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070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在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ipad等一般采用双麦克风录音设备。双麦克风录音设备包括主麦克风和副麦克风。其中,在用户通话过程中,主麦克风主要用来采集用户的语音,副麦克风主要用来采集外界噪声。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对主麦克风和副麦克风采集到的不同声音进行处理之后,会产生与外界噪音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外界噪音。

但是,在用户手持手机通话过程中,主麦克风会出现被堵现象,比如用户的手指无意识地堵住主麦克风。当主麦克风被堵时,若仅靠副麦克风采集用户声音,会导致语音通话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语音通话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且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判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

若判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所述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则触发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获得的语音信号,且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

采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所述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时,则触发所述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且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判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

若判断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所述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则触发所述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检测通过该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的质量,当该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时,则该移动终端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语音信号。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手机麦克风和扬声器布局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正弦波的模拟信号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反相正弦波的模拟信号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字信号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是:如图1(a)所示,智能手机底端有主麦克风A和扬声器B,智能手机的顶端有副麦克风C。通常情况下,主麦克风A主要用来采集用户的语音,副麦克风C主要用来采集外界噪声。智能手机通过副麦克风C采集的外界噪声来去除主麦克风A采集的用户语音中的噪音,从而生成语音质量较高的语音信号。

但是,当用户手持智能手机、并将智能手机放在耳朵旁打电话时,用户的手指有时会堵住智能手机底端的主麦克风A,从而导致主麦克风A不能正常采集用户的语音。此时,智能手机触发同在智能手机底端的扬声器B来采集用户的语音,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定图1(a)中主麦克风A、扬声器B和副麦克风C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提高语音通话质量。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语音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移动终端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且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具有语音通话功能、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同时,该移动终端可以配置麦克风和扬声器。

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客观参数来检测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客观参数可以为该第一语音信号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SNR可以指在一段时间内纯净语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平均功率之比。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智能手机。该智能手机包括主麦克风A和副麦克风C;主麦克风A主要用来采集用户的语音,副麦克风C主要用来采集外界噪声,智能手机通过副麦克风C采集的外界噪声来去除主麦克风A采集的用户语音中的噪音从而获得纯净语音信号;该智能手机通过计算获得的纯净语音信号和副麦克风C采集的外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即可得到SNR。

该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指该移动终端与该基站通信的物理信道,即该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信号上传到该基站的通信物理信道。

S102、该移动终端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若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103,反之,则结束本流程。

可选的,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用SNR进行评估,则S102可以为:该移动终端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是否小于预设SNR。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小于预设SNR,则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反之,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大于或等于预设SNR,则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可以用0.7或0.8等数值表示,该预设SNR可以用0.4或0.5等数值表示。

S103、该移动终端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配置扬声器,且该扬声器可以包括振膜和磁感线圈。步骤S102具体步骤可以为:

步骤11)、该移动终端通过该振膜和该磁感线圈采集该第二语音信号。

该振膜和该磁感应线圈可以组成动圈式麦克风。在该动圈式麦克风中,用户的声音通过该扬声器的声孔进入到该扬声器内,声波使该振膜振动从而带动与该振膜相连的该磁感线圈振动,该磁感应线圈在磁铁的磁场中振动产生感应电流,即该第二语音信号。

该第一语音信号和该第二语音信号可以近似理解为该移动终端同时采集的,即在某一时刻,该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可以为该第一语音信号,同时,在此刻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的语音信号可以为该第二语音信号。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103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1)、该移动终端将该第二语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和该ADC设备进行处理。

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该反相放大器和该模数转换(analogue-to-digital conversion,ADC)设备。该反相放大器输出端的极性与输入端的极性相反,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并经该反相放大器处理之后,信号被放大、且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该ADC设备可以将模拟信号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步骤转化为数字信号。

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若该第二语音信号是正弦波的模拟信号A,即正弦信号,其中该第二语音信号的表达式为y=sin(t),t表示时间,y表示在某个时间该第二语音信号的强度;该第二语音信号经过该反相放大器处理之后输出如图1(c)所示的被放大的反相正弦信号B;该被放大的反相正弦信号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步骤转化为如图1(d)所示的数字信号C,即处理后的该第二语音信号。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21)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31)、该移动终端对处理后的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进行合成,从而获得合成语音信号。

该移动终端还可以对该合成语音信号进行补偿和放大,以及将补偿放大后的该合成语音信号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可以包括参数:信号频率和信号强度。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合成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点按一定的权重进行信号强度的叠加。但是,在具体实际应用中,信号的合成可以参考音频混合器的合成原理。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41)、该移动终端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听筒工作模式,若判断该移动终端处于该听筒工作模式,则执行步骤S102。

该听筒工作模式区别于耳机工作模式,可以指在通话时用户通过该移动终端的听筒接听声音。

智能手机的主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位于智能手机的底端。通常,在用户手持智能手机贴着耳朵使用听筒工作模式进行通话时,若主麦克风被堵住,用户可以对着离自己嘴巴较近的扬声器说话来辅助通话;相反的,通常用户在使用耳机工作模式进行通话时智能手机离用户嘴巴较远,若使用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来输入用户的语音信号会导致输入的语音信号质量不佳,从而影响通话质量。

