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行上报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804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进行上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缓冲区的数据,或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

所述终端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与设定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缓冲区状态报告BSR上报方式,并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小区组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服务数据单元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所述逻辑信道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所述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 SDU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终端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终端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 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终端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 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 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S内容还包括用于表示BSR为进行特殊处理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比较结果确定BSR上报方式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通知网络侧确定的BSR上报方式。

11.一种进行上报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或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与设定门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缓冲区状态报告BSR上报方式,并根据确定的BSR上报方式进行上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所述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和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所述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 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若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PDCP缓冲区的数据,且所述PDCP缓冲区的数据为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何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和该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 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任一个CG的RLC实体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不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分离承载对应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是基于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中所有PDU以及SDU的数据的门限值;

所述上报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 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等于设定门限值,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分离承载对应的所有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CG或需要上报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或所述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BS内容,并向网络侧配置的CG发送确定的所述BS内容,其中所述需要上报的BS内容包括分离承载所在LCG内所有逻辑信道的PDCP缓冲区的数据量和网络侧配置的CG的RLC实体缓冲区的数据量之和。

19.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BS内容还包括用于表示BSR为进行特殊处理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1~18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模块还用于: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BSR上报方式之后,通知网络侧确定的BSR上报方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