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9246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多颗卫星,多颗卫星之间通信连接且多颗卫星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当某一颗卫星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时,该卫星即按照自身存储的固定的路由策略将该数据包发送至作为目的端的终端设备。

由于上述信息转发的方式中的路由策略为固定的路由策略,即无论终端设备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类型为何种类型,均采用同一路由策略确定路由路径,并基于所确定的路由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转发,这使得用户的可选择性较差,无法满足实际策略需求,例如,固定的路由策略为时延最小的路由策略,而用户需要的路由策略为具有最大吞吐量的路由策略,此时,将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

可见,如何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以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基信息网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颗卫星,所述多颗卫星之间通信连接,且所述多颗卫星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每颗卫星,用于当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时,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并将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户根据所接收到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并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其中,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为所述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包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

并且,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数据包和所述目标路由路径时,根据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多种路由策略包括连接图CGR路由策略、最大吞吐量HMMT路由策略和多层卫星网络MLSR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两种。

可选的,当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HMMT路由策略和MLSR路由策略时,每颗卫星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具体为:

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其中,所述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为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

计算按照所述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

根据预先存储的HMMT路由策略,确定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

将所述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所述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

根据预先存储的MLSR路由策略,确定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

根据时延和带宽从所述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将所述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中吞吐量最大的目标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所述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所述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

可选的,每颗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IP over CCSDS AOS协议。

可选的,各颗卫星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Bundle协议。

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应用于天基信息网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颗卫星,所述多颗卫星之间通信连接,且所述多颗卫星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参考卫星接收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并将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户根据所接收到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并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其中,所述目标路由路径为所述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所述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包携带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

所述起点卫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和所述目标路由路径,根据所述目标路由路径,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多种路由策略包括连接图CGR路由策略、最大吞吐量HMMT路由策略和多层卫星网络MLSR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两种。

可选的,当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HMMT路由策略和MLSR路由策略时,所述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其中,所述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为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

计算按照所述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

根据预先存储的HMMT路由策略,确定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

将所述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所述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

根据预先存储的MLSR路由策略,确定到达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

根据时延和带宽从所述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将所述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中吞吐量最大的目标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所述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所述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

可选的,每颗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IP over CCSDS AOS协议。

可选的,各颗卫星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Bundle协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每颗卫星上预先存储多种路由策略的方式,使得卫星在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时,可以根据多种路由策略,确定多种路由路径,并基于用户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目标路由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转发,由此,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基信息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天基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介绍。

天基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具有自主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分发及时空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信息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可实现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的系统,因此,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可为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资源勘探、深空探测和通信广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一体化服务。

如图1所示,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包括:多颗卫星10,多颗卫星10之间通信连接,且多颗卫星10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

每颗卫星10,用于当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20发送的目的地址时,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20所需的性能信息,并将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反馈至第一终端设备20,以使第一终端设备20指示用户根据所接收到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并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数据包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其中,目标路由路径为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20待发送的数据包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20的地址;

并且,当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和目标路由路径时,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20。

由于在进行信息转发时,每个用户有不同的策略需求,因此,为了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预先在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中的每颗卫星10中存储多种路由策略,其中,该多种路由策略可以包括CGR(Contact Graph Routing,连接图)路由策略、HMMT(Hybrid Multi-copies Maximum Throughput,最大吞吐量)路由策略和MLSR(multilayered satellite routing algorithm,多层卫星网络)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两种。

下面对上述三种路由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CGR路由策略:以路径时延最小为准则,完全依赖于通信节点间链路的预先规划,而且每个通信节点均获知该预先规划,从而确定出时延最小的路由路径。优点是网络开销小,具有一定的流量控制能力,但是对于变化的星座结构,需要更新全网节点信息,对星上处理要求较高。

CGR路由策略中规定每条链接为单向链接,例如:假设一条链接包括卫星A,卫星B和卫星C,则该条链接为卫星A-卫星B-卫星C,不可以为卫星A-卫星B-卫星A,每条链接的链接信息包含传输节点、接收节点、链接开始时间、链接结束时间和链路速率。当某一通信节点确定所有通信节点之间的链接信息后,构造链接信息图表,该链接信息图表可以为一个列表,该列表存储了以各个通信节点为接收节点的多条链接信息,其中,为了方便查看,该列表中的多条链接信息可以根据链接结束时间进行降序排列。

另外,CGR路由策略中的链接信息图表是实时更新的,具体的更新过程可以为:根据当前时间,判断链接信息图表中是否存在已过期的链接信息,如果存在已过期的链接信息,将已过期的连接信息删除,判断是否存在新的链接信息,如果存在新的链接信息,将新的链接信息添加至链接信息图表中。

