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9268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音频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设备上对声学性能进行的优化部分主要包括研发阶段的优化和用户可控制的后处理领域两部分;研发阶段不对用户开放,但是这部分优化的效果最为明显,当终端设计完成后,这部分优化空间被固定;用户可控制的后处理部分用户调试的空间有限,仅能在音效均衡eq的处理上进行优化,这种优化程度有限,可用度和利用率都非常低。

即,终端的声学性能优化方案,要么是不对用户开放的,要么仅仅涉及后处理领域的eq设置或者重低音增强等,后处理这种优化方式(eq设置或者重低音增强等),用户不是依据实际的声学性能进行调整,有很大的随机性,优化效果产生破音现象的概率很大,损伤电声器件风险激增,而且不同的播放环境中,对eq的调整,低音的要求以及噪声等级的要求都会不同,而用户很难做到对症下药。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提供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终端不能满足用户调节音频效果需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终端 不能满足用户调节音频效果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其包括:

终端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终端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终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终端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包括:终端通过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终端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外放音频波形。

进一步的,终端包括双耳机插孔,终端通过有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包括:通过第一耳机插孔连接发射器,通过第二耳机插孔接收器,根据用户选择或者自适应配置,将第一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出设备接口,将第二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入设备接口。

进一步的,终端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包括:对外放音频波形进行回声抑制,将外放音频波形的回声信号消除,获得衍生音频波形;对回声信号进行环境声场数据获取,获得环境反射音频波形。

进一步的,终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包括:若应用场景为录音应用,则选择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语音通话应用,则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多媒体播放应用,则同时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 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收用户确认操作,若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结束,若用户不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返回重新执行发射原始音频波形调整终端音频参数,直至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

进一步的,终端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根据原始音频波形获取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衍生音频波形获取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环境反射音频波形获取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进一步的,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噪声输出等级、频率响应曲线、环境声压特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包括:根据终端噪声输出等级,对噪声抑制算法内的语音激活检测门限参数进行调整;和/或,根据频率响应曲线配置语音优化算法或多媒体音效后处理算法中参数滤波器的增益值、上限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和/或,根据环境声压特性参数调整音频通路的模拟增益和数字增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其包括:

音频模块,用于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音频模块用于通过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外放音频波形。

进一步的,音频模块包括双耳机插孔,通过第一耳机插孔连接发射器,通过第二耳机插孔接收器,根据用户选择或者自适应配置,将第一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出设备接口,将第二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入设备接口。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用于对外放音频波形进行回声抑制,将外放音频波形的回声信号消除,获得衍生音频波形;对回声信号进行环境声场数据获取,获得环境反射音频波形。

进一步的,调整模块用于:若应用场景为录音应用,则选择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语音通话应用,则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多媒体播放应用,则同时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调整模块还用于:接收用户确认操作,若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结束,若用户不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返回重新执行发射原始音频波形调整终端音频参数,直至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

进一步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根据原始音频波形获取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衍生音频波形获取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环境反射音频波形获取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 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进一步的,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噪声输出等级、频率响应曲线、环境声压特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噪声输出等级,对噪声抑制算法内的语音激活检测门限参数进行调整;和/或,根据频率响应曲线配置语音优化算法或多媒体音效后处理算法中参数滤波器的增益值、上限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和/或,根据环境声压特性参数调整音频通路的模拟增益和数字增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系统,其包括终端及发射器、接收器,终端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音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终端通过发射音频波形,接收外界音频波形,计算得到终端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可以减少因用户不当操作带来的音频器件损伤的概率,也可以实现不同应用环境调整终端重要音频参数的灵活方案,给用户提供更一种新颖的音频效果调节方式,解决了终端不能满足用户调节音频效果需求的技术问题。同时以更加灵活的可扩展外设接口设置,最大程度上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双耳机插孔终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双耳机插孔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声学特性测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1包括:

