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3681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3G、4G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用户爆发出的视频互动需求,直播行业全力爆发,并进入全民直播时代。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和观看者之间可进行聊天等互动,产生丰富的互动信息,然而这些互动信息往往会随着直播结束而消失。如果将直播视频录制为点播视频,在用户收看点播视频时,通常只能看到视频内容本身,用户只能重新通过评论栏、弹幕等方式发表评论,而视频提供方只能针对该点播视频重新积累评论数据,直播过程中丰富的互动信息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在播放点播视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直播过程中丰富的互动信息。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将直播视频流录制为点播视频;记录录制开始的时间点;获取直播过程中的直播互动数据,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互动内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根据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将所述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的第一评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评论数据包括评论内容以及与所述评论内容相对应的时间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录制模块,用于将直播视频流录制为点播视频;记录模块,用于记录录制开始的时间点;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直播过程中的直播互动数据,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互动内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数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将所述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的第一评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评论数据包括评论内容以及与所述评论内容相对应的时间信息。

有益效果

通过将直播视频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的评论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能够更有效利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直播视频转换为点播视频线上发布的同时就能够带有大量的评论/弹幕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步骤S14的一个示例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步骤S14的一个示例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a、6b为根据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9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0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1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2示出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实施例1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移动终端、计算机等装置中,在此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将直播视频流录制为点播视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在直播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录屏软件将视频直播流录制为点播视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录制的点播视频创建视频ID,便于关联保存和查找相关直播互动数据、评论数据等。

步骤S12:记录录制开始的时间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间点为录制开始的自然时间点。

步骤S13:获取直播过程中的直播互动数据,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互动内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为所述直播互动内容发布时的自然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期间的聊天数据,所述聊天数据包括聊天内容以及所述聊天内容的发布时间,所述聊天内容的发布时间为聊天内容发布的自然时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直播互动数据不限于直播聊天数据,也可包括直播过程中发布的评论等其他形式的直播互动数据。

举例来说,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可以是直播时存储在聊天服务器中的直播聊天数据,可将用户发布的直播聊天内容及其发布时的自然时间相关联地存储在聊天数据库中,直播互动数据转换时可直接从聊天数据库获取所存储的直播聊天数据进行转换。

步骤S14:根据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将所述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的第一评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评论数据包括评论内容以及与所述评论内容相对应的时间信息。

例如,所述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的第一评论数据可为弹幕数据或者评论栏数据,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以及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可为确定转换后的弹幕或评论栏内容等评论数据的相关时间(例如显示或发布时间)提供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弹幕和评论栏作为示例介绍了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如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或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定转换的内容。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利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直播视频转换为点播视频线上发布的同时就能够带有大量的评论/弹幕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论内容为弹幕内容,所述时间信息为所述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图2是步骤S14的一个示例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步骤S14包括:

步骤S141:将所述直播互动内容转换为弹幕内容。

例如,将直播过程中观众与主播或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聊天内容转换为弹幕内容,并存储在弹幕数据库中。

步骤S142:将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减去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作为所述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

图6a是弹幕时间转换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T0为录制开始的自然时间点,其可作为转换的参照时间,也可作为转换的临界时间,即可只转换T0之后的聊天互动数据。弹幕显示的时间为直播聊天内容发布的自然时间减去T0,即可以以为直播聊天内容发布的自然时间减去T0作为弹幕在点播视频中显示时的时间偏移量,即点播视频播放进度的相对时间。例如,点播视频开始录制的自然时间为20:05:05,此时发布了聊天内容“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转换为弹幕后,点播视频播放时在时间T=20:05:05-20:05:05=0,也就是一开始时就播放弹幕“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若在20:15:05发布了聊天内容“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那么在点播视频播放时在时间T=20:15:05-20:05:05=10,也就是在开始播放点播视频10分钟后播放弹幕“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另外,若视频录制到时间Tn时结束,则可以只转换时间Tn之前的聊天互动数据。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弹幕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在点播视频播放时以弹幕的形式实时重现例如直播聊天等直播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利用了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评论内容为评论栏内容,所述时间信息为所述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图3是步骤S14的一个示例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步骤S14包括:

步骤S143:将发布时间在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之后的直播互动内容转换为评论栏内容。

例如,将直播过程中观众与主播或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聊天内容转换为评论栏内容,并存储在评论数据库中。

步骤S144:将被转换的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作为转换后的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

例如,可将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与评论栏内容相关联地存储在评论数据库中。

图6b是评论栏时间转换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T0为录制开始的自然时间点,其可作为转换的参照时间,也可作为转换的临界时间,即只转换T0之后的聊天互动数据。可将直播聊天内容发布的自然时间作为转换后的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显示在评论区域内。例如,点播视频开始录制的自然时间为20:05:05,此时发布了聊天内容“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转换为评论栏内容后,点播视频播放时可在点播视频的评论区域(例如评论栏)内显示评论内容“很喜欢这一期的欢乐喜剧人”,并显示评论发布的时间为20:05:0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加上具体的评论日期进行显示。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栏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在点播视频的评论栏中显示视频直播时的互动数据(例如聊天内容),点播视频播放时用户可以通过浏览评论栏获得关于该视频的互动信息,有效的利用了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中标号与图1相同的步骤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在接收到点播视频播放请求时,播放所录制的点播视频。

