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86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通信工具。在使用中,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对手机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情景模式是根据不同情景而选择的一整套应答模式。常见的手持设备情景模式有标准、静音、会议、户外等,每个情景模式中都包含不同的振铃音量、振铃类型。一般手持设备允许用户对其进行编辑和在不同情景模式之间自由切换。用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设置自己的情景模式。例如,创建一个静音模式、会议模式(适合正式场合的振铃音)和户外模式(适合嘈杂的室外环境)。在每个情景模式中都可以为语音呼入和信息告警等设置各种铃声。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在嘈杂的环境中,手机的振动比较弱,用户难以感知到,因此会出现有紧急的事情却联系不上的问题。另外,当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有时候会遗忘将手机放置的位置,需要拨打手机寻找,但是由于手机只有振动,听不到声音,所以不容易很快找到手机。再有,在睡觉前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但是用户经常会忘记醒来后将手机的静音模式切换成常规模式,从而会出现错失重要紧急电话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用以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来电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当接听状态为未接听时,统计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具体为:如果检测到某一号码的来电呼叫未接听,则将该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如果检测到来电呼叫已经接听,则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清零。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来电未接听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来电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并保持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对用户的提醒具体是响铃提醒、振铃提醒或向用户发送提醒消息。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如果针对同一号码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将移动终端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响铃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来电提醒的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用于:当接听状态为未接听时,统计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检测到某一号码的来电呼叫未接听,则将该号码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如果检测到来电呼叫已经接听,则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清零。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来电未接听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将来电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并保持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模块所启动的对用户的提醒是响铃提醒、振铃提醒或向用户发送的提醒消息。

在本申请的所述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如果针对同一号码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将移动终端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响铃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来电提醒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具有本申请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所有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移动终端,能够避免: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在嘈杂的环境中,出现有紧急的事情却联系不上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实现: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遗忘移动终端放置的位置,容易很快找到移动终端。再有,还能够避免:在睡觉前把移动终端设置成静音模式,由于忘记醒来后将移动终端的静音模式切换成常规模式,从而出现错失重要紧急电话的事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一些调整或修改后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的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当接听状态为未接听时,统计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在很多场合经常需要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参加会议时,为了避免呼叫进来的电话响铃影响会议,通常我们在会议之前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再例如,当我们中午午休时为了避免打扰,同时又担心错过紧急且重要的电话,通常也会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当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照常能够接收来电呼叫。

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中所述检测步骤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所述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包括来电未接听和来电接听。在通信技术中,基站服务器对这两种接听状态返回的信令代码是不一样的,对于来电呼叫未接听的状态,基站服务器会返回给被呼叫终端一个第一指令;对于来电已被接听的状态,基站服务器会返回给被呼叫终端一个第二指令。如果被呼叫终端被直接挂断的情况在本申请中被列入到来电已被接听的状态。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具体为实时地检测基站服务器返回给被呼叫终端的指令,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中,所述检测步骤的一个实施例为:如果检测到某一号码的来电呼叫未接听,则将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如果检测到来电呼叫已经接听,则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清零。例如,处于静音模式的采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手机检测到号码为“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由于用户没有注意到该来电呼叫,用户并没有接听该号码为“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此时将系统内的计数器内对应该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的次数增加一次;如果用户接听了该号码的来电呼叫,则对应该号码的来电未接听的计数器内的累积次数将清零,因为后续的统计步骤里所统计的是一段时间内对于同一号码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了预设阈值为3次,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时,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例如可以通过将专用寄存器的标志位设置成“1”的方式;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小于或等于3次,例如,本次来电呼叫未接听是第3次来电呼叫未接听并且对应该号码的第一预设时间内连续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在计数器内已经计数2次,则将对应该号码的来电未接听次数增加1次并保持手机处于静音模式。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步骤中对用户的提醒是响铃提醒、振铃提醒或向用户发送提醒消息。例如,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则手机发出响铃或振铃提醒,从而使得用户意识到有紧急电话呼叫过。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则会向号码“13816668888”的手机用户的另一号码发送消息,该另一号码是该手机用户预先备注的自己备用的手机号码或者其他紧急联系人的号码,从而使得用户能及时得知有紧急事件发生。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启动对用户的提醒之后,用户仍然没有接听所述号码的来电呼叫,并且针对同一号码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将手机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常规响铃模式。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例如3小时内,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针对同一号码已经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将手机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常规的响铃模式。这样,后续再有来电呼叫接入该手机,则该手机会进行响铃。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来电提醒的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统计模块,所述统计模块用于:当接听状态为未接听时,统计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启动模块,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在很多场合经常需要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中参加会议时,为了避免呼叫进来的电话响铃影响会议,通常我们在会议之前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再例如,当我们中午午休时为了避免打扰,同时又担心错过紧急且重要的电话,通常也会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模式。当手机处于静音模式时,照常能够接收来电呼叫。