音频模块11,用于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调整模块13,用于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音频模块11用于通过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外放音频波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音频模块11包括双耳机插孔,通过第一耳机插孔连接发射器,通过第二耳机插孔接收器,根据用户选择或者自适应配置,将第一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出设备接口,将第二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入设备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2用于对外放音频波形进行回声抑制,将外放音频波形的回声信号消除,获得衍生音频波形;对回声信号进行环境声场数据获取,获得环境反射音频波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调整模块13用于:若应用场景为录音应用,则选择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语音通话应用,则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多媒体播放应用,则同时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调整模块13还用于:接收用户确认操作,若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结束,若用户不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返回重新执行发射原始音频波形调整终端音频参数,直至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根据原始音频波形获取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衍生音频波形获取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环境反射音频波形获取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噪声输出等级、频率响应曲线、环境声压特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13用于:根据终端噪声输出等级,对噪声抑制算法内的语音激活检测门限参数进行调整;和/或,根据频率响应曲线配置语音优化算法或 多媒体音效后处理算法中参数滤波器的增益值、上限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和/或,根据环境声压特性参数调整音频通路的模拟增益和数字增益。

对应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系统,其包括终端及发射器、接收器,终端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装置1,音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的流程图,由图2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包括:

s201:终端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

s202:终端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s203:终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发射原始音频波形,接收原始音频波形对应的外放音频波形包括:终端通过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终端通过发射器发射原始音频波形,通过接收器接收外放音频波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双耳机插孔,终端通过有线接口分别连接发射器和接收器包括:通过第一耳机插孔连接发射器,通过第二耳机插孔接收器,根据用户选择或者自适应配置,将第一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出设备接口,将第二耳机插孔设置为输入设备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 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包括:对外放音频波形进行回声抑制,将外放音频波形的回声信号消除,获得衍生音频波形;对回声信号进行环境声场数据获取,获得环境反射音频波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或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包括:若应用场景为录音应用,则选择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语音通话应用,则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若应用场景为多媒体播放应用,则同时选择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确认操作,若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结束,若用户不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则返回重新执行发射原始音频波形调整终端音频参数,直至用户接受调整后的音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根据原始音频波形及外放音频波形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根据外放音频波形获取衍生音频波形及环境反射音频波形;根据原始音频波形获取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衍生音频波形获取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环境反射音频波形获取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及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计算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包括终端噪声输出等级、频率响应曲线、环境声压特性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包括:根据终端噪声输出等级,对噪声抑 制算法内的语音激活检测门限参数进行调整;和/或,根据频率响应曲线配置语音优化算法或多媒体音效后处理算法中参数滤波器的增益值、上限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和/或,根据环境声压特性参数调整音频通路的模拟增益和数字增益。

现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三实施例:

智能终端对音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论在语音通话场景下还是在多媒体播放场景下,都要求尽可能的改善用户的听感体验。目前使用更加优秀的电声转化器件,在多媒体播放场景下集成更加复杂的音频后处理程序以及在语音通话场景下使用音频优化算法已经成为必需。这些后处理算法和语音优化算法可以提供诸如噪声抑制(ns),音效增强(aae),回声消除(ec)以及语音增强等专用功能(ave)。这些技术的加入,优化了终端的音频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目前移动终端上采用的语音优化算法的功能调整算法模块有:回声消除,噪声抑制、drc(动态范围控制)和各种滤波器(fir/iir/高通滤波等);多媒体播放场景下采用的后处理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方式的eq(量化均衡技术),基于频谱的各种音效加强(低音增强)以及虚拟环绕声功能(基于双通道声音信号时间轴的延时特性调整)等。这些算法可以改变原声源信号的频率特性和能量特性,提供更加舒适和更加贴合消费者要求的音乐性能和通话性能。

现有语音优化算法,都集中在终端研发阶段,都是经过专业测试,由研发人员按照声学特性进行调整,对用户而言没有任何可操作的空间;多媒体音效后处理调整,给用户提供的可调范围很小,且有产生破音的风险,对电声器件有很大的损伤;又因为电声器件随着使用次数增加,音频特性会有所变化,而 且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对终端电声器件的音效影响也有不同,因此就需要对音频参数进行微调,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研发阶段的优化分为两部分:①通话类的语音优化和②多媒体类的录音和播放性能优化。第①部分的优化措施,对用户不可见,因此该部分的参数无法在终端应用过程中得到更新,对通话性能的优化程度也是恒定不变的;有时在终端的音频部件因老化发生性能波动后,不但达不到优化效果,甚至凸显声音上的缺陷;第②部分中高清录音部分的优化也和第①部分类似,对于用户是不可见的。第②部分中多媒体播放往往是用户对音效最为关心的应用场景,用户可以通过后处理功能中的eq调整或低音增强等功能,对音效进行调整,或进行一些效果增强,达到自己想要的播放效果。

