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摄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375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外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摄像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百叶窗是采用垂直排列的固定角度的木条,作为普通窗夏季的遮阳手段。现代的百叶窗则多采用可旋转的细条形材质,通过绳索联系起来,并进行控制,而且也不限于垂直排列,也有水平排列采用类似窗帘的开启方法。

窗体的设计关系到其封闭的空间内的人体舒适程度,例如在恶劣天气下关闭窗体、外界气温高时关闭窗体、外界湿度高时关闭窗体、风速过高时关闭窗体以及外界环境过亮时关闭窗体等,这些需要根据窗体内外环境参数的检测进行窗体运行模式的判断,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方式进行判断,自动化程度低。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窗体都是独立的设备,无法根据具体情况与附近的空调、外窗、灯光等设备进行联动,从而对其封闭的空间环境改善效果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细化需求。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窗体缺乏针对人体出汗情况进行检测的电子检测设备,例如缺乏对人体汗滴数量的电子检测设备以及缺乏对人体汗水分布情况的电子检测设备,这样,将无法根据人体的具体出汗情况进行窗体控制模式的设计,相应地,无法满足人们的去汗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窗体开启控制的设计方案,能够对窗体的结构进行优化,对窗体的控制模式进行改良,增加更多的参数检测设备以准确提供窗体开启控制的参考参数,从而制定出适宜人们需求的控制方式,提高人体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改造现有技术中的窗体开启控制模式,在窗体内部增加部件以便于窗体受控,增加多个室外环境检测设备以检测出更多的室外环境参数,增加多个室内环境检测设备以检测出更多的室内环境参数,更关键的是,还对窗体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红外摄像方法,该方法包括:1)提供一种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红外补光设备和红外摄像设备,红外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镜头、可控云台、镜头底座、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和带通滤波片,红外补光设备在红外摄像设备上,用于对红外摄像设备的红外摄像操作进行补光;2)使用所述系统。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包括:伽马校正设备,用于接收去噪图像,对去噪图像进行伽马校正以获得并输出校正图像;灰度化设备,与伽马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校正图像,对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灰度化图像;灰度统计设备,与灰度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灰度化图像,从灰度化图像处提取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基于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确定灰度化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以作为图像灰度值输出;汗水等级检测设备,与灰度统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图像灰度值,确定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并作为实时汗水含量输出,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越低,汗水含量越高,其中,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包括按照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以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并作为实时汗水含量输出,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保存了每一个灰度等级对应的汗水含量;CF存储卡,与汗水等级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存储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沙尘浓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并输出空气中的实时沙尘浓度;风量传感器,包括旋涡发生体、旋涡率检测单元和风速检测单元,旋涡率检测单元位于旋涡发生体上,用于检测当风经过旋涡发生体时旋涡发生体产生的旋涡率,旋涡率与风速成正比,风速检测单元与旋涡率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旋涡率,基于旋涡率确定并输出实时风速;DSP处理芯片,分别与沙尘浓度检测设备、直流电机、汗水等级检测设备和风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实时汗水含量、实时风速和实时沙尘浓度,当实时沙尘浓度小于等于预设沙尘浓度阈值时,进入开窗模式,根据实时沙尘浓度调整外窗控制信号中的外窗开启角度,实时沙尘浓度越小,外窗开启角度越大,当实时沙尘浓度大于预设沙尘浓度阈值时,进入关窗模式,设置外窗控制信号中的外窗开启角度为零;其中,DSP处理芯片在开窗模式内执行以下操作:当实时汗水含量小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大于风速阈值时,发送包括向上倾斜角度的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实时汗水含量越少,向上倾斜角度越大;当实时汗水含量大于等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大于风速阈值时,发送包括向下倾斜角度的向下倾斜控制信号,实时汗水含量越少,向下倾斜角度越大;当实时汗水含量小于等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小于等于风速阈值时,发送水平放置控制信号;一体化窗体结构,包括窗体、窗框、凹槽、蜗轮带动连杆、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和多个叶片,窗体设置在多个叶片的外部并与直流电机连接,凹槽设置在窗框四周,凹槽内嵌有密封条,蜗轮带动连杆用于带动多个叶片按照倾斜角度同步倾斜,直流电机与蜗轮带动连杆连接,用于控制蜗轮带动连杆,电机驱动器与直流电机连接,用于向直流电机发送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向下倾斜控制信号或水平放置控制信号,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包括向上倾斜角度,向下倾斜控制信号包括向下倾斜角度,直流电机在接收到水平放置控制信号时,控制蜗轮带动连杆带动多个叶片水平放置,窗体根据发往直流电机的窗体控制信号调整窗体的开启模式,窗体控制信号中包括窗体开启角度;红外补光设备,位于红外摄像设备上,包括1个500瓦的卤灯和2个60瓦的远红外辐射灯,用来提高红外摄像设备周围的远红外光线强度,在每一个卤灯前插入有中心波长为1.6μm、带宽为0.5μm的光学滤波片以降低卤灯的发散热量;红外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镜头、可控云台、镜头底座、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和带通滤波片,镜头底座用于固定摄像镜头,可控云台用于控制红外摄像设备的摄像角度,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采用多晶硅材料制备的单片式电阻型微测辐射热计器件,像元中心距为45μm,噪声等效温差为100Mk,对人体拍摄而获得的红外图像的画面精度为500万像素,带通滤波片的滤波带宽为300nm,中心波长为1.43μm;噪声类型检测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接收红外图像,对红外图像进行噪声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图像噪声类型,图像噪声类型包括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器件噪声和低信噪比噪声;滤波选择设备,与噪声类型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器件噪声时,启动连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和图像平均设备,关闭中值滤波设备、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椒盐噪声时,启动中值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高斯噪声时,启动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中值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低信噪比噪声时,启动小波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中值滤波设备和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中值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5×5像素滤波窗口的中值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自适应递归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小波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小波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连续图像采样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连续采样6帧红外图像,采样间隔为每秒5帧;图像配准设备,用于与连续图像采样设备连接以接收连续采样的6帧红外图像,并对6帧红外图像进行配准操作以使得各帧之间相应的像素能够对齐排列,获得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图像平均设备,用于与图像配准设备连接以接收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对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逐像素进行像素值平均,将获得的各个像素的平均像素值组成去噪图像。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还包括:显示设备,与DSP处理芯片连接,用于显示实时风速、汗滴百分比和实时沙尘浓度。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显示设备为液晶显示屏。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显示设备为LED显示屏。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还包括:触摸屏,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触摸屏被集成在显示设备上。

