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238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向用户提供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服务,需要向用户提供可以接入网络并可以由用户进行远程控制的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例如可以为带有联网功能的空调、冰箱、电灯等家居设备。在对物联网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现有技术通过云平台建立智能手机与物联网设备的映射关系,当用户需要开启家中的所有物联网设备时,用户需要通过智能手机依次选定物联网设备,依次向云平台发送开启选定的物联网设备的请求,导致用户与物联网设备间的交互过程的效率低下,造成用户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根据所述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所述分组管理表确定所述组id 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所述组属性名和所述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向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所述组操作结果由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

显示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所述组操作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组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所述分组管理表确定所述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组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组属性名和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组请求消息中的所述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第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五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所述组操作结果由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第五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网络接口;

其中,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所述分组管理表确定所述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所述组属性名和所述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根据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和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所述网络接口,还用于向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网络接口以及显示 屏;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所述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id、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所述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及,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所述组操作结果由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所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结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可以使服务器根据目标物联网设备和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通过功能属性操作指令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从而实现了以组为单位与目标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提高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优化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物联网服务。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实施例所适用的场景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二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三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四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五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六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七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九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信令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二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三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四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五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六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七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 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提供下列实施例: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实施例所适用的场景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服务器上,如图1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者浏览器上的网页页面来生成组请求消息,从而可以使服务器在接收到组请求消息后,根据组请求消息中的组id(组id例如为abc)来生成与组id相对应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在一实施例中,组id表示对物联网设备的分组id,用于标识一个分组,需要保证在服务器上的唯一性。在一实施例中,组属性名表示该分组对外提供的、供用户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组id对应的分组所实现 的功能来设置,例如,对于开关类的分组,组属性名可以包括“离家设置”、“进家设置”,对于空调类的分组,组属性名可以包括“用户最佳室温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组属性取值可以为分组的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对于开关类的分组,组属性取值可以包括“1”和“0”,对于空调类的分组,组属性取值可以为用户最合适的室温“27”摄氏度。

步骤102,根据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分组管理表确定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组属性名和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用户配置界面,用户通过该用户配置界面确定其需要控制的物联网设备的分组,以及每一个分组中所包含的成员设备,通过移动设备将每一分组所包含的分组设备以及该分组每一设备对应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每一分组中的分组设备以及各个分组设备对应的分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对用户需要控制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并生成各分组对应的分组管理表。

例如,用户离家、用户进家对应的分组操作管理表如表1所示,用户最佳室温设置对应的分组管理表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如上述表1和表2所示,用户通过用户配置界面确定其需要控制的物联网设备的分组包括abc1、abc2、abc3,其中,abc1分组中所包含的成员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热水器、门控检测器,abc2分组中所包含的成员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门控检测器,abc3分组中所包含的成员设备包括两部空调,可通过0xfe31和0xfe32两个设备id来区分。在一实施例中,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可以包括上述表1和表2中的组属性取值、描述、设备id、设备属性名、设备属性取值等信息,表1和表2中的组id、组属性名、设备id、设备类型、设备属性名用来表示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以及分组对应的功能等。

步骤103,根据目标物联网设备和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物联网设备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本申请对目标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功能属性表示物联网设备可以对外提供的、供用户操作的功能,例如,智能空调的开关功能属性表示控制空调开启或关闭的功能,温度查询功能属性表示查询当前室内温度的功能,温度设定功能属性表示设定空调温度值的功能,等等。在一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可将自身的所有功能属性注册到服务器,从而可以使服务器能够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例如,上述表1和表2中所示的空调0xfe31 可以将开关的功能属性和温度的功能属性注册到服务器,可以使服务器对空调0xfe31的功能属性进行统一管理。

步骤104,向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作为一个示例性场景,空调131、加湿器132、门控检测器133位于表1所示的组id为abc2的分组中,对应的组属性名为“进家设置”,组属性取值为“1”,当服务器12通过执行上述步骤101-步骤104之后,空调131、加湿器132、门控检测器133可以根据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对指定的功能属性值进行设置或查询,例如,空调131通过查询,将开关设置为“1”,温度设置为“25”,加湿器132将开关设置为“1”,门控检测器将开关设置为“0”,从而实现对组id为“abc2”的分组中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101-步骤104,可以使服务器根据目标物联网设备和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通过功能属性操作指令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实现了以组为单位与目标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提高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优化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物联网服务。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二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服务器如何将指令执行结果转发给移动设备为例并结合图1b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返回的指令执行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使用http来进行数据传输,指令执行结果可以为http回复消息,本申请对指令执行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做限制,只要服务器能够通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接收到指令执行结果即可。在一实施例中,指令执行结果既可以为执行成功,也可 以为执行异常。

