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236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多模基站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同一基带框中可以支持多种无线制式,实现无线制式在主控板上的灵活分布。

随着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的大规模建设,2G、3G、4G网络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并存,单个基站需要支持更多的无线制式。基站的控制面采用集中式设计,基站下所有用户的信令处理都在主控板完成,随着4G智能终端的普及,终端用户的快速增长,对基站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支持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用户数,小区数都成倍增加,对控制面的处理能力和系统的容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主控板的处理能力已达到极限。

针对相关技术中,基站中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基站中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简称为BBU),其中,所述BBU至少包括:

第一主控板;

第二主控板,其中,同一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运行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且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运行一个或多个所述无线制式;

其中,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当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板上的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板包括:第一业务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业务单元的运行状态为所述无线制式的所述主状态;

所述第二主控板包括:第二业务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业务单元的运行状态为所述无线制式的所述主状态或者备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其中,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的所述运行状态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

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

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板上的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条件,在满足所述业务迁移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第二主控板进行预迁移,其中,在所述预迁移结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进一步地,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主控板运行的所述无线制式的所述主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进一步地,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包括:

选取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中的归属主控单元,所述归属主控单元与基带板或者射频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其中,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选取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所属的物理主板为所述归属主控单元,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选取所述第一主控板为所述归属主控单元。

进一步地,选取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中的归属主控单元之后,包括:

通知所述基带板缓存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所述基带板与所述归属主控单元的所述通信链路的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其中,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的所述运行状态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所述第二主控板用于对所述第一主控板上的所述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迁移模块,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当同一所述无线制式在所述第一主控板和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以所述主状态和所述备状态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触发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条件,在满足所述业务迁移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迁移模块还包括:

预迁移单元,用于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之前,通知所述第二主控板进行预迁移,其中,在所述预迁移结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迁移模块,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检测所述第一主控板运行的所述无线制式的所述主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主控板将所述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所述第二主控板。

通过本发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其中,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的该运行状态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 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解决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基站控制面的处理能力和基站系统的容灾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制式在主控板分布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流程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流程图二;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一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二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基站,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10,其中,该BBU10至少包括:

第一主控板102;

第二主控板104,其中,同一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102和该第二主控板104运行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且在该第一主控板102和该第二主控板104运行一个或多个该 无线制式;

其中,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102和该第二主控板104均以主状态运行时,该第一主控板102和该第二主控板104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当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102和该第二主控板104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该第二主控板104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102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通过上述基站,在室内基带处理单元框中只有一块主控板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块主控板,实现业务的主备备份和负荷分担的功能,解决已建站的扩容问题和新建站的逐步扩容问题,节约建站成本,增强系统的容灾备份功能,也解决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基站控制面的处理能力和基站系统的容灾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主控板102包括:第一业务单元,其中,该第一业务单元的运行状态为该无线制式的该主状态;该第二主控板104包括:第二业务单元,其中,该第二业务单元的运行状态为该无线制式的该主状态或者备状态,该第一主控板102和第二主控板104可以运行多个无线制式,也可以包括多个业务单元,多个业务单元与多个无线制式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其中,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的该运行状态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

步骤S204,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

步骤S206,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通过上述步骤,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上运行,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以及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解决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基站控制面的处理能力和基站系统的容灾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触发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条件,在满足该业务迁移条件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业务迁移条件的设定可以是依据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处理能力和业务量实时设定,也可以接收用户的设定。

并且,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之前,可以通知该第二主控板进行预迁移,该预迁移可以减少迁移的业务量,从而缩短迁移时间,其中,在该预迁移结束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检测该第一主控板运行的该无线制式的该主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该异常的情况包括无线制式的业务在该第一主主控板上不能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选取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中的归属主控单元,该归属主控单元与基带板或者射频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其中,选取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中的归属主控单元包括以下之一: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选取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所属的物理主板为该归属主控单元;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选取该第一主控板为该归属主控单元。并且,选取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中的归属主控单元之后,通知该基带板缓存信息,该信息用于该基带板与该归属主控单元的该通信链路的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其中,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的该运行状态为主状态或者备状态,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配置在一个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上;

