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3949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音频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音频信号,根据预设分频点将所述音频信号分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确定延时参数,并根据所述延时参数对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延时;

将所述高频信号和延时后的低频信号混合得到混频信号,并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处理,以使扬声器阵列中各扬声器单元重放信号的频率响应一致;

将处理后的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以使扬声器单元重放处理后的混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延时参数包括:

获取反射距离参数,并根据所述反射距离参数确定所述低频信号的延时参数,其中,所述反射距离参数为扬声器阵列与反射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射距离参数确定所述低频信号的延时参数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所述低频信号的延时参数,其中,PF为获取的反射距离参数,Δt为预设的时间参数,td为延时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分路,其中,分路的路数与扬声器阵列中扬声器单元的个数相同;

分别对每路混频信号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每路混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每个扬声器单元对应的滤波器的滤波系数;

将每路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滤波器中,以使各滤波器根据自身的滤波系数进行滤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个扬声器单元对应的滤波器的滤波系数包括:

获取每个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扬声器阵列的目标频率响应以及扬声器阵列重放音频信号的主声束角度;

根据各频率响应、所述目标频率响应以及所述主声束角度,利用最小范数最小二乘解确定各滤波器的频域滤波系数;

利用反傅里叶变换,将各频域滤波系数变换为对应的时域滤波系数作为各滤波器的滤波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范数最小二乘解的公式为:minimum(‖C·X-B‖2)=0,其中其中,扬声器阵列共包含N个扬声器单元,Ωm为扬声器阵列重放音频信号的第m个声束角度,m=(1、2、……、tar、……、M)其中,Ωtar为获取的扬声器阵列重放音频信号的主声束角度,其余为除主声束以外的音频信号辐射角度,Hn为第n个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n=(1、2、……、N),为第n个扬声器单元在第m个声束角度下的传输函数,Xn为第n个扬声器单元对应的滤波器的频域滤波系数,H0为获取的扬声器阵列的目标频率响应,B(Ωm)为Ωm上音频信号的声压,k为设定的扬声器阵列的发声频率的离散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分频点将所述音频信号分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之后还包括:

根据预设低音分频点将所述低频信号分为低频子信号和低音信号;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高频信号和延时后的低频信号混合得到混频信号包括:

将所述高频信号和延时后的低频子信号混合得到混频信号;

相应的,所述将处理后的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包括:

将处理后的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并将延时后的低音信号发送至低音效果单元,以使所述低音效果单元重放所述延时后的低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的音频信号包括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且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对应的主声束角度不同时,所述将处理后的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包括:

将根据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处理后的第一混频信号和根据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处理后的第二混频信号叠加并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

10.一种音频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频模块,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根据预设分频点将所述音频信号分为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号;

延时模块,用于确定延时参数,并根据所述延时参数对所述低频信号进行延时;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高频信号和延时后的低频信号混合得到混频信号,并对所述混频信号进行处理,以使扬声器阵列中各扬声器单元重放信号的频率响应一致;

重放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混频信号分别发送至对应的扬声器单元中,以使扬声器单元重放处理后的混频信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