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监控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858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拍照监控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拍照监控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上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升级,如何保有自身的专利技术、商业机密等不外泄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与此同时,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通信终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由于近来手机在具有通信功能的同时,还附带了照相机等记录功能,这些附加功能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给前面提到的保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禁止保密区域中的工作人员携带手机,必然会导致通信不及时,而普通的封贴照相机口等方法,又会影响保密区域外的手机照相机功能的使用。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拍照监控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拍照监控系统,安装并运行于一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头、输入单元以及存储单元。该输入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该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若干预设控制信号,该若干预设控制信号包括一开启该摄像头的控制信号。该拍照监控系统包括一模式设定模块、一监控模块、一提示模块及一控制模块。该模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该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至少包括一安保模式。该监控模块用于当该移动终端处于安保模式下时监测该输入单元是否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该提示模块用于当该输入单元在该移动终端处于安保模式下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时,弹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用户当前的操作为非法操作。该控制模块用于产生一中断控制信号以阻止该移动终端相应的功能模块或装置执行与该预设控制信号对应的功能。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摄像头、输入单元、存储单元以及上述拍照监控系统。该输入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该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若干预设控制信号,该预设控制信号包括一开启该摄像头的控制信号。一种拍照监控方法,应用于一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头、输入单元以及存储单元。该输入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该存储单元用于预先存储若干预设控制信号,该若干预设控制信号包括一开启该摄像头的控制信号。该拍照监控方法包括步骤:设定该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至少包括一安保模式;当该移动终端处于安保模式下时,监测该输入单元是否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当该输入单元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时,弹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用户当前的操作为非法操作;及产生一中断控制信号以阻止该移动终端相应的功能模块或装置执行与该预设控制信号对应的功能。本发明的拍照监控系统可在移动终端处于安保模式时实时监控该移动终端是否执行非法操作,并在移动终端将要执行非法操作时给予及时的阻止,从而避免保密区域内私自拍照的情况发生,并可节约人工监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拍照监控系统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拍照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与一安保服务器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一安保区域中设置多个安保无线路由器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移动终端100拍照监控系统10模式设定模块11信息绑定模块12控制模块13判断模块14监控模块15提示模块16报警模块17摄像头21输入单元22无线通信单元23存储单元24处理器25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安保服务器400安保无线路由器500保密区域600步骤201-21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拍照监控系统10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拍照监控系统10为安装并运行于一移动终端100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化程序代码。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该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21、输入单元22、无线通信单元23、存储单元24、及处理器25。该输入单元22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该输入单元22可为按键、触摸屏等。该存储单元24用于预先存储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及若干预设控制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若干预设控制信号包括一开启该摄像头21的控制信号、一关闭该拍照监控系统10的控制信号、及一断开该无线通信单元23与一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如图3所示)的连接的控制信号。该无线通信单元23可为WIFI通信模组、蓝牙通信模组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断开该无线通信单元23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的连接可以理解为在该移动终端100上关闭无线网络。该存储单元24还用于存储各类数据,例如该拍照监控系统10的计算机化程序代码。该处理器25用于执行该拍照监控系统10以及该移动终端100内安装的各类软件的计算机化程序代码。该存储单元24可为闪存卡、硬盘等。该处理器25可为中央处理器、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等。该拍照监控系统10用于当该移动终端100处于安保模式且有预设控制信号产生时,弹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用户当前的操作为非法操作,并产生一中断控制信号以阻止该移动终端100相应的功能模块或装置执行与该预设控制信号对应的功能,同时发送一相应的报警信号至一安保服务器400(如图3所示),以便安保人员根据该报警信号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拍照监控系统10包括一模式设定模块11、一信息绑定模块12、一控制模块13、一判断模块14、一监控模块15、一提示模块16、及一报警模块17。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一种能够被该移动终端100的处理器25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化程序代码,其存储在该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单元24中。关于各模块的功能将在下面的流程图中具体描述。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拍照监控方法的流程图。步骤201,该模式设定模块11首先默认设定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为一般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工作模式至少包括一般模式及安保模式。其中,当该移动终端100处于一般模式时,用户可以自由使用该移动终端100具有的各种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信息绑定模块12在该移动终端100处于一般模式时生成一信息绑定界面供用户输入用户身份信息,并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身份信息及获取该存储单元24中存储的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该移动终端100的存储单元24还存储该信息绑定模块12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其中,该用户身份信息可为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用户的生物特征(例如脸部特征、指纹特征)等。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可为移动终端100的产品序列号、硬件识别码等。该控制模块13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23将该获取到的用户身份信息及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通过一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发送给该安保服务器400。这样,该安保服务器400便可存储并绑定用户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步骤202,该判断模块14判断该输入单元22是否产生一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设定为安保模式的控制信号。若该判断模块14判断该输入单元22产生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设定为安保模式的控制信号,则执行步骤203。否则,返回步骤20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保密区域600(如图4所示)的入口处可设有门岗,由安保人员值班。