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675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演进的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E-UTRAN是通用陆基无线接入网UTRAN的演进接入网络,其采用的接入技术称为长期演进(简称:LTE)技术,而LTE的双工方式分两种:时分双工(简称:TDD)、频分双工(简称:FDD)。在LTE系统中终端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业务并行进行,每种业务对应的Qos需求各不相同。比如数据下载业务对于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较高,对时延要求相对较低。视频业务对于数据完整性要求较低,时延要求相对较高。LTE网络根据业务的需求为逻辑信道分配不同的逻辑信道参数,如逻辑信道优先级、PBR(业务需要的数据传输速率)等参数,MAC层通过逻辑信道资源分配过程将空口的资源按照逻辑信道的参数需求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逻辑信道按照所分配的资源进行层2的组包。在LTE系统中,逻辑信道资源分配同时兼顾了优先和公平的原则,协议约束采用了两轮分配的方式。第一轮,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满足逻辑信道Bj的需求进行分配,即:当Bj大于数据缓存时,分配数据缓存大小的资源给该逻辑信道,否则分配Bj的资源给该逻辑信道,直到资源耗尽或者满足了所有逻辑信道的Bj分配需求。将各个逻辑信道Bj值减去该逻辑信道上所分得的资源大小。Bj为该逻辑信道当前在满足Qos对于数据传输量需求情况下所需要的资源大小。第二轮,在第一轮剩余资源的基础上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的顺序将资源按需分配给逻辑信道。在完成两轮资源分配后确定了各个逻辑信道的资源大小,各个逻辑信道按照所分配的资源进行层2组包。在经过两轮的逻辑信道资源分配后,会存在某些逻辑信道分配的资源大小实际不够组装为一个有效的RLCPDU的情况,由于已经完成了整个组包的过程,该部分资源只能够进行数据填充,不能够再承载有效的数据,这样就会造成空口资源的浪费。在实现方案描述中将逻辑信道编号为1,2……N,后续描述的j代表逻辑信道编号。为每一个逻辑信道记录一个变量Xj,用来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为每个逻辑信道记录一个Bj值,该变量表示逻辑信道满足传输需求所需的数据量,Bj值在每个TTI内都会按照逻辑信道配置的PBR进行增加,PBR是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速率需求,由网络配置。每个逻辑信道维护一个Rj值,记录在资源分配中该逻辑信道实际分得的资源大小。维护变量L,记录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现有技术方案:步骤1:在底层上报DCI0上行资源块后,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各个逻辑信道Bj的需求,将逻辑信道的Bj、Rj、Xj值进行更新,按照实际的资源分配更新L值。步骤2:当L值不为0时,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满足各个逻辑信道剩余数据缓存Xj的需求,将逻辑信道的Bj、Rj、Xj值进行更新,按照实际的资源分配更新L值。步骤3:按照每个逻辑信道分配的Rj值进行层2的数据组装,不能组装的数据包将资源回收回L。步骤4:MAC层将组装的RLCPDU进行MAC层的复用,将剩余资源L进行数据填充。该逻辑信道资源分配的方法满足了协议对于资源两轮分配的需求,各个逻辑信道能够按照分配的资源大小完成层2的组包和数据的复用。但是由于在组包过程中判决到无法组包后,该过程不能够将无法组包的逻辑信道资源进行再次有效利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而提供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逻辑信道资源分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将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L值进行两轮资源分配,更新逻辑信道的变量值和状态,其中,逻辑信道的状态包括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和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所述L值、变量值和状态,其中所述L值表示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变量值包括Xj、Bj和Rj,Xj值用来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Bj值用来表示逻辑信道满足传输需求所需的数据量,Rj值用来表示在资源分配中该逻辑信道实际分得的资源大小;对已回收的资源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状态,制定再次分配的原则,进行资源再次分配。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装置,包括:分配模块,用于将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L值进行两轮资源分配,更新逻辑信道的变量值和状态,其中,逻辑信道的状态包括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和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回收模块,用于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所述L值、变量值和状态,其中所述L值表示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变量值包括Xj、Bj和Rj,Xj值用来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Bj值用来表示逻辑信道满足传输需求所需的数据量,Rj值用来表示在资源分配中该逻辑信道实际分得的资源大小;再分配模块,用于对已回收的资源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状态,制定再次分配的原则,进行资源再次分配。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在两轮资源分配结果基础上,回收了无法有效组包的资源,并对该部分资源制定了再次分配的规则,保证这部分资源的有效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中另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一、将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L值进行两轮资源分配,更新逻辑信道的变量值和状态,其中,逻辑信道的状态包括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和回收资源逻辑信道;步骤二、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上述L值、变量值和状态,其中上述L值表示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变量值包括Xj、Bj和Rj,Xj值用来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Bj值用来表示逻辑信道满足传输需求所需的数据量,Rj值用来表示在资源分配中该逻辑信道实际分得的资源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指判断逻辑信道的Rj不能完成组包,即分配资源小于5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分段重传数据包;或分配资源小于3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新传数据的逻辑信道;或分配资源为1个字节的逻辑信道。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之前还包括检查是否存在未判断组包有效性的逻辑信道,如果存在,则判断上述未判断组包有效性的逻辑信道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则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并标识上述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为回收资源逻辑信道。步骤三、对已回收的资源根据上述逻辑信道的状态,制定再次分配的原则,进行资源再次分配,上述再分配包括先按照Bj资源再分配原则再按照资源最大组包原则和直接按照资源最大组包原则进行再次分配。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再次分配的原则包括满足Bj资源再分配原则和/或满足资源最大组包原则。在本实施例中,上述Bj资源再分配原则为在标记为回收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未满足Bj且L资源能够进行该逻辑信道组包的逻辑信道,按照最大能力满足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发送大小,将L值减去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设置该逻辑信道为“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资源最大组包原则为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存在缓存数据的逻辑信道,将剩余的L资源尽可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发送需求,将L减去本次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资源大小,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在本实施例中,在按照Bj资源再分配原则和/或资源最大组包原则进行再次分配后,还包括处理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存在数据缓存且L的资源能够组包的逻辑信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适用于LTE-FDD和TD-LTE系统,所回收无法组包的资源利用Bj优先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201、将资源L按照协议约束的的两轮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更新各个逻辑信道的Rj、Bj、Xj值,更新逻辑信道状态。