第一设置模块34,用于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均以主状态运行时,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

第二设置模块36与该第一设置模块34连接,用于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

通过上述装置,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上运行,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分担同一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的负荷,以及该第二主控板用于对该第一主控板上的该无线制式下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解决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基站控制面的处理能力和基站系统的容灾能力。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4所示,除了包括图3所述的装置外,该还装置包括:

第一迁移模块42,与该第二设置模块36连接,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当同一该无线制式在该第一主控板和该第二主控板分别以该主状态和该备状态运行时,判断是否满足触发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条件,在满足该业务迁移条件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

该第一迁移模块42还包括:

预迁移单元,用于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之前,通知该第二主控板进行预迁移,其中,在该预迁移结束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制式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三,如图5所示,除了包括图3所述的装置外,该还装置包括:

第二迁移模块52,与该第二设置模块36连接,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无线制式在第一主控板和第二主控板的运行状态之后,检测该第一主控板运行的该无线制式的该主状态是否出现异常,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该第一主控板将该无线制式的业务迁移到该第二主控板。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优选实施例提高了一种多模基站,该多模基站中一个BBU框配置两块主控板,两块主控板上无线制式可以灵活分布,每种无线制式对应一个业务单元,每块主控板上驻留一个主控单元,一个或多个业务单元,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制式在主控板分布示意图,如图6所示,每种无线制式在主控板上运行主状态还是备状态由配置决定,当某种无线制式在两块主控板上都以主状态运行,达到负荷分担的目的;当某种无线制式在其中一块主控板以主状态运行,在另一块主控板上以备状态运行,起到备份作用,当主无线制式运行异常时支持业务迁移到另一个主控板上。某一无线制式在两块主控板上均配置为主运行状态;也可以在一块主控板上配置为主状态,在另一块主控板上配置为备状态。下面以三模为例,如图1所示,无线制式1和无线制式2在主控板1上以主工作态运行,在主控板2上以备工作态运行;无线制式3在主控板1、2上都以主工作态运行。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主要包括无线制式的分布和迁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主要描述无线制式的迁移。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201、根据无线制式在主控板上分布及各制式在主控板上运行的主备状态,在后台网管生成相应的配置数据,并将配置数据同步到前台主控板。

步骤202、主控板在上电过程中数据库管理模块读取配置信息,获取本板配置的无线制式和无线制式运行主备情况。版本管理模块根据本板配置的无线制式从后台下载相应的软件版本。

步骤203、主控板主控单元上电完成后,系统控制模块根据本板配置的无线制式通知版本管理模块加载相对应的无线制式。系统控制模块根据步骤201中的配置控制无线制式在主控板的运行主备状态。

步骤204、基带板与其归属主控单元进行通信,从归属主获取版本和配置数据。基带板根据本板无线制式找到相应的归属主控单元,如果某无线制式在两个主控板上都有分布且都运行为主状态时,则其归属主为物理主板,如果某无线制式在两个主控板上都有分布,在一个主控板上运行主状态,在另一个主控板上运行为备状态,则其归属主控单元为该无线制式运行主状态的主控板。射频单元与主控板通信机制与基带板类似。

步骤205、在主控板上均运行主状态的无线制式,两块主控板根据单板处理能力和业务分布配置,进行业务的负载均衡,充分发挥单板的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业务需要。

步骤206、在主控板上运行为一主一备的无线制式,可以进行无线制式的迁移,主要包括正常迁移、异常迁移流程。无线制式正常迁移:根据主控板处理能力和当前业务的分布情况,在网管通过人机命令触发无线制式的迁移,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流程图一,如图7所示,无线制式异常迁移:当运行为主的无线制式出现异常时会自动触发无线制式的迁移,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流程图二,如图8所示,无线制式的迁移能充分利用主控板的资源,对业务进行合理的分布,在异常迁移过程中实现业务的无缝切换,提升用户体验。