即终端的声学性能优化方案,要么是不对用户开放的,要么仅仅涉及后处理领域的eq设置或者重低音增强等,后处理这种优化方式(eq设置或者重低音增强等),用户不是依据实际的声学性能进行调整,有很大的随机性,优化效果产生破音现象的概率很大,损伤电声器件风险激增,而且不同的播放环境中,对eq的调整,低音的要求以及噪声等级的要求都会不同,而用户很难做到对症下药。这种因应用环境不同,以及由于电声器件声学性能波动而引起的音质波动的现象,完全可以通过微调声学参数进行补偿。但由于用户的非专业性和优化算法参数调整的复杂性,普通用户无法得到参数调整的权限,造成终端音效的不稳定,甚至产生质量问题。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利用终端的可扩展外设接口外接声学发射和接收装置,配合终端内部声学分析软件,检测终端固有的声学特性,或探测“终端+播放环境”的声学特性;根据最优化听感的标准,将自动优化的修改方案反馈到终端上,方便用户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听音喜好进行优化方案选择,并在验证优 化效果后对终端系统的音频参数进行修改,达到听感的最优化。

本发明涉及的用户选择优化方案,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用户开启自适应修改音频参数的进程,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完成“终端”和/或“播放环境”两者的声学性能测量;当应用程序将针对“终端”和“播放环境”两者的优化方案反馈到终端上显示后,经提示用户需要确认修改的内容;系统会将经用户确认的优化方案加载到终端上,再次运行用户所选的操作,提示用户确认优化后的音效,若符合用户期望,则优化方案完成修改,否则重复探测和推荐优化方案的步骤,知道用户满意为止。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包括:

s301:终端利用可扩展外设接口外接声学发射和接收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可扩展外设接口,指的是为完成声学探测必须具备的声学发射和声学接收设备与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信号通道接口:这两个数据通道可以采用拥有两个耳机插孔的新型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常规终端的有线接口进行配合使用(包含但不限于耳机接口+usb接口这种组合);还可以采用一般终端的某个有线接口(包含但不限于耳机接口)配合某种利用无线传输接口进行通信的声学设备的方案,又或者两个数据接口全部使用无线通道接口来完成必要的声学发射和接收。

外部设备:这部分设备根据声学探测的一般原理,需要一部输出设备和一部接收设备。终端经发射设备提供专业的探测波形,经由环境的各种声学作用后,再次返回到接收设备上,由接收设备得到经环境作用过后的测量波形。

移动终端侧接口:移动终端侧硬件接口需求:即可扩展外设接口是拥有两个耳机插孔的新型终端设备。新型终端的特点(如图4所示):①增加一组4段式耳机插孔;②设计一组模拟开关通道(如图5所示),在各组专用信号之间进行切换,控制信号由处理器平台输出,控制的来源有两种:用户在收到系统提示后做的选择或终端提供的自适应插入检测机制。

新型终端侧模拟开关功能:在终端原有4段式耳机插孔1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4段式耳机插孔2,倍增了信号通道,为外接外部设备提供了条件。这一设计的核心在于增加的耳机插孔与原来的耳机插孔功能完全兼容,这个是通过模拟开关和检测信号(det1&det2)实现的,图5是终端内部支持信号切换的机制框图。当外部输出/输入设备插入耳机插孔,处理器平台通过det1&det2信号进行自适应识别,处理器平台控制模拟开关进行信号通道切换;或识别报错后反馈上层应用程序,由用户通过应用程序进行选择,处理器平台从新对模拟开关进行配置,完成信号切换。两个耳机插孔在外接外部设备的时候,可以由用户指定或者自适应选配成输出/输入设备接口,靠模拟开关的控制信号完成切换;

s302:终端放音,获取差异点组合。

在如图6所示的场景内,本发明通过在特殊终端设备上外接一个探测发射器和一个接受器,利用声学探测原理,对终端所在的物理环境进行声学特性的测量,并依靠终端处理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如下信息:“终端+环境”的频率响应曲线(fr),终端噪声输出等级(noiselevel)和声压特性(spl)。本发明涉及的声学性能主要是指:频率响应曲线(fr),噪声输出等级(noiselevel)和声压特性(spl)等,但不仅仅只有这些声学性能。

