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SUB信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2432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SUB信令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SUB信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域通过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与PS(Packet Switched,分组交换)域进行信息通信的网络结构图,具体来讲包括:CS域通信设备、中继网关、MG(Media Gateway,媒体网关)、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媒体资源控制功能)、MS(Media Server,媒体服务器)和PS域通信设备等。

CS域设备数据交换过程为,先建立电路连接(可使用虚拟电路),然后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交换结束之后释放电路,而PS域则是把一个数据报分成若干个片段,然后分别同时发送,每个数据片段所经过的线路路由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个数据片段走什么路由要根据网络的具体情况和所使用的路由协议来决定。

因两种交换域所采用的数据交换模式不一致,故在网络通信中需要引进MG或VIG(Video Interwork Gateway,视频互通网关)等中间设备,以将CS域的数据信息经由MG或VIG的数据转换处理,传输到PS域,进而实现两种数据交换域的信息通信。

可见,现有技术中为使CS域和PS域能相互实现通信,进而存在必须对网络进行改造,加入中间设备MG或VIG的技术问题,这个技术问题也直接增加了网络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同时在维护正常网络环境时,也增加了网络技术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SUB信令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使CS域和PS域能相互实现通信,进而存在必须对网络进行改造,加入中间设备MG或VIG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媒体服务器,所述媒体服务器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包括:

协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来的基于H.248协议的第一业务请求,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在CS域中的主叫用户设备发送给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包含有被叫用户信息的请求,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将所述主叫用户设备接入至所述IP多媒体网络;

媒体颁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获得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对应的基于IP域的第一多媒体流;

VOIP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流,并将其转换为基于E1承载的第二多媒体流;

电路交换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多媒体流,并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向所述被叫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二多媒体流。

数据管理模块,与所述协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协议处理模块的控制消息,用于所述多媒体服务器内协议,媒体流处理的配置,以及管理所述媒体服务器的电路资源和IP资源,DSP资源。

优选地,所述VOIP模块在基于IP域的媒体流时,采用如下方式封装:按照E1的MTP链路传输协议,将所述IP域的媒体流,解码后,打成E1承载流,以便能在E1物理链路上进行传输。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ADD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ADD信令,并基于所述ADD信令建立上下文CONTEXT,其中,所述ADD信令中包括有电路域终端ID;

将所述终端ID转换为所述媒体服务器内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然后给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分配对应的中继的终端资源;

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电路交换模块的E1对应的电路域通道和语音转换通道;

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所述媒体服务器内数据管理模块的资源管理接口,申请RTP资源;

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媒体颁发模块中的RTP通道;

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ADD信令的响应消息。

优选地,所述ADD信令中还包括:RTP端的收发模式,采用的语音压缩算法或视频压缩算法,m行中包括服务对象的媒体需求是音频还是视频,默认打包时长,网络的抖动范围要求,采用的是IPV4还是IPV6的属性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用户终端ID转换为所述媒体服务器内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然后给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分配对应的中继的终端资源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的资源管理接口,请求与所述中继的终端资源对应的所述媒体服务器中VOIP模块的内口IP和Port号。

优选地,所述内口IP和Port号按照数据配置的二元对应的规则进行分配。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电路交换模块的E1对应的电路域通道和语音转换通道之后,还包括:

设置所述VOIP模块本端的音视频压缩算法;

设置所述VOIP模块本端的打包时长抖动异常告警属性;

将所述终端加入到上下文CONTEXT中,并在所述媒体服务器的协议处理模块的数据区中记录所述终端和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所述媒体服务器内数据管理模块的资源管理接口,申请RTP资源之后,还包括:

获得所述RTP资源的内口IP,内口PORT,外口IP,外口PORT,并记录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和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在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媒体颁发模块中的RTP通道之后,还包括:

设置RTP端的收发状态;

决定是采用IPV4封装媒体包还是采用IPV6封装媒体包;

