)发送通播信息,并且每个频度也只能发射一次。所以,北斗一号指挥型用户机依然无法 实现同时向使用者指定的用户应用终端(内设普通北斗卡)发送短报文的功能。
[0004] 而且,要实现指挥中心通过北斗RD通信器向所属多个用户应用终端同时发送北 斗短报文的功能,还要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会存在电 磁干扰而影响通信的问题、北斗RD通信器通过多通道与北斗卫星进行稳定通信的问题、以 及多通道用户应用终端数据传输出现乱码和丢包的问题等等。
[0005] 鉴于以上原因,现需研究开发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实现短时间内 同时向多个北斗RD终端(用户应用终端)发送短报文的功能,在推广北斗民用方面具有重 大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 的实现方法,以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时对多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该方法 实施简单方便,使用成本低,在推广北斗民用进程方面具有重大实用意义。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 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放置,其中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 应一个收发通道,然后检测排列放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 且可进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信器;再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实现在一个发射 频度内同时通过Μ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对Μ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所述 N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为属于同一个发射频度的收发通道;其中,N和Μ均为自然数 且 Ν > Μ > 2。
[0008] 在多个北斗RD通信器同时执行报文发送时,由于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会存在电 磁干扰,容易造成北斗RD通信器在发送过程中相互干扰而出现乱码和丢包的现象,从而导 致北斗RD通信器实现多通道通信时稳定性差和出错率高,大大影响用户应用终端与北斗 卫星信号的通信连接。因此,本发明首先通过对Ν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合理的排列摆设, 从硬件上进行信号干扰屏蔽;然后通过软件检测排列摆设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 空闲状态,来选定进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信器,使得一个发射频度内多通道通信时可屏 蔽北斗RD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从而提高北斗RD通信器在多通道通信时的稳定性 和高效性。本发明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可提 高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9] 更具体地说,所述对Ν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放置是指:设置放置北斗RD通信 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有四壁由隔离框架形成的独立单元格,将Ν个北斗RD通信器分别 放置在每个独立单元格中,实现Ν个北斗RD通信器排列放置在装置上,并屏蔽Ν个北斗RD 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
[0010] 每个北斗RD通信器可合理的摆设在装置的独立单元格中,实现北斗RD通信器在 多通道进行通信,而每个北斗RD通信器均独立间隔放置在四周具有隔离框架的独立单元 格内,可实现在多通道通信时屏蔽北斗RD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从而提高北斗RD通 信器在多通道通信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0011] 所述独立单元格为相互独立的单元格,所有独立单元格呈矩阵排列;所述装置上 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斜角度Θ。该设计使得多个北斗RD通信器可合理放置在装置上 进行多通道通信,也提高北斗RD通信器在装置上安装和拆卸的便利性。当装置安装好后, 由于北斗RD通信器在装置上容易安装和拆卸,因此,后期对每个独立单元格中的北斗RD通 信器进行维护或更换也十分方便。装置上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向下的倾斜角度Θ,可实 现每个北斗RD通信器可放置在通信信号强度的最佳位置;其中,倾斜角度Θ的设置可更好 地提高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能力,倾斜角度Θ可设置为一个锐角,而25°为最佳的倾斜角 度。
[0012] 所述检测排列放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且可进 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信器是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接收到Μ个用户应用终端请求后,对 Ν个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进行检测,选定直接通信或延迟通信的Μ个互不相邻的北斗RD通 信器;所述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是指以检测的北斗RD通信器为中心,该中心的8个方向 上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本发明是通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北斗RD发射通道模块计算 处理,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检查有无空闲的通道组和通道,同时计算通道使用情况,当多条信 息同时请求发送时,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进行发送延迟计算,按照公式计算结果来派发给通 信器发送任务,保障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没有同时进行发射动作,进一步屏蔽北斗RD通信 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