具体的,声学特性分析步骤及原理:终端探测发射器发出原始音频波形wi,经接收器接收得到外放音频波形w’,对w’的处理步骤包括:回声抑制,将w’中包含的回声信号we’进行消除,得到干净的衍生波形数据w;针对回声信号we’进行环境声场数据的获取,得到最终的环境反射波形we,即环境信号;对w进行声学分析,获得终端声学特性指标组x(包括但不限于:fr曲线,spl声压特性以及噪声等级noise-level等);对we信号进行声学分析,可以得到环境声学特性指标组y;通过分析wi信号得到初始声学特性指标组z;将y与z进行对比,找出指标的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α;将x与z进行对比,找出指标的终端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β。

s303:终端对音频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涉及的优化方案,包含两部分内容,既有针对终端语音通话效果的优化,也有针对终端多媒体播放和录音的音质优化;对前者优化主要参考“终端”自身的声学性能,对后者的优化需要将“终端”自身的声学性能和“播放环境”的声学性能综合考虑后才能完成。

承接步骤s302,利用“终端+环境”的频率响应曲线(fr),对播放、录音或通话等应用场景下的滤波器参数进行补偿设置——针对测得的fr曲线凹陷部分我们进行参数滤波器的参数调整,包括针对凹陷深度修改增益(gain)值、根据凹陷位置设置截止频率点(fh)以及根据凹陷带宽设置q值(品质因数),最终利用滤波器补偿fr曲线上的凹陷。利用终端噪声输出等级(noiselevel)的测量值,修改通话音频参数中的噪声抑制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各种噪声探测的门限值,噪声滤波器的各项参数等。利用探测器获得的环境声压特性(spl),描述了终端在发出一定的探测音源后,经由环境反射和混响得到的最终响度指示测量值,按照实际人耳对响度的要求,进行功放模拟增益参数(analog-gain)的修改或是音频信号数字通道上数字增益(digital-gain)的修改。可以预见的是,本发明涉及的音频参数的优化包括但不限于这几种声学性能。同时,本发明会根据声学探测技术,区分“终端”和“环境”对上述声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得到各自的优化方案,即各自具体的参数优化方案,再根据用户的选择,决定分开使用还是联合使用两组优化方案。

根据用户场景不同,选择不同的差异点组合:多媒体播放选用差异点组合α+差异点组合β,录音应用选择差异点组合α,语音通话选择差异点组合β;根据选择的差异点组合,对音频参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参数:参数滤波器的gain值、fh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以及噪声抑制算法模块中的vad参数和各级模拟/数字增益analog-gain和digital-gain)进行自适应调整,完成 音效优化。具体的:根据各个差异点组合中噪声等级noise-level,对噪声抑制算法中的各种vad门限参数进行优化。当noise-level值提升,需要提升vad门限,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噪声,但是必然的,这样会损失更多的有用信号,因此提升的幅度按照经验选择。为了获得fr曲线信息,专业分析算法将wi、w和we波形按照常规门函数(可选但不限于汉明窗函数)进行截取,再分别进行傅里叶变化,获得各自fr曲线的细节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可以获得差异点组合中的fr曲线差异,通过配置语音优化算法或多媒体音效后处理算法中参数滤波器的gain值、fh截止频率点和q值品质因数的大小,目的是将w’的fr曲线趋势调整到尽量靠近wo波形的fr曲线趋势,保证在整个声学频段(通话8khz以内,多媒体播放16khz以内)fr曲线幅值差小于3dbspl。根据各个差异点组合中spl声压特性。适当调节音频通路上的各个增益,包括analog-gain和digital-gain。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音频参数管理方法,终端通过发射音频波形,接收外界音频波形,计算得到终端和环境音频参数差异点组合,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差异点组合,对终端音频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可以减少因用户不当操作带来的音频器件损伤的概率,也可以实现不同应用环境调整终端重要音频参数的灵活方案,给用户提供更一种新颖的音频效果调节方式,解决了终端不能满足用户调节音频效果需求的技术问题。同时以更加灵活的可扩展外设接口设置,最大程度上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