HMMT路由策略:以路径吞吐量最大为准则,根据路径中各跳链路的连通时序,确定链路的有效连通时段,从而计算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

MLSR路由策略:以时延、带宽、吞吐量均衡为准则,根据网络内各颗卫星之间的链接情况,计算各颗卫星之间的相遇周期,并以相同的比重考虑时延和带宽,确定吞吐量最大的路由路径,即该确定出的吞吐量最大的路由路径为综合考虑了带宽和时延的情况下的吞吐量最大的路由路径,而非只考虑吞吐量得到的吞吐量最大的路由路径。

在每颗卫星中预先存储有上述三种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两种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后,将所接收到的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性能信息显示至显示屏中,用户根据所显示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数据包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其中,目标路由路径为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相应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每颗卫星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具体为:

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判断自身是否为目的卫星,如果是,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果否,将数据包及目标路由路径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与自身相邻的下一卫星以使下一卫星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每颗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IP over CCSDS AOS协议,其中,CCSDS为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AOS为高级在轨系统Advanced Orbiting System,CCSDS AOS为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空-空和空-地的数据管理系统,IP over CCSDS AOS协议是在CCSDS AOS基础上实现IP数据报的携带、建立路由、交换方面的配置和空间IP网际元素的管理的协议,可以实现天基信息网络与地基网络的无缝连接,即通过该IP over CCSDS AOS协议即可实现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各颗卫星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Bundle协议,该Bundle协议为容迟容断网络DTN的星间链路Bundle层协议,通过该Bundle协议可以将数据包通过“存储-等待-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即通过该Bundle协议即可实现各颗卫星之间的通信。

其中,DTN(Delay and 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容迟容断网络DTN)是在星际互联网等研究中提出的面向链路大延迟和间断连接的网络技术。在这些网络中,由于网络节点的移动、无线通信干扰、节点能量限制等原因,导致通信链路频繁中断、延时大、差错率高、网络时常出现分割,进而导致通常的端端通信无法完成或通信性能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为了实现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容断容迟网络中采取“存储—等待—转发”的路由转发模式。即一个节点在遇到合适的另一个节点之前必须将消息存储到缓存中,利用“存储-转发”的路由方式将消息传输到在物理或社会性上更接近目的节点,直至最终传输到目的节点。其中,将数据包通过“存储-等待-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每颗卫星上预先存储多种路由策略的方式,使得卫星在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时,可以根据多种路由策略,确定多种路由路径,并基于用户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目标路由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转发,由此,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

可选的,由于用户需要根据性能信息确定选择哪一种路由策略,因此,每颗卫星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之后,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

当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HMMT路由策略和MLSR路由策略时,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每颗卫星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可以具体为:

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其中,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为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

计算按照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

根据预先存储的HMMT路由策略,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

将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

根据预先存储的MLSR路由策略,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

根据时延和带宽从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将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中吞吐量最大的目标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

针对于CGR路由策略:由于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中存储了以各个通信节点为接收节点的多条链接信息,因此,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并将所确定的路由路径确定为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计算按照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该最小时延即为CGR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针对HMMT路由策略:根据路径中各跳链路的连通时序,确定链路的有效连通时段,计算到达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上述将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可以具体为:

根据天基信息网络的规模,从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指定预设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作为消息转发路由路径,通过该预设条消息转发路由路径转发多条预设消息,将最先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对应的消息转发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由此,HMMT路由策略中使用多条预设消息同时进行转发,避免了由于单个消息在网络中转发可能遭遇的路由错误的问题,当存在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即可向天基信息网络中的其它卫星发送信息,通知其它卫星清除已经被成功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防止过多的预设消息对网络性能造成影响。

在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该最大吞吐量即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针对MLSR路由策略:上述根据时延和带宽从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可以具体为:

将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且带宽大于预设带宽阈值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在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该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即为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方法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应用于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其中,该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多颗卫星,多颗卫星之间通信连接,且多颗卫星分别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应用于天基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包括:

S201:参考卫星接收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并将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反馈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指示用户根据所接收到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并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数据包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

由于在进行信息转发时,每个用户有不同的策略需求,因此,为了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预先在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中的每颗卫星中存储多种路由策略,其中,该多种路由策略可以包括CGR路由策略、HMMT路由策略和MLSR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两种,详细对每种路由策略的介绍参考上述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用户需要根据性能信息确定选择哪一种路由策略,因此,参考卫星在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之后,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HMMT路由策略和MLSR路由策略时,上述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可以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其中,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为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