步骤S16: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地显示所述第一评论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按照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在所述点播视频的播放画面内显示所述弹幕内容,如图6a所示,具体不再详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按照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在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对应的评论栏内显示所述评论栏内容以及所述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如图6b所示,具体不再详述。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利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直播视频转换为点播视频线上发布的同时就能够带有大量的评论/弹幕信息,用户播放点播视频时可以通过显示弹幕或浏览评论的方式获得直播当时的互动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中标号与图1相同的步骤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17:在播放所述点播视频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点播视频的第二评论数据。

步骤S18: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地显示所述第二评论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评论数据为用户在收看点播视频时发送的点播评论或点播弹幕。服务器接收用户发送的点播评论或点播弹幕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相应的评论数据库或弹幕数据库中。可根据视频的ID从相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将用户发送的点播评论在评论栏中显示,并显示评论的发布时间,将用户发送的点播弹幕在播放视频的播放画面上实时滚动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评论数据和第二评论数据可共同在点播视频的播放画面或评论栏中显示。

这样,通过实时接收并发布第二评论数据,观看点播视频的用户不仅可以获得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还可以获得点播视频的实时互动数据,实现直播聊天互动数据与点播评论/弹幕数据的完整兼容。

实施例2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用于移动终端、计算机等装置中,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录制模块71,记录模块72,数据获取模块73,数据转换模块74。

该录制模块71被配置为将直播视频流录制为点播视频。

该记录模块72被配置为记录录制开始的时间点。

该数据获取模块73被配置为获取直播过程中的直播互动数据,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互动内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

该数据转换模块7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将所述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的第一评论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评论数据包括评论内容以及与所述评论内容相对应的时间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间点为录制开始的自然时间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为所述直播互动内容发布时的自然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播互动数据包括直播期间的聊天数据,所述聊天数据包括聊天内容以及所述聊天内容的发布时间。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更有效利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直播视频转换为点播视频线上发布的同时就能够带有大量的评论/弹幕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8中标号与图7相同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模块的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所述评论内容为弹幕内容,所述时间信息为所述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所述数据转换模块74包括:弹幕转换单元741和显示时间计算单元742。

该弹幕转换单元741被配置为将所述直播互动内容转换为弹幕内容。

该显示时间计算单元742被配置为将所述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减去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作为所述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弹幕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在点播视频播放时以弹幕的形式实时重现直播聊天的过程,有效的利用了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9中标号与图7相同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模块的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所述评论内容为评论栏内容,所述时间信息为所述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所述数据转换模块74包括:评论转换单元743和时间转换单元744。

该评论转换单元743被配置为将发布时间在所述录制开始的时间点之后的直播互动内容转换为评论栏内容。

该时间转换单元744被配置为将被转换的直播互动内容的发布时间作为转换后的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栏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在点播视频的评论栏显示视频直播时的聊天数据,点播视频播放时用户可以通过浏览评论栏获得关于该视频的互动信息,有效的利用了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10中标号与图7相同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模块的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视频播放模75,第一显示模块76。

该视频播放模块75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点播视频播放请求时,播放所录制的点播视频。

该第一显示模块76被配置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地显示所述第一评论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76为弹幕显示模块,被配置为按照弹幕内容的显示时间在所述点播视频的播放画面内显示所述弹幕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模块76为评论栏显示模块,被配置按照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在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对应的评论栏内显示所述评论栏内容以及所述评论栏内容的发布时间。

这样,通过将直播互动数据转换为点播视频的评论数据,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更有效利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直播视频转换为点播视频线上发布的同时就能够带有大量的评论/弹幕信息,用户播放点播视频时可以通过显示弹幕或浏览评论的方式获得直播当时的互动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11中标号与图7相同的模块具有相同的功能,为简明起见,省略对这些模块的详细说明。

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77,第二显示模块78。

该接收模块77被配置为在播放所述点播视频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点播视频的第二评论数据。

该第二显示模块78被配置为与所述点播视频相关联地显示所述第二评论数据。

这样,通过实时接收并发布第二评论数据,观看点播视频的用户不仅可以获得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数据,还可以获得点播视频的实时互动数据。

实施例3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框图。所述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设备1100可以是具备计算能力的主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PC、或者可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或终端等。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计算节点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所述直播视频互动数据处理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1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120、存储器(memory)1130和总线1140。其中,处理器1110、通信接口1120、以及存储器1130通过总线11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其中网络设备包括例如虚拟机管理中心、共享存储等。

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程序。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130用于存放文件。存储器11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130也可以是存储器阵列。存储器1130还可能被分块,并且所述块可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虚拟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程序可为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的程序代码。该程序具体可用于:执行实施例1所述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示例性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形式来实现,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针对特定的应用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如果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所述功能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则在一定程度上可认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例如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是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的。该计算机软件产品通常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