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710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例如,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来听音乐、玩游戏等等,以减轻现代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电子设备都具备通信功能,而为了防止电子设备的用户被其他用户所骚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都具备黑名单功能,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操作将部分联系人加入黑名单,或者,基于用户的选择操作将部分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以将联系人加入黑名单为例,电子设备需要接收到用户打开通讯录(或者其他控制黑名单的应用程序)的操作,然后接收用户选择某一联系人的操作,最后接收用户点击对应联系人的加入黑名单的按钮的操作,故而存在着对黑名单的控制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且会导致会遗漏部分联系人。

另外,在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的相关信息出现变更时,用户通常需要手动对该相关信息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存在着对联系人调整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对通讯录的相关信息控制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通讯录的相关信息控制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

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所在地;

确定所述通讯录中联系人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不同的M1个联系人,和/或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相同的M2个联系人,M1、M2为正整数;

基于所述M1个联系人和/或所述M2个联系人对所述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联系信息变更;和/或

将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白名单联系人加入黑名单;和/或

由所述通讯录加入黑名单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从所述黑名单中去除或增加到所述通讯录的白名单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访问网络的网络访问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所述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第一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或者

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高于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所述第二数据类型对应第二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三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中的任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为没有联系需求;或者

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 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的第四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具体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一联系人;以及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二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历史通信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预设内容,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对应第五类型联系人;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五类型联系人存在联系需求;或者

判断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二预设内容,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对应第六类型联系人;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六类型联系人不存在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包括:

在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由第一联系方式变化为第二联系方式时,通过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替换所述第一联系方式;或

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时,将所述第一联系人加入黑名单;或

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时,将所述第一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或者增加到所述通讯录的白名单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黑名单包括: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对电子设备的联系人进行控制的预设黑名单。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 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模块,用于:

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联系信息变更;和/或

将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白名单联系人加入黑名单;和/或

由所述通讯录加入黑名单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从所述黑名单中去除或增加到所述通讯录的白名单联系人。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然后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最后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也即是说,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自动调整,而不需要用户的手动操作,故而达到了降低对通讯录信息进行控制的耗时的技术效果;也降低了遗漏部分联系人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控制方法中基于所在地对黑名单进行控制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通讯录的相关信息控制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首先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然后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最后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也即是说,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自动调整,而不需要用户的手动操作,故而达到了降低对通讯录信息进行控制的耗时的技术效果;也降低了遗漏部分联系人的概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控制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

步骤S102: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

步骤S103: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该方法应用于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步骤S101中,历史行为数据可以为多种不同的数据,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网络访问数据。

举例来说,用户可以通过在浏览器的搜索框中输入搜索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从而访问相关网页,又或者用户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相关网页,被访问的相关网页即为网络访问数据;又例如,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例如:发布求租信息、发布旅游活动信息、发表评论信息等等,用户在网络中发布的信息即为网络访问数据,对于网络访问数据为何种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第二种,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

举例来说,历史通信数据例如为:语音通信请求、信息、邮件等等。历史通信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所发起的通信数据,例如:用户向其他联系人发起的语音通信请求、用户向其他联系人发送的短信、彩信、邮件等等;历史通信数据也可以包括用户所接收的通信数据,例如:用户所接收到的语音通信请求、用户所接收到的短信、彩信、邮件等等。

步骤S102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出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下面列举其中的几种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在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访问网络的网络访问数据时,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小 于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所述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第一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

举例来说,第一预设时间段例如为:一个月、半个月、一周等等,第二预设时间段例如为:半个月、1个月等等,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段与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访问频率例如为:访问次数、或者访问时长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如果访问频率为访问次数,则访问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指的是访问次数大于预设访问次数;如果访问频率为访问时长,则访问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指的是访问时长大于预设访问时长。

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一个月、第二预设时间段也为一个月为例,假设用户在两个月前需要租房,则其搜索关键词会包含“找房”、“租房”等关键词,并且会基于这些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得大量网页。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租房网站进行搜索,也会获得大量网页。这种情况下,第一类型数据例如为:房产相关数据,第一类型联系人例如为:房产相关的联系人(例如:房产中介、房产公司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房产相关的数据类型(也即第一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大于第一预设频率。

假设用户在一个月之前已经租好房子,则用户不会再大量访问房产相关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房产相关的数据的访问频率则会小于第一预设频率,从而确定用户对房产相关的联系人(也即第一类型的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要变为没有联系需求。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数据类型不限于房产相关的数据类型,第一类型联系人也不限于房产相关的联系人,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第二种,在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访问网络的网络访问数据时,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高于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所述第二数据类型对应第二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类型联 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