安保人员可要求携带有移动终端100的用户在进入该保密区域600之前先在该移动终端100上安装并启动该拍照监控系统10,并通过输入单元22输入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设定为安保模式的控制信号。步骤203,该模式设定模块11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23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建立或保持无线连接,并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23通过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将一包含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的连线请求信号发送至该安保服务器400。在本实施方式中,管理员可预先设定特定的安保人员具有该安保服务器400的使用权限。该安保服务器400能够在该保密区域600内建立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安保服务器400提供一无线热点,一安保无线路由器500通过连接该安保服务器400,而继续成为一下级的无线热点,从而在该保密区域600内建立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为了确保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整个保密区域600,如图4所示,在该保密区域600内可预先设置多个与该安保服务器400连接的安保无线路由器500,从而使得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可覆盖整个保密区域600,该移动终端100的无线通信单元23通过一个或多个安保无线路由器500接入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而与该安保服务器400建立或保持无线连接。步骤204,该判断模块14进一步判断该无线通信单元23是否接收到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的同意连线信号。若该无线通信单元23接收到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的同意连线信号,则执行步骤205。否则,返回步骤202。由于该安保服务器400已经预先存储并绑定了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该安保服务器400可根据接收到的连线请求信号中包含的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来确定该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身份信息。这样,安保人员在确认携带该移动终端100进入该保密区域600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安保服务器400确定的该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后,即可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同意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连线请求信号,而产生该同意连线信号。另外,如前所述,保密区域600入口处的安保人员还可在该安保服务器400接收到连线请求信号后,可当场验证需要进入的人员的身份,如果验证为允许进入的用户,则可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同意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连线请求信号,而产生该同意连线信号。该安保服务器400还可响应安保人员同意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连线请求信号后,发送该同意连线信号至该发送连线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100。步骤205,该模式设定模块11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设为安保模式。此时,安保人员也可以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标记该移动终端100是否进入该保密区域600的状态。例如,当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该同意连线信号至该发送连线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100后,安保人员可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记录该移动终端100的状态为“安保”状态,并允许用户携带移动终端100进入该保密区域600。步骤206,该监控模块15监测该输入单元22是否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若该输入单元22产生一预设控制信号,则执行步骤207。否则,则执行步骤209。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预设控制信号为一开启该摄像头21的控制信号、一关闭该拍照监控系统10的控制信号、或一断开该无线通信单元23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的连接的控制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断开该无线通信单元23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的连接可以理解为在该移动终端100上关闭无线网络。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无线通信单元23在该移动终端100处于安保模式下时需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保持无线连接。步骤207,该提示模块16弹出一提示窗口提示用户当前的操作为非法操作,同时,该控制模块13产生一中断控制信号以阻止该移动终端100相应的功能模块或装置执行与该预设控制信号对应的功能。步骤208,该报警模块17产生一报警信号,并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23将该报警信号通过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发送至该安保服务器40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报警信号包括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及该预设控制信号的类别。这样,当用户在保密区域600内进行非法操作,例如私自使用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100进行拍照,或私自关闭该拍照监控系统10,或私自断开该移动终端100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的连接以避开该安保服务器400的监控时,该拍照监控系统10即可自动监测到该非法操作,并及时阻止该非法操作的进行,以及自动向该安保服务器400报警,以便安保人员及时了解具体情况,例如确定进行非法操作的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的持有者的身份信息以及非法操作的类型等,并进行处理,例如制止非法操作或给予警告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无线通信单元23通过连接的其中一个安保无线路由器500给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还包括该其中一个安保无线路由器500的识别码,例如编号或唯一标识码等,该安保服务器400中可预先存储各个安保无线路由器500的识别码与其安放位置的对应关系。这样,当该安保服务器400收到该报警信号之后就能根据该报警信号中包含的安保无线路由器500的识别码快速确定该安保无线路由器500的位置,以便安保人员能够快速地找到报警区域以及发出报警信息的移动终端100。其中,该拍照监控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9,该判断模块14判断该输入单元22是否产生一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从安保模式设为其他模式的控制信号。若该输入单元22产生一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从安保模式切换为其他模式的控制信号,则执行步骤210。否则,返回步骤206。步骤210,该模式设定模块11控制该无线通信单元23通过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将一包含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的离线请求信号发送至该安保服务器400。步骤211,该判断模块14进一步判断该无线通信单元23是否接收到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的同意离线信号。若该无线通信单元23接收到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的同意离线信号,则执行步骤212。否则,返回步骤206,继续监控该移动终端100是否进行非法操作。如上所述,由于该安保服务器400已经预先存储并绑定了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使用的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该安保服务器400可根据接收到的离线请求信号中包含的该移动终端100的识别码来确定该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身份信息。这样,安保人员在确认携带该移动终端100离开该保密区域600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与该安保服务器400确定的该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且确认该发送离线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100已经离开该保密区域600后,即可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通过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离线请求信号。该安保服务器400还可在通过该移动终端100发送的离线请求信号后,发送该同意离线信号至该发送离线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100。步骤212,该模式设定模块11将该移动终端100的工作模式从安保模式设为其他模式,例如一般模式,流程返回步骤202。这样,用户在该保密区域600外即可自由使用该移动终端100具有的各种功能,例如使用摄像头21拍照、保持或断开与该特定无线局域网300的无线连接等。当该安保服务器400发送该同意离线信号至该发送离线请求信号的移动终端100后,安保人员可在用户携带移动终端100离开保密区域600后在该安保服务器400上记录该移动终端100的状态为“非安保”状态。本发明的拍照监控系统10可在移动终端100处于安保模式时实时监控该移动终端100是否执行非法操作,并在移动终端将要执行非法操作时给予及时的阻止并向安保服务器400报警,从而避免保密区域600内私自拍照的情况发生,并可节约人工监控的成本。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