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346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照片像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包含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的双摄像头设计,主摄像头主要负责拍摄成像,副摄像头主要负责测量景深等数据,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配合可以拍出不同景深的照片,且能够提升拍摄的照片的像素。

在双摄像头对焦时,一般在自动曝光后对焦,主副摄像头分别对焦,并各自统计对焦次数,而摄像头的输出帧率决定了对焦速度,目前的输出帧率一般为1帧/次,使得对焦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摄像头对焦方法及系统,可以解决双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包括:

S1、主摄像头向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所述对焦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副摄像头开始对焦;

S2、所述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

S3、所述副摄像头将所述副马达位置发送至所述主摄像头;

S4、所述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所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

S5、所述主摄像头将所述主对焦峰值发送至所述副摄像头;

S6、当所述副摄像头确定所述主对焦峰值与所述副对焦峰值相同时,所述副摄像头通知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结束。

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所述主摄像头中包含主马达,所述副摄像头中包含副马达;

所述主摄像头,用于向所述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所述对焦控制命令用于指示所述副摄像头开始对焦;

所述副摄像头,用于接收所述对焦控制命令,当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将所述副马达位置发送至所述主摄像头;

所述主摄像头,还用于接收所述副马达位置,将所述主马达移动到所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将所述主对焦峰值发送至所述副摄像头;

所述副摄像头,还用于接收所述主对焦峰值,当确定所述主对焦峰值与所述副对焦峰值相同时,通知所述主摄像头对焦结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及系统,主摄像头向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并将副马达位置发送至主摄像头,然后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并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当副摄像头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副摄像头通知主摄像头对焦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由可以以高输出帧率输出数据的副摄像头进行对焦,主摄像头只需配合副摄像头的对焦过程即可,由于摄像头的输出帧率越高,对焦速度越快,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采用副摄像头对焦可以提高对焦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加快双摄像头的对焦速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摄像头的对焦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主摄像头向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

其中,对焦控制命令用于指示副摄像头开始对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摄像头包含一个主摄像头和一个副摄像头,主摄像头主要负责成像,副摄像头主要负责对焦,但是主摄像头需配合副摄像头进行对焦。

102、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

其中,副摄像头可根据图像处理算法来确定图像的清晰度,图像清晰度可以由图像的边缘平滑度、灰度变化率等参数来表示。

副对焦峰值为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副摄像头的对焦峰值,副马达位置是指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副摄像头的马达所在的位置。

103、副摄像头将副马达位置发送至主摄像头。

104、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

可以理解的是,主马达为主摄像头的马达,主对焦峰值为主摄像头的对焦峰值。

105、主摄像头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

106、当副摄像头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副摄像头通知主摄像头对焦结束。

其中,当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说明此时主摄像头拍摄的照片是最清晰的,即主摄像头的主马达当前所处的位置为最佳位置,从而完成了对焦工作。

由于副摄像头可以以高输出帧率输出数据,例如,副摄像头可以以120帧/次的输出帧率输出数据,这样就可以提高输出帧率,进而提高对焦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主摄像头向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并将副马达位置发送至主摄像头,然后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并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当副摄像头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副摄像头通知主摄像头对焦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由可以以高输出帧率输出数据的副摄像头进行对焦,主摄像头只需配合副摄像头的对焦过程即可,由于摄像头的输出帧率越高,对焦速度越快,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采用副摄像头对焦可以提高对焦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副摄像头完成一次对焦之后,可能会出现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不同的情况,此时需要进行下一次的对焦过程,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步骤105,主摄像头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107、判断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106;若否则执行步骤108。

108、判断循环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若是,则执行步骤109,若否,则执行步骤102。

其中,循环次数是指循环执行上述步骤102至步骤105的次数,为了避免副摄像头对焦时间过长,需设置一个预设次数,当循环次数,即副摄像头对焦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如果仍未完成对焦工作,则可以直接由主摄像头进行对焦。