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中所述检测模块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所述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包括来电未接听和来电接听。在通信技术中,基站服务器对这两种接听状态返回的信令代码是不一样的,对于来电呼叫未接听的状态,基站服务器会返回给被呼叫终端一个第一指令;对于来电已被接听的状态,基站服务器会返回给被呼叫终端一个第二指令。如果被呼叫终端被直接挂断的情况在本申请中被列入到来电已被接听的状态(也就是,手机用户已经注意到该来电呼叫)。在本申请中,具体为所述检测模块实时地检测基站服务器返回给被呼叫终端的指令,检测来电呼叫的接听状态。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中,所述检测模块的一个实施例为:如果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某一号码的来电呼叫未接听,则将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增加一次;如果检测到来电呼叫已经接听,则对应该号码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同一号码的来电呼叫的连续未接听次数清零。例如,处于静音模式的采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手机检测到号码为“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由于用户没有注意到该来电呼叫,用户并没有接听该号码为“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此时所述检测模块将系统内的计数器内对应该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的次数增加一次;如果用户接听了该号码的来电呼叫,则对应该号码的来电未接听的计数器内的累积次数将清零,因为所述检测模块检测的是一段时间内对于同一号码的连续未接听次数。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了预设阈值为3次,如果所述统计模块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时,则启动对用户的提醒,例如可以通过将专用寄存器的标志位设置成“1”的方式来实现对用户的提醒。如果所述统计模块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小于或等于3次,例如,本次来电呼叫未接听是第3次来电呼叫未接听并且对应该号码的第一预设时间内连续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在计数器内已经是2次,则将对应该号码的来电未接听次数增加1次并保持手机处于静音模式。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启动模块对用户的提醒是响铃提醒、振铃提醒或向用户发送的提醒消息。例如,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则手机发出响铃或振铃提醒,从而使得用户意识到有紧急电话呼叫过。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统计得到对应号码“13816668888”的来电呼叫未接听次数大于3次,则会向号码“13816668888”的手机用户的另一号码发送消息,该另一号码是该手机用户预先备注的自己备用的手机号码或者其他紧急联系人的号码,从而使得用户能及时得知有紧急事件发生。

在本申请的用于手机的来电提醒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启动对用户的提醒之后,用户仍然没有接听所述号码的来电呼叫,并且针对同一号码在第二预设时间内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所述切换模块将手机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常规响铃模式。例如,如果在第二预设时间内,例如3小时内,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针对同一号码已经连续启动两次对用户的提醒,则所述切换模块将手机从静音模式切换到常规的响铃模式。这样,后续再有来电呼叫接入该手机,则该手机会进行响铃。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来电提醒的方法和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移动终端,能够避免: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在嘈杂的环境中,出现有紧急的事情却联系不上的问题。另外,还可以实现:当移动终端处于静音模式时,遗忘移动终端放置的位置,容易很快找到移动终端。再有,还能够避免:在睡觉前把移动终端设置成静音模式,由于忘记醒来后将移动终端的静音模式切换成常规模式,从而出现错失重要紧急电话的事情。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