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杆及使用该螺杆的面条机,尤其指一种面条机用螺杆及面条机。
背景技术:
现有螺杆挤压式面条机,包含动力组件,搅拌组件和挤面组件,其传动方式是电机带动搅拌器转动,搅拌器和螺杆相连并一起转动。
在正常工作中分两个阶段,搅面阶段和挤面阶段。搅面过程中,电机正转,带动搅拌器进行和面,此时螺杆的转动方向为将物料推向后方,挤面过程中,电机反转,带动搅拌器和螺杆转动,此时的螺杆方向为将物料推向前方。
在挤面的过程中如何使面团充分挤压,出面不粘连,面条劲道一直是螺杆挤压面条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技术中,螺杆的螺纹设置不连续,会打断面团已形成的内部织构,面团的口感和劲道程度会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面条机用螺杆及面条机,以提高面团的口感及劲道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条机用螺杆,包括传动轴及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螺杆体,所述的螺杆体包括输送段、挤压段、推面段,所述的输送段、挤压段、推面段按面条挤出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输送段、挤压段上设有螺纹,所述的推面段设有多个推面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推面齿与螺纹相连设置。输送段用于面团的输送,挤压段用于对面团的挤压,推面段用于面团挤出,推面段在参与挤面过程中,推面齿作用于面团后产生了径向力,使得面团受径向力后较快的从出面孔处挤出。推面齿与螺纹相连,推面齿为螺纹的延续,既有推进功能又有挤压功能,在端部顺利地改变面团的流动方向的同时不破坏面团的内部织构,使面条更劲道,口感更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螺纹包括连续设置在输送段和挤压段上的主螺纹,一主螺纹与一个推面齿相连。主螺纹与推面齿相连,使得面团能顺着主螺纹、推面齿输送、挤压并挤出,不打断面团,有利于增加筋道,且面条挤出时不易断掉。
所述的螺纹还包括一设于挤压段上的辅螺纹,所述的推面齿包括第一推面齿、第二推面齿,所述的主螺纹与第一推面齿相连;所述的辅螺纹与第二推面齿相连。主螺纹和辅螺纹在挤压段形成较密集的螺纹区,增加挤压力度,有利于提高面团的筋道。
所述的第一推面齿、第二推面齿在圆周方向相对设置。提高挤出面的均匀性,提高品质的稳定性。螺杆受力均匀,有助于提高机器的寿命,尤其是电机的寿命,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所述的推面段设有偶数个推面齿。推面齿的数量与螺纹数量相配,有助于提高面团挤出的均匀性,螺杆的受力均匀性。
所述的推面段设有6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推面齿,其中包括所述的第一推面齿和第二推面齿,所述的第一推面齿、第二推面齿均匀分隔其他的推面齿,使第一推面齿和第二推面齿之间的两圆周方向推面齿数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齿过多,可能造成面条过短;若推面齿过少,则可能面条过长,推力过大,容易破坏面团结构。
所述的推面齿为直齿,且与所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平行。有利于增加径向力。
所述的推面齿为斜齿,且与所述螺杆中心轴线异面设置,所述的斜齿的螺旋角为θ1,其中0°<θ1≤45°。斜齿使得推动于面团的面积相应变大,螺杆旋转一周过程中,斜齿相对于直齿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推动面积更多,提高了面条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条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个制面过程。
所述的螺纹的螺旋角为θ2,其中50°<θ2≤70°;所述的斜齿的螺旋角的旋向与螺纹的旋向相同;斜齿与螺纹相交处圆弧过渡。斜齿与螺纹相接形成位于110°至160°之间的夹角,对应的斜齿与螺纹相交处形成的挤压面的弯折角处于200°和250°的范围之间;面团在推面段改变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条顺利出面,便于面团顺着挤压面向前运动及面条的向下挤出。斜齿的螺旋角可为10-25°,当斜齿螺旋角过大时,则径向力过小,影响出面的速度,降低出面的效率。
一种面条机,包括具有电机的主机、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模头;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和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所述的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挤面筒内。面条机设所述的螺杆,使面团不易打断,增加面团的弹性。
有益效果:
1、推面齿与螺纹相连,推面齿为螺纹的延续,既有推进功能又有挤压功能,挤出的面条内部形成的织构破坏较少,使面条更劲道,口感更好。
2、推面段在参与挤面过程中,推面齿作用于面团后产生了径向力,在端部顺利地改变面团的流动方向,使得面团受径向力后较快的从出面孔处挤出,出面向下出面方式面条不容易发生粘连;
3、当主螺纹和辅螺纹均与推面齿相连时,进一步,减少对面条内部组织的破坏,有利于增加面条的劲道。
4、第一推面齿和第二推面齿之间的两圆周方向推面齿数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齿过多,则可能造成面条过短。
