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237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工作、学习的流动性的增加,企业及个人对视频通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视频会议系统应运而生。

传统视频会议系统往往驻地部署,即部署在企业侧,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投入的成本,同时需要专门的人员对会议系统进行运行和维护。因此,视频会议系统逐渐呈现业务云化的趋势,即将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会管会控、混音混频等,部署到云端,企业侧除视频会议终端外不再部署其他会议设备,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使用视频会议功能的成本。由于IMS的接入无关特性和集中业务提供的能力,IMS成为视频会议云化部署的一种重要方式。

现有的基于IMS网络视频会议的一种呼叫方式是通过用户的视频会议客户端(或者称为视频会议应用,或者视频会议APP)标识呼叫用户,具体为:会议创建者在选定多个被呼叫用户后,基于预先保存的各被呼叫用户的视频会议APP标识,通过视频会议APP呼叫被呼叫用户。

但是,实际应用中,仅通过视频会议APP的方式呼叫用户,若由于用户已经卸载了视频会议APP、APP进程杀死、网络异常等原因,往往会导致无法呼叫到被呼叫用户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视频会议呼叫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和装置,用以提高视频会议呼叫的成功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包括:

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所述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

根据所述至少两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设置信息,通过高优先级的呼叫标识呼叫所述待呼叫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所述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

呼叫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设置信息,通过高优先级的呼叫标识呼叫所述待呼叫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和装置,当视频会议服务侧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比如用户姓名之后,可以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呼叫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视频会议应用呼叫用户,本方案中,该待呼叫用户对应的该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从而,呼叫用户的方式不仅限于采用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的呼叫方式。而且,多种呼叫标识具有不同的呼叫优先级配送,从而可以优先以更佳的呼叫方式呼叫用户,以保证高质量、可靠地视频会议呼叫。通过扩展对用户的视频会议呼叫方式,当采用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的呼叫方式呼叫失败后,还可以基于其他呼叫标识通过其他方式呼叫,从而提高了视频会议呼叫的成功性,保证了用户的入会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XXX,但这些XXX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XXX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二XXX,类似地,第二XXX也可以被称为第一XXX。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该实施例提供的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可以由视频会议呼叫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视频会议AS(Application Server)中,该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可以是软件程序,也可以是硬件与软件程序的结合。在IMS架构中,AS是一种应用服务器,用于提供各种各样的增值业务,本发明实施例中的AS可以是一个会议的AS。另外,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企业或者个人等对视频会议有需求的场景中,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可以看做是一种云会议,即由AS完成视频会议的各种处理策略,在用户侧,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还需要设置支持视频电话会议的相关设备等,一般来说,用户仅需要在自身的移动终端设备中安装视频会议应用(客户端)即可。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在实际应用中,视频会议一般多在企业中被使用,视频会议的创建者可以通过在企业通信录中直接选择参与某次视频会议的人员姓名,这些人员姓名可以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待呼叫用户,可选地,被选择出的人员可以构成呼叫列表,该列表中,从而,本实施例中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可以是指用户的名字。

在一种实际应用的场合,视频会议是可以被预约的,比如会议创建者想要在某天的某个时间发起视频会议,其可以提前创建好上述参与会议的人员列表以及设置视频会议的时间。当该视频会议的时间到达时,触发视频会议服务器获取该时间对应的人员列表,从而获得上述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步骤102、获取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

本实施例中,视频会议服务器侧可以预先存储每个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每个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中可以包括多种可以呼叫该用户进行视频通话的呼叫标识,比如视频会议应用标识,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视频会议呼叫具有更高的成功概率,该呼叫标识集合中还包括其他呼叫标识,即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比如包括视频会议应用标识的同时,还包括该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MSISDN)。

当然,上述两种呼叫标识仅为举例,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待呼叫用户的其他通信账号作为呼叫标识集合中的呼叫标识。

首先值得说明的是,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可以是在每个用户注册视频会议应用时为该用户设置的,各个用户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各不相同。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可以是自定义的数字序列或者数字、字母、符号的组合,也可以是移动电话号码加前缀或者后缀组成,前缀或者后缀可以是若干位数字和字母,还可以是移动电话号码加域名组成。

移动电话号码可以是预先通过建立通信录的方式获得,从而在创建视频会议,选择待呼叫用户时,直接获得待呼叫用户的这些号码。

也就是说,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通信录中可以预先保存有用户名称、移动电话号码、视频会议应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可以获得待呼叫用户的呼叫标识集合。

其次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上述举例出的多种呼叫标识,在实际的通信应用中其对应的通信方式,所采用的通信网络往往是不同的。其中,诸如视频会议应用等通信方式往往在wifi网络下使用,且对网络信号质量较为敏感,如果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往往导致视频会议呼叫失败的可能性极高。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在网络信号质量较差的场景中采用这些对网络信号质量非常敏感的呼叫方式而容易导致无法呼叫到待呼叫用户的情况发生,每个用户的呼叫标识集合中尤其包含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这一呼叫标识。

步骤103、根据至少两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设置信息,通过高优先级的呼叫标识呼叫待呼叫用户。

本实施例中,由于待呼叫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在进行视频会议呼叫时,对于采用哪种呼叫标识来呼叫待呼叫用户,可以是基于该至少两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设置信息。即预先可以设置每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即配置各种可选呼叫方式的优先级。