将RTP终端加入到所述上下文CONTEXT中,并所述PPM将RTP的终端加入到创建的CONTEXT中;并在协议处理模块的数据区中记录RTP终端和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MOD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MOD信令,所述MOD信令包括上下文ID,RTP终端;

基于所述上下文ID,查询H.248协议的上下文数据区中记录的所述RTP终端对应的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

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设置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对应RTP资源的远端RTP IP地址,端口号;

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查找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协议处理模块中数据区对应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并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设置所述媒体服务器中VOIP模块对应端口的属性;

将所述RTP资源的远端RTP IP地址,端口号,VOIP模块对应端口的属性记录到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协议处理模块中数据区中,并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MOD信令的响应消息。

优选地,所述MOD信令还包括: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和消息互通网关协商达到的所述远端RTP IP地址及端口号、远端语音压缩算法、远端打包时长。

优选地,所述的远端RTP IP地址及端口号,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外部服务地址和端口号;所述远端语音压缩算法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语音压缩算法;所述远端打包时长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打包时长。

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SUB信令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SUB信令,

所述SUB信令包括有所述上下文ID、所述RTP终端和电路域终端;

基于所述上下文ID,查询H.248协议的上下文数据区中记录的所述RTP终端对应的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和所述电路域终端对应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

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关闭所述媒体服务器中的RTP通道;

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关闭电路域通道及语音转换通道;

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SUB信令的响应消息,并上报统计的媒体流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关闭所述媒体服务器中RTP通道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调用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的数据管理接口,释放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资源,并将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对应的数据管理资源通道设置为空闲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关闭电路域通道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调用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的数据管理接口,释放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资源,将所述电路域系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对应的数据管理资源通道设置为空闲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一、通过提供一种媒体服务器,利用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处理,将电路域数据格式转换为可在分组交换域上通讯的数据格式,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使CS域和PS域能相互实现通信,进而存在必须对网络进行改造,加入中间设备MG或VIG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在简化网络结构,降低了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CS域用户能够直接与PS域上的用户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二、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方便维护的技术特点,所以,还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维护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维护简捷方便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CS域与PS域数据通信的网络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媒体服务器的模块结构图;

图3为包含有图2中媒体服务器的IMS系统网络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媒体服务器处理ADD信令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媒体服务器处理MOD信令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媒体服务器处理SUB信令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CS域用户实现彩铃业务的具体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为包含有图2中媒体服务器的IMS网络结构图,在所述IMS网络中,MGCF通过中继网关接收CS域用户的业务请求,并基于所述业务请求去控制和管理MS,及所述网络中其他的设备,如:文件服务器等,来实现CS域用户和PS域用户间的数据通信。

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的网络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CS域中的用户在不经过MG或VIG等中间设备而直接与MS相连接,进而从所述IMS网络中获得数据业务服务,如:彩铃,彩信,视音频媒体文件播放等。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清楚和完整地阐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媒体服务器的模块结构图,所述媒体服务器包括:

PPM(Protocol Preduce Module,协议处理模块),用于接受所述MGCF发送来的由CS域用户发来的基于H.248协议的第一业务请求,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为多媒体数据业务,如彩铃、彩信、音视频等;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还可以是在网上文件存储系统中进行相关的存储业务,如存储文件、下载文件、上传文件等,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对应的业务还包括本申请所属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直接推导或推理得到的与上述实施例等同的业务。

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PPM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完成H.248协议的主端到从端的对接,假设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彩铃业务请求,所述主端到从端得对接即为,所述MS中PPM模块和彩铃AS系统之间的基于H.248协议的对接,并可实现基于所述协议的编解码和业务驱动等功能。所述PPM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还可将所述第一业务请求接入到E1的MTP链路上传输,其中,所述E1的MTP链路为支持电路域传输模式传输的连接通道。

MDM(Media Destruct Module,媒体颁发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获得对应的基于IP域的第一多媒体流。

以彩铃业务为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即为: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彩铃业务请求,所述MDM根据彩铃业务请求,向所述AS系统获取所述彩铃业务请求对应基于IP域的彩铃多媒体信息,所述彩铃多媒体信息即为所述第一多媒体流,当然,当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为其他业务时,如:彩信,音视频,文件存储,语音识别等等,所述第一多媒体流即为对应的:彩信文件,声音视频文件,存储文件,以及语音多媒体等等。