[0013] 所述对Ν个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进行检测,选定直接通信或延迟通信的Μ个不相 邻的北斗RD通信器,包括以下步骤:
[0014] 第一步,对排列放置好的Ν个收发通道进行排序编号;
[0015] 第二步,设定每个收发通道在完成发送后进行倒数计时,将进行倒数计时的收发 通道标记为工作状态,将倒数计时完成后的收发通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0016] 第三步,按排序编号的顺序对标记为空闲状态的收发通道逐个进行检索,并逐个 对收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情况进行判断,实现选定进行通信的Μ个不相邻的 北斗RD通信器:某个收发通道相邻的收发通道为上一次通信的发送通道,则该收发通道相 应的北斗RD通信器延迟发送信息,否则收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直接发送信息。
[0017] 本发明北斗RD通信器延迟发送信息的延时数值较小,相对于通信时总体的发射 频度周期来说可忽略不计,因此,上述的直接发送信息和延迟发送信息的Μ个北斗RD通信 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达到同时发送多条北斗短报文信息的效果。
[0018] 所述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是指: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 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所述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 器进行通信是指:设置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服务器一端通过RS232线与Μ个北斗RD通信器 信号连接,另一端通过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进行信号连接,实现北斗民用服务 平台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
[0019] 本发明还包括通过串口服务器将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应RS232接口的通信数据 转化成IP端口的数据,再通过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对通信数据进行IP化的 管理和IP化的数据存取。
[0020] 北斗RD通信器的传输接头采用的是RS232,如果用RS232连接到电脑需要接上多 串口卡从而导致诸多弊端:一台电脑只能接一个串口卡,这样需要多台电脑支持,并且串口 卡不稳定,会出现乱码现象,并且串口线的长度在超出20米后就会容易丢包。本发明采用 了串口服务器来解决以上弊端,串口服务器上有多个RS232转以太网的网口,串口服务器 通过这些网口连出以太转RS232线,再连接北斗RD通信器的RS232接口;然后串口服务器 的网络数据交换的以太网口通过网线连接到服务器上的交换机。这样串口服务器就能将多 个串口设备连接并能将串口数据流进行选择和处理,把现有的RS232接口的数据转化成IP 端口的数据,然后进行IP化的管理,IP化的数据存取。这样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同时也方便了线路的布局和走线(网线最长传输距离为100米),更大大的减少了电 脑的使用数量。
[0021] 本发明还包括通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状况进行检 测,保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通信。
[0022] 设置一端与每个北斗RD通信器电连接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另一端通过串口服 务器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实现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根据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返回信 息控制智能开关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断电和开启。由于北斗RD通信器属于长期工作 的器件,难免会出现死机和卡机等现象,因此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来处理上述现象,从而保 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工作。本发明的北斗民用服务平台通过发指令给串口服务器,串口 服务器再传给控制开关来控制北斗RD通信器的通电状态。
[0023] 所述通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状况进行检测包括以下 步骤:
[0024] 第一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相隔一段时间向每个收发通道发送自检指令并接收每 个收发通道的返回信息;
[0025] 第二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返回信息情况进行判断:⑴没有收到返回信息或 返回信息与初始设定信息不同,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统计异常次数S,若S > 6,则北斗民用服 务平台控制智能开关将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进行断电,并进行第三步,否则判断北斗RD通 信器正常工作;(2)返回信息中的信号状态为每个信道都小于1格信号,则北斗民用服务平 台发出报警;其中,S为自然数;
[0026] 第三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控制智能开关将断电的北斗RD通信器再次开启,并进 行第一步;若连续P次断电重启北斗RD通信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则判断北斗RD通信器发生 故障,发出报警;其中,P为自然数且P > 2。
[0027] 本发明的北斗民用服务平台作为一套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信息接收、数据 解析、业务分析、记录存储、信息转发、数据推送、网页发布、图像处理等多项功能,其自上而 下连接的组织单位有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以及多家企业用户机构。北斗民用服 务平台包括北斗总站专线、专线数据解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业务逻辑判断模块和北斗RD 发射通道模块。而本发明所需要用到的功能都集中在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北斗RD发射通 道模块,北斗RD发射通道模块集中处理了 :北斗RD通信器的短报文收发;对收发通道的使 用空闲状态的计算和队列的发送任务;北斗RD通信器正常工作状态的检测,以及对智能开 关的通断电指令的发送、北斗RD通信器故障的报警提醒等等。