可以从保证视频会议呼叫成功性、通信质量更佳等角度综合考虑各呼叫标识对应的呼叫方式,从而确定各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举例来说,在多数使用视频会议的场景中,每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往往安装有视频会议应用,因此,该待呼叫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中往往包含其视频会议应用标识,此时,可以设置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具有最高优先级。另外,考虑到如果通过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呼叫失败的失败原因,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当前网络信号质量较差,那么此时可以设置通信方式、通信网络与视频会议应用不同的其他呼叫方式对应的呼叫标识具有较高的优先级,比如设置待呼叫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具有仅次于视频会议应用标识的优先级。此时,可以先通过呼叫该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呼叫待呼叫用户,若呼叫视频会议应用失败,则通过该待呼叫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呼叫。

其中,呼叫失败的原因比如可以是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待呼叫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当前没有安装视频会议应用,比如可能卸载了视频会议应用,等等。

通过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呼叫的具体方式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主要强调的是,预先存储了每个用户对应的多种呼叫标识,以用于对该用户进行视频会议呼叫,这样当某一种优先级高的视频会议呼叫方式失败后,可以基于一定的策略,采用其他视频会议呼叫方式再次进行视频会议呼叫。

本实施例中,当视频会议服务侧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比如用户姓名之后,可以从本地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呼叫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视频会议应用呼叫用户,本方案中,该待呼叫用户对应的该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从而,呼叫用户的方式不仅限于采用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的呼叫方式。而且,多种呼叫标识具有不同的呼叫优先级配送,从而可以优先以更加的呼叫方式呼叫用户,以保证高质量、可靠地视频会议呼叫。通过扩展对用户的视频会议呼叫方式,当采用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的呼叫方式呼叫失败后,还可以基于其他呼叫标识通过其他方式呼叫,从而提高了视频会议呼叫的成功性,保证了用户的入会需求。

图2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本实施例中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的过程可以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202、根据预先建立的用户标识与视频会议应用标识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解析确定出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

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企业为例,企业中的每个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假设都安装有视频会议应用,从而,每个用户都具有唯一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另外,在视频会议应用标识的一种可选地编码实现方式中,其可以通过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加前缀或者后缀的组合方式进行编码。

此时,视频会议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每个用户的用户标识与视频会议应用标识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视频会议创建者触发一个视频会议,形成待呼叫用户的用户列表后,视频会议服务器可以基于该列表中包含的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获得每个待呼叫用户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进而可以根据编码规则,解析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获得相应的移动电话号码,从而构成每个待呼叫用户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每个待呼叫用户对应的该集合中包括该待呼叫用户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和移动电话号码,且可以设置视频会议应用标识的优先级高于移动电话号码。

步骤203、通过呼叫该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呼叫待呼叫用户。

步骤204、若呼叫视频会议应用失败,则通过移动电话号码向待呼叫用户发起视频通话呼叫。

步骤205、若视频通话呼叫失败,则通过移动电话号码向待呼叫用户发起语音通话呼叫。

本实施例中,视频会议应用的呼叫方式优先于移动电话号码的呼叫方式,因此,优先通过待呼叫用户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呼叫该待呼叫用户,若因为网络信号质量较差,待呼叫用户已经卸载了视频会议应用等原因而导致呼叫失败,则其次再使用移动电话号码的呼叫方式。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移动电话号码呼叫方式呼叫待呼叫用户时,优先采用视频通话方式呼叫该用户,若失败则采用传统的语音通话方式呼叫该用户。其中,视频通话呼叫失败的原因可能包括待呼叫用户未签约视频业务,待呼叫用户的终端设备不支持视频呼叫,待呼叫用户拒接视频呼叫,网络条件差等原因。

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优先通过视频通话方式呼叫该用户是为了满足视频会议中“视频”的通话效果,因为传统语音通话方式中不具有“视频”效果。本实施例中,即使传统语音通话方式中不具有视频效果,但是相比于无法呼叫至用户导致的无法通信的结果,能够呼叫至用户显然也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本实施例中,每个待呼叫用户对应有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和移动电话号码,当优先基于视频会议应用标识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的方式呼叫用户失败时,能够继而根据移动电话号码,通过电话呼叫的方式呼叫用户,从而提高了视频会议呼叫的成功概率。另外,在通过电话呼叫的方式呼叫用户时,优先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呼叫该用户,呼叫失败后采用传统的语音通话方式呼叫该用户,从而优先保证了视频会议中对“视频”效果的特定需求。

图3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位于视频会议服务器侧,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第二获取模块12、呼叫处理模块13。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待呼叫用户的用户标识。

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呼叫标识集合,所述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至少两种呼叫标识。

呼叫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种呼叫标识的优先级设置信息,通过高优先级的呼叫标识呼叫所述待呼叫用户。

可选地,所述呼叫标识集合中包括所述待呼叫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和视频会议应用标识,所述呼叫处理模块13包括:第一呼叫单元131、第二呼叫单元132。

第一呼叫单元131,用于通过呼叫所述视频会议应用标识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呼叫所述待呼叫用户;

第二呼叫单元132,用于若第一呼叫单元131呼叫所述视频会议应用失败,则通过所述移动电话号码呼叫所述待呼叫用户。

图3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图1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视频会议呼叫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二呼叫单元13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呼叫用户发起视频通话呼叫;若所述视频通话呼叫失败,则通过所述移动电话号码向所述待呼叫用户发起语音通话呼叫。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2包括:确定单元121、解析单元122。

确定单元121,用于根据预先建立的用户标识与视频会议应用标识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

解析单元122,用于解析确定出的视频会议应用标识,获取所述移动电话号码。

图4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