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4602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自定义序列干涉方式对涉及主体数据和标签数据的混合加密与解密分离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数据和资料传输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该方式可以让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轻松便捷的将想要发送的资料信息借助互联网资源传送到世界任何存在互联网资源的角落。这不仅大大节约了信息传送成本,也极大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但是就在互联网传输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互联网的开发性给不少黑客甚至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肆意截取网络上的传输数据,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用于非法或者是攻击行为。目前为了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会对传输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加密,这些算法大部分都是经典算法,虽然设计严密,但是长时间使用后还是有可能会被找出破解的漏洞,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典算法加密传输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不安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目前互联网数据传输存在的加密算法容易被破解的隐患,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采用自定义序列干涉法对主体数据和标签数据进行混合加密和解密的算法,该算法通过由用户自定义一张随性序列组成的序列表,对数据加密和解密过程进行干涉。由于该自定义序列表不会在该数据传输中携带,这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只有授信接收端才能正确解析接收到的数据,而黑客即使截取了传输数据也会因为得不到自定义的序列表而无法正确提取数据内容,大大提高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据源混合步骤,发送端随机选取自定义序列表中的序列信息对数据源进行混合操作生成合成数据;数据加密步骤,发送端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对合成数据进行加密计算,得出加密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给接收端;数据解密步骤,接收端根据发送采用的加密算法选取特定解密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计算,得出混合数据;数据分离步骤,接收端采用发送端预先授予的自定义序列对混合数据进行解析,分离其中的标签数据和主体数据,完成接收过程。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源混合步骤中,自定义序列为一组特定条记录的数据表;该记录为包括特定长度序号的随机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源混合步骤中,数据源包括主体数据和标签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源混合步骤中,混合操作指在所述自定义序列的干预下将标签数据按照特定规则加入主体数据,具体的:随机选择序号X的记录,按照记录中的序号将标签数据重排,重排后的数据依次插入主体数据的两个数据之间得到混合数据,在混合数据的末尾新增一个信息位,其内容为X。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加密指的是对混合数据进行加密运算,从而得出与源数据截然不同的新的数据信息,所述加密算法可以是目前流行的加密算法中的一种,也可以是自定义的加密算法。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解密步骤中采取的解密算法必须根据所述数据加密步骤中采取的加密算法选择特定解密算法。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离步骤包括:确定混合数据的基本解析单元、查询序列信息和分离标签数据与主体数据,具体的:确定混合数据的基本解析单元过程包括,通过特定信息交互向发送端索取自定义序列表信息,由该序列表查询出其单个记录的长度N1,进一步得出混合数据的基本解析单元N2,其中N1和N2符合以下约束关系:N2=N1*2查询序列信息过程为,读取混合数据的N2+1位信息值X,获取自定义序列表中序号为X的记录信息;分离标签数据与主体数据过程包括,从混合数据中间隔取出数据形成乱序后的标签数据,根据自定义序列中序号为X的记录信息,依次按照记录中的序号将该乱序的标签数据还原成正确的标签数据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该算法包含数据加密模块和数据解密模块。进一步的,数据加密模块用于按照特定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密,解密模块用于按照特定的算法对输入数据进行解密。