[0028] 在使用过程中,本发明方法是需要依靠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数据支撑和辅助支 持,而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本已经有北斗民用运营商承担,因此,不需要用户的资金 投入。所以,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实用性强,该方法在满足短时间内北斗短报文大量传送 的同时,克服了多个北斗RD通信器同时工作所产生的干扰问题,是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应用 的延伸和创新。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0030] 1、本发明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可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时对多个 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突破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只能发送一条短报文信息的限制。
[0031] 2、本发明可实现在多通道通信时屏蔽北斗RD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从而 提高北斗RD通信器在多通道通信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在推广北斗民用方面具有重大实 用意义。
[0032] 3、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通信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方便北斗RD通 信器线路的布局和走线。
[0033] 4、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保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工作,避免由于长期工作的北斗 RD通信器出现死机和卡机而影响通信的现象,从而提高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本发明用于摆设北斗RD通信器的装置的俯面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用于摆设北斗RD通信器的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36] 图3是本发明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0037] 图4是本发明方法检测收发通道空闲状态的流程图;
[0038] 图5是本发明方法检测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状况的流程图;
[0039] 图6是本发明中北斗民用服务平台、串口服务器、智能开关和北斗RD通信器的连 接示意图;
[0040] 其中,1为独立单元格、2为支架、3为北斗RD通信器、4为隔离框架、5为走线通道、 6为总走线通道、7为出线口、8为排水孔、9为三角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42] 实施例
[0043] 本实施例以24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多通道通信为例对下面进行说明。
[0044] 如图3所示,本发明是通过对24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放置,然后检测排列放 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且进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信器; 再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 内同时通过Μ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对Μ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其中,Ν 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为属于同一个发射频度的收发通道,Μ均为自然数且24 >Μ> 2〇
[0045] 本发明的方法首先设置摆设北斗RD通信器的装置,对24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 列放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设置有24个独立单元格1的支架2和能承重5KG 的三角架9,三角架9设置在支架2的底部,用于固定支架2,也可用于将支架2固定在墙 上。其中,支架2是一个长为1250mm、宽为600mm的长方形金属支架,而每个独立单元格1 是长为150mm、宽为150mm的正方形金属单元格。本发明24个独立单元格1均匀排列成3 行8列的形式设置在支架2上,北斗RD通信器3放置在独立单元格1内,而每个独立单元 格1的四壁均由高度为55mm的隔离框架4形成,用于屏蔽放置在单元格1中北斗RD通信 器3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
[0046] 本发明每个独立单元格1的一侧隔离框架4均设有宽度为20mm、高度为55mm的出 线口 7,用于将北斗RD通信器3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引出,实现数据线和电源线分别与外部信 号连接和电连接。而每行独立单元格1之间均设置有宽度为50mm的走线通道5,每条走线 通道5与相应行的每个独立单元格1的出线口 7连通,用于摆放北斗RD通信器3的数据线 和电源线。支架2的一侧还设置有长度为600mm、宽度为50mm的总走线通道6,总走线通道 6设置在24个单元格1 一侧并与每条走线通道5连通。通过上述设计,从出线口 7穿出的 每个单元格1中北斗RD通信器3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均可直接摆放到走线通道5和总走线 通道6后,实现与外部设备信号连接和电连接,使得放置有北斗RD通信器3的支架2简洁 美观。
[0047] 为了方便每个北斗RD通信器3可根据信号强度的大小进行其在独立单元格1中 的位置微调,本发明每个独立单元格1形成的容纳空间还包括有用于方便北斗RD通信器3 调位的移动空间。移动空间的设置也可使得每个北斗RD通信器3之间在通信过程中保持 一定的距离。每个独立单元格1的底部三个角上均设置有直径为l〇mm的圆形排水孔8,当 该装置中的北斗RD通信器3摆放在室外进行通信时,该圆形排水孔8可有效避免每个北斗 RD通信器3受到积水影响导致其内部元器件受损的现象。本发明安装有三角架9的支架2 上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向下的倾斜角度Θ,该倾斜角度Θ为25°。在多个北斗RD通信 器3进行多通道通信过程中,支架2通过三角架9安装方便,可直接通过三角架9安装在支 架上端面朝南方向的室外,使得放置在支架2上的每个北斗RD通信器3都以倾斜角度25° 的视角对着南面的天空,实现每个北斗RD通信器3可放置在通信信号强度的最佳位置。本 发明的装置安装好后,由于北斗RD通信器3在支架2上容易安装和拆卸,因此,后期对每个 独立单元格1中的北斗RD通信器3进行维护或更换也十分方便。