包括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满足各个逻辑信道Bj需求、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从高到低顺序,满足各个逻辑信道Xj需求,此步骤为现有技术,不在此详细说明。202、回收满足如下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L值和逻辑信道Rj、Bj、Xj值,更新逻辑信道状态:a:分配资源小于5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分段重传数据包;b:分配资源小于3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新数据;c:分配资源为1个字节。203:判断L是否大于0,是则进行步骤2031;否则进行步骤204。:2031:判断是否存在”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如果存在,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在标记为“回收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未满足Bj且L资源能够进行该逻辑信道组包的逻辑信道,如果该逻辑信道存在:则按照最大能力满足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发送大小,将L值减去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设置该逻辑信道为“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进行步骤203;如果不存在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则进行步骤2032。2032:判断是否存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若存在,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顺序,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存在缓存数据即Xj数据的逻辑信道,如果存在缓存数据的逻辑信道,则将剩余的L资源尽可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发送需求,将L减去本次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资源大小,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进行步骤203;若不存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则进行步骤2033。2033:判断是否存在“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若存在,则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在“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存在数据缓存且L的资源能够组包的逻辑信道,若存在该逻辑信道:则将L资源尽可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发送需求,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该逻辑信道设置为“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进行步骤203;否则进行步骤204。204:如果L>0,将L的资源作为填充,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每个逻辑信道Rj大小进行层2的组包操作。本技术方案首先按照协议约束的两轮分配方式进行资源的分配,能够满足协议的一致性要求。其次在两轮资源分配结果基础上,回收了无法有效组包的资源,并对该部分资源制定了再次分配的规则,保证这部分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述方法中回收资源首先满足“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对于Bj的需求,有利于将多个无法组包的回收数据集中的满足在“回收资源逻辑信道”能够组包的逻辑信道需求,体现了Bj优先的原则。其次将剩余的回收资源满足“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的剩余数据量需求,该部分逻辑信道是能够组成有效的数据包,体现资源的最大组包原则。最后将剩余的资源在“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进行分配,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该方案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无法组包的资源,而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回收资源进行了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回收资源满足了Bj优先和资源的有效组包的原则,保证这部分资源的有效利用。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适用于LTE-FDD和TD-LTE系统,所回收无法组包的资源利用最大组包方式进行资源的再分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301:将资源L按照协议约束的的两轮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更新各个逻辑信道的Rj、Bj和Xj值。302:回收满足如下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L值和逻辑信道Rj、Bj和Xj值和逻辑信道状态:a:分配资源小于5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分段重传数据包;b:分配资源小于3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新数据;c:分配资源为1个字节。303:判断L是否大于0,是则进行步骤3031;否则进行步骤304。:3031: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顺序,判断是否存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若存在,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存在缓存数据的逻辑信道,如果存在该逻辑信道:则将剩余的L资源尽可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发送需求,将L减去本次分配给该逻辑信道的资源大小,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进行步骤303;若不存在“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则进行步骤3032。3032:将“已回收资源逻辑信道”设置为“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按照逻辑信道优先级在“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中选择存在数据缓存且L的资源能够组包的逻辑信道,存在:则将L资源尽可能满足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发送需求,将该逻辑信道对应的Rj值加上分配到的数据量,该逻辑信道设置为“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进行步骤303;否则进行步骤304。304:如果L>0,将L的资源作为填充,资源分配结束,按照每个逻辑信道Rj大小进行层2的组包操作。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LTE逻辑信道资源分配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分配模块,用于将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L值进行两轮资源分配,更新逻辑信道的变量值和状态,其中,逻辑信道的状态包括未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已分配资源逻辑信道和回收资源逻辑信道;回收模块,用于回收满足条件的逻辑信道已分配的资源,更新上述L值、变量值和状态,其中上述L值表示资源块剩余的资源大小,变量值包括Xj、Bj和Rj,Xj值用来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数据量,Bj值用来表示逻辑信道满足传输需求所需的数据量,Rj值用来表示在资源分配中该逻辑信道实际分得的资源大小;再分配模块,用于对已回收的资源根据上述逻辑信道的状态,制定再次分配的原则,进行资源再次分配。本实施例中,回收模块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逻辑信道的Rj能不能完成组包,不能完成组包的条件为:分配资源小于5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分段重传数据包;或分配资源小于3个字节,且逻辑信道上只存在新传数据的逻辑信道;或分配资源为1个字节的逻辑信道。本实施例中,回收模块还包括Bj资源再分配单元和满足资源最大组包单元,上述Bj资源再分配单元用于按照Bj资源再分配原则进行再分配,上述资源最大组包单元用于按照资源最大组包原则再分配。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