步骤202,确定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并确定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是否为两个以上,如果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执行步骤203,如果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为一个,可将指令执行结果直接转发给移动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同一个分组中会包含两个以上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因此两个以上的目标物联网设备会对应两个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

步骤203,如果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确定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结果,如果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存在异常结果,执行步骤204,如果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均不存在异常结果,可直接将两条以上的操作指令进行聚合,得到组操作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到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后,如果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均不存在异常结果,服务器对两条以上的http回复消息聚合成一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该新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内容为“succeed”。

步骤204,如果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存在异常结果,从分组管理表中确定异常结果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对应的设备类型、设备id对应的设备属性名。

步骤205,对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进行聚合,并将设备id、设备类型、设备属性名、设备id对应的错误信息添加到聚合得到的组操作结果中。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设备类型为智能空调,错误信息例如为智能空调处于关闭状态、请求命令格式有误、智能空调设置的温度值超出范围,等等,本申请对错误信息的具体内容不做限制。设备id、设备类型、设备属性名、设备id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206,将组操作结果返回给移动设备,以供移动设备向用户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

如图1b所示,以移动设备11与服务器12之间通过使用http来进行数据传输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智能空调131(设备id为0xfe31)、智能加 湿器132(设备id为0xfe33)、门控检测器133(设备id为0xfe45)在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通过http回复消息的形式向服务器12返回指令执行结果,服务器12可以接收到三条http回复消息,服务器12依次分析每条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如果该三条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均表示执行成功“succeed”,则服务器12将该三条http回复消息聚合成为一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该新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内容为“succeed”,并返回给移动设备11。如果服务器12检测到智能空调131回复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内容为出现错误或异常“exception:xxx”,则服务器12将该三条http回复消息聚合成为一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该新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内容为“deviceid0xfe31:exception:xxx;deviceid0xfe33:exception:xxx;deviceid0xfe45:succeed”,并将该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返回给移动设备11,移动设备11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从而可以使用户能够清楚的智能空调131、智能加湿器132、门控检测器133各自在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指令执行结果进行聚合,将组操作结果转发给移动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移动设备与两个以上的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三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物联网设备向服务器注册功能属性为例并结合图1b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来自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注册的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

步骤302,根据设备功能描述信息生成物联网设备对应的设备id及注册结果,将设备功能描述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步骤303,将注册结果返回给物联网设备,注册结果中包含有设备id。

在一实施例中,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的格式如表3所示。

表3

在上述表4中,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的各个字段描述如下:

●地址:设备地址,用于服务器寻址物联网设备,上述表3以ip地址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名称:物联网设备的名称,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类型:物联网设备的类型,可以根据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分类表示物联网设备的类型。

●属性名: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名,一个功能属性表示物联网设备可以对外提供的、供用户操作的功能,例如,智能空调的开关功能属性表示控制智能空调开启或关闭的功能,智能空调的温度设定功能属性代表设定空调温度值的功能,等等。如果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名有多个,可以向服务器全部注册。

●属性取值: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开关属性,属性取值为0或1。

●属性取值名称:与上述属性取值对应,表示物联网设备功能的取值的意义,例如,开关属性,当属性取值为1时,表示打开操作。

●描述:对于功能属性取值的具体描述,供显示给用户。

本申请中的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可以采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json、xml,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注册结果中包含有设备id并将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信息可以同步至服务器,可以确保后续物联网设备发往服务器的组请求消息中均携带设备id,方便服务器基于设备功能属性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实现用户以组为单位与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四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如何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分组管理为例并结合图1b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分组设备及关于分组设备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为移动设备提供一个用户配置界面,该用户配置界面可以为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也可以为网页界面。通过该用户配置界面,可以使用户根据其对物联网设备的需求以及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以及提供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分组操作逻辑,并通过移动设备将分组设备及关于分组设备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402,根据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配置输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生成分组管理表,分组管理表如表4所示。

表4

上述表4中的分组管理表的各个字段的解释如下:

●组id:分组id,用于标识分组,需要确保在服务器上的唯一性。

●组属性名:分组属性名,一个组属性表示该分组可以对外提供的、供用户操作的功能。

●组属性取值:组属性的取值范围。

●描述:对于组属性取值的具体描述,描述该组属性取值代表的含义。

●设备id:与组属性取值对应的设备标识,表示针对组属性取值需要进行操作的设备。设备id需要确保在服务器上的唯一性。设备id的长度可根据实际实现来确定。

●设备类型:按照设备功能分类标识设备的类型。

●设备属性名:设备功能属性名,表示针对任意一个组属性取值,需要进行操作的设备功能属性。

●设备属性取值:表示针对任意一个组属性取值,需要进行操作的设备功能属性的取值参数。

步骤403,将对物联网设备的分组配置结果返回给移动设备。

本实施例中,根据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可实现基于分组管理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此外,通过服务器上维护的分组管理表,可以使用户根据其需求通过移动设备设置分组管理和控制逻辑,从而方便用户通过服务器定制物联网服务。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五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如何同步物联网设备的状态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确定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中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

步骤502,根据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更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

步骤503,将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同步给移动设备。

例如,在上述图1a实施例中的表2所示的用户最佳室温设置的分组管理表中,当设备id为0xfe32的空调的开关状态变更为关闭状态后,设备id为0xfe32的空调处于关闭状态的信息会被同步更新至服务器12。由此,服务器将设备id为0xfe32的空调的相关信息从表2中删除,表2所示的分组管理表更新后的分组管理表如下述表5。

表5

本实施例中,根据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更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可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更加智能、精确的分组管理,提高用户使用物联网服务的体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七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移动设备上,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服务器根据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或者浏览器上的网页页面来生成组请求消息,从而可以使服务器在接收到组请求消息后,根据组请求消息中的组id(组id例如为abc)来生成与组id相对应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步骤602,接收服务器根据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组操作结果由目标物联网设备。

步骤603,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

本实施例的场景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1a所示实施例中关于图1b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601-步骤603,可以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实现以组为单位与目标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提高了移动设备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优化了移动设备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流程,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物联网服务。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八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以如何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以及如何同步目标物联网的状态为例并结合图1b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及关于分组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

步骤702,将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对应的分组管理表。

步骤701和步骤702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703,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服务器根据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步骤704,接收服务器根据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组操作结果由目标物联网设备。

步骤705,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

步骤703-步骤705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6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706,确定组操作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结果。

步骤707,如果组操作结果中存在异常结果,从组操作结果中解析出现异常结果的目标物联网的设备id、设备id对应的设备类型、设备id对应的设备属性名。

在步骤706和步骤707中,例如,服务器12将该三条http回复消息聚合成为一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该新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负荷(payload)内容为“deviceid0xfe31:exception:xxx;deviceid0xfe33:exception:xxx;deviceid0xfe45:succeed”,并将该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返回给移动设备11,移动设备11在接收到该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后,通过解析该条新的http回复消息中的设备id以及“exception”,从而可以识别出出现异常结果的物联网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生成逻辑配置描述信息,从而可以使服务器根据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实现基于分组管理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分组管理;此外,通过服务器上维护的分组管理表,可以使用户根据其需求通过移动设备设置分组管理和控制逻辑,从而方便用户通过服务器定制物联网服务。

在上述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方法还可包括: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关于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

根据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更新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的状态。

根据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更新物联网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可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更加智能、精确的分组管理,提高用户使用物联网服务的体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六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的信令图;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均已经通过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在服务器上注册成功,移动设备已通过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实现分组管理,其中,n为正整数,表示目标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1,移动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分组的组id、组属性名、组属性取值。

步骤802,服务器接收到组请求消息后,从组请求消息中解析出组id、组属性名、组属性取值。

步骤803,根据组id、组属性名、组属性取值查询分组管理表,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及需要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创建与物联网设备相对应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步骤804,将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发送给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

步骤805,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接收到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例如,对功能属性操作指令涉及到的功能属性值进行设置或查询。

步骤806,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将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指令执行结果返回给服务器。

步骤807,服务器接收到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的执行结果后,对目标物联网设备1、目标物联网设备2、…、目标物联网设备n的多个指令执行结果进行聚合,得到组操作结果。