在获得基于IP域的第一多媒体流过程中,MDM通过内部硬件网络处理器,实现IP协议的NAT转发功能。

具体来说包括内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处理后的E1媒体,其中,所述E1媒体为可用于电路域传输的多媒体,即第二多媒体流,将所述第二多媒体流向外部目的路由的转发,还包括外部路由过来的MS的服务媒体向内部VOIP模块的颁发,达到直接向所述E1的TS通道服务的目的。

VOIP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多媒体流,并将其转换为基于E1承载的第二多媒体流。

同样以彩铃业务为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多媒体流即彩铃铃声是基于IP域,VOIP模块将所述彩铃铃声转换为基于电路域承载的彩铃铃声,即第二多媒体流。其中,所述第一多媒体到第二多媒体的转换由一种新型的DSP子卡来完成,所述该DSP子卡含4个主处理DSP芯片,每个DSP芯片含有3个DSP处理核,核0控制DSP信令向核1和核2的转发,所述核1和所述核2完成媒体处理。

在将所述第一多媒体转换为第二多媒体时,需要将媒体流信息封装成可以在电路域上传输的E1承载包,在将所述媒体流信息封装成可以在电路域上传输的E1承载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一,按照E1的MTP链路传输协议,将所述IP域的媒体流,解码后,打成E1承载流,以便能在E1物理链路上进行传输;

二,采用符合324M格式的封装方式来封装3G媒体的音视频流或RTP流。

CEM(Circuit Exchange Module,电路交换模块),接收所述第二多媒体流,并基于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向所述被叫用户设备提供所述第二多媒体流。

同样以彩铃业务为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CEM模块接收由VOIP模块将基于IP域的彩铃铃声转换为基于电路域的彩铃铃声,并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即CS域中拨打电话的用户,向拨打电话的用户提供彩铃铃声服务。

同时,所述CEM还可以实现CS域用户接入MS通道与IP域用户接入通道之间的通道交换、管理功能及LC(Local Connect,本板板内连接)网的连接管理功能。其中,所述LC网的连接管理主要通过对内部E1交换芯片的控制来实现,E1交换芯片和DSP构成的内部硬件由32M的HW线一端连接VOIP处理器的DSP的HW接口,另一端连接E1交换芯片的HW接口,所述E1接入单元和所述VOIP处理单元按照数据配置规则固定连接。

数据管理模块DMM(Data Manage Module),接受来自所述PPM的控制消息,实现媒体服务器内协议、媒体流处理及管理所述媒体服务器的电路域资源和IP资源,DSP资源。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根据来自PPM的控制信息,用来实现服务器内H.248、RTP等协议的管理,并对基于IP域的第一多媒体流和基于电路域的第二多媒体流的做相应的处理,还用来完成对包括DSP资源、IP资源、电路域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管理工作。

其中,所述的各种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在所述MS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对所述DSP资源、所述IP资源、所述电路域资源的分配、数据在电路通道上的运行;在所述MS完成提供所述服务后,实现对所述DSP资源、所述IP资源和所述电路域资源等资源的回收,在所述资源管理中,电路域资源通过内部的LC网直接和VOIP处理资源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通过所述固定的连接方式,可以在当电路域资源1~n,通过LC网和VOIP处理资源1~n一一相连时,所述DMM只需要做其中的一个1对1的替换就可,而不用每个都做替换,进而提高了替换的效率;对外连接的网口的RTP资源,采用内部交换板上出外网口的方式,以节约媒体服务器的硬件槽位资源。

通过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根据第一业务请求,直接从IMS中获得相应的媒体服务,通过MS内各个模块的之间的处理,将基于IP域的第一多媒体流转换为基于电路域的第二多媒体流,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增加中间设备MG或VIG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简化网络结构,降低投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CS域用户能够直接与媒体服务器传输多媒体信息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ADD信令的方法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中实现,比如:所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ADD信令,并基于所述ADD信令建立上下文CONTEXT。