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加密模块与数据解密模块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对于自定义加密、解密算法则只能用软件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通过在发送端采用已知自定义序列表中随机选取序列并按该序列将标签数据加入到主体数据生成合成数据,对该数据采用特定加密算法对合成数据加密从而生成加密数据并发送给接收端,在接收端采用特定解密算法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运算得到合成数据,通过查询已知序列表分离标签数据和主体数据完成接收过程。采用自定义序列表干涉的方式对数据源的混合和分离过程进行干涉,使得接收者必须获得发送方的自定义序列表信息才能正确解析数据,而该序列信息并不出现在传输数据中,这就保证了只有授信用户才能正确解码,不仅降低了加密复杂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的功能模块图图3、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的流程图。主要实体符号说明数据源(发送端)C1源数据(接收端)D1数据混合C2数据分离D2数据加密C3数据解密D3合成数据E1加密数据E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标签数据和主体数据的混合加密为例,所述数据源C1包括主体数据C11和标签数据C12,源数据D1包括主体数据D11和标签数据D12,数据混合C2包括序列数据C21和混合器C22,数据分离D2包括序列数据D22和分离器D22,数据加密C3包括加密算法C31和加密器C32,数据解密D3包括解密算法D31和解密器D32,合成数据E1,加密数据E2。该数据混合实体C2负责从序列数据C21中随机选取一条序号X的记录,并按照该记录所描述的序号要求对数据源C1中的标签数据C12进行重排操作,然后依次插入数据源C1的主体数据C11的每两个数据之间,并在混合数据的末尾新增一个信息位,其内容为X,由此形成合成数据E1。该数据加密实体C3负责按照加密算法C31的逻辑要求借助加密器C32对合成数据E1进行加密操作,从而得到加密数据E2。该数据解密实体D3负责按照解密算法D31的逻辑要求借助解密器D32对加密数据E2进行解密密操作,从而得到合成数据E1。该数据分离实体D2负责借助分离器D22,将混合数据E1分离成主体数据D11和乱序的标签数据,在单位混合长度N2末位读取序号值X,并通过序列数据D21查找出X对应的序列信息,通过该序列信息复原标签数据D12,特别的,序列数据D21与序列数据C21完全相同。请参阅图3、4,所述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含以下步骤:C1:获得数据源。具体的,获取的数据源C1应包括主体数据C11和标签数据C12。C2:数据混合。具体的,从序列数据C21中随机选取序号X的记录,并按照该记录所描述的序号要求对数据源C1中的标签数据C12进行重排操作,然后依次插入数据源C1的主体数据C11的每两个数据之间,并在混合数据的末尾新增一个信息位,其内容为X,由此形成合成数据E1。C3:数据加密。具体的,按照加密算法C31的逻辑要求借助加密器C32对合成数据E1进行加密操作,从而得到加密数据E2。D3:数据解密。具体的,按照解密算法D31的逻辑要求借助解密器D32对加密数据E2进行解密操作,得到合成数据E1。D2:数据分离。具体的,借助分离器D22,将混合数据E1分离成主体数据D11和乱序的标签数据,在单位混合长度N2+1末位读取序号值X,并通过序列数据D21查找出该序号对应的序列信息,利用所述序列信息复原标签数据D12。D1:获得数据源。具体的,该数据源包括主体数据D11和标签数据D12,且分别与数据源C1中的主体数据C11和标签数据C12相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请参阅图2,所述数据标签加密及分离算法还包含以下实体:数据加密实体C3,用于对混合数据进行加密。进一步的,所述算法中,数据加密实体C3通过指定的加密算法C21,并借助加密器C22对合成数据E1进行数据加密得到加密数据E2,该实体可以是硬件结构,也可以是软件结构,当加密算法为自定义算法是,该实体是软件结构;数据解密实体D3,用于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进一步的,所述算法中,数据解密实体D3通过指定的解密算法D21,并借助解密器D22对加密数据E2进行数据解密得到合成数据E1,该实体可以是硬件结构,也可以是软件结构,当解密算法为自定义算法时,该实体是软件结构。综上所述,当发送端获得主体数据C11和标签数据C12后,随机从自定义序列数据C21中选取序号为X的记录,采用该记录的序列信息对标签数据C12进行重排。进一步的,借助数据混合器C22将重排后的标签数据间隔插入主体数据C11中,并在末尾增加一个信息位用于存放序号值X,形成混合数据E1。接着借助加密器C32按照特定算法C31对合成数据E1进行数据加密得到加密数据E2,最后将该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而在接收端则在收到数据之后,借助解密器D32并按照特定解密算法D31对加密数据E2进行解密得到混合数据E1。进一步的,读取混合数据中单位混合长度N2+1的末位值获取到序号X,通过查询自定义序列数据D21得出序号X的记录信息,根据所述序号信息,并借助分离器D22,从混合数据E1中分离源数据D1中包含的主体数据D11和标签数据D12,特别的,D11和D12分别和数据源C1中的主体数据C11和标签数据C12相同。自定义序列表干涉的方式对数据源的混合和分离过程进行干涉,使得接收者必须获得发送方的自定义序列表信息才能正确解析数据,而该序列信息并不出现在传输数据中,这就保证了只有授信用户才能正确解码,不仅降低了加密复杂度,同时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本领域的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