在无线制式正常迁移流程中,用户可以根据主控板的处理能力和当前业务量手动进行无线制式的迁移,主控也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迁移条件,当满足设置的条件后实现无线制式自动迁移,迁移的流程主要包括预倒换、倒换等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步骤301、当满足条件或手动触发无线制式迁移,无线制式归属主控单元判断是否满足迁移条件,如果满足则进入步骤302,否则不进行无线制式倒换;

步骤302、主用无线制式业务单元通知备用无线制式业务单元预倒换,预倒换的作用在于缩短无线制式迁移的时间减小基带板需要缓存的消息量,保证倒换的可靠性,备用业务单元预倒换完成后通知主用业务单元;

步骤303、主用业务单元收到备用业务单元预倒换完成后通知通信模块主备倒换开始,基带板进行消息缓存,通知备用业务单元开始倒换;

步骤304、备用业务单元开始倒换,设置业务单元为主用,通知原主用业务单元备倒主完成;

步骤305、原主用业务单元开始倒换,设置业务单元为备用,并通知原备用业务单元主倒备完成;

步骤306、新主用业务单元收到原主用业务单元主倒备完成后,通知基带板主备倒换过程结束;

步骤307、基带板与新归属主控单元通信链路恢复正常,发送缓存消息,与原归属主控单元通信链路设置为备用;

步骤308、业务单元迁移过程结束,在步骤303预倒换、步骤304备倒主、步骤305主倒备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败或超时,该无线制式业务单元进行自救复位,重新加载。

在无线制式异常迁移流程中,当主用业务单元归属主控单元发生异常复位或者主用业务单元异常复位。备用业务单元所在主控板检测到主用业务单元异常后会触发备用业务单元进行自动迁移。

步骤401、备用业务单元通知通信模块迁移开始,基带板进行消息缓存;

步骤402、备用业务单元开始倒换,倒换完成后设置业务单元为主用;

步骤403、新主用业务单元,通知基带板主备倒换过程结束;

步骤404、基带板与新归属控单元通信链路恢复正常,发送缓存消息;

步骤405、业务单元异常迁移过程结束,在步骤步骤402备倒主失败或超时无线制式业务单元进行自救复位,重新加载。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以下无线制式迁移的主要场景

场景一:

两块主控板上运行一种无线制式,且在两块主控板上均运行为主。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一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主控板1、2上LTE-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方式)无线制式均运行为主。主控板1、2根据自身的处理能力承载一个站点下的不同小区,承载业务的数量由后台根据单板的处理能力合理分配,实现业务负荷分担。当其中一块主控板出现故障时,业务都迁移到运行正常的主控板,出现故障时不掉话。

场景二:

两块主控板上运行多种无线制式,通过配置数据实现两块主控板上主用业务单元、备用业务单元的分布。业务单元一:GSM无线制式对应业务单元,业务单元二:UMTS无线制式对应业务单元,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二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主控板1上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无线制式运行为主、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为UMTS)无线制式运行为备;主控板2上GSM无线制式运行为备、UMTS无线制式运行为主,运行为备状态的无线制式不处理业务。根据主控板的处理能力和当前业务量在后台网管手动触发无线制式的迁移,或者当其中一种主用无线制式异常或其中一块主控板发生故障的,实现业务的迅速迁移。

场景三:

场景三是场景一、二的叠加,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线制式迁移场景三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业务单元一:GSM无线制式对应业务单元,业务单元二:UMTS无线制式对应业务单元,业务单元三:LTE-FDD无线制式对应业务单元,两块主控板上运行三种无线制式,在主控板1上GSM、UMTS都运行为主,在主控板2上GSM、UMTS都运行为备,主控板1、2上均LTE-FDD无线制式运行为主。当主控板1上的GSM或UMTS无线制式运行异常时,迅速迁移到主控板2上,LTE-FDD无线制式根据主控板处理能力,承担不同小区的业务,实现业务的负荷分担,当某一块主控板上的无线制式运行异常时,业务都转移到另外一块主控板上。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解决多模基站中无法实现无线制式迁移、容灾能力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多模基站中无线制式在主控板上迁移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模块分别位于多个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 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