其中,第二预设频率与第一预设频率类似,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以第二数据类型为房产相关的数据类型为例,则第二类型联系人为房产相关的联系人(例如:房产中介、房产公司等等),假设用户之前对于房产不感兴趣,为了防止被房产相关的联系人骚扰,故而之前将房产相关的联系人加入了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对第二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高于第二预设频率。

而在一个月前,用户需要买房或者租房,则用户会大量访问房产相关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一个月(也即: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对房产相关的数据类型(也即第二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频率,故而,说明用户对第二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数据类型不限于房产相关的数据类型,第二类型联系人也不限于房产相关的联系人,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第三种,在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时,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三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中的任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为没有联系需求。

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征联系频率,例如:用户与其他联系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请求次数、用户与其他联系人的总通信次数(包括语音通信请求次数、信息条数、邮件封数等等)、用户与其他联系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请求的时长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如果联系频率为用户与其他联系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请求次数,则判断联系频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具体为:判断该语音通信请求次数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次数;如果联系频率为用户与其他联系人的总通信次数,则判断联系频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具体为:判断该总次数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次数;如果联系频率为用户与其他联系人之间的语音通信请求的时长,则判断联系频率是否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具体为:判断该时长是否小于预设时长等 等。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的职业为导游,其两个月前需要带团出行,故而其存储有多个团内成员(这些团内成员在通讯录中所在的分组例如为:驴友、旅游等等)的联系方式,并且会经常与这些联系人进行联系,则第三类型联系人为这些团内成员,从而用户与第三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而在一个月前用户带团结束,用户不需要再与第三类型联系人进行联系,故而用户与这些联系人的联系频率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则确定用户与第三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为没有联系需求。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类型联系人不限于团内成员,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联系人,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具体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一联系人;以及在所述预设时间段之前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二联系人。

举例来说,假设两个月前,用户发布了任务,则用户会与团内成员进行联系,但是并不一定会和所有联系人都会频率联系,团内成员中可能会包含多个分组,每个分组会有一个组织者(也即第一联系人),用户会与该组织者频率联系,而组织者则会向组内成员(也即第二联系人)转达其与用户的联系内容,故而,将第一联系人和第二联系人都确认为第三类型联系人,通过上述方案能够确定出更加全面的第三类型联系人。

第四种,在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时,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联系人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的第四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

其中,第二预设联系频率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类似,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以第四类型联系人为:团内成员为例,假设用户之前在带团结束之后,为了防止被团内成员骚扰,故而将团内成员加入了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用户 在预设时间段之前与团内成员的联系频率不大于第二预设联系频率;而在当前时间,用户又发起了新的任务,则会与新的团内成员进行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与团内成员的联系频率大于第二预设频率,故而,说明用户对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四类型联系人不限于团内成员,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第五种,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具体为: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联系人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历史通信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预设内容,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对应第五类型联系人;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五类型联系人存在联系需求。

举例来说,假设第五类型联系人为房产相关的联系人、历史通信数据为短信或者邮件,则假设历史通信数据中包含“房屋求租”、“求租”等关键词(也即第一预设内容),则说明用户对第五类型联系人存在联系需求;

假设第五类型联系人为团内成员,则假设历史通信数据中包含“发起活动”、“X月X日旅游”等关键词(也即第一预设内容),则说明用户对团内成员存在联系需求。

第六种,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具体为: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联系人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二预设内容,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对应第六类型联系人;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六类型联系人不存在联系需求。

举例来说,假设第六类型联系人为房产相关的联系人、历史通信数据为短信或者邮件,则假设历史通信数据中包含“房租”、“房屋合同”等关键词(也即第二预设内容),则说明用户已经租房成功,故而说明对第六类型联系人存在联系需求;

假设第六类型联系人为团内成员,则假设历史通信数据中包含“带团结束”、“带团圆满成功”等关键词(也即第二预设内容),则说明用户带团已经结束,暂时不需要与团内成员进行联系,故而说明用户对团内成员不存在联系需求。

第七种,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时,所述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出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由第一联系方式变更为第二联系方式,从而确定所述联系需求变化信息具体为:由通过第一联系方式联系第一联系人变更为通过第二联系方式联系第一联系人。