[0048] 如图3所示,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北斗RD发射通道模块接收到Μ个用户应用终端 请求后,对24个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进行检测,选定直接通信或延迟通信的Μ个不相邻的 北斗RD通信器,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9] 第一步,对排列摆设好的Ν个收发通道进行排序编号;
[0050] 第二步,设定每个收发通道在完成发送后进行倒数计时,将进行倒数计时的收发 通道标记为工作状态,将倒数计时完成后的收发通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0051] 第三步,按排序编号的顺序对标记为空闲状态的收发通道逐个进行检索,并逐个 对收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情况进行判断,实现选定进行通信的Μ个不相邻的 北斗RD通信器:某个收发通道相邻的收发通道为上一次通信的发送通道,则该收发通道相 应的北斗RD通信器延迟发送信息,否则收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直接发送信息。其 中,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是指以检测的北斗RD通信器为中心,该中心的8个方向上不相 邻的北斗RD通信器,Μ为自然数且Μ < 24。
[0052] 本发明北斗RD通信器延迟发送信息的延时数值较小,相对于通信时总体的发射 频度周期来说可忽略不计,因此,上述的直接发送信息和延迟发送信息的Μ个北斗RD通信 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可达到同时发送多条北斗短报文信息的效果。
[0053] 本发明设置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服务器一端通过RS232线与Μ个北斗RD通信器信 号连接,另一端通过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进行信号连接,实现北斗民用服务平 台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 时通过Μ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对Μ个用户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
[0054] 本发明还包括通过串口服务器将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应RS232接口的通信数据 转化成IP端口的数据,再通过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对通信数据进行IP化的 管理和IP化的数据存取。
[0055] 北斗RD通信器的传输接头采用的是RS232,如果用RS232连接到电脑需要接上多 串口卡从而导致诸多弊端:一台电脑只能接一个串口卡,这样需要多台电脑支持,并且串口 卡不稳定,会出现乱码现象,并且串口线的长度在超出20米后就会容易丢包。本发明采用 了串口服务器来解决以上弊端,串口服务器上有多个RS232转以太网的网口,串口服务器 通过这些网口连出以太转RS232线,再连接北斗RD通信器的RS232接口;然后串口服务器 的网络数据交换的以太网口通过网线连接到服务器上的交换机。这样串口服务器就能将多 个串口设备连接并能将串口数据流进行选择和处理,把现有的RS232接口的数据转化成IP 端口的数据,然后进行IP化的管理,IP化的数据存取。这样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同时也方便了线路的布局和走线(网线最长传输距离为100米),更大大的减少了电 脑的使用数量。
[0056] 如图3和图6所示,本发明还包括通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 通信状况进行检测,保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通信。具体方法是设置一端与每个北斗RD 通信器电连接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另一端通过串口服务器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实 现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根据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返回信息控制智能开关对每个北斗RD通信 器进行断电和开启。
[0057] 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8] 第一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相隔10秒向每个收发通道发送自检指令并接收每个 收发通道的返回信息;
[0059] 第二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返回信息情况进行判断:⑴没有收到返回信息或 返回信息与初始设定信息不同,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统计异常次数S,若S > 6,则北斗民用服 务平台控制智能开关将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进行断电,并进行第三步,否则判断北斗RD通 信器正常工作;(2)返回信息中的信号状态为每个信道都小于1格信号,则北斗民用服务平 台发出报警;其中,S为自然数;
[0060] 第三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控制智能开关10分钟后将断电的北斗RD通信器再次 开启,并进行第一步;若连续P次断电重启北斗RD通信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则判断北斗RD 通信器发生故障,发出报警;其中,P为自然数且P > 2。
[0061] 本发明通过控制开关避免由于长期工作的北斗RD通信器出现死机和卡机而影响 通信的现象,从而保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工作。本发明的北斗民用服务平台通过发指令 给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再传给控制开关来控制北斗RD通信器的通电状态。如图6所 示,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的北斗RD发射通道模块通过网络协议发送这些指令给多串口服务 器,所以北斗RD发射通道模块所在的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到多串口服务器WAN的网络接口 上;串口服务器通过收到的指令,将指令发送给对应的北斗RD通信器或智能开关,而每一 个北斗RD通信器和智能开关都是通过RS232转太网的线连接到串口服务的LAN网络接口 上。北斗RD通信器收到串口服务的指令进行通信;而智能开关收到指令后进行对应的开关 通断电,智能开关的每个开关都连接应的一个北斗RD通信器的电源。