如果指令执行结果均表示执行成功,生成组操作成功的组操作结果;如果指令执行结果中有错误或异常结果返回,将对应的设备id、名称、类型、错误信息等添加入组操作结果中。

步骤808,服务器将组操作结果返回给移动设备。

步骤809中,移动设备向用户显示组操作结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通过以分组为单位与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一次操作,发送一条组请求消息,即可使服务器对分组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减少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次数,使得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得到提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对应于上述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图9所示的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9,在硬件层面,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其中,网络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处理器,用于根据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分组管理表确定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组属性名和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根据目标物联网设备和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网络接口,还用于向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对应于上述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图10所示的根据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结构图。请参考图10,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内部总线、网络接口、显示屏、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当然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其中,网络接口,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服务器根据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及,接收服务器根据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组操作结果由目标物联网设备;

显示屏,用于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结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11、第一确定模块112、第一生成模块113、第一发送模块114。其中:

第一接收模块111,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

第一确定模块112,用于根据第一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id查询分组管理表,以根据分组管理表确定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第一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属性名和第一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第一生成模块113,用于根据目标物联网设备和第一确定模块112确定的目标物联网设备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第一发送模块114,用于向目标物联网设备发送第一生成模块113生成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以供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二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装置还可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15,用于接收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第一发送模块114发送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后返回的指令执行结果;

第二确定模块116,用于确定第二接收模块115接收到的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

结果聚合模块117,用于如果第二确定模块116确定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对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进行聚合,得到组操作结果;

第二发送模块118,用于将结果聚合模块117得到的组操作结果返回给移动设备,以供移动设备向用户显示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19,用于如果第二确定模块116确定指令执行结果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确定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结果;

第四确定模块120,用于如果第三确定模块119确定两条以上的指令执行结果中存在异常结果,从分组管理表中确定异常结果对应的设备id、设备id对应的设备类型、设备id对应的设备属性名;

添加模块121,用于将第四确定模块120确定的设备id、设备类型、设备属性名、设备id对应的错误信息添加到结果聚合模块117得到的组操作结果中。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三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1或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装置还可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122,用于接收来自物联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注册的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

处理模块123,用于根据第三接收模块接收到的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生成物联网设备对应的设备id以及注册结果,将设备功能属性描述信息存储至数据库;

第三发送模块124,用于将处理模块123生成的注册结果返回给物联网设备,注册结果中包含有设备id。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四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1-图13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4所示,装置还可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25,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分组设备及关于分组设备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126,用于根据第四接收模块125接收到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设备对应的分组管理表,以供第一确定模块122根据第二生成模块96生成的分组管理表确定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第一接收模块12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属性名和第一接收模块121接收到的组请求 消息中的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第四发送模块127,用于将对物联网设备的分组配置结果返回给移动设备。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五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上述图11-图14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装置还可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128,用于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中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

第一更新模块129,用于根据第五确定模块1212确定的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更新分组管理表,以供第一确定模块112根据第一更新模块129更新后的分组管理表确定组id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在第一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属性名和第一接收模块111接收到的组请求消息中的组属性取值对应的条件下需要操作的功能属性;

同步模块110,用于将第五确定模块128确定的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同步给移动设备。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六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还可包括:第五发送模块161、第五接收模块162、显示模块163。

第五发送模块161,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请求消息,组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的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以供服务器根据组id、组id对应的组属性名以及组id对应的组属性取值生成用于控制目标物联网设备的功能属性操作指令;

第五接收模块162,用于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五发送模块161发送的组请求消息返回的组操作结果,组操作结果由目标物联网设备;

显示模块163,用于显示第五接收模块162接收到的目标物联网设备执行功能属性操作指令的组操作结果。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七的控制物联网设备的装置的结 构示意;如图17所示,在上述图16实施例的基础上,装置还可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164,用于确定目标物联网设备所在的分组及关于分组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

第六发送模块165,用于将第五确定模块164确定的逻辑配置描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逻辑配置描述信息生成分组对应的分组管理表。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166,用于确定第五接收模块162接收到的组操作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结果;

解析模块167,用于如果第六确定模块166确定组操作结果中存在异常结果,从组操作结果中解析出现异常结果的目标物联网的设备id、设备id对应的设备类型、设备id对应的设备属性名。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可包括:

第六接收模块168,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关于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

第二更新模块169,用于根据第六接收模块168接收到的发生变化的设备功能属性状态更新对应的目标物联网设备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可见,通过以分组为单位与物联网设备进行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一次操作,发送一条组请求消息,即可使服务器对分组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减少了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次数,使得用户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交互效率得到提高,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 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