其中,所述ADD信令中包括有电路域终端ID,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ADD信令还可以包括:RTP端的收发模式,采用的语音压缩算法或视频压缩算法,m行中包括服务对象的媒体需求是音频还是视频,默认打包时长,网络的抖动范围要求,采用的是IPV4还是IPV6的属性信息等等,总之,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来决定所述ADD信令包括信息的种类。

步骤402,将所述终端ID转换为所述媒体服务器内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然后给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分配对应的中继的终端资源。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在所述步骤402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基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的资源管理接口,请求与所述中继的终端资源对应的所述媒体服务器中VOIP模块的内口IP和PORT号,其中,对于所述内口IP和PORT号,在分配过程中,可以按照很多规则进行分配,比如:按照数据配置的二元对应的规则进行分配。当然,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与所述二元对应的规则等同的其他规则进行分配。

步骤403,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电路交换模块的E1对应的电路域通道和语音转换通道。

在具体的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所述步骤30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设置所述VOIP模块本端的音视频压缩算法,所述音视频压缩算法;其中,所述音视频压缩算法可以是G.711A、G.711U或者G.729等算法;

设置VOIP模块本端的打包时长抖动异常告警属性;其中,所述告警属性具体可以包括一个异常告警标识位,抖动阀值,告警码。

将所述终端加入到上下文CONTEXT中,并在所述媒体服务器的协议处理模块的数据区中记录所述终端和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步骤404,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所述媒体服务器内数据管理模块的资源管理接口,申请RTP资源;

步骤405,打开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媒体颁发模块中的RTP通道;

其中,在申请RTP资源之后还包括:获得所述RTP资源的内口IP,内口PORT,外口IP,外口PORT,并记录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和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打开媒体颁发模块中的RTP通道后还包括:

设置RTP端的收发状态;

决定是采用IPV4封装媒体包还是采用IPV6封装媒体包;

将RTP终端加入到所述上下文CONTEXT中,所述PPM将RTP的终端号加入到创建的context中;并在协议处理模块的数据区中记录RTP终端和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

所述记录RTP终端和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动态选取,即,在建立媒体通道的时候,选取空闲的RTP端口,并动态的将RTP端口同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的对应关系记录在DMM中;

步骤406,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ADD信令的响应消息;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MOD信令的方法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中实现,比如:所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MOD信令,所述MOD信令包括上下文ID,RTP终端;

其中,所述MOD信令还包括: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和消息互通网关协商达到的所述远端RTP IP地址及端口号、远端语音压缩算法、远端打包时长。

步骤502,根据所述上下文ID,查询H.248协议的上下文数据区中记录的所述RTP终端对应的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

步骤503,根据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设置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对应RTP资源的远端RTP IP地址,端口号;

其中,所述的远端RTP IP地址及端口号,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外部服务地址和端口号;所述远端语音压缩算法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语音压缩算法;所述远端打包时长是所述媒体服务器的打包时长。

步骤504,根据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查找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协议处理模块中数据区对应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并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设置所述媒体服务器中VOIP模块对应端口的属性;

步骤505,将所述RTP资源的远端RTP IP地址,端口号,VOIP模块对应端口的属性记录到所述媒体服务器中协议处理模块中数据区中,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MOD信令的响应消息。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SUB信令的方法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中实现,比如:所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有媒体网关控制设备的IP多媒体网络中的媒体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接收由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发送的基于H.248协议的SUB信令,

其中,所述SUB信令包括有所述上下文ID、所述RTP终端和电路域终端;

步骤602,基于所述上下文ID,查询H.248协议的上下文数据区中记录的所述RTP终端对应的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和所述电路域终端对应的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

步骤603,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关闭所述媒体服务器中的RTP通道;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在所述步骤603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基于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调用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的数据管理接口,释放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资源,并将所述RTP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对应的数据管理资源通道设置为空闲状态。