计算按照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

根据预先存储的HMMT路由策略,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

将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

根据预先存储的MLSR路由策略,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

根据时延和带宽从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将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中吞吐量最大的目标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

针对于CGR路由策略:由于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中存储了以各个通信节点为接收节点的多条链接信息,因此,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链接信息图表,确定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路由路径,并将所确定的路由路径确定为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在确定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计算按照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到达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最小时延,该最小时延即为CGR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针对HMMT路由策略:根据路径中各跳链路的连通时序,确定链路的有效连通时段,计算到达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上述将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传输时间最少的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可以为:

根据天基信息网络的规模,从多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中指定预设条最大吞吐量路由路径作为消息转发路由路径,通过该预设条消息转发路由路径转发多条预设消息,将最先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对应的消息转发路由路径确定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由此,HMMT路由策略中使用多条预设消息同时进行转发,避免了由于单个消息在网络中转发可能遭遇的路由错误的问题,当存在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即可向天基信息网络中的其它卫星发送信息,通知其它卫星清除已经被成功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的预设消息,防止过多的预设消息对网络性能造成影响。

在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确定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该最大吞吐量即为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针对MLSR路由策略:上述根据时延和带宽从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确定多条目标参考路由路径,可以具体为:

将多条参考路由路径中,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且带宽大于预设带宽阈值的多条参考路由路径确定为目标参考路由路径。

在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后,确定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对应的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该最大吞吐量、最小时延和最大带宽即为MLSR路由策略对应的性能信息。

在确定通过每条路由路径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作为接收端的第二终端设备所需的性能信息后,将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反馈至第一终端设备,其中,目的地址为第一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包携带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地址。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和性能信息后,将所接收到的每种路由策略及对应的性能信息显示至显示屏中,用户根据所显示的性能信息,从多种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将目标路由路径及数据包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的起点卫星,其中,目标路由路径为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

S202:起点卫星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和目标路由路径,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

起点卫星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和目标路由路径后,即可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其中,上述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

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判断自身是否为目的卫星,如果是,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果否,将数据包及目标路由路径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与自身相邻的下一卫星以使下一卫星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

相应的,下一卫星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的过程,可以为:

根据目标路由路径,判断自身是否为目的卫星,如果是,将数据包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如果否,将数据包及目标路由路径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中与自身相邻的下一卫星以使下一卫星将数据包转发至第二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每颗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IP over CCSDS AOS协议,其中,CCSDS为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AOS为高级在轨系统Advanced Orbiting System,CCSDS AOS为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空-空和空-地的数据管理系统,IP over CCSDS AOS协议是在CCSDS AOS基础上实现IP数据报的携带、建立路由、交换方面的配置和空间IP网际元素的管理的协议,可以实现天基信息网络与地基网络的无缝连接,即通过该IP over CCSDS AOS协议即可实现卫星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各颗卫星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为Bundle协议,该Bundle协议为容迟容断网络DTN的星间链路Bundle层协议,通过该Bundle协议可以将数据包通过“存储-等待-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即通过该Bundle协议即可实现各颗卫星之间的通信,详细的容迟容断网络的介绍参照上述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且将数据包通过“存储-等待-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和接收的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每颗卫星上预先存储多种路由策略的方式,使得卫星在接收到作为发送端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目的地址时,可以根据多种路由策略,确定多种路由路径,并基于用户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对应的目标路由路径对数据包进行转发,由此,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达到根据用户的实际策略需求,对信息进行转发的目的。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图2所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例如:假设天基信息网络系统中包括卫星A,卫星B和卫星C,作为发送端的第一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H,作为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M,假设参考卫星为卫星A,假设预先存储的多种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和HMMT路由策略;

参考卫星A接收终端设备H发送的目的地址,分别确定预先存储的CGR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J和HMMT路由策略对应的路由路径K,确定通过路由路径J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M所需的性能信息J1和通过路由路径K到达目的地址对应的终端设备M所需的性能信息K1,并将CGR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J和性能信息J1和HMMT路由策略及对应的路由路径K和性能信息K1反馈至终端设备H;

终端设备H指示用户根据所接收到的性能信息J1和性能信息K1,从CGR路由策略和HMMT路由策略中选择目标路由策略,假设所选择的目标路由策略为CGR路由策略,则目标路由路径为路由路径J,假设目标路由路径J所包括的路径为:卫星B-卫星C-卫星A-终端设备M,则终端设备H将目标路由路径J及数据包发送至目标路由路径J中的起点卫星B;

起点卫星B接收终端设备H发送的数据包和目标路由路径J,根据目标路由路径J,将数据包转发至终端设备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