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组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30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组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卫星通讯网络进行多点自组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发生重大灾害如地震、海啸、洪水、泥水流等时,通常伴随的都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损毁和瘫痪,平时使用的通信手段基本失效,救援现场主要依靠各种对讲设备进行联络,由于对讲设备存在信号不稳定、传输距离短、电耗大等不足,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救援速度缓慢。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设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通信利用卫星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具有无缝覆盖,覆盖面广,通信距离长,通信线路稳定,通信频带宽、容量大等特点,作为陆地移动通信的扩展、延伸、补充和备用,被广泛适用于边远地区、农村、山区、海岛、灾区以及远洋舰队和远航飞机等陆地通信不易覆盖的地区。其中由卫星通讯模块和无线网格网络MESH模块组成的卫星通讯终端相对有线通讯或普通无线WIFI(WLAN)方式,具有更高的传输稳定性和更强的抗干扰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组网装置,采用由无线MESH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GPS模块组成的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及其它组网设备,可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援现场迅速展开并自动建立救援专用通讯网络,为救援指挥中心提供实时信息,方便协调指挥,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组网装置,包括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认证服务器、无线控制器、汇聚交换机、交换机及外围接入设备,所述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由依次相连的无线MESH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GPS模块组成;认证服务器、无线控制器、汇聚交换机分别与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连接,汇聚交换机连接多台交换机;外围接入设备分别与交换机相连接。

所述无线MESH模块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接口单元和网管单元,无线收发单元用于进行无线信息和有线信息的转换,以及无线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接口单元用于与汇聚交换机连接,网管单元用于对MESH网络的数据配置和网络节点的拓扑管理。

所述外围接入设备包括台式电脑、车载电脑、车载工控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所述GPS模块连接GPS天线,无线MESH模块连接2.4G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组网迅速,无需架设基站,传输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特别适合于发生灾害后现场救援使用;

2)同一网络内的接入设备可实现语音通信、短信息收发、音视频数字信息传送,使用方便,连接可靠;

3)带有GPS功能的各接入设备之间可实现相互定位,救援指挥中心可通过录入各接入设备的相关信息实现对救援车辆、救援机械、救援人员的快速定位,方便进行现场指挥调度,大大提高救援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组网装置,包括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认证服务器、无线控制器、汇聚交换机、交换机及外围接入设备,所述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由依次相连的无线MESH模块、卫星通讯模块和GPS模块组成;认证服务器、无线控制器、汇聚交换机分别与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连接,汇聚交换机连接多台交换机;外围接入设备分别与交换机相连接。

所述无线MESH模块包括无线收发单元、接口单元和网管单元,无线收发单元用于进行无线信息和有线信息的转换,以及无线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接口单元用于与汇聚交换机连接,网管单元用于对MESH网络的数据配置和网络节点的拓扑管理。

所述外围接入设备包括台式电脑、车载电脑、车载工控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其中车载电脑、车载工控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通过无线接入点与交换机连接,台式电脑通过有线客户端与交换机连接。

所述GPS模块连接GPS天线,无线MESH模块连接2.4G天线。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组网装置的一个应用实例。远程遥控救援指挥中心通过卫星通讯网络与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通讯连接,救援直升机通过机载卫星通讯系统接入卫星通讯网络并与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实现通讯连接。救援车辆通过车载无线通讯系统、车载电脑、车载工控机连接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交换机的无线接入点;救援机器人也可通过交换机实现远程遥控;救援人员的手持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相互通讯。救援现场指挥中心、医疗救援队由于位置相对固定,可通过有线网络实现相互通讯连接,并可通过应急车载移动通讯系统与远程遥控救援指挥中心保持联络,保证通讯效果更加理想。

救援指挥中心可通过录入参与救援活动的直升机、救援车辆、救援机器人、及救援人员的相关信息实现对救援资源的快速定位,方便进行现场指挥调度,大大提高救援响应速度,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