步骤604,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关闭电路域通道及语音转换通道;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在所述步骤604之后,还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

基于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通过调用所述媒体服务器中数据管理模块的数据管理接口,释放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资源,并将所述电路域系统逻辑节点编号对应的数据管理资源通道设置为空闲状态。

步骤605,向所述媒体网关控制设备返回用于响应所述SUB信令的响应消息,并上报统计的媒体流信息。

参考图7,下面就以电路域用户使用IMS中彩铃业务为例,详细说明CS域中用户如何实现彩铃业务的具体过程。

步骤1,主叫用户UE1摘机拨号后,MGCF收到主叫交换机的ISUP初始地址消息(IAM),然后向MS的CSAS(Circuit Switched Domain Access System,电路交换域接入系统,)发送Add消息,其中所述ADD消息包括:

在CSAS中创建一个新context,并在context中加入入局中继和RTP终端号,并将RTP的Mode设置为Receiveonly,并设置语音压缩算法;

其中,所述的语音压缩算法可以采用G.711A、G.711U、G.729、324M等压缩算法;

步骤2,所述CSAS为所需Add的RTP分配资源RTP1,并向所述MGCF应答Reply消息,其中,所述Reply消息包括:所述RTP1的IP地址、采用的语音压缩算法和RTP端口号等;

步骤3,所述MGCF分配主叫UE1SDP offer;INVITE请求经彩铃应用服务器后被路由到被叫用户UE2;

所述被叫用户UE2振铃,发送180响应,并携带对应所述UE1SDP offer的UE2SDP answer;

步骤4,彩铃应用服务器向MS的MRF(Media Resource Function,媒体资源功能)申请彩铃媒体资源,彩铃应用服务器路由180响应到所述MGCF,响应中携带所述MRBT SDP answer;

步骤5,所述MGCF后向MS的CSAS发送Mod消息,设置远端RTP地址及端口号、语音压缩算法等;

步骤6,所述CSAS向所述MGCF返回应答Reply消息,;

步骤7,所述MGCF将180响应转换为ACM(Address Complete Message,地址全消息),发送到所述UE1;所述UE1通过PRACK确认所述180响应;所述UE2对PRACK进行响应;

步骤8,彩铃应用服务器发送INFO请求指示MRF播放彩铃;

步骤9,所述被叫UE2摘机后,所述彩铃应用服务器使用UPDATE向MGCF发起媒体更新;同时所述彩铃应用服务器发送BYE请求到所述MRF,结束彩铃播放;

步骤10,所述MGCF向CSAS发送MOD消息,将其Mode修改为SendReceive;

步骤11,所述CSAS向所述MGCF返回Reply消息;

步骤12,所述主叫UE1和所述被叫UE2开始通话;

步骤13,所述主叫UE1或所述被叫UE2挂机结束通话;

步骤14,所述MGCF向CSAS发送SUB消息,释放被叫中继和RTP;

步骤15,CSAS向MGCF返回Reply,其中上报呼叫的媒体流统计信息,

其中,所述的媒体流统计信息包括:媒体保持时长,主叫方,被叫方,播放的文件名称信息。

通过本申请文件中的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一、通过ADD信令的处理,解决了电路域和中继终端资源的分配和电路域通道、RTP通道及语音转换通道的打开问题;并设置上述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细节如:RTP收发模式,压缩算法模式,打包时长,网络抖动范围及异常告警属性,网络协议制式等相关参数,达到了多媒体信息流在通道上进行传输准备和为所对应的参数细节设置准备的技术效果。

二、通过MOD信令的处理,解决了RTP终端的SLN和RTP的IP地址、端口号、VOIP模块对应的端口属性、远端压缩算法、远端打包时长等的设置问题,达到了媒体服务器中各个模块之间获得了相应的逻辑接口位置的技术效果。

三、通过SUB信令的处理,解决了RTP的SLN和电路域的SLN所对应的电路域通道、RTP通道和语音转换通道的关闭问题,,为下次媒体服务提供了通道资源和电路域中继资源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