更具体地,在所述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中:将显示设备、DSP处理芯片和触摸屏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附图标记:1红外补光设备;2红外摄像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百叶窗有以下功效:

1、美观节能,简洁利落,百叶窗可完全收起,窗外景色一览无余,窗户简约大方.窗帘则占用了窗户的部分空间,使得房屋的视觉窗户的宽度受到影响,显得繁琐。

2、保护隐私,以叶片的凹凸方向来阻挡外界视线,采光的同时,阻挡了由上至下的外界视线夜间,叶片的凸面向室内的话,影子不会映显到室外,干净放心,清洁方便,平时只需以抹布擦拭即可,清洗时用中性洗剂,不必担心退色,变色防水型百叶窗还可以完全水洗。

3、冬暖夏凉,采用了隔热性好的材料,有效保持室内温度,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简单自由角度调整,控制射入光线,以调整叶片角度来控制射入光线,可以任意调节叶片至最适合的位置。

4、阻挡紫外线,百叶窗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射入,保护家具不受紫外线的影响而退色,百叶窗与窗帘相比,百叶窗那可以灵活调节的叶片具有窗帘所欠缺的功能。在遮阳方面,百叶窗除了可以抵挡紫外线辐射之外,还能调节室内光线;在通风方面,百叶窗固定式的安装以及厚实的质地,可以舒心地享受习习凉风而没有其它顾虑;窗帘的飘摆会室内生活时隐时现,百叶窗层层叠覆式的设计则保证了家居的私密性;此外,百叶窗完全封闭时就如多了一扇窗,能起到隔音隔热的作用。

当前,对包括百叶窗的窗体的控制方案仍偏于人工方式,即人们根据自身的体感去自己动身对窗体的开启模式进行控制,例如,当人们感觉到闷时就开窗通风,当人们感觉到室内环境亮度远远低于室外环境亮度时就手动开窗,当人们感觉到室外温度高时就手动关窗,这种手控方式效率太低且精度不高。

同时,现有的窗体开启控制方案缺乏与其他电子设备的有效联动机制,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另外,现有的窗体开启控制方案缺乏一些必要的参数检测设备,导致人们的一些需求难以通过窗体的控制而得到满足。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对现有的窗体结构进行优化,增加必要的参数检测设备,丰富并改善现有的窗体控制机制,从而提高窗体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的结构方框图,所述系统包括红外补光设备和红外摄像设备,红外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镜头、可控云台、镜头底座、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和带通滤波片,红外补光设备在红外摄像设备上,用于对红外摄像设备的红外摄像操作进行补光。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系统包括:伽马校正设备,用于接收去噪图像,对去噪图像进行伽马校正以获得并输出校正图像;灰度化设备,与伽马校正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校正图像,对校正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灰度化图像。

灰度统计设备,与灰度化设备连接,用于接收灰度化图像,从灰度化图像处提取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基于各个像素的灰度值确定灰度化图像的平均灰度值以作为图像灰度值输出;

所述系统包括:汗水等级检测设备,与灰度统计设备连接,用于接收图像灰度值,确定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并作为实时汗水含量输出,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越低,汗水含量越高,其中,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包括按照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以基于图像灰度值归属的灰度等级确定对应的汗水含量并作为实时汗水含量输出,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保存了每一个灰度等级对应的汗水含量。

所述系统包括:CF存储卡,与汗水等级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存储灰度等级汗水含量对照表;沙尘浓度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并输出空气中的实时沙尘浓度。

