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15155发布日期:2018-07-11 00:3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的通话记录或信令数据里包含一系列样本点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特定场景的网络状况,再进一步做针对性保障,从而提高这些特定场景的网络质量,是一个挑战。

在现有的高铁用户识别与定位场景中,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先识别或计算出样本点数据的经纬度,基于经纬度数据再做高铁用户识别和定位,由于计算样本点经纬度数据的过程较为复杂,因而在现有技术中实现对高铁用户的快速识别和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铁用户的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以快速实现对高铁用户的识别和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所述高铁网络小区包括:高铁站网络小区和高铁线路网络小区,所述通信记录包含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

基于所述通信记录,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若所述移动速度与高铁移动速度相匹配,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移动用户;

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占用同一个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长,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故障停车用户;

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占用所述高铁站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间比例,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停站用户。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通信记录,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包括:

以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为一组,确定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

计算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

利用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和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移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计算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包括:

基于预设公式:

计算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

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包括:起点小区、中间小区和终止小区;

其中,S表示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S1表示起点小区的起始RRU至终点小区的终止RRU的距离,S2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入距离,S3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出距离。

一种高铁用户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所述高铁网络小区包括:高铁站网络小区和高铁线路网络小区,所述通信记录包含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

第一用户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记录,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若所述移动速度与高铁移动速度相匹配,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移动用户;

第二用户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占用同一个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长,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故障停车用户;

第三用户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占用所述高铁站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间比例,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停站用户。

优选的,所述第一用户识别单元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以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为一组,确定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和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移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公式:

计算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

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包括:起点小区、中间小区和终止小区;

其中,S表示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S1表示起点小区的起始RRU至终点小区的终止RRU的距离,S2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入距离,S3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出距离。

一种高铁用户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所述通信记录中包含多个样本点;

基于所述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在不同高铁网络小区之间的切点位置;

确定高铁用户从起点小区至终止小区的偏移角度;

基于所述偏移角度和所述切点位置确定高铁用户定位直线;

利用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以及各个样本点对应的时间,将各个样本点依次排列在所述高铁用户定位直线上。

一种高铁用户定位装置,包括:

第二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所述通信记录中包含多个样本点;

切点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在不同高铁网络小区之间的切点位置;

偏移角度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高铁用户从起点小区至终止小区的偏移角度;

定位直线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移角度和所述切点位置确定高铁用户定位直线;

样本点位置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以及各个样本点对应的时间,将各个样本点依次排列在所述高铁用户定位直线上。

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一种高铁用户识别、定位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在对高铁用户进行识别时,首先获取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并基于该通信记录确定该高铁用户是移动用户、故障停车用户还是停站用户。其中,当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与高铁速度相匹配则确定为移动用户;当在预设时间段内通信记录显示该高铁用户在高铁站网络小区的占用时长超出了预设比例,则确定为停站用户;当通信记录显示该高铁用户在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占用时长超出了预设时长,则确定为故障停车用户。在对高铁用户进行定位时,首先根据用户的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在不同网络小区间的切点位置,进而根据高铁用户的偏移角度、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以切点位置为基点对高铁用户的运行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对高铁用户进行识别和定位时无需获取样本点的经纬度数据,减少了计算量,从而能快速实现对高铁用户的识别和定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铁网络小区分布图;

图3示出了一种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了一种高铁用户定位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由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

S101: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

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首先根据移动网络和高铁线路数据,将高铁网络小区划分为高铁站网络小区和高铁线路网络小区,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铁网络小区分布图。

进而,在高铁用户经过不同的高铁网络小区时获取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该通信记录为高铁用户的移动终端在通信过程中与网络小区之间的交互记录,包括通话数据、信令数据等。

S102:基于所述通信记录,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若所述移动速度与高铁移动速度相匹配,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移动用户。

首先,根据高铁用户移动终端的通信记录确定该高铁用户的移动时间和移动距离。如,可以以三个高铁网络小区为一组,通过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经过上述三个网络小区的时长,进而计算上述三个高铁网络小区的距离,从而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

参见图3示出了一种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示意图。

由图3可知,该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包括:小区A、小区B和小区C。其中,小区A包含4个基站RRU16,小区B包含6个基站RRU15、小区C包含6个基站RRU14,小区A、小区B和小区C的覆盖范围如图3所示,小区A和小区B之间有重复覆盖区域(即B小区切入区域),小区B与小区C之间与重复覆盖区域(即小区B切出区域)

以小区A为起点小区,小区C为终点小区,基于预设公式:

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距离。

其中,S表示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S1表示起点小区的起始RRU至终点小区的终止RRU的距离,S2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入距离,S3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出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计算方便,将中间小区的切入距离和切出距离的一半作为移动终端在小区A的切入距离和在小区C的切出距离的补偿。