举例来说,第一联系人的一个或者多个任意联系人,其可能位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也可能不位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号码信息、即时通讯信息、邮箱信息、住址、个人主页、所属公司信息、职业信息、通信标识等第一联系人的任何联系信息。

历史通信数据可以为:语音通信数据、短信息、即时通讯消息等等,例如:第一联系人可能通过语音的方式告知当前用户“从明天起,我的联系电话变更为138XXXXXXX”,又或者,第一联系人给当前电子设备发送以下信息“我的手机号变更为138XXXXXXX,请惠存”等等,又或者,第一联系人给当前电子设备发送以下信息“我换工作了,现在在某某公司上班了”进而可以确定出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出现变更。当然,历史通信数据还可以为其他通信数据,对于历史通信数据为何种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步骤S103中,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可以存在多种调整方式,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具体可以为:对通讯录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调整,例如:增加或者减少某个联系人、对某个联系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例如:电话号码信息、即时通讯信息、邮箱信息、住址、个人主页、所属公司信息、职业信息、通信标识等等)等等。

②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具体可以为:对通讯录中的控制信息进行调整,通讯录的控制信息例如为:黑名单、白名单等等,例如:将某些联系人从黑名单去除、将某些联系人加入黑名单、将某些联系人从白名单去除、将某些联系人加入白名单等等。

步骤S103中,对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可以分为多种情况,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联系信息变更。

例如,在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由第一联系方式变化为第二联系方式时, 通过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替换所述第一联系方式。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联系人通过语音的方式告知当前用户“从明天起,我的联系电话变更为138XXXXXXX”,则可以直接通过138XXXXXXX”覆盖该第一联系人原先的号码。

另外,在历史通信数据中可能还包含一些其他信息发生变更,例如:家庭住址、个人主页等前文涉及的信息的表更等,也可以在通讯录中对第一联系人的这些信息进行更新。

第二种,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时,将第一联系人加入所述黑名单。由于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为没有联系需求,则说明用户不需要再与第一联系人进行联系,从而可以将第一联系人从白名单删除,当然也可以将第一联系人加入黑名单,以防止用户被第一联系人骚扰。

第二种,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时,可以将所述第一联系人从所述黑名单中去除。

由于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则说明用户需要再与其他联系人进行联系,从而将第一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以防止用户遗漏其他用户的通信内容;进一步用户也可以考虑将第一联系人增加到所述通讯录中的白名单联系人,以方便联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3中,对电子设备的黑名单进行调整,可以针对所有联系人进行调整,也可以仅仅针对位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进行调整,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在对黑名单进行调整时针对所有联系人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假设其他联系人对应的为房产类型联系人,则为了防止被房产类型联系人骚扰,可以将所有房产类型联系人加入黑名单。例如:通过系统自动设置,针对标签信息为“房产中介”、“房产公司”的通信标识都设置为黑名单,从而电子设备在接收到陌生通信标识发送的通信内容之后,可以判断陌生通信标识的标签信息是否包含“房产中介”、“房产公司”等相关内容,如果包含的话,则说明该陌生通信标识所对应的联系人为房产类型联系人,在这种情况下,则屏蔽该陌生通信标识所产生的通信人。而针对电子设备中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则可以判断每个联系人的姓名中是否包含“房产”、“房产公司”、“房产中介”等关键词,如果包含的话,则说明该联系人为房产类型联系人,故而 将其加入黑名单。

又例如,假设其他联系人对应的为房产类型联系人,且基于前面的判断确定出用户针对房产类型联系人由有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且之前电子设备将房产类型联系人加入黑名单。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将标签信息为“房产中介”、“房产公司”的通信标识从黑名单中去除,将姓名中包含“房产”、“房产公司”、“房产中介”等关键词的联系人也从黑名单中去除。

当然,针对其他类型的联系人其处理方式与房产类型联系人类似,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在对黑名单进行调整时针对部分联系人进行调整。

举例来说,如果基于步骤S101~S102确定出用户对某一类型联系人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则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确定出该类型的联系人,然后将其加入黑名单,针对通讯录之外的通信标识则不需要将其自动加入黑名单;如果基于步骤S101~S102确定出用户对某一类型的联系人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则可以从黑名单中首先确定出该类型的联系人,然后从该类型的联系人中确定出由通讯录加入该黑名单的部分联系人,将这部分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黑名单具体可以为: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对电子设备的联系人进行控制的预设黑名单。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预设黑名单可以与电子设备中的默认黑名单不同,举例来说,也就是该电子设备包含至少两种黑名单,一种是默认黑名单,由用户手动将联系人加入该默认黑名单,或者手动将联系人从该默认黑名单中删除;而预设黑名单则用于基于历史行为数据自动将联系人加入该预设黑名单或者自动将联系人从该黑名单中去除,通过上述方案达到了对黑名单控制更加准确的技术效果。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预设黑名单即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默认黑名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1: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所在地;

