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449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万能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万能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4 脚 3.5mm 耳机常用于手机等设备,这种耳机在麦克风(即话筒)引脚的定义上有两种标准,分别为 OMTP(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开放移动终端平台)标准和北美常用标准。这两种标准在耳机插头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定义是一致的,即第一引脚为左声道(L),第二引脚为右声道(R),但是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在麦克风和地的定义上正好相反。OMTP 标准为第三引脚是麦克风(M)、第四引脚是地(G);而北美常用标准为第三引脚是地(G)、第四引脚是麦克风(M)。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在OMTP 标准与北美常用标准之间切换的耳机。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万能转换接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机无法在OMTP 标准与北美常用标准之间切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万能转换接头,其中,包括:

耳机插头和底座,及与所述底座通过耳机线连接的分线器;

所述耳机插头为四段式耳机插头,该耳机插头包括由绝缘圈隔开的左声道段、右声道段、地线段和麦克风段;所述地线段或所述麦克风段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分线器内依次设置分线器麦克风段、分线器地线段、分线器右声道段及分线器左声道段;

所述左声道段与所述分线器左声道段电连接,所述右声道段与所述分线器右声道段电连接;

所述分线器地线段包括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右声道段、另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

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端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麦克风触条、第一地线触条、第二麦克风触条及第二地线触条;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地线触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地线触条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和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地线触条和所述第二地线触条之间的连线垂直;

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均与所述麦克风段电连接;所述第一地线触条、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均与所述地线段电连接;

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为中空的圆柱状,并贯穿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后与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触接;

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端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端设置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的初始状态为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触接,所述第二触点的初始状态为与所述第一地线触条触接;

所述第一触点和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圆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二触点和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半径相同,且厚度相同。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的长度为0.5-1cm,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的长度为0.25-0.5cm。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的长度均为0.1-0.2cm,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半径为0.2-0.4cm。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地线触条、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半径。

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地线触条、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能转换接头,包括耳机插头和底座,及与底座连接的分线器;耳机插头为四段式耳机插头,该耳机插头包括由绝缘圈隔开的左声道段、右声道段、地线段和麦克风段;地线段或麦克风段固定在底座上;分线器内依次设置分线器麦克风段、分线器地线段、分线器右声道段及分线器左声道段;左声道段与分线器左声道段电连接,右声道段与分线器右声道段电连接;分线器地线段包括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右声道段、另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且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旋转来实现OMTP 标准与北美常用标准之间切换,方便了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麦克风段与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卡合俯视角度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麦克风段与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卡合仰视角度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万能转换接头,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5,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麦克风段与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卡合俯视角度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万能转换接头较佳实施例中分线器麦克风段与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卡合仰视角度的剖面图。

如图1-图5所示,所述万能转换接头包括:

耳机插头2和底座3,及与所述底座3通过耳机线连接的分线器1;

所述耳机插头2为四段式耳机插头,该耳机插头包括由绝缘圈隔开的左声道段21、右声道段22、地线段23和麦克风段24;所述地线段23或所述麦克风段24固定在所述底座3上(图1中麦克风段24固定在所述底座3上,对应北美常用标准,若将图1中的麦克风段24与地线段23互换顺序则对应OMTP 标准);

所述分线器1内依次设置分线器麦克风段14、分线器地线段13、分线器右声道段12及分线器左声道段11;

所述左声道段21与所述分线器左声道段11电连接,所述右声道段22与所述分线器右声道段12电连接;

所述分线器地线段13包括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右声道段12、另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

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端依次环绕设置有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第一地线触条1322、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及第二地线触条1324;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和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和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之间的连线垂直;

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均与所述麦克风段24电连接;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均与所述地线段23电连接;

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14为中空的圆柱状,并贯穿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后与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触接;

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14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端设置有第一触点141,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的近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端设置第二触点1311;所述第一触点141的初始状态为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触接,所述第二触点1311的初始状态为与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触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触点141和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圆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二触点1311和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圆心之间的连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触点141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触接、且所述第二触点1311与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触接时,则相当于分线器麦克风段14与麦克风段24电连接、且分线器地线段13与地线段23电连接,此时耳机为北美常用标准的耳机。

当用户需切换时,在初始状态下,顺时针旋转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九十度,使得所述第一触点141与第二地线触条1324触接,且所述第二触点1311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触接。此时相当于分线器麦克风段14与地线段23电连接,且分线器地线段13与麦克风段24电连接,对应于OMTP 标准的耳机模式,将此记为第一切换状态。

在第一切换状态的基础上,再顺时针旋转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九十度,此时使得所述第一触点141与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触接,且所述第二触点1311与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触接。此时相当于分线器麦克风段14与麦克风段24电连接、且分线器地线段13与地线段23电连接,此时对应北美常用标准的耳机模式,将此记为第二切换状态。

在第二切换状态的基础上,再顺时针旋转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九十度,此时使得所述第一触点141与第一地线触条1322触接,且所述第二触点1311与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触接。此时相当于分线器麦克风段14与地线段23电连接,且分线器地线段13与麦克风段24电连接,对应于OMTP 标准的耳机模式,将此记为第三切换状态。

在第三切换状态下,为了防止分线器2内部的电线缠绕过度,则不能再继续顺时针旋转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此时用户可逆时针旋转并切换至初始状态。这样,每旋转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九十度,都能实现状态切换,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实现了换挡开关的作用,方便用户在OMTP 标准与北美常用标准的耳机模式之间切换。

优选的,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的半径相同,且厚度相同。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14的半径小于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的半径,且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14的长度大于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的长度;具体的,所述分线器麦克风段14的长度为0.5-1cm,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131的长度为0.25-0.5cm。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的半径;具体的,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的长度均为0.1-0.2cm,且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的半径为0.2-0.4cm。所述第一麦克风触条1321、及所述第二麦克风触条1323的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132的半径。所述第一地线触条1322、及所述第二地线触条1324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万能转换接头,包括耳机插头和底座,及与底座连接的分线器;耳机插头为四段式耳机插头,该耳机插头包括由绝缘圈隔开的左声道段、右声道段、地线段和麦克风段;地线段或麦克风段固定在底座上;分线器内依次设置分线器麦克风段、分线器地线段、分线器右声道段及分线器左声道段;左声道段与分线器左声道段电连接,右声道段与分线器右声道段电连接;分线器地线段包括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及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右声道段、另一端卡合在分线器地线段上半部,且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可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分线器地线段下半部的旋转来实现OMTP 标准与北美常用标准之间切换,方便了用户。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