S103: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占用所述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长,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故障停车用户。

当服务器基于高铁用户移动终端的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占用某个高铁线路小区的时间超出了预设时间,则服务器该高铁用户长期停留在该高铁线路上,因而该高铁用户属于故障停车用户。

S104:基于所述通信记录,判断所述高铁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占用所述高铁站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预设时间比例,若是则确定所述高铁用户为停站用户。

当服务器基于高铁用户移动终端的通信记录确定在一段时间内该用户一直停留在高铁站,且停留时间超长了该段时长的预设时间比例,则确定该高铁用户为停战用户。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公开一种高铁用户识别方法。本发明在对高铁用户进行识别时,首先获取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并基于该通信记录确定该高铁用户是移动用户、故障停车用户还是停站用户。其中,当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与高铁速度相匹配则确定为移动用户;当在预设时间段内通信记录显示该高铁用户在高铁站网络小区的占用时长超出了预设比例,则确定为停站用户;当通信记录显示该高铁用户在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占用时长超出了预设时长,则确定为故障停车用户。

参见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第一信息采集单元1、第一用户识别单元2、第二用户识别单元3以及第三用户识别单元4。

具体的,第一信息采集单元1用于采集高铁用户经过高铁网络小区时上传至移动网络服务器的通信记录。该通信记录为高铁用户与高铁网络小区的交互记录,包括通话数据和信令数据。

进而,第一用户识别单元2基于上述通信记录,计算所述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并将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与高铁的移动速度进行匹配。如,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与高铁的移动速度相匹配(即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与高铁的移动速度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大致相等),则说明高铁用户为移动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高铁用户是否为移动用户时,需要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距离、时间与速度之间的计算公式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即首先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继而基于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

具体的,该第一用户识别单元包括:统计模块21、第一计算模块22和第二计算模块23。

统计模块21用于以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为一组,基于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统计高铁用户占用上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时长,即高铁用户的移动时间。

第一计算模块2用于基于预设公式计算上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即高铁用户的移动距离。

该预设公式为:

其中,S表示所述三个连续高铁网络小区的覆盖高铁线路的距离,S1表示起点小区的起始RRU至终点小区的终止RRU的距离,S2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入距离,S3表示中间小区的切出距离。

第二计算模块23,用于基于距离、时间、速度的之间的计算公式利用高铁用户移动速度。

第二用户识别单元3基于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统计该高铁用户占用同一个高铁线路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了预设时长,若则则确定该高铁用户为故障停车用户。

第三用户识别单元4基于上述通信记录,统计该高铁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占用高铁战网络小区的时长是否超出了预设时间比例,若是,则确定该高铁用户为停战用户。

参见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由图5可知,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

首先根据移动网络和高铁线路数据,将高铁网络小区划分为高铁站网络小区和高铁线路网络小区。基于预设采样频率对高铁用户的通信记录进行采集,获得多个样本点。

S202:基于所述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在不同高铁网络小区之间的切点位置。

若高铁客户的移动终端在第一位置检测到A网络小区,在第二位置检测到B小区,则可确定A网络小区的与B网络小区的切点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而,根据HATA传播模型计算该切点的具体位置。

S203:确定高铁用户从起点小区至终止小区的偏移角度。

以起点小区的所在位置为第一点,终止小区所在位置为第二点,连接第一点和第二点,将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连线与法线的夹角作为高铁用户的偏移角度。

S204:基于所述偏移角度和所述切点位置确定高铁用户定位直线,利用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以及各个样本点对应的时间,将各个样本点依次排列在所述高铁用户定位直线上。

通过用户移动角度、速度、时间变化,比较容易的判断用户切入点前后样本数据的位置,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了一种高铁用户定位图。

参见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铁用户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7可知,该装置包括:第二信息采集单元5、切点位置确定单元6、偏移角度确定单元7、定位直线确定单元8以及样本点位置确定单元9。

其中,第二信息采集单元5用于基于预测采样频率获取高铁用户经过不同高铁网络小区时的通信记录,所述通信记录中包含多个样本点。

切点位置确定单元6用于基于所述通信记录确定高铁用户在不同高铁网络小区之间的切点位置。

进而,偏移角度确定单元7确定高铁用户从起点小区至终止小区的偏移角度。

在确定了高铁用户的偏移角度和切点位置后,定位直线确定单元8基于上述偏移角度和切点位置确定高铁用户定位直线。

样本点位置确定单元9用于利用高铁用户的移动速度、以及各个样本点对应的时间,将各个样本点依次排列在所述高铁用户定位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其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