109、主摄像头进行对焦。

主摄像头对焦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

主摄像头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之间的差值;当主对焦峰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此次对焦过程中最后一次确定的主对焦峰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每执行一次步骤104主摄像头都会计算出一个主对焦峰值,经过多次循环执行之后,主摄像头会确定出多个主对焦峰值,当主摄像头需要主动进行对焦时,可以计算这些主对焦峰值两两之间的差值,如果这些差值均小于预设差值,则主摄像头选取最后一次执行步骤104时确定的主对焦峰值,将主马达移动到该主对焦峰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对焦工作结束。

第二种、

当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增大时,则沿着此次对焦过程中主马达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主马达,并确定主马达移动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

当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减小时,则沿着此次对焦过程中主马达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主马达,并确定主马达移动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

主摄像头确定主马达移动过程中的最大主对焦峰值,将主马达移动至最大主对焦峰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其中,如果主摄像头配合副摄像头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增大,则说明继续增大主对焦峰值可能会拍摄到最清晰的图片,所以沿着对焦过程中主马达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主马达,以确定主对焦峰值的最大值,以主对焦峰值的最大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作为最佳位置,将主马达移动到该最佳位置,进而完成对焦工作。

如果主摄像头配合副摄像头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减小,则说明向反方向移动主马达可能会拍摄到最清晰的图片,所以沿着对焦过程中主马达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主马达,以确定主对焦峰值的最大值,以主对焦峰值的最大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作为最佳位置,将主马达移动到该最佳位置,进而完成对焦工作。

第三种、

当无法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的变化规律时,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主对焦峰值的均值;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至主对焦峰值的均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摄像头对焦的方法,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协同完成对焦工作,可以提高摄像头的输出帧率,加快对焦速度,当副摄像头经过多次对焦仍然不能成功对焦时,则直接由主摄像头自己完成对焦工作,可以避免对焦次数过多,导致对焦效率低的情况发生,加快了对焦速度。

结合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摄像头对焦的系统,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主摄像头301和副摄像头302,主摄像头301中包含主马达3011,副摄像头302中包含副马达3021;

主摄像头301,用于向副摄像头302发送对焦控制命令,对焦控制命令用于指示副摄像头302开始对焦;

副摄像头302,用于接收对焦控制命令,当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将副马达位置发送至主摄像头301;

主摄像头301,还用于接收副马达位置,将主马达3011移动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302;

副摄像头302,还用于接收主对焦峰值,当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通知主摄像头301对焦结束。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副摄像头302,还用于当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不同时,则重复执行对焦过程,直至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通知主摄像头301对焦结束,或者重复执行对焦过程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通知主摄像头301进行对焦。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主摄像头301,还用于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之间的差值;当主对焦峰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时,将主马达3011移动到此次对焦过程中最后一次确定的主对焦峰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主摄像头301,还用于当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增大时,则沿着此次对焦过程中主马达3011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主马达3011,并确定主马达3011移动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当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逐渐减小时,则沿着此次对焦过程中主马达3011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主马达3011,并确定主马达3011移动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确定主马达3011移动过程中的最大主对焦峰值,将主马达3011移动至最大主对焦峰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主摄像头301,还用于当无法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的主对焦峰值的变化规律时,确定此次对焦过程中主对焦峰值的均值;将主马达3011移动至主对焦峰值的均值对应的主马达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摄像头对焦的系统,主摄像头向副摄像头发送对焦控制命令,副摄像头确定拍摄到的图像的清晰度达到预设值时,确定副对焦峰值以及副马达位置,并将副马达位置发送至主摄像头,然后主摄像头将主马达移动到副马达位置对应的位置,并确定主对焦峰值,并将主对焦峰值发送至副摄像头,当副摄像头确定主对焦峰值与副对焦峰值相同时,副摄像头通知主摄像头对焦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由可以以高输出帧率输出数据的副摄像头进行对焦,主摄像头只需配合副摄像头的对焦过程即可,由于摄像头的输出帧率越高,对焦速度越快,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采用副摄像头对焦可以提高对焦速度。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