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971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携带方便以及时尚美观等诸多优点,市场上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在实际应用中,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一般为外放模式和耳机模式,在无耳机的情况下需要播放语音时,可穿戴设备会通过外放模式直接外放需要播放的语音,外放的语音很容易被周围窃听到,且当处于嘈杂的环境中时,环境中的噪声会对需要播放的语音造成干扰。可见,当前的播放模式存在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以及容易受环境噪声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以及环境噪声对播放的语音所造成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确定由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并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所述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是所述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发送的音频信号时,触发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后,以及所述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即时运动状态,所述即时运动状态为静止、步行、慢跑或快跑中的任意一种;

根据所述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得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

所述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包括:

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所述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底部的接触传感器采集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

判断所述接触面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且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面积时,判断所述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

当所述接触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压力时,触发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并根据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相匹配;

将所述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启动单元、确定单元、降噪单元以及触发单元,其中:

所述启动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由所述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并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所述降噪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所述触发单元,用于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降噪单元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判断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所述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所述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是所述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发送的音频信号时,触发所述降噪单元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监测单元以及调整单元,其中: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在所述降噪单元通过所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后以及在所述触发单元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之前,监测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即时运动状态,所述即时运动状态为静止、步行、慢跑或快跑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所述第三音频信号,得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

所述触发单元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的具体方式为:

触发所述骨传导喇叭将所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采集单元以及第二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以及在所述启动单元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底部的接触传感器采集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触面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且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面积时,判断所述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当所述接触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压力时,触发所述启动单元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采集单元以及第二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采集单元,用于当所述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以在所述启动单元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通过所述可穿戴设备底部的接触传感器采集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接触面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且当所述接触面积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面积时,判断所述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当所述接触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接触压力时,触发所述启动单元执行所述启动所述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确定由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并从该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通过该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以使骨传导喇叭将该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在此基础上,在需要播放语音时,佩戴者可以将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输至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足够的共振,进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的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且在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较大时,通过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语音所造成的干扰。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降低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以及环境噪声对播放的语音所造成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能够通过骨传导喇叭播放语音,有效降低了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且还能够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的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语音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语音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使用体验。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101、当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可穿戴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在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同时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也可以是在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即在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之后以及在通过骨传导喇叭播放语音的过程中判断出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用于实现可穿戴设备的骨传导模式,该骨传导模式用于将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该骨传导麦克风用于将其接收到的来自骨介质的振动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当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启动后,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就切换为骨传导模式,在该骨传导模式下,佩戴者可以将佩戴可穿戴设备的手臂的某一手指(如食指)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以使耳部行成密闭音腔,从而使得由骨传导喇叭转化成的振动信号可以通过骨介质传输至耳部并引起耳膜产生足够的共振,进而可以达到隐私通话的效果,让周围的人无法窃听。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该骨传导喇叭和该骨传导麦克风均安装在可穿戴设备的底部,以使在佩戴者正确佩戴可穿戴设备时该骨传导喇叭和该骨传导麦克风均能够与佩戴者的皮肤接触,这样保证了该骨传导喇叭能够通过骨介质向佩戴者播放需要播放的语音以及该骨传导麦克风能够接收到骨介质传输的振动信号。

102、可穿戴设备确定由上述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并从该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是将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以及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用于接收骨介质传输的振动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因此,骨传导麦克风接收到的振动信号中不仅包括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还可以包括由播放的音频信号转化而成的振动信号,即由骨传导麦克风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音频信号不仅包括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还包括骨传导喇叭播放的音频信号。

103、可穿戴设备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骨传导模式下,由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转化而成的振动信号会沿着佩戴者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的手指传输至佩戴者耳朵中,且当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较大时,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也可以沿着身体以及佩戴者顶住耳部根部或者深入耳朵的手指传输至佩戴者耳朵中,这对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效果造成了影响,因此,在将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之前,可穿戴设备需要通过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以使得由第三音频信号转化成的振动信号能够抵消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并将抵消后得到的有用音频信号的振动信号传输至佩戴者耳朵,进而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所造成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将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反音频信号加载至上述第二音频信号中,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即该第三音频信号可以理解为上述第二音频信号与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差。

104、可穿戴设备触发上述骨传导喇叭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上述骨传导喇叭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而成的振动信号不仅包括上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振动信号,还包括与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的振幅相反且振动频率相同的振动信号,该与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的振幅相反且振动频率相同的振动信号与骨介质中传输的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相互抵消,即通过骨介质最终传输至佩戴者耳朵的振动信号为上述第二音频信号(即有用音频信号)的振动信号。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从该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确定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并根据该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该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相匹配;

可穿戴设备将该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或者,

可穿戴设备确定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并根据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与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相匹配;

可穿戴设备将该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能够通过骨传导喇叭播放语音,有效降低了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且还能够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的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语音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语音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201、可穿戴设备采集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

202、当上述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骨传导麦克风用于接收骨介质传输的振动信号并将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

203、可穿戴设备确定由上述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骨传导麦克风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音频信号不仅包括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还包括骨传导喇叭播放的音频信号。

204、可穿戴设备从上述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205、可穿戴设备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将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反音频信号加载至上述第二音频信号中,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即该第三音频信号为上述第二音频信号与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差。

206、可穿戴设备监测可穿戴设备的即时运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即时运动状态可以包括静止、步行、快跑或慢跑中的任意一种。

207、可穿戴设备根据上述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上述第三音频信号,得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根据上述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上述第三音频信号,得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中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并将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包括的振幅插入到该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第二音频信号中,以及对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并插入振幅后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反变换(RDFT,Re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生成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即,该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包括对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并插入振幅后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反变换得到的音频信号与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差。

208、可穿戴设备触发上述骨传导喇叭将上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转化成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从该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可以包括:

可穿戴设备确定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并根据该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该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相匹配;

可穿戴设备将该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或者,

可穿戴设备确定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并根据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与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相匹配;

可穿戴设备将该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205之前,该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可穿戴设备判断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

当第二音频信号为该隐私等于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时,可穿戴设备判断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该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

当第二音频信号是该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发送的音频信号时,触发可穿戴设备执行上述通过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的操作。这样只需对特定应用中的特定联系人发送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减少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耗。

可选的,当可穿戴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该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可穿戴设备通过可穿戴设备底部的接触传感器采集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

判断采集到的接触面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且当采集到的接触面积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时,判断采集到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

当采集到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时,触发执行可穿戴设备执行上述启动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操作。这样在确定出可穿戴设备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佩戴者接触良好时才启动骨传导麦克风的方式有利于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成的音频信号中分离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能够通过骨传导喇叭播放语音,有效降低了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且还能够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的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语音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语音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使用体验,且还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即时运动状态调整降噪后的音频信号的振幅,省去了以手工方式调整播放音量,从而可以提高音量的调整效率和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可穿戴设备300可以包括启动单元301、确定单元302、降噪单元303以及触发单元304,其中:

启动单元301用于当可穿戴设备300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启动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启动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后,启动单元301向确定单元302发送触发指令,以触发确定单元302执行相应的操作。

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由启动单元301启动的上述骨传导麦克风将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第一音频信号,并从该第一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骨传导麦克风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转化而成的音频信号不仅包括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还包括骨传导喇叭播放的音频信号。

降噪单元303用于通过确定单元302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降噪单元303通过确定单元302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将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反音频信号加载至骨传导喇叭即将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中,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即该第三音频信号为该第二音频信号与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确定单元302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后,降噪单元303向触发单元304发送触发指令,以促使触发单元304执行相应的操作。

触发单元304用于触发上述骨传导喇叭将降噪单元303得到的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上述骨传导喇叭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而成的振动信号不仅包括上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振动信号,还包括与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的振幅相反且振动频率相同的振动信号,该与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的振幅相反且振动频率相同的振动信号与骨介质中传输的上述环境噪声的振动信号相互抵消,即通过骨介质最终传输至佩戴者耳朵的振动信号为上述第二音频信号(即有用音频信号)的振动信号。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300能够通过骨传导喇叭播放语音,有效降低了播放的语音被周围人窃听的风险,且还能够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的音频信号中确定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并通过确定出的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语音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减少环境噪声对需要播放的语音造成的干扰,提高了使用体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300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305,进一步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监测单元306以及调整单元307,此时,该可穿戴设备300的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第一判断单元305用于在降噪单元303通过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判断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当第二音频信号为该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时,判断该第二音频信号是否为该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当该第二音频信号是该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发送的音频信号时,触发降噪单元303执行上述通过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的操作,即,降噪单元303具体用于当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为隐私等级大于等于预设隐私等级的应用中的预设联系人的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时,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监测单元306用于在降噪单元303通过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对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需要播放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之后以及在触发单元304触发骨传导喇叭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之前,监测可穿戴设备300的即时运动状态,其中,该即时运动状态可以为静止、步行、慢跑或快跑中的任意一种。

调整单元307用于根据监测单元306监测到的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降噪单元303得到的第三音频信号,得到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

可选的,调整单元307用于根据监测单元306监测到的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调整降噪单元303得到的第三音频信号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中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并将即时运动状态对应的调整参数包括的振幅插入到该经过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第二音频信号中,以及对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并插入振幅后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反变换(RDFT,Re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生成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即,该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包括对经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并插入振幅后的第二音频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反变换得到的音频信号与上述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的差。

其中,触发单元304触发上述骨传导喇叭将上述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的具体方式为:

触发上述骨传导喇叭将调整单元307调整得到的调整后的第三音频信号转化为振动信号并通过骨介质传输。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300还能够有针对性的对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这样可以减少可穿戴设备300的功耗,且还能够根据可穿戴设备300的即时运动状态自动调整需要播放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减少了佩戴者的手动操作,提高了音量的调整效率与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佩戴者的使用体验。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图4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300的结构基础上,可穿戴设备300还可以包括采集单元308以及第二判断单元309,进一步可选的,确定单元302可以包括确定子单元3021以及分离子单元3022,此时,该可穿戴设备300的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采集单元308用于当可穿戴设备300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以及在启动单元301启动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之前,通过可穿戴设备300底部的接触传感器采集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可穿戴设备300的佩戴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

第二判断单元309用于判断采集单元308采集到的接触面积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且当接触面积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时,判断采集单元308采集到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当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时,触发启动单元301执行上述启动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的操作。即,启动单元301具体用于当可穿戴设备300所处环境的环境噪声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噪声值阈值时、当采集单元308采集到的接触面积大于等于预设接触面积时以及当采集单元308采集到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接触压力时,启动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子单元3021用于确定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上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

分离子单元3022用于根据确定子单元3021确定出的上述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与上述第四音频信号的声纹特征相匹配。

确定子单元3021还用于将分离子单元3022分离得到的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子单元3021用于确定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喇叭在播放上述第三音频信号之前播放的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

分离子单元3022用于根据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将上述第一音频信号分离成第一部分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部分音频信号,其中,该第一部分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与该第四音频信号的音频内容相匹配。

确定子单元3021还可以用于将该第二部分音频信号确定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可见,实施图5所描述的可穿戴设备300还可以在确定出可穿戴设备300上的骨传导麦克风与佩戴者接触良好时才启动骨传导麦克风,这样有利于骨传导麦克风接收到骨介质传输的振动信号,进而有利于从骨传导麦克风转化成的音频信号中分离出环境噪声的音频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播放模式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