5、斜齿使得推动于面团的面积相应变大,提高了面条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条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个制面过程;面团在推面段改变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条顺利出面。
6、斜齿的螺旋角的旋向与螺纹的旋向相同;斜齿与螺纹相交处圆弧过渡,便于面团的顺着螺纹、斜齿的挤压面向前运动及面条的向下挤出,提高出面效率及面条劲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第二种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条机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轴;2-螺杆体;3-螺纹;301-主螺纹;302-辅螺纹;4-推面齿;401-第一推面齿;402-第二推面齿;5-主机;6-挤面筒;7-模头;8-搅拌杯;9-搅拌杆;10-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面条机用螺杆包括传动轴1及与传动轴1固定连接的螺杆体2,螺杆体2包括输送段、挤压段、推面段,输送段、挤压段、推面段按面条挤出方向依次设置,输送段、挤压段上设有螺纹3,推面段设有多个推面齿4,至少一个推面齿4与螺纹3相连设置。输送段用于面团的输送,挤压段用于对面团的挤压,推面段用于面团挤出,推面段在参与挤面过程中,推面齿4作用于面团后产生了径向力,使得面团受径向力后较快的从出面孔处挤出。推面齿4与螺纹3相连,推面齿4为螺纹3的延续,既有推进功能又有挤压功能,在端部顺利地改变面团的流动方向,挤出的面条内部形成的织构破坏较少,使面条更劲道,口感更好。
螺纹3包括连续设置在输送段和挤压段上的主螺纹301,主螺纹301与推面齿4相连,使得面团能顺着主螺纹301、推面齿4输送、挤压并挤出,不打断面团,增加筋道,且面条挤出不易断掉。
其中,推面齿4可以为直齿、斜齿或其他齿形的推面齿4。当推面齿4为直齿时,其与所述螺杆的中心轴线平行;当推面齿4为斜齿时,其与所述螺杆中心轴线异面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2、3所示,为了增加挤压力度,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螺纹3还包括一设于挤压段上的辅螺纹302,推面齿4包括第一推面齿401、第二推面齿402,主螺纹301与第一推面齿401相连;辅螺纹302与第二推面齿402相连。主螺纹301和辅螺纹302在挤压段形成较密集的螺纹3区,增加挤压力度,有利于提高面团的筋道。
为提高螺杆10的受力均匀性,第一推面齿401、第二推面齿402在圆周方向相对设置。提高挤出面的均匀性,提高品质的稳定性。螺杆10的受力均匀,有助于提高机器的寿命,尤其是电机的寿命,减少震动,降低噪声。
为提高力的平衡性且避免破坏面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推面段设有6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推面齿4,其中包括第一推面齿401和第二推面齿402,第一推面齿401、第二推面齿402均匀分隔其他的推面齿4,使第一推面齿401和第二推面齿402之间的两圆周方向推面齿4数量相同。提高力的平衡性,若推面齿4过多,则可能造成面条过短。若推面齿4过少,则可能面条过长,推力过大,且容易破坏面团结构。
为提高出面速度,推面齿4为斜齿,且与所述螺杆中心轴线异面设置,斜齿的螺旋角为θ1,其中0°<θ1≤45°。斜齿相较于直齿,使得推动于面团的面积相应变大,螺杆10旋转一周过程中,斜齿相对于直齿在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推动面积更多,提高了面条成型的速度,使得面条成型更加迅速,加快了整个制面过程;面团在推面段改变流向,提高筋道,而且可以促使面条顺利出面。
为具有好的出面速度及挤压力,进一步增加劲道,斜齿的螺旋角的旋向与螺纹3的旋向相同,斜齿的螺旋角θ1为:10°<θ1≤25°在本实施例中,θ1为19°;若斜齿螺旋角θ1过大,则径向力过小,难以将面团快速推至出面口,而且会导致面团做无谓的空转,效率得不到提高。
为了便于面团顺着挤压面向前运动及面条的向下挤出,螺纹3的螺旋角为θ2在50-70°范围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3的螺旋角θ2为60°。
斜齿与螺纹3相接形成在110°至160°范围内的夹角,对应的斜齿与螺纹3相交处形成的挤压面的弯折角位于200°和250°的范围之间,便于面团的顺着挤压面向前运动及面条的向下挤出,有效提高出面效率。
为顺利挤推面团,斜齿与螺纹3相交处圆弧过渡。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面条机,包括具有电机的主机5、搅拌组件和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挤面筒6、模头7;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杯8和搅拌杆9,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采用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螺杆10,所述螺杆10设置在挤面筒6内。面条机在使用时,面团可顺着螺纹3、推面齿4挤压并前行,面团不易打断,面团也更具有弹性。
面条机工作步骤包括:将面粉及水放入搅拌杯8中,启动电机,搅拌杆9开始搅拌,搅拌完成后,电机反向转动,螺杆10也随之反向转动,把搅拌好的面团送入挤面筒6中,螺杆10转动过程中,面团依次经过输送段、挤压段、推面段后从模头7挤出形成面条。通过设置螺杆的结构,起到揉面、进料、挤压一体,实现面团的连续,不打断面条内部组织,使面条不粘连,更劲道。
以上图1-4所示的一种面条机用螺杆及面条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