所述系统包括:风量传感器,包括旋涡发生体、旋涡率检测单元和风速检测单元,旋涡率检测单元位于旋涡发生体上,用于检测当风经过旋涡发生体时旋涡发生体产生的旋涡率,旋涡率与风速成正比,风速检测单元与旋涡率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旋涡率,基于旋涡率确定并输出实时风速。

所述系统包括:DSP处理芯片,分别与沙尘浓度检测设备、直流电机、汗水等级检测设备和风量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实时汗水含量、实时风速和实时沙尘浓度,当实时沙尘浓度小于等于预设沙尘浓度阈值时,进入开窗模式,根据实时沙尘浓度调整外窗控制信号中的外窗开启角度,实时沙尘浓度越小,外窗开启角度越大,当实时沙尘浓度大于预设沙尘浓度阈值时,进入关窗模式,设置外窗控制信号中的外窗开启角度为零;其中,DSP处理芯片在开窗模式内执行以下操作:当实时汗水含量小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大于风速阈值时,发送包括向上倾斜角度的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实时汗水含量越少,向上倾斜角度越大;当实时汗水含量大于等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大于风速阈值时,发送包括向下倾斜角度的向下倾斜控制信号,实时汗水含量越少,向下倾斜角度越大;当实时汗水含量小于等于百分比阈值且实时风速小于等于风速阈值时,发送水平放置控制信号。

所述系统包括:一体化窗体结构,包括窗体、窗框、凹槽、蜗轮带动连杆、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和多个叶片,窗体设置在多个叶片的外部并与直流电机连接,凹槽设置在窗框四周,凹槽内嵌有密封条,蜗轮带动连杆用于带动多个叶片按照倾斜角度同步倾斜,直流电机与蜗轮带动连杆连接,用于控制蜗轮带动连杆,电机驱动器与直流电机连接,用于向直流电机发送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向下倾斜控制信号或水平放置控制信号,向上倾斜控制信号包括向上倾斜角度,向下倾斜控制信号包括向下倾斜角度,直流电机在接收到水平放置控制信号时,控制蜗轮带动连杆带动多个叶片水平放置,窗体根据发往直流电机的窗体控制信号调整窗体的开启模式,窗体控制信号中包括窗体开启角度。

所述系统包括:红外补光设备,位于红外摄像设备上,包括1个500瓦的卤灯和2个60瓦的远红外辐射灯,用来提高红外摄像设备周围的远红外光线强度,在每一个卤灯前插入有中心波长为1.6μm、带宽为0.5μm的光学滤波片以降低卤灯的发散热量。

所述系统包括:红外摄像设备,包括摄像镜头、可控云台、镜头底座、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和带通滤波片,镜头底座用于固定摄像镜头,可控云台用于控制红外摄像设备的摄像角度,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采用多晶硅材料制备的单片式电阻型微测辐射热计器件,像元中心距为45μm,噪声等效温差为100Mk,对人体拍摄而获得的红外图像的画面精度为500万像素,带通滤波片的滤波带宽为300nm,中心波长为1.43μm。

所述系统包括:噪声类型检测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接收红外图像,对红外图像进行噪声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图像噪声类型,图像噪声类型包括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器件噪声和低信噪比噪声。

所述系统包括:滤波选择设备,与噪声类型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器件噪声时,启动连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和图像平均设备,关闭中值滤波设备、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椒盐噪声时,启动中值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高斯噪声时,启动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中值滤波设备和小波滤波设备,在接收到的图像噪声类型为低信噪比噪声时,启动小波滤波设备,关闭图像采样设备、图像配准设备、图像平均设备、中值滤波设备和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

所述系统包括:中值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5×5像素滤波窗口的中值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自适应递归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自适应递归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小波滤波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对红外图像进行小波滤波处理,输出去噪图像。

所述系统包括:连续图像采样设备,用于与红外摄像设备连接以连续采样6帧红外图像,采样间隔为每秒5帧;图像配准设备,用于与连续图像采样设备连接以接收连续采样的6帧红外图像,并对6帧红外图像进行配准操作以使得各帧之间相应的像素能够对齐排列,获得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

所述系统包括:图像平均设备,用于与图像配准设备连接以接收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对6帧配准后的红外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逐像素进行像素值平均,将获得的各个像素的平均像素值组成去噪图像。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平台中:显示设备,与DSP处理芯片连接,用于显示实时风速、汗滴百分比和实时沙尘浓度;显示设备为液晶显示屏;显示设备为LED显示屏;触摸屏,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触摸屏被集成在显示设备上;以及将显示设备、DSP处理芯片和触摸屏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板上。

另外,红外线(Infrared)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760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两类:近红外线与远红外线。含热能,太阳的热量主要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之间。

采用本发明的自带补光的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摄像系统,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参数细化要求的技术问题,通过对现有的窗体进行内部结构改造,增加一些受控部件以便于窗体受控,通过对现有的参数检测设备进行丰富,相应地,对现有的窗体控制模式进行改良以提高窗体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多功能性,还增加了一些联动机制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联动,从而,完善了窗体自动控制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