[006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 放置,其中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应一个收发通道,然后检测排列放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 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且可进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信器;再控制Μ个北斗RD通 信器进行通信,实现在一个发射频度内同时通过Μ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对Μ个用户 应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所述Ν个北斗RD通信器的收发通道为属于同一个发射频度的收 发通道;其中,Ν和Μ均为自然数且Ν>Μ> 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Ν个北 斗RD通信器进行排列放置是指:设置放置北斗RD通信器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有四壁由隔 离框架形成的独立单元格,将N个北斗RD通信器分别放置在每个独立单元格中,实现N个 北斗RD通信器排列放置在装置上,并屏蔽N个北斗RD通信器之间的相互信号干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单元 格为相互独立的单元格,所有独立单元格呈矩阵排列;所述装置上端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 倾斜角度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排列 放置好的北斗RD通信器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以选定空闲且可进行通信的Μ个北斗RD通 信器是指: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接收到Μ个用户应用终端请求后,对Ν个收发通道的空闲状态 进行检测,选定直接通信或延迟通信的Μ个互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所述不相邻的北斗 RD通信器是指以检测的北斗RD通信器为中心,该中心的8个方向上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 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Ν个收 发通道的空闲状态进行检测,选定直接通信或延迟通信的Μ个不相邻的北斗RD通信器,包 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排列放置好的Ν个收发通道进行排序编号; 第二步,设定每个收发通道在完成发送后进行倒数计时,将进行倒数计时的收发通道 标记为工作状态,将倒数计时完成后的收发通道标记为空闲状态; 第三步,按排序编号的顺序对标记为空闲状态的收发通道逐个进行检索,并逐个对收 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情况进行判断,实现选定进行通信的Μ个不相邻的北斗 RD通信器:某个收发通道相邻的收发通道为上一次通信的发送通道,则该收发通道相应的 北斗RD通信器延迟发送信息,否则收发通道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直接发送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Μ个 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是指: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 行通信;所述通过以模拟信号形式的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是指:设置 串口服务器,将串口服务器一端通过RS232线与Μ个北斗RD通信器信号连接,另一端通过 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进行信号连接,实现北斗民用服务平台以模拟信号形式的 执行指令控制Μ个北斗RD通信器进行通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串 口服务器将每个北斗RD通信器对应RS232接口的通信数据转化成IP端口的数据,再通过 交换机与北斗民用服务平台连接,对通信数据进行IP化的管理和IP化的数据存取。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北 斗民用服务平台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状况进行检测,保证北斗RD通信器的正常通 ?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端与每 个北斗RD通信器电连接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另一端通过串口服务器与北斗民用服务平 台连接,实现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根据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返回信息控制智能开关对每个 北斗RD通信器进行断电和开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北斗RD多通道通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北 斗民用服务平台对每个北斗RD通信器的通信状况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相隔一段时间向每个收发通道发送自检指令并接收每个收 发通道的返回信息; 第二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对返回信息情况进行判断:(1)没有收到返回信息或返回 信息与初始设定信息不同,北斗民用服务平台统计异常次数S,若S > 6,则北斗民用服务平 台控制智能开关将相应的北斗RD通信器进行断电,并进行第三步,否则判断北斗RD通信器 正常工作;(2)返回信息中的信号状态为每个信道都小于1格信号,则北斗民用服务平台发 出报警;其中,S为自然数; 第三步,北斗民用服务平台控制智能开关将断电的北斗RD通信器再次开启,并进行第 一步;若连续Ρ次断电重启北斗RD通信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则判断北斗RD通信器发生故 障,发出报警;其中,Ρ为自然数且Ρ > 2。
【文档编号】H04B7/185GK104122565SQ201410369503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冯毅华, 李伟坚, 颜志威, 邹智文, 沈小华 申请人:广州祺智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