步骤S202:确定所述通讯录中联系人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不同的M1个联系人,和/或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相同的M2个联系人,M1、M2为正整数;

步骤S203:基于所述M1个联系人和/或所述M2个联系人对所述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步骤S201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定位设备检测出电子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所在地,例如:如果电子设备的归属地为成都,则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第一所在地为成都,但是有些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用户可能去外地出差,例如:去北京、上海出差,则第一所在地变为北京或者上海,当然第一所在地也可以为其他地址,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列举,并且不作限制。

步骤S202中,可以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确定出所在地与第一所在地不同的联系人作为M1个联系人;可以从电子设备的黑名单中确定出所在地与第一所在地相同的联系人作为M2个联系人。

步骤S203中,由于M1个联系人的所在地与第一所在地不同,则说明用户可能对M1个联系人不再有联系需求,故而可以将M1个联系人加入黑名单。由于M2个联系人的所在地与第一所在地相同,则说明用户对M2个联系人可能存在联系需求,故而将M2个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

举例来说,用户在外地旅游时可能留下了各种租车、住宿、美食店等当地的联系方式,等旅游结束回到第一所在地之后这些联系方式已经不需要,但是还会经常受到类似导游发的特价推荐短信,故而为了防止被骚扰,可以将所在地与第一所在地不同的M1个联系人加入黑名单。而用户在之后可能又去同一个地方旅游,在这种情况下,又需要该地的联系方式,故而可以将于第一所在地相同的M2联系人又从黑名单中去除,从而方便用户与M2个联系人联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在电子设备上还可以设置选择按钮,由用户通过选择按钮来确定是否选择本发明实施例所介绍的方法对黑名单进行控制。

举例来说,基于步骤S101~步骤S103的方法对黑名单进行自动控制时,可能会带来误拦的可能性,故而可以通过一个“黑名单自动生效和失效”的开关选项提示用户,从而尽量避免误操作(例如:错误的加入部分联系人或者错误的删除部分联系人)。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3,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

第一调整模块32,用于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所在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讯录中联系人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不同的M1个联系人,和/或所在地与所述第一所在地相同的M2个联系人,M1、M2为正整数;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1个联系人和/或所述M2个联系人对所述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模块32,用于:

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联系信息变更;和/或

将所述通讯录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加入黑名单;和/或

由所述通讯录加入黑名单的至少一个联系人从所述黑名单中去除或增加到所述通讯录的白名单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访问网络的网络访问数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小于第一预设频率的第一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访问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所述第一数据类型对应第一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一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或者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网络访问数据确定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访问频率高于第二预设频率的第二数据类型,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数据类型的访问频率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所述第二数据类型对应第二类型联系人;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小于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三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中的任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为没有联系需求;或者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历史通信数据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的第四类型联系人,其中,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与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频率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联系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四类型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为有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第三类型联系人具体可以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用户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一联系人;以及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联系频率的第二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通信数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31,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历史通信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预设内容,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对应第五类型联系人;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五类型联系人存在联系需求;或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二预设内容,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对应第六类型联系人;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所述历史行为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二预设内容,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第六类型联系人不存在联系需求。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模块32,用于:

在第一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由第一联系方式变化为第二联系方式时,通过所述第二联系方式替换所述第一联系方式;或

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没有联系需求时,将所述第一联系人加入黑名单;或

在所述用户对第一联系人的联系需求由没有联系需求变化为有联系需求时,将所述第一联系人从黑名单中去除或者增加到所述通讯录的白名单联系人。

可选的,所述黑名单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对电子设备的联系人进行控制的预设黑名单。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信息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介绍的信息控制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 面所介绍的电子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变形,故而在此不再赘述,凡是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信息控制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电子设备的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然后基于所述历史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联系需求变化信息;最后基于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信息进行调整。也即是说,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对通讯录信息进行自动调整,而不需要用户的手动操作,故而达到了降低对通讯录信息进行控制的耗时的技术效果;也降低了遗漏部分联系人的概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 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