在图1所描述的方法中,移动终端检测通过该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的质量,当该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时,则该移动终端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语音信号。可见,实施图1描述的方法,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检测单元201,用于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采集的语音信号,且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该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指该移动终端与该基站通信的物理信道,即该移动终端将采集到的信号上传到该基站的通信物理信道。

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客观参数来检测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客观参数可以为该第一语音信号的信噪比SNR。SNR可以指在一段时间内纯净语音信号与噪声信号的平均功率之比。

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该检测单元201检测的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

可选的,该判断单元202,还用于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听筒工作模式,若该判断单元202判断该移动终端处于该听筒工作模式,则触发该移动终端执行该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的步骤。

该听筒工作模式区别于耳机工作模式,可以指在通话时用户通过该移动终端的听筒接听声音。

智能手机的主麦克风和扬声器可以位于智能手机的底端。通常,在用户手持智能手机贴着耳朵使用听筒工作模式进行通话时,若主麦克风被堵住,用户可以对着离自己嘴巴较近的扬声器说话来辅助通话;相反的,通常用户在使用耳机工作模式进行通话时智能手机离用户嘴巴较远,若使用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来输入用户的语音信号会导致输入的语音信号质量不佳,从而影响通话质量。

采集单元203,用于在该判断单元202的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时,则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可选的,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用SNR进行评估,则S102可以为:该移动终端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是否小于预设SNR。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小于预设SNR,则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反之,若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大于或等于预设SNR,则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大于或等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SNR可以用0.7或0.8等数值表示,该预设SNR可以用0.4或0.5等数值表示。

可选的,该扬声器包括振膜和磁感线圈,该采集单元203,具体用于通过该振膜和该磁感应线圈采集该第二语音信号。

该振膜和该磁感应线圈可以组成动圈式麦克风。在该动圈式麦克风中,用户的声音通过该扬声器的声孔进入到该扬声器内,声波使该振膜振动从而带动与该振膜相连的该磁感线圈振动,该磁感应线圈在磁铁的磁场中振动产生感应电流,即该第二语音信号。

可见,实施图2描述的移动终端,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请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相比,该移动终端包括反相放大器和模数转换ADC设备,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204,用于在该采集单元203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采集第二语音信号之后,将该第二语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和该ADC设备进行处理。

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该反相放大器和该模数转换ADC设备。该反相放大器输出端的极性与输入端的极性相反,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并经该反相放大器处理之后,信号被放大、且输出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该ADC设备可以将模拟信号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步骤转化为数字信号。

举例来说,如图1(b)所示,若该第二语音信号是正弦波的模拟信号A,即正弦信号,其中该第二语音信号的表达式为y=sin(t),t表示时间,y表示在某个时间该第二语音信号的强度;该第二语音信号经过该反相放大器处理之后输出如图1(c)所示的被放大的反相正弦信号B;该被放大的反相正弦信号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步骤转化为如图1(d)所示的数字信号C,即处理后的该第二语音信号。

可见,实施图3描述的移动终端,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是由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相比,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合成单元205,用于在该处理单元204将该第二语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和该ADC设备进行处理之后,对处理后的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进行合成,从而获得合成语音信号;以及对该合成语音信号进行补偿和放大。

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可以包括参数:信号频率和信号强度。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的合成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点按一定的权重进行信号强度的叠加。但是,在具体实际应用中,信号的合成可以参考音频混合器的合成原理。

可见,实施图4描述的移动终端,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各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各实施例。其中,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处理器1以及通过接口2与处理器1相连接的扬声器3、以及处理器1以及通过接口2与处理器1相连接的麦克风6、以及通过总线4与处理器1相连接的存储器5。其中,存储器5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用于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其中,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的麦克风6采集的语音信号,且该第一语音信号是通过上行链路信道上传到基站;

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是否小于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

若判断该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小于该预设语音信号质量阈值,则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3采集第二语音信号。

可选的,该移动终端包括反相放大器和模数转换ADC设备,处理器1用于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该触发该移动终端配置的扬声器3采集第二语音信号之后,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将该第二语音信号输入到该反相放大器和该ADC设备进行处理。

可选的,处理器1用于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该将该第二语音信号输入到反相放大器和数模转换ADC设备进行处理之后,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对处理后的该第二语音信号和该第一语音信号进行合成,从而获得合成语音信号;以及对该合成语音信号进行补偿和放大。

可选的,处理器1用于调用存储器5中存储的程序代码,该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之前,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听筒工作模式;

若判断该移动终端处于该听筒工作模式,则触发该移动终端执行该检测第一语音信号的质量的步骤。

可见,实施图5描述的移动终端,当用户在通话过程中,若用户的手机堵住麦克风导致语音通话质量不佳时,手机可以通过该手机配置的扬声器来一起采集语音信号,